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科普小知识 2023-11-14 23:22:57
...

电视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根据俄罗斯著名作家鲍里斯•里沃维奇•瓦西里耶夫同名小说改编,是继电视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之后,由中国艺术家改编,全部由外国演员演出的第二部电视剧。该剧由毛卫宁、张光北执导,阿•叶•索科洛夫、特•亚•奥斯塔普、德•布•西蒙年科、斯•阿•格拉德涅娃领衔主演。

剧名: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国家:中国

类型:剧情

导演:毛卫宁、张光北

编剧:郎云

集数:19

演员:阿·叶·索科洛夫、特·亚·奥斯塔普、德·布·西蒙年科、斯·阿·格拉德涅娃

出品年份:2006

出品单位:*电视台(CCTV)

1、剧情简介


剧照

故事发生在1942年夏天……171铁路会让站上来了一批女高射炮手,这让会让站的指挥员瓦斯科夫准尉大为诧异。少校答应给他派一些不酗酒、不搞女人的士兵,没想到竟然是些胸部高耸的女兵。女兵的到来给这个几十户人家的小村子带来了一缕清新的气息。瓦斯科夫为女兵们选择了一个旧消防棚作为军营,还为姑娘们修建了厕所和浴室。风驰电掣的军列偶尔从会让站一掠而过,德寇的飞机也时不时地光顾一下这个看上去很不起眼的村庄。女兵们的日子过得十分平静,她们似乎并不在意战争,她们把军服修改得十分熨帖,把伙食烹调得有滋有味,在阳光下裸露着美丽的身体,尽情享受着和熙的阳光带来的惬意。在瓦斯科夫眼里,她们只不过是些穿着军装的女人,有文化,城里人,巧言善辩。瓦斯科夫熟记的《步兵操典》对于她们只不过是些常规的说法。她们有着数也数不清的“特例”,这个是集团军司令批准的,那个是方面军司令部规定的,瓦斯科夫对如何领导这些女兵伤透了脑筋。一班长丽达的丈夫,战争的第二天就牺牲在边境哨所,留下一个两岁的儿子。她经常偷偷地溜出军营,赶到城里看儿子。女战士们精心地为她保守着秘密。当黎明来临的时候,丽达常常会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军营,只有瓦斯科夫和副排长被蒙在鼓里。

又是一个黎明,当丽达走过一片森林,发现了两名全副武装的德国兵。会让站拉响了战斗警报。准尉带领五名女战士:丽达、热妮亚、索妮亚、里莎、嘉尔卡前去消灭两名德军。准尉和他的女战士们涉过沼泽,穿过森林,终于在德军之前,赶到西牛欣岭,扼住了敌人通往铁路的必经之道。出乎意料的是,德军不是两个人,而是整整16个人……里莎接受回村报信的任务,不幸陷入了泥沼;索妮亚用胸口挡住了德国人的匕首;嘉尔卡让索妮亚的死吓坏了……在激烈的战斗中,丽达受了重伤,而德国人又一步步紧逼过来,热妮亚把受伤的丽达留给准尉,跳了出去,用冲锋枪向敌人扫射,把敌人从丽达和准尉藏身的地方引开。热妮亚的身影在森林中跳跃着,她喊叫着,一直到再也听不见她的声音。准尉要去找剩下的五、六个德寇算账,他把手枪留给了丽达。丽达请求准尉去看看自己的儿子,准尉点头答应并吻了丽达。没走多远,他听见背后一声沉闷的枪声——丽达不愿拖累大家,用准尉留给她防身的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准尉用手枪中最后一颗子弹俘虏了全部德国人,他押解着他们向171会让站走来,他咒骂着,要亲手枪毙这些德国人;他哭泣着,为了五个牺牲的女战士。他终于望见了少校和援兵,看见了他驻守的小村子……这一天,苏联电台广播战况:今日,战场上没有大的战斗,只有零星战斗发生。没有几个人知道这五位女战士的牺牲。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2、创作背景

缘起


剧照

2003年初的一天,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节目制作公司从暂居莫斯科的兼职编辑武斐那里得到一个信息:小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版权仍在原作者瓦西里耶夫手中,如果争取一下,也许能得到该小说的电视剧改编权。获悉这一信息,公司领导层的每一位成员都不禁心头一亮。第一感觉就是,这是个值得一做的好项目。应该努力争取一下。一来因为,之前公司有过将前苏联经典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改编成电视连续剧的成功经验;二来因为,两年后的2005年正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如果届时能将这部表现前苏联卫国战争的经典小说改编成电视连续剧推出,无疑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各种关系,公司很快与瓦西里耶夫取得了联系。想不到现已81岁高龄的瓦西里耶夫非常感动,他惊讶于中国人民对他和他的作品的关注,同时也期待中国人可以把他的作品再现荧屏。关于电视版权转让事宜,瓦西里耶夫表示愿意详谈。

疑惑

2003年春节后,经过几番交涉,公司终于拥有了小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电视剧改编权,年限三年。一切似乎开了个好头。然而,当版权真的到手时,一个个巨大的问号忽然浮现在公司每位决策者的脑海中:我们真的能把一部仅有7万多字的小说改编成电视连续剧吗?找谁来改编?又找谁来拍?去俄罗斯拍吗?成本会有多高?如果拍成了真的会有观众看吗?这部作品在今天的中国究竟会有多大影响?拍摄的难度有多大?投资的风险究竟会有多高?一个又一个疑问开始困扰着大家。于是,公司上上下下几十号人都开始忙碌起来。上班下班,电梯里,大街上,出租车里,随时随地,从亲朋问到邻居,从六七十岁的老人问到十几岁的小孩,得到的答案却千差万别。对于这一题材,有人熟悉有人陌生,有人支持有人反对,有人期待也有人无所谓……拍还是不拍?并不是一个容易做出的决定。

决策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正这时,“非典”的阴霾悄然而至,偌大的北京城即刻进入到紧张的戒备状态,恐慌感四处弥漫,原本井然有序的生活一下子被打乱,与外界的交流几乎停滞,计划好的工作不得不暂缓。还好,三个月后,警报解除了。一切又恢复到正常的轨道。2003年7月8日,北京,基辅餐厅。由公司领导魏平、张华、贾晓晨牵头,包括作家、学者、导演、编剧、编辑、策划人在内的十多位嘉宾坐到了一起。大家一边欣赏着俄罗斯音乐,一边品尝着俄罗斯美味,针对俄罗斯作品《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改编成电视连续剧的可行性,展开了第一次别开生面的讨论。会议结束,结果模棱两可。看来,有必要从另外一个角度展开论证。仅仅过了半个月后,7月23日,第二次策划会又在一批军旅作家之间展开。想不到这一次,大家意见竟出奇的一致,那就是可拍,但一定要忠于原著。因为《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在前苏联文学中,是一部重要的、里程碑式的作品,在全世界范围内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任何不当的改编都会惹来非议。因此改编不应该对原著进行太多的修改,而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丰富和扩充。应在对前苏联文化、战争、人文、时代背景等大前提的合理把握下,表现侵略战争对女性美的毁灭,对美好事物的摧残,并从另一方面弘扬积极的爱国主义精神,使观众获得感动和震撼,从而调动内心的精神力量。可怎样将7万多字的小说扩充成20多万字的电视连续剧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小说原有的人物及故事情节肯定是不够的,那就必须在原来的基础上增添一定的人物和事件,但又绝不能使原来的故事走样。经过两次认真仔细的论证,公司领导最终下定决心,无论将面临多大的困难,也一定要克服,这个题材一定要拍,而且要拍好。为即将到来的世界反法西斯胜利60周年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献上一份大礼。

