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诸公上白帝城宴越公堂之作
《陪诸公上白帝城宴越公堂之作》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古诗。
1、原文
陪诸公上白帝城宴越公堂之作
杜甫
此堂存古制,城上俯江郊。落构垂云雨,荒阶蔓草茅。
柱穿蜂溜蜜,栈缺燕添巢。坐接春杯气,心伤艳蕊梢。
英灵如过隙,宴衎愿投胶。莫问东流水,生涯未即抛。
2、注释赏析
鹤注编在大历元年春晚作。原注:“越公,杨素也,有堂在城上,画像尚存。”李贻孙《夔州都督府记》:白帝城东南斗上二百七十步,得白帝庙。又有越公堂,在庙南而少西,随越公素所建,奇构隆敞,内无撑柱,夐视中脊,邈不可度,五逾甲子,无土木之隙,见其人之瑰杰也。【朱注】诗言柱穿、栈缺,而记云“无土木之隙”,疑记语未足信。
此堂存古制,城上俯江郊①。落构垂云雨,荒阶蔓草茅。柱穿蜂溜蜜,栈缺燕添巢②。
(上咏越公堂景。落构,屋檐颓落。垂云雨,言其高。蔓草茅,言其荒。蜂溜蜜,春气融。燕添巢,新入堂也。)
①鲍照诗:“江郊霭微明。”②朱注:“阁木曰栈。
坐接春杯气,心伤艳蕊梢。英灵如过隙①,宴衎愿投胶②。莫问东流水,生涯未即抛。
(下咏陪宴情事。艳蕊易谢,起英灵过隙。宴衎投胶,当及春欢饮。生涯未抛,不能舍夔州而东下也。此章,上下各六句。)
①《庄子》:“人生天地间,若白驹之过隙。”②《诗》:“嘉宾式燕以衎。”古乐府:“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
3、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上一篇: 冰岛发酵鲨鱼肉
下一篇: 勇敢者的游戏:决战丛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