发草
秆丛生,高0.3-1.5米,2-3节。叶鞘上部者短于节间,无毛,叶舌膜质,先端渐尖或2裂,长5-7毫米;叶片纵卷或平展,长3-7厘米,宽1-3毫米,分蘖者长达20厘米。圆锥花序开展,下垂,长10-20厘米;分枝中部以下裸露,上部疏生少数小穗。小穗具2小花,长4-4.5毫米:颖不等,第一颖具1脉,长3.5-4.5毫米,第二颖具3脉,等于或稍长于第一颖。第一外稃长3-3.5毫米,先端啮蚀状,基盘两侧毛长达稃体1/3,芒自稃体基部1/4-1/5处伸出,劲直,稍短于或略长于稃体,稀无芒;内稃等长或略短于外稃。花果期7-9月。
中文学名:发草
拉丁学名:Deschampsiacaespitosa(L.)Beauv.
别称:深山米芒
拼音:facao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禾本目
科:禾本科
属:发草属
1、别称
深山米芒
2、形态特征
株:秆丛生,高0.3-1.5米,2-3节。
叶:叶鞘上部者短于节间,无毛,叶舌膜质,先端渐尖或2裂,长5-7毫米;叶片纵卷或平展,长3-7厘米,宽1-3毫米,分蘖者长达20厘米。
花:圆锥花序开展,下垂,长10-20厘米;分枝中部以下裸露,上部疏生少数小穗。小穗具2小花,长4-4.5毫米:颖不等,第一颖具1脉,长3.5-4.5毫米,第二颖具3脉,等于或稍长于第一颖。第一外稃长3-3.5毫米,先端啮蚀状,基盘两侧毛长达稃体1/3,芒自稃体基部1/4-1/5处伸出,劲直,稍短于或略长于稃体,稀无芒;内稃等长或略短于外稃。
秆丛生,高0.3-1.5米,2-3节。叶鞘上部者短于节间,无毛,叶舌膜质,先端渐尖或2裂,长5-7毫米;叶片纵卷或平展,长3-7厘米,宽1-3毫米,分蘖者长达20厘米。圆锥花序开展,下垂,长10-20厘米;分枝中部以下裸露,上部疏生少数小穗。小穗具2小花,长4-4.5毫米:颖不等,第一颖具1脉,长3.5-4.5毫米,第二颖具3脉,等于或稍长于第一颖。第一外稃长3-3.5毫米,先端啮蚀状,基盘两侧毛长达稃体1/3,芒自稃体基部1/4-1/5处伸出,劲直,稍短于或略长于稃体,稀无芒;内稃等长或略短于外稃。花果期7-9月。
3、产地分布
分布:亚洲、非洲高山和欧亚温带广泛分布
产地: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湖北西部、贵州西部、四川、云南及*
生境:亚高山草甸、河漫滩灌丛或草甸草原
海拔:1500-4500米
4、分类文献
Deschampsiacaespitosa(Linn.)Beauv.Ess.Agrost.160.1812;RendleinJourn.Linn.Soc.Bot.36:399.1904;Roshev.inKom.Fl.URSS2:245.1934;禾本科图说484.图410.1959;Tzvel.inPl.AsiaeCentr.4:94.1968:*禾草263.图26.1975;中国高等植物图鉴5:92.图7014.1976;秦岭植物志1(1):123.图97.1976;*植物志5:411.1978.——AiracaespitosaLinn.Sp.Pl.64.1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