编剧

中国人要将《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拍摄成电视连续剧的消息,在俄罗斯引起强烈关注。俄发行量最大的《共青团真理报》在采访原小说作者瓦西里耶夫时,虽说已经向中国人转让了电视改编权,但81岁的“老瓦”却用怀疑的口吻说道,“说实在的,我真不知道中国人会把它改成什么样。”自从1969年原小说诞生以来,36年中,还从没有谁把它改编成电视连续剧。看来,要想达到目的,首先得找一个得力的编剧。于是,对俄罗斯文化的深厚感情及俄罗斯文学的深入了解成了遴选编剧的最重要条件。最先为公司提供信息的武斐自然成了第一人选,然而经过几番商谈,由于种种原因,最终未能达成。接下来,国内一批知名编剧进入到公司领导的视野中,但之后只有五位编剧被作为重点选择对象,这五位编剧中有四位是军旅作家,只有一位不是,这个人就是曾以电影《二嫫》在国际上赢得编剧大奖的郎云。而最终被选中的也正是郎云。时年49岁的郎云,正好属于深受前苏联文学影响的一代人,本人有着极其浓厚的俄罗斯情结。在参加完以上两次策划会后,对于改编原著,郎云心里有了一个初步的想法,那就是:尊重原著,但不拘泥于原著。随后,他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写完剧本的分集梗概。梗概写得行云流水、激情洋溢,公司领导层审阅后一致认可。为了更好地完成剧本的创作,从未到过俄罗斯的郎云向公司提出一个请求,说他非常想到俄罗斯去感受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由于对该剧的高度重视,郎云的这个请求得到了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

出访


剧照

总经理魏平决定亲自陪同编剧郎云出访俄罗斯。2003年10月21日,由北京起飞的SU572次航班,徐徐降落在莫斯科机场。原本对俄罗斯满怀热望的郎云,怎么也想不到在机场入境时会遭受刺激。由于严重的官僚主义作风,两人入境时居然被整整耽误了3个多小时。这让两人对俄罗斯的美好印象大打折扣。次日中午,在翻译韩晓星的陪同下,两人前去探访小说原作者瓦西里耶夫。“老瓦”住在莫斯科郊外的一座乡间别墅。郎云一五一十地向“老瓦”详细介绍了自己的改编计划,老人听完后基本肯定,并拿出自己的几本小说道,“希望这几本书能对你有所帮助,里面的情节如果用得着,尽管拿去用。”为了将剧本中一场重要的戏写得贴近真实,附合俄罗斯民情风俗,郎云向“老瓦”讨教:当俄罗斯男人遇到老婆红杏出墙时该作何处理?,“老瓦”认真地表示说,他一定会痛打老婆,而不会去找情敌算账。这一表白大大出乎郎云的意料,这为他日后的剧本创作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参考。告别了瓦西里耶夫,顶着欧洲的风雪严寒,魏平和郎云走访了大量与前苏联卫国战争有关的无名烈士墓、战争纪念馆、历史博物馆以及其它革命遗址,足迹遍及谢尔盖夫市、弗拉基米尔市、圣彼得堡、伏尔加格勒、叶卡捷琳堡、伊尔库茨克等八、九个城市,另外还购买了大量战争题材的音像资料。经过十多天的走访,初到俄罗斯的不良印象,渐渐又被崇敬和感动取代了。11月5日,饱含创作激情的郎云离开俄罗斯,回国投入到剧本的创作中。

创作

剧本的创作进展得十分顺利,仅用时两个月,郎云便完成了剧本初稿的创作。用他自己的话说,此次创作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轻松和愉悦,可以说是一气呵成。之所以会这样,大概缘于他对这一题材的强烈热爱,和对俄罗斯文化的深厚积累。在创作的过程中,郎云甚至数度为剧中人物感动得热泪盈眶。另外,他还得到了原解放军艺术学院政委魏风的大力支持。魏老也是一位有着浓厚俄罗斯情结的老军人、老艺术家,正是由于魏老的指引,才使得郎云的剧本洋溢出浓浓的俄罗斯氛围。剧本经过审片组论证后,除了一些细小的环节需要再作修改外,总体上得到认可。

导演

几位接触过的“大腕”级导演都对该剧爱不释手,但是迫于周期或其他因素,最终也没有一位确定下来。距离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的纪念日只有一年零三个月了,在没有确定导演、没有选定演员、更没有敲定场景的情况下,大家的压力都很大。几项工作同时展开。编剧郎云综合了各方面的意见,继续完善着剧本;而剧本的俄文翻译工作,也在几路人马的共同努力下有条不紊地进行;导演及主创班子也在积极搭建中;制片人也在积极筹划着再赴俄罗斯采景及选演员。经过不断地修改、磨合,剧本修改稿给多位专家审看后均认为基本成熟。在元宵节到来前,经过几轮认真筛选,一位带着浓郁俄罗斯情结的导演出现在公司领导的视野中,他就是毛卫宁。经领导研究,认为较其他备选的各位导演,毛卫宁的水平、经验可能有一些差距,但他年纪轻,热情高,谦虚谨慎,在公司直接领导下,应该能完成这一任务。

困难

早在与瓦西里耶夫草拟电视版权转让合同时,大家就感受到了拍摄这部电视剧的难度。一份俄文协议,简单的几页纸就已经难住了大家,这预示着未来在剧本翻译、演员沟通方面将面临诸多困难。加之中俄之间邮递运输效率之低,令人沮丧。由此折射出来的是未来运输方面的诸多不便。双方签署协议之后,按约定我方应将转让费汇入俄罗斯,从换汇到汇款,参与这个项目的财务人员和业务人员都长了见识:高比例的手续费令人咋舌。这又是一个关键性问题:如何在未来的拍摄中确保资金如实到位并得到合理的使用?很多问题等着大家去探明。是时候要再闯一次俄罗斯了。于是,由制片人贾晓晨带队,编剧、导演、摄像、制片和翻译组队,一干人马再次奔赴俄罗斯。行程只有15天,这15天内所有在国内拍摄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语言不通、情况不明的俄罗斯都要解决。导演部门要选择合适的演员和拍摄场景。制片部门则要做一个俄罗斯“大管家”,在节约资金和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为剧组打下“前战”,包括:几个月内剧组的衣、食、住、行;器材物资的出入境手续;拍摄资金如何运作;而最重要的是寻到一个既有实力又讲诚信的俄罗斯合作伙伴。比起上次跟旅游团的行程,这次自助组团所遭遇的困难是出发前所没有料到的,尽管大家对俄罗斯的工作方式和思维特点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但是这15天经历的种种,给未来的拍摄带来了很大的转变。2004年3月24日下午3点离京,晚11点到达俄罗斯,过海关又耽搁了3个多小时,密密麻麻的人群被拦阻在空气污浊的海关口岸,最后当大家拖着疲惫的身躯进入俄罗斯的时候,唯一的翻译却被扣留了。为了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导演组主要在莫斯科郊区看景,以及去普希金艺术学院、莫斯科电影学院、莫斯科电影制片厂等地挑选演员。制片组主要负责与影视公司商谈合作事宜,几天的时间里匆匆与“影视”公司、TTT公司、A媒体公司见面会谈,并参观了莫斯科电影制片厂的摄影棚。由此大家感受到俄罗斯的影视拍摄环境与资金报价和国内差距甚远。别说拍摄,莫斯科的物价极高,不仅灯光设备、场地、道具、服装都是国内的几倍,食宿和交通也比国内贵了太多,若真在这里组成剧组,生活都很成问题。3月31日大家在路彪夫妇的陪同下出发去叶卡捷琳堡,这也是编剧郎云在第一次走访后极力推荐的理想拍摄地。理由之一是这里物价不高,城市较旧,拍摄几十年前的影视作品非常合适;理由之二是这里有芭蕾舞剧院和话剧院可以提供演员,亦有一个电影制片厂提供其他辅助设备及专业技术人员。此后的工作并没有因为媒体的关注而一帆风顺。导演组坐着越野车看遍了周围的场景,也把这个城市可以挑出来的专业演员都约来侯选,但是演员比起莫斯科的有明显的差距。制片组洽谈了几家疗养院,考察了银行,走访了运输和货物清关公司,也逛了几个大市场,发现这里竟然“国货”齐全,连粉丝、辣椒酱、腐乳都有,只是价格贵了不少,但比起莫斯科要便宜多了。大家在叶卡捷琳堡的几天一直吃方便面,偶尔从超市买几根红肠便成了美味佳肴,遥想未来剧组若扎根于此……大家不禁又比较起国内的种种方便了,可这毕竟是拍俄罗斯的故事,如果合拍价格合适,就在这里扎根了。与叶卡捷琳堡电影制片厂最大的商讨,就是灯光及摄影等器材的租赁价格,这决定了是否能在这个城市拍摄。怎奈直至考察结束,该厂长也没能给出明确答复,只有先回莫斯科继续选演员,再等报价了。回到莫斯科,先前接触的几家影视公司的正式报价都出来了,与大家的期望值相差一倍以上。A媒体公司的制片部经理竟提出在白俄罗斯或圣彼得堡拍摄,其理由是他们自己的戏也不敢在莫斯科这个高消费城市拍摄。听到这里,大家都感到困难多多,阻力重重。

重生


剧照

回国后收到了叶卡捷琳堡电影制片厂的报价,比我方的预算要高出一倍以上。后来,经过同对方的数次商议,仍未能降至我方的理想价格。看来,在俄罗斯全程拍摄可行性极低。于是确立新的拍摄方案成了当务之急。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原点,没有合作伙伴,没有拍摄场景,演员也没有完全落实,而中国的媒体却越来越关注。方方面面都期望能在一年后看到这部作品,公司也迫切希望完成这样一部意义重大的献礼片。不料,正在这万般紧急时刻,主创班子又发生了变化,摄影、制片主任因自身原因离开剧组,扔下一堆悬而未决的问题。难道真的无法完成了吗?公司领导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一旦放弃,前面所有的努力都将失去意义。一方面经济上蒙受损失,另一方面为世界反法西斯胜利60周年献礼的美好愿望也将化为泡影。当然不能放弃。既然当初作出了选择,就一定要坚强地走下去。经过紧急磋商,公司领导果断决定重新组织主创班底,并调集所有的力量,全力以赴,展开了新一轮的工作。此时,有着丰富经验的执行制片人张光北也加入了团队。

3、演职员表

主创人员

原著:鲍里斯·里沃维奇·瓦西里耶夫

监制:李建、方宜新

出品人:高建民

总制片人:魏平

制片人:贾晓晨

导演:毛卫宁、张光北

编剧:郎云

主要演员

阿·叶·索科洛夫——饰——瓦斯科夫

特·亚·奥斯塔普——饰——丽达

德·布·西蒙年科——饰——热妮亚

斯·阿·格拉德涅娃——饰——里莎

叶·格·马尔采娃——饰——索妮亚

4、分集剧情

第1集

171会让站是个很少停靠火车的小站,军运指挥所也几乎形同虚设,只是有一个仓库需要看守。德寇的飞机偶尔会光顾一下,飞机不扫射不投弹,地面的高射炮也不射击,敌对双方相安无事,驻守在会让站的高射炮部队显得一天天无事可做,于是就与村民有一些拉拉扯扯的事。这些男兵的管理,让171会让站的指挥员瓦斯科夫准尉觉得是一件非常头痛的事。这一天,瓦斯科夫准尉又一次到军运指挥部第10次请求上级给他换一批不酗酒、不和女人拉扯的士兵。罗斯托夫少校认为瓦斯科夫准尉是在胡闹,但在准尉的执着坚持下,少校最终答应给他换一批士兵。准尉带着一腔的喜悦回到了驻地,女房东玛丽亚却在村口等着告诉他,军属葆琳娜又在开生日晚会,把所有的战士都请到了她家。准尉怒气冲冲直奔葆琳娜家。由于瓦斯科夫准尉的要求,这些男兵们很快就被调往前线了。这多少让瓦斯科夫准尉有些伤感。瓦斯科夫每天都在焦急地等待着换防部队的到来,巡视仓库成了他每天的例行公事。这一天,晨雾缭绕,一支整齐的队伍在雾中若隐若现,迈着整齐的步伐走进村庄。这支队伍引起了村民们异样的目光……玛丽亚冲进准尉的房间,推搡着沉睡中的准尉,告诉他换防的部队来了。准尉急切地拉开门一看,他愣住了……“准尉同志,副排长基里亚诺娃中士向您报告,高射炮营五连三排一班、二班来此换防,听候您的命令。”中士向愣住的准尉报告。准尉猝不及防,口里喃喃地说:“这么说,他们可找到不喝酒的啦------”

第2集

女兵们刚一到来,就给准尉出了一道道难题:住宿、厕所等等各种请求、要求纷至沓来。瓦斯科夫准尉默默地为姑娘们准备好了基本生活设施,利用村里的一个旧消防棚为女兵改成了宿舍,又在消防棚的后面为女兵们挖了个厕所等等。在瓦斯科夫眼里,她们只不过是些穿着军装的城里女人,有文化,巧言善辩。瓦斯科夫熟记的《步兵操典》对于她们只不过是些常规的说法。她们有着数也数不清的“特例”,这个是集团军司令批准的,那个是方面军司令部规定的,这让瓦斯科夫十分恼火。敌人的侦察机孤零零地飞来,在村子、车站的上空盘旋。中士下达了开火的命令,女兵们各就各位,坚守炮位,八管高射炮对空齐鸣,行动迅速得让准尉瞠目结舌。敌机抖着翅膀飞走了,阵地上的女兵们欢呼着。瓦斯科夫对女兵们有满意的地方,但更多的是抱怨。他给少校打过去电话……并找来副排长基里亚诺娃,两人谈起了共同参加过的战争……第一次搞紧急集合花了15分钟,两个班的女兵才算勉强集合起来。集合时不知去向的丽达也悄悄溜进队伍,这让一直替她担心的索妮亚松了一口气。显然,准尉对这种速度十分不满。准尉下达了急行军的命令,两个班的女兵向远处开去。部队越过河流,穿过一望无际的森林,又以战斗姿态向一个小山坡发起冲击。在冲上小山坡的时候,女兵们一个个累得瘫倒在地上,整个部队里只有三个人坚持站在山坡上——准尉、中士和丽达。

第3集

准尉认为女兵们的装备,尤其是裹脚布都打得不符合要求。中士要准尉给大家做个示范,突然她感到丽达在集合时不在,便刁难起了丽达。丽达窘迫地看着中士,嘴里嗫嚅着艰难地脱去了靴子。丽达的双脚打了许多血泡,还坚强地跑在队伍的前列,这让瓦斯科夫准尉很感动。丽达的脚一沾地就疼得直咧嘴。准尉推开众人,让丽达趴到自己肩上,他一步一步地把丽达背回了驻地。紧急集合的演习暴露了许多问题。女兵们都是高射炮的操作手,对于随身携带的步枪很少保养。有的步枪生了锈,弹药潮湿,靴子的尺码不合适,军装过于肥大……索妮亚悄悄地爬上丽达的床,丽达告诉索她在树林里迷路了,听到了紧急集合的哨声,就跑了回来。里莎的床与丽达的床对着,当她听见丽达和索妮亚谈起早上准尉背着丽达返回驻地时,她瞪大了眼睛。索妮亚开着玩笑问丽达趴在男人的肩上有什么感觉?丽达回答,准尉是个好人,虽然厉害一点,心却是很善良的。里莎静静地听着,似乎很同意丽达的见解,黑暗中,自己点了点头。索妮亚的话让丽达不能入睡。她想起第一次与奥夏宁上尉的相遇:那是一次学校组织的与边防军英雄联欢的晚会……准尉到消防棚去检查女兵们的日常训练,被女兵们的一大堆理由,道理给气了出来,这时德寇的飞机已经马上就飞到了171会让站的上空。两部高射炮开火了。敌机一次次俯冲,一次次投弹、扫射,爆炸的气浪掀翻了女兵孱弱的身体,但高炮仍旧向飞机扫射着。准尉并不熟稔高射炮,他看见倒下的女兵,便愤怒地拔出手枪,向低空俯冲过来的敌机开火。高射机枪构成了覆盖面积很大的火力网,阻止了敌机向会让站、村庄直接投弹的命中率。敌机渐渐地向高空升起,炸弹落下来的地方也离目标愈来愈远,但丽达操控的机枪仍旧不歇气地向敌机射击,敌机终于飞远了。

第4集

准尉痛苦地用军用铁铲为牺牲的女战士修筑着墓穴。四个十分健硕、全副武装的士兵抬着棺材,后面是送葬的女兵和村民。罗斯托夫少校也来了,送葬队伍,步履沉重。在墓坑前,少校狠狠地瞪了准尉一眼,准尉低下了头。一个金发漂亮的女人,为牺牲的女战士朗诵起那首在卫国战争期间,几乎家喻户晓的,由著名作家西蒙诺夫写下的长诗《等你归来》。少校一回到驻地,就把准尉劈头盖脸地骂了一顿,责怪他没有把女兵们保护好。少校的火发完了,指了指窗外的金发姑娘,说道:这个人给你们留下来。中士把她安排在了刚刚失去战友的一班。少校亲自跟丽达谈了把新战友热妮亚。热妮亚被安排在牺牲战友的铺位上。她打开背囊,开始收拾东西。一面精致的小镜子给女兵带来了新鲜的气息。嘉尔卡凑过来,拿过衣架摆弄着,咔喳,衣架掰坏了。热妮亚和嘉尔卡吵了起来。基里亚诺娃却没头没脑地把热妮亚批评了一顿,并罚她去站岗!女兵们开晚饭了。丽达偷偷地把发给自己的面包放进背囊里。索妮亚也把自己的面包也送给了丽达,这一切没有躲过热妮亚的眼睛。深夜,丽达悄悄溜下床,从床头摘下背囊,溜出了消防棚。初到异地的热妮亚睡不着觉,发现了丽达的行踪。

第5集

丽达搭上了一辆开往后方的军车。司机起劲地讨好丽达,问丽达干什么去?丽达说去执行任务,丽达又问他们干什么?司机得意洋洋地说:那个更年轻一点的立了战功,唯一的要求是想回家完婚。方面军司令员竟然同意了这个要求,并指派自己为伴郎,开着这辆车送小伙子回家。小伙子羞涩地一笑,证实了这一点。丽达听着听着,渐渐地陷入自己的回忆之中------奥夏宁来信说,边境上不太平,他请了两天假回来,可能以后就不好再有假期了。丽达接到信,正准备去接奥夏宁时,宿舍的门突然响了。奥夏宁用不容商量的口吻说:他要娶她。好事多磨,奥夏宁抓着丽达跑到城防司令部,司令欣然批准了他们的婚姻,利用手中的职权让登记处推迟下班时间,他们如愿地结婚了。司机踩了一下刹车,丽达从回忆中回到现实——波奇诺克市到了。丽达回到了家,孩子已经不认识妈妈了。这让丽达很伤心,丽达跟妈妈说,她还要赶回部队,把平日里积攒下来的食品留了下来……丽达一路急行军,天将破晓时,她蹑手蹑脚溜进消防棚。疲惫的丽达想着儿子陌生的目光,渐渐地合上眼睛------一声尖厉的哨音划破静悄悄的黎明。基里亚诺娃的哨声一声紧接一声,女兵们揉着惺忪睡眼从消防棚里跑出来站队。此时的队伍却少了两个人。基里亚诺娃气冲冲地回到消防棚,发现热妮亚还在镜子前慢慢地梳妆,对她的哨声置若罔闻,而丽达由于太累了,根本没听见哨声仍在睡着。基里亚诺娃大为光火。猛地把丽达从床上叫起。一二一的跑步声惊动了村里的人们,瓦斯科夫也加入到了女兵们出操的队列中,葆琳娜站在村街上高声地调侃着村里唯一的男人瓦斯科夫。葆琳娜回敬瓦斯科夫的一句话:“战争会把这些一笔勾销的,不论是对士兵还是对士兵的老婆全一样。”让村子一下静了下来,连跑步的女兵也不由自主地停了下来,人们好像都在思索这耐人寻味的道理。葆琳娜继续奚落着瓦斯科夫,他忍无可忍,一边走一边解下武装带,准备惩戒一下这个骚女人。玛丽亚冲过来,拦住瓦斯科夫,上前与葆琳娜扭打了起来。一个乡苏维埃的民政工作人员匆匆跑来,他大声问谁是玛丽亚。全村的人又一次沉寂下来,玛丽亚已经吓得脸色惨白,人们意识到,巨大的灾难降临在玛丽亚身上。民政助理拿出一份死亡通知书,玛丽亚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号啕大哭起来。

第6集

村里似乎早已有个没有定规的习惯,谁家的男人在前线战死,全村的人都会来到这家,伴随家属渡过最难过的时期。这天晚上,人们聚集在玛丽亚家里,把瓦斯科夫的屋子都坐满了。葆琳娜忙里忙外,给大家烧茶端茶。女兵们来了。她们带来了食品。葆琳娜想借此事,让基里亚诺娃说服华把指挥所搬到她家,遭到瓦斯科夫的拒绝。瓦斯科夫走了,玛丽亚哭泣得更伤心了,葆琳娜向玛丽亚保证,一定把瓦斯科夫找回来。女兵们听说瓦斯科夫走了,里莎第一个冲了出去,和葆琳娜一起在村里寻找准尉的踪影。热妮亚看到大家都沉寂在悲痛中,鼓励大家从痛苦中解脱出来,不能总是生活在痛苦中,她答应要把大家的军装都变成时装,让每个人都漂亮起来,还大度地说要从嘉尔卡开始。热妮亚看见丽达又往自己的背囊里放东西,偷偷塞给丽达一个罐头,丽达看了看,塞进了背囊中,对热妮亚小声地说了句:“谢谢”。女兵排着整齐的队伍,唱着《告别》走了过来。随着基里亚诺娃的口令,队伍在玛丽亚家停了下来。基里亚诺娃向准尉报告:女兵们除了训练、作战外,有义务为村里的军属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今天是第一天,从玛丽亚家、葆琳娜家开始------准尉开导基里亚诺娃中士,让她要学会宽容,要主动和大家搞好团结,去关心她们的生活。

第7集

终于可以洗澡了,姑娘们尽情地享受着洗澡的快乐。此时的丽达和热妮亚已经成了一对好朋友,丽达让热妮亚讲讲她的故事。热妮亚陷入沉思中:德国人把人群赶到一个大空场,开始了疯狂的*。在对面的谷草堆下面,热妮亚瞪着一双可怖的眼睛,她要喊,一双大手捂住了她的嘴,一位老人冲着她摇摇头,热妮亚就这样眼看着她的妈妈和弟弟妹妹被德国人杀害。热妮亚来到军营找到她的情人,当时的代理师长苏斯洛夫……澡房,热妮亚的泪水止不住地滚了下来。热妮亚猛地打开澡房的门,跳入冰凉的水中。她把自己憋在水里,让泪水*地驰骋……瓦斯科夫又走进枢纽站军运指挥部,准尉说他想给女兵们领些肥皂,少校立刻给批了。少校给准尉下命令,让他给女兵们办一次舞会,答应了。在给养部,准尉平生第一次撒了谎,说前线司令部有规定,女兵的肥皂供应是两个人一块,军需官让准尉唬住了,发给了准尉十块肥皂。瓦斯科夫回到消防棚说少校同意她们搞一次舞会。瓦斯科夫高兴地送给了玛丽亚一块肥皂,这让玛丽亚兴奋异常,她动情地把头偎依在瓦斯科夫肩头,悄然说:战争已经夺去了她的一个男人,她不能再让第二个男人也消失掉。瓦想把肥皂分别葆琳娜一半,玛丽亚生气地把肥皂扔在桌上回到自己的房间。夜里,瓦斯科夫突然被一阵哭声惊醒。他起身向玛丽亚的房间走去。玛丽亚听见瓦斯科夫的脚步声,哭的声音更加响。瓦斯科夫站在玛丽亚床头,劝她不要太伤心了。玛丽亚伸出手抓住瓦斯科夫,玛丽亚让瓦斯科夫陪自己躺一会儿,玛丽亚哭了,她乞求瓦斯科夫,只陪自己躺一会儿。瓦斯科夫长叹了一口,在玛丽亚身边躺下来。一个沉重的脚步声打破了夜晚潮湿的寂静,在玛丽亚门前的木楼梯前停下。

第8集

清晨,玛丽亚的丈夫安德烈没有死,只是丢了一条腿,从前线已经回来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村里,传到了消防棚。基里亚诺娃和丽达这回表现的出奇的一致,缄口不语,而嘉尔卡却杜撰出了一个“捉奸”的故事。里莎为此与嘉尔卡吵了一架,她绝不相信准尉会和一个木讷的农妇有什么感情上的瓜葛。对于这件事,女兵们各有各的看法。葆琳娜来了。她说:安德烈和玛丽亚关系并不好,安德烈是个暴躁的人,如果玛丽亚能与瓦斯科夫在一起,那么玛丽亚会成为一个幸福的女人。安德烈从起床就一直坐在窗户前,不停地抽着浓烈的卷烟。他回过头,看见玛丽亚把一把小方凳放在屋子*,在凳子上放上皮带,她在等着安德烈用皮带教训自己。但安德烈从玛丽亚的目光中看出,她内疚、惭愧,但并不害怕。屋外传来敌机的轰鸣声,女兵们尖着嗓子喊叫着战斗警报,村里的人奔跑着,躲进了防空洞。丽达第一个跨进炮位,转动手柄,把炮镜牢牢地套住敌人的侦察机。基里亚诺娃大声下达着射击的命令,另一门高射炮开始射击,而丽达始终瞄着敌机,不肯开火。丽达咬紧嘴唇,继续转动手柄,高射炮高昂着的枪口始终对准敌机,终于,敌机完全进入瞄准镜中,丽达踩动了炮钮……敌机被击中了,拖着长长的黑烟向下栽去。突然,空中出现了一只降落伞,热妮亚看着敌人的伞兵,咬着牙对丽达说:打死他,为了奥夏宁,为了……在丽达眼里出现的是德国鬼子凶狠的面孔和喷射着火焰的枪口,终于,炮镜再次套住目标,丽达射击了!

第9集

热妮亚提议开个舞会,准尉想起少校的叮嘱,欣然同意。女兵们积极准备,瓦斯科夫也从葆琳娜家为姑娘们借来了留声机。全村的居民也被邀请来参加女兵们舞会了。瓦斯科夫在玛丽亚的院子外面徘徊着,他非常想和安德烈像两个男人一样,坐下来谈一谈,他想会把事情解释清楚的。但玛丽亚家的门始终紧紧地关闭着,走回了女兵们的消防棚。尽管消防棚里的气氛让人感到一种惬意,瓦斯科夫仍旧心神不定,里莎主动过来陪他。舞会开始前,热妮亚降重地推出了化过妆的嘉尔卡,女兵们惊叹地发出嘘声,一个小可怜,一个丑小鸭一下变成了白天鹅。里莎悄悄地递给瓦斯科夫一把口琴,瓦斯科夫吹响了口琴,嘉尔卡走向消防棚里唯一的男性,邀请瓦斯科夫跳会,舞会开始了。玛丽亚家的电话又一次响了起来,终于,安德烈说:叫他接电话吧,万一是什么军事命令呢?玛丽亚拿起披肩,风一样跑出家。瓦斯科夫已经被女人们转晕了,一会儿和嘉尔卡跳,一会儿和热妮亚跳,里莎几次往前凑都被别人挤开了。总算该轮上里莎和准尉跳了,葆琳娜冲了过来,抢走了准尉。里莎眼圈红红地坐在了一边。葆琳娜发现了玛丽亚,生拉硬扯把玛丽亚推到瓦斯科夫的身边。玛丽亚不知所措地急切地说:电话。瓦斯科夫回了电话,接受了命令,384次军列停靠171会让站。安德烈示意他坐下,两个男人终于坐在了桌子边上,谈起了战争。同是也借机向安德烈又解释了一下,他和玛丽亚什么也没有发生。一列满载着开往前线的士兵的列车在171会让站上停了下来。车厢门打开,疲倦的士兵走出车厢,活动活动身子。突然他们发现在站台上站成一排警戒的士兵竟然全是女人,于是男人们忘记了疲劳,慢慢地向警戒线聚拢来。女兵们都去车站执行任务了,基里亚诺娃根据命令把热妮亚留下了在仓库站岗,而热妮亚觉得这次会让站停靠的部队可能与自己有关。按照瓦斯科夫的命令,女兵们向后转,背对着男兵们,有些男兵拥上前向女兵们搭讪,女兵们对男兵不予理睬,正在紧张地对峙当中,传来了大声的命令,走来几位军官,为首的上校胸前佩戴着金星勋章。按照惯例佩戴着这种勋章的人都有着“苏联英雄”的称号。瓦斯科夫立刻立正,向上校敬礼。瓦斯科夫向上校报告,上级规定,不许384次军列上的人离开车厢。上校沉吟了一会儿,问瓦斯科夫,能不能让热妮亚来一趟?瓦斯科夫此时已经猜出上校是谁了。瓦斯科夫十分明白上校的提示,命令里莎跑步去叫热妮亚。看见瓦斯科夫的松动,女兵们似乎也不在乎什么命令了。男兵女兵隔着三米的距离,热烈地谈起话来。热妮亚听说上校来了,不顾一切地向车站跑去。基里亚诺娃听说了,大声喊着,追了过去。基里亚诺娃追了上来,命令她立刻回到驻地去,并威胁着:热妮亚如果跨前一步,她就要关她的禁闭,直至送上军事法庭。热妮亚终于与上校见面了,上校上前抱住了热妮亚。战士们欢呼起来。上校借马上就要开赴前线,又一次向战士开了个誓师大会。

第10集

基里亚诺娃命令热妮亚交出上校送给她的东西。热妮亚被关了禁闭。准尉接到少校的通知,德国人要对这一带进行报复,让他尽量保护好女兵们的安全。接到通知没几日,德寇的飞机,就向171会让站飞来进行报复,敌机俯冲下来,轰炸全村,女兵们的高射炮也向敌机开火了。基里亚诺娃镇定自若,让高射机枪从高空、低空两个区域*敌机,大大减弱了敌机投弹的命中率,不幸的是,葆琳娜家被击中了。葆琳娜发疯一样冲出掩体,向自己家飞奔而去。又一架敌机向炮位投下了炸弹,基里亚诺娃发出了正确的指令,使这次的回击,没有人员伤亡,但炮位阵地没有保住。第二天,少校路过村庄,来看望了瓦斯科夫。玛丽亚怕安德烈对少校讲她和瓦斯科夫的事,于是就求安德烈不要对少校讲对她和瓦斯科夫的事,被安德烈拒绝了。瓦斯科夫被少校临时停了职,任命了基里亚诺娃同时也负责会让站的指挥官工作。晚上,基里亚诺娃特意向嘉尔卡换了岗,而叫醒丽达起来,赶快回去看儿子,这让丽达有些意外,基向丽达讲了她也同样是一位母亲,她非常理解丽达。丽达在回家的路上遇到哨卡,被扣留了一会,不过战时大家都是相互理解的,丽达还是如愿地回到了家。她发现妈妈病得更厉害了,不过儿子又认识了她,围着她转着,直到她要走时,喊出了“妈妈”,丽达一把把儿子搂在怀里,热泪盈眶。丽达把家里的钥匙交给了阿利克,让一定要等着爸爸妈妈回来。

第11集

丽达兴奋地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黎明中的树林发出有一种奇怪的声响。丽达光着脚飞快地穿过村了,来到玛丽亚家汇报她在树林里发现了德国兵。丽达跑到村长家径直推开门,向准尉报告情况。准尉几乎不相信能在这个地区发现德国人。当他的目光落到丽达沾满露水的衣服,赤着的双脚,他相信了。他一面起床蹬上靴子,一面命令丽达发出战斗警报。瓦斯科夫急匆匆地向玛丽亚家走去。他似乎不加考虑地推开房门,看也不看屋里的人,抓起电话,要通了少校。瓦斯科夫听完丽达介绍的情况,他断定德国人手里拎的是炸药,那么目标只能有一个——基洛夫铁路。再次请示少校,他命令基里亚诺娃给准尉派三名战士,去狙击敌人。在动员组织小分队时,索妮亚得知,跑去主动要求参加小分队,因为她懂德语。热妮亚破门而出要求参加小分队,这样瓦斯科夫的小分队就由丽达、里莎、嘉尔卡、索妮亚、热妮亚五人组成了。瓦斯科夫对玛丽亚说:请您给我准备下行囊。瓦斯科夫全副武装走进消防棚,与小分队成员一起定好了“野鸭子”叫为暗号,检查完女兵们的枪弹之后,又开始纠正每一个人的裹脚布裹脚的方法。他的婆婆妈妈让女兵们忍俊不禁。他板起面孔,把女兵们结结实实教训了一顿。女兵们按照命令列成一行,准尉挨个地又检查了一遍,基里亚诺娃走到热妮亚面前,塞给她一包东西,分别嘱咐了每一位战友。小分队出发了。玛丽亚一人早早地在村口等着小分队的经过。小分队喊着整齐的口号,从玛丽亚身边走过,甚至瞧也没瞧她一眼。

第12集

索妮亚发现了一只德国人的脚印。他蹲下身,仔细地观察脚印。瓦斯科夫让索妮亚学野鸭子叫,三组人员都聚到了一起,瓦斯科夫向她们汇集在树林中发现的情况。准尉命令女兵不要再分散行动了。瓦斯科夫指着一条长满荒草的沼泽地中的小道,告诉女兵们:现在我们抄这条近路,接着,他用匕首砍下六根棍子,发给每一个人。他走在前面,走进迷漫着瘴疠之气的沼泽,他在前面走,吩咐大家一定要踩着他的脚印,一步不能错,一旦身子踩空了,不要慌不要使劲挣扎,等着别人来救。突然,嘉尔卡一屁股坐进水里,她紧张地挣扎着,瓦斯科夫准尉把自己的木棍递给嘉尔卡抓住,一点一点地把嘉尔卡拽了出来。爬出泥淖的嘉尔卡发现自己的一只靴子丢在了泥里。小分队终于涉过沼泽,爬上了一个干燥的小岛,准尉把六根棍子整齐地排列在显眼的地方,对大家说:记住,回家的时候,大家都到这来拿棍子,这就是我们回家的路标。姑娘们来了山间的一个湖边,瓦斯科夫准尉给了五个姑娘四十分钟的洗澡时间,还把上校送给热妮亚的礼物香皂也带来了,给了热妮亚。女兵们裸露着身体,跃入水中,相互追逐着,拍打着。不大的香皂在一只只手里传递着,每个人都先深深地闻一下,然后再慢慢地涂抹在身上,接着,她们缓缓地将自己浸泡在水中。湖水中荡漾着姑娘们欢快的笑声。准尉远远地离开女兵,捡了一个水边,慢慢地洗着身上的泥污。他卷了纸烟,躺在大石上,听着姑娘的嬉闹声。

第13集

女兵们又出发了。太阳渐渐地西斜,沃比湖呈现在人们眼前,湖水轻轻地拍打着岸边巨大的圆石,松林发出阵阵涛声,放眼眺望,一望无际的湖面,没有一丝一缕人类栖息的痕迹。沃比湖静得让人骇怕。女兵们敛住呼息,说话也压低了声音。瓦斯科夫对这里十分熟悉,如数家珍地讲起沃比湖,讲起廖共托夫湖,讲起两湖之间夹持的西牛兴岺,准尉指着地平线上隆起的石山——西牛兴岺,对女兵们说:这就是我们歼灭德国鬼子的战场。准尉命令索妮亚、嘉尔卡、里莎三个人做饭,条件是不许冒烟。瓦斯科夫带着丽达、热妮亚爬遍了整个西牛兴岺,选择了狙击敌人的阵地,用脚步测量了阵地与阵地之间的距离,严格地按着步兵射击要领画了射击要图。餐后,瓦斯科夫严肃地咳嗽了一声,宣布战斗命令。夜晚,瓦斯科夫准尉分别到了每一个姑娘坚守的阵地,送给了热妮亚一个他亲手做的发卡,听了索妮亚念的诗,还为里莎唱了一首小歌,嘉尔卡有些着凉,让嘉尔卡喝了一口伏特加,然后好好地睡一觉。第二天的清晨,树林里黎明静悄悄地,一只秃鹰打破了树林的寂静。

第14集

里莎向热妮亚和丽达讲了准尉昨夜到他的阵地为她唱了一首小歌。热妮亚与里莎心里开玩笑说,她已经爱上了准尉同志。里莎向热妮亚和丽达讲起了自己森林里的生活:十九岁那年,爸爸带回来一个男人,说是个作家。作家住下来以后,每天趴在自己屋里的桌上写啊写,再不就是一个人在大森林里漫步。里莎不管什么时候遇见他,他总是用笑抚慰着她。渐渐地,里莎有了歌声,每天她为爸爸和作家做饭、洗衣服,为他们做一切女人该做的事情,但心情却变得欢愉起来。她还知道用甘菊花来验证是不是爱上了一个人。里莎惊喜地发现,当手中的甘菊花只剩下孤零零的一瓣时,恰恰停在“爱”上。她知道爱情向她走来。这是里莎始终埋在心里的初恋……丽达终于睡着了。树林中突然出现喜鹊鸟被惊动的叫声,准尉意识到德国鬼子可能到了,而这时丽达也被惊醒了,德国人已经出现在准尉手上的望远镜中了。他把手中的望远镜传给里莎时,里莎举起望远镜,啊地叫了一声。里莎跑到准尉身边。瓦斯科夫问她还记不记得返回驻地的路?里莎点点头,瓦斯科夫交待让她沿着路摸回去,他把路上所有的显眼的标志都重复了一遍,并叮咛她千万不要忘了拿拐棍,就是你认得路,没有拐棍你也走不出去。随后,他交待:德国人不是两个,而是16个。让里莎带着姑娘们返回驻地。

第15集

准尉让姑娘们撤回去的命令被姑娘们拒绝,里莎为准尉卷好了一支烟后飞快地跑走了。准尉拿出玛丽亚放在行囊里的脂油,让大家分享。想起里莎还没有吃一口东西就走了。里莎不顾一切地奔跑着,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快!快!快把援兵带回来。慌不择路,她在森林的边缘迷了路。她急得差点哭了出来,她甚至相信了准尉讲的树妖的故事,伸出手来乞求树妖的帮助。除了风声,树妖没有出现,她在大树下抱着头饮泣。突然,瓦斯科夫出现在她的视野中,他指指点点,告诉她明显的标志,里莎抬起头,没有看见准尉的影子。她记起准尉所说的一切,按照准尉的说法,细心地搜寻目标,总算找到了一棵分杈的大树。她高兴了,一跃而起,又拼命地奔跑起来。热妮亚问准尉:如果德国人仅仅看见一帮在森林里各个地方忙着伐木的工人会怎么样呢?瓦斯科夫转念一想,也许这个主意可以迫使德国鬼子去绕路。姑娘们像接到了命令,跳起来要开始行动。瓦斯科夫把大家带到正路上的一片森林中,嘱咐大家拉开距离,故意地吸引敌人。伐木声,叫喊声在沉寂的树林里回响着,传得很远很远。德国人的步伐显然加快了。他们沿着一条奔泻而下的溪流,隐藏在林子里。突然,远处传来的喧闹声让年岁大的德国兵的步子戛然而止。他们铺开了地图,向指挥官指明了位置,那声音正好在他们行进的地方。指挥官沉吟着,然后命令两个尖兵继续前进,大部分人留了下来。瓦斯科夫一边喊着“顺山倒啊——”一边用望远镜观察着溪流对岸丛林中的活动。瓦斯科夫派索妮亚往前去一段,侦察敌人的行动,发现敌人已近在咫尺。为了吸引德国鬼子,热妮亚高唱着《卡秋莎》吸引着德国鬼子。丽达跑到准尉身边,准尉悄声告诉她,德国人停止了前进却也没撤退。丽达走了,姑娘们在林子里的动静更大了,树木一根根轰然倒下------

第16集

瓦斯科夫和姑娘们经过这样一折腾,德国兵把前进的速度放慢了,停了下来。处于一种等待状态。华斯科夫和姑娘们也稍微做了一休整,吃了点东西。华突然感到德国鬼人就在身边,把热妮亚三人留在了阵地,带着丽达上前侦察去了。瓦斯科夫发现德国鬼子也在吃饭休整等待,但是发现在这一搓队伍中少了四个人。基里亚诺娃站在玛丽亚的窗户前,向村口的方向望着。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她快步走到桌子前,拿起话筒,向少校汇报情况。安德烈悄悄地从基里亚诺娃身边走过,走出家门,他似乎不再那么暴躁,双拐着地也不那么沉重。他一步步向村口走去,葆琳娜从后面赶上来,安德烈用乞求的目光看着葆琳娜,似乎想让葆琳娜劝劝玛丽亚。葆琳娜却用一种不太友好的目光回敬了安德烈,说了句:我去陪陪她。德国人的望远镜又一次悄悄地探出丛林,向这边窥测。瓦斯科夫对身边的热妮亚、丽达说:他们还没走。他们比我们估计的还要狡猾,他们想等我们撤了以后再通过。小分队总算可以休息一会儿了。瓦斯科夫准备以逸待劳,用西牛兴岺良好的阵地优势狙击德国人的通道,还会有一刻的宁静。准尉想抽烟了,他问姑娘们谁看见了他的烟荷包了?索尼亚一下想起来,在刚才吃饭的地方。索尼亚不等准尉制止,索尼亚说了声:我认得路,便跳下阵地,向林子跑去。索尼亚走近了------蓝色的眼睛扑向索尼亚,索尼亚本能地发出一声喊叫,蓝眼睛封住了她的咽喉。瓦斯科夫听到了那声微弱的喊声------索尼亚瞪大了眼睛,看着近在眼前的那双年轻的蓝色的眼睛。索尼亚挣扎着……

第17集

瓦斯科夫把索尼亚抱了起来,把她抱到一个树窝里,为她进行了简单的安葬,把其余三位姑娘叫来和战友告别。瓦斯科夫上前,从索尼亚脚上脱下靴子,扔到嘉尔卡面前,命令她穿上。索妮亚的死让嘉尔卡陷入了一种深深的恐惧中,嘉尔卡回忆了不幸的童年,及要求参军的强烈愿望。瓦斯科夫准备往前侦察一段,没想到与德国鬼子发生一场激烈的遭遇战。丽达三人也参加了援助准尉的战斗,而嘉尔卡因为害怕而没有开一枪。她又细心地寻找着,终于发现在她身后很远的地方立着那几根拐棍。她回过头来,看着似乎很平坦的沼泽地,把它挂在岸边的树杈上,一脚跨了出去。她试探着深浅,身体趔趄着向前挪动着。渐渐地,泥浆浸到双膝,但这里,离对岸也愈来愈近了。忽然,她身子一歪,一脚陷了进去。她着急了,一下坐到后面的泥里。这个动作救了她,她惊恐地绕开把她陷进去的泥淖,挑了个地方重新涉向对岸,前面的地方鼓出了几个气泡。瓦斯科夫带着嘉尔卡继续往前搜索,一路上瓦斯科夫一直帮助嘉尔解决害怕的问题。气泡发出怪异的响声,愈来愈多,几乎把里莎包围住了。里莎异常害怕,想尽快地躲开一片片气泡。一个巨大的褐色气泡横在了里莎面前,气泡发出的声响同样巨大,里莎本能地往后一躲,脚下立刻失去支柱,身子陷入泥浆,她拼命地挣扎着,喊叫着救命,但似乎这一切都于事无补,里莎渐渐地被浆浸到胸部、颈部、嘴边------她再也喊不出来了。她仰起脸,看着天空中的太阳,带着阳光的温暖,沉入沼泽中------

第18集

德国鬼子从远处走来,与瓦斯科夫和嘉尔卡不期而遇,瓦斯科夫让嘉尔卡躲起来,嘉尔卡由于害怕使脚下发出了响动。嘉尔卡的大眼睛藏着极度的恐慌。几只德国兵的大脚围着嘉尔卡,她终于不能控制自己而尖叫着跑了出来。准尉从德寇的后面跳出来,把一梭子子弹扫向德寇,他丢下冲锋枪,向西牛兴岺相反的方向跑去。瓦斯科夫沿着树丛飞奔,绕过一块块岩石,卧倒,起来,再跑,重又卧倒,躲避着那一颗颗把树叶打得瑟瑟直落的子弹。他拔出手枪,转身射击,他大声叫嚷着,跺着脚,一刻也没让德国人停下来思考,只是跑啊,跑------天又快亮了,晨雾升腾起的烟幕笼罩着山林,锁闭着湖面,也挡住了德国人的枪弹。瓦斯科夫命令自己不能停下,把德国人拉得越远越好。精疲力竭的瓦斯科夫不知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身子重重地摔了下去,他挣扎着想爬起来,却怎么也没有支撑自己的力量。浓雾又一次保护了他,他听见德国人的说话声和脚步声,几乎就在他的身边,但德国人没有发现他。瓦斯科夫从透支的疲惫中复苏,他看清楚自己倒下的地方正是插着拐棒的地方,朦胧中,他数着那一根根拐棒,当他数到六时,他惊醒了,他霍地跳了起来,重新又数了一遍,他急了,拔下一根拐棒,沿着沼泽地的边上寻找着,他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终于,他看见了树杈上挂着的里莎的军装。瓦斯科夫知道了里莎牺牲后,返回西牛兴岭寻找丽达和热妮亚,他的意识中要去保护好剩下的两位姑娘。瓦斯科夫与两姑娘见面后,他告诉了她们里莎淹死在了沼泽地中。他们要尽全力去狙击敌人,在与敌人最后一次交火中,丽达不幸受了重伤。

第19集

热妮亚看到丽达受伤了,越出沟壑把德国鬼子吸引了过去。热妮亚不幸受伤了,她陷入了德兵的包围中……瓦斯科夫抱着丽达走进林子的深处。瓦斯科夫把手枪留给丽达,防身用,他准备去看看热妮亚,被丽达叫住了。丽达把她夜里出去探望儿子的秘密告诉了准尉,还把儿子阿利克托付了准尉,她还请求准尉吻她一下,准尉笨拙地俯下身在丽达的额头上轻轻地吻了一下。瓦斯科夫刚刚转身走了几步远,一声枪响,林中飘起了落叶。瓦斯科夫找到热妮亚,轻轻地拭去她脸上的血迹,并用树枝安葬了她。远处教堂的钟声吸引着瓦斯科夫,战友的牺牲让他又恢复了军人的本能。他慢慢地接近德寇的哨兵,用匕首捅进哨兵的胸膛,他甚至连匕首也没有拔出来,一个箭步冲进屋里,用蹩脚的德语大声喊着:举起手来!瓦斯科夫哭了。他大声喊着:怎么样,胜利了吧?------胜利了吧?------五个姑娘,只有五个,可你们别想过去,别想------若干年后,一头白发的瓦斯科夫,和新婚的阿利克一起来到了无名烈士纪念碑。瓦斯科夫准尉向姑娘们诉说着对她们的思念。天堂中的歌声,让瓦斯科夫不忍离去,又一次站住,回过头来------熊熊燃烧的长明火,叠印出丽达、热妮亚、索尼亚、里莎、嘉尔卡的飒飒英姿……

5、影片花絮

“搞定”俄罗斯美女


剧照

在莫斯科挑选演员的三天里,一直困扰着《黎》剧“选角小组”的最大问题就是女主角“热妮亚”的人选。不是找不到人,而是他们认为最合适的人选,人家却很有礼貌地回绝了他们。这个女孩儿名叫达莎,魔鬼身材绝对让你在第一眼就对她留下深刻印象,而且她还拥有一头迷人的金发,深蓝色的眼睛,光滑透亮的肌肤,特别是她那略略上翘的上嘴唇,性感而又充满野性。通过这几个友人的关系,再次约到达莎,大家通过三位翻译向达莎娓娓道出全剧中极富感情色彩的一场戏,没想到听完后达莎哭了。达莎同意了,说她可以在7月20日进组,“热妮亚”就这样定下来了。

200名外籍群众演员出演大场面史无前例

《黎》剧开篇有一个军车进站的大场面,是全剧中非常重要的一场戏,剧本中作者为我们营造出了一个千人欢腾的壮观景象,按要求剧组最少要招募200多位俄罗斯群众演员来参与演出。200位群众演员,在国内虽说不是什么小事,但也不算什么难事,但全是外国人,这可就不是一件小事情了。这种情况在中国的电视剧制作史上恐怕也是前无古人。剧组为此发动了能发动的各种关系,排除一切困难,提前一个月就在俄罗斯阿穆尔州布市展开了活动,找朋友,找*,贴广告,用尽各种办法,最后终于从各单位及社会上凑齐男女老幼200多人。当大场面拍完,将这200多位群众演员安全送回俄罗斯,剧组的所有同仁才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开枪放炮惊动俄边防军

拍摄战争题材电视剧,开枪放炮在所难免。这要是在内地,肯定不成问题,但在中俄边境的黑河,这却成了一个问题。因为中俄两国有约在先,在边境200公里之内开枪放炮,必须知会对方国防部。起初剧组不知晓此事,一次拍摄战争场面,刚放了几枪便招来了俄罗斯边防巡逻军,后经过一番解释才避免了误会。


剧照

危机四伏麻烦不断

《黎》剧拍摄过程中,经历了各种各样的磨难,光翻车事故就出过三次,导演毛卫宁翻过一次,执行制片人张光北翻过一次,制片主任李龙江翻过一次。好在前两次除了车子受损,没有造成人员受伤,但第三次就没那么幸运了。制片主任李龙江由于劳累过度,在从嫩江外景地返回黑河途中,因避让一辆迎面驶来的大货车而一头撞在了墙上,车子撞废了,李龙江的一条腿也被撞折了。然而,最令人头痛的还是那些爱喝酒的俄罗斯演员。一次,几名男演员喝多了酒,竟然将剧组下榻的酒店的泡沫灭火器拿来玩,将整个一层楼喷得到处都是白粉。宾馆领导气愤地找到剧组,制片组只好连夜发动全组工作人员,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污物清洗干净。可这还不算什么,俄罗斯人爱点蜡烛,一不小心就又出了差错。一次,女演员达萨在化妆桌上点着一根蜡烛,自己出门忘了熄灭,结果蜡烛燃尽后点燃了桌上放着的一瓶指甲油,指甲油又点燃了窗帘,一场火灾就这样发生了。幸好工作人员闻到了烟味,及时赶来扑灭了大火,才没有造成重大的财产损失。因为是战争题材,剧中有很多爆破的戏。一次在拍一个炸点的戏时,由于风向突变,演排长的女演员大腿皮肤被烧伤,当时剧组及时将伤者送往医院救治。根据伤情,伤者要休息数天才能重新开始拍摄,制片组为此伤透了脑筋,因为接下来所有的戏都得带着这位演员。正在左右为难时,没想到那位俄罗斯女演员主动打来电话,要求带伤出演。令执行制片人大为感动,亲自驾车去医院将该演员接到现场。

6、影片评价

正面:影片采用独特的蒙太奇手法,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穿插女战士们战前梦幻般的爱情和生活,用朴实的黑白表现战争的残酷,用柔美的彩色高调来表现女兵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影片结尾处,准尉在女兵们的坟墓前凭吊的时候,观众们也都不由自主地为德国法西斯犯下的罪行表示愤慨并为女兵们的牺牲留下热泪。——搜狐娱乐

负面:不少观众在看完后表示被拉长为19集的故事显得“发水严重”,而且作为剧中灵魂人物的几位女兵,人物性格也不够鲜明,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有的观众甚至对发水的程度进行了比喻:“19集的故事,完全可以砍掉一半。这样不会对故事发展有任何影响,反而会显得更加紧凑激烈,效果更好。”有观众指出“除了男主角瓦斯科夫准尉和副排长还可以,别的角色都缺乏感染力。尤其是5位女兵的性格不够出彩。”——腾讯娱乐

上一篇: 调兵山市

下一篇: 露水动态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