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ASP模式下的会计信息供给
摘要:asp模式作为企业外包it业务的租赁模式,改变了传统电算化会计信息处理、存储、传递的模式,仅为会计集中核算和企业财务集中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还能够从技术层面防范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本文认为,随着asp的应用扩大,asp将能够有效地整合企业会计、税务、审计、统计等信息,建立新的企业会计信息供给模式。
关键词:应用服务供应商 会计信息 供给
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缓慢的本质原因在于各企业均采用离线模式,导致企业牺牲较大的财力、人力和资源。随着计算机技术、互联网络技术和网络经济的发展,新兴的网络服务方式为企业实施在线模式会计电算化提供了新的思路-----系统外包,即asp(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 应用服务供应商)模式。asp模式的会计服务概念在国外也是近几年提出的,但其发展却十分惊人。wWW.11665.Com我国asp模式的会计服务软件显然处于萌芽阶段,真正能提供asp模式会计服务的供应商主要是用友集团下辖的伟库网和金蝶公司所开设的看吧网。asp模式改变了传统电算化会计信息处理、存储、传递的模式,为会计集中核算和企业财务集中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范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实时性、完整性。随着asp的发展扩大,asp将能够有效地整合会计、税务、审计、统计等信息,建立新的企业会计信息供给模式,为实现我国经济信息的一体化奠定基础。
一、asp模式会计信息供给的运行机制
asp会计信息供给模式由应用服务供应商和接受服务的企业两个主体构成。应用服务供应商向服务器供应商、网络通讯设备供应商、操作系统开发商、数据库系统开发商、网络安全系统开发商、网络管理系统开发商以及通讯线路运营商等租购各种设备、软件系统与通讯线路,以构建应用系统运行平台,在协议或合同的基础上出租给各个不同的企业使用,并按所提供的服务项目及数量收取租金。接受服务的企业在对自身的业务需求进行详细分析后,各企业选择能够满足自己应用需求的网络会计系统及支撑应用系统运行的平台,将自己的计算机通过internet网络连接到asp的运行平台,租用asp的运行平台和网络会计软件系统建立企业的网络会计信息系统。
应用平台运行过程中所涉及的会计软件更新、硬件及网络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均由asp供应商承担,同时企业的会计数据存放在asp站点上,asp供应商还要负责对其进行维护,并定期备份以确保数据安全。一般而言,asp供应商所提供的会计服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网上理财服务,企业只需要通过internet登录到远程主机上,就可享受到专业理财机构所提供的理财服务。二是理财协作服务,目前大多数asp网站都提供某些中介机构的链接,用户可点击这些链接进入所需要的asp服务商网站。三是理财信息服务,asp服务商一般要提供理财信息服务,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如政策法规、会计指南、财务焦点、业务技能、专家文库、数字化管理等内容。
二、asp模式会计信息的供给
传统的会计信息供给模式是企业内部的财务部门加工处理会计信息,通过媒体向社会发布会计信息。这种信息供给模式主要受限于技术和经济两方面的原因,技术方面的原因是高效的信息传播和加工处理方式还未真正使用;经济方面的原因是会计信息供给的职能由市场执行的交易费用大大高于企业自己供给的成本。显然,传统供给模式无法规避很多弊端,如企业经营者可以通过其控制的财务部门粉饰会计数据,甚至提供虚假的会计数据,损害股东的利益。由于提供会计数据属于企业职能的一部分,不存在市场竞争,作为企业职能部门的财务部门缺乏激励,会计信息的供给质量和效率将受到较大影响。
(一)asp模式会计信息的供给关系
在asp会计信息供给过程中,与asp关联的机构和组织包括:会计信息监管机构、信息使用者、税收征管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与asp会计信息的供给关系表现为:(1)会计信息监督管理机构制定基本会计准则、具体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以及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标准、时间、范围、格式等具体要求,规范asp会计信息供给的标准;(2)企业向asp提供会计原始数据和加工要求,如会计政策的选择、会计估计的确定等;(3)asp代替企业的会计职能,随时处理企业提供的原始会计数据,将结果返回给企业,并且根据企业与asp之间的合约,asp向企业经营者提供具有决策参考价值的财务分析;(4)税收征管机构通过asp直接征收企业的当期应纳税额,并将企业纳税数据凭单传送给企业委托的asp;(5)asp加工处理完成的符合会计准则的会计报告及相关数据资料提交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并将审计后的会计报告传递给企业;(6)asp在企业授权后将企业审计后的会计报告和审计报告发布给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分析决策。
(二)asp模式会计信息的供给模式
ball&brown 于1968年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会计盈余信息对投资者是有用的,但仅占投资者决策所用信息的10%至15%。1973年10月aicpa发表了trueblood报告,强调会计信息对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有用性,认为决策有用是上市公司信息的“第一质量”。在我国的一份问卷调查表明: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表示不满意的比例分别为:1997年65%、1998年89%、1999年90%、2000年93%(何柱峰,《中国证券报》,2000)。由于会计信息的竞争力直接关系到会计职业的发展前景,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均不断强调会计信息供给目标:用户需求。
会计信息供给的直观表现是会计报告,回顾会计发展的历程,大致有如下几种会计报告模式:通用报告模式(gpr)、多栏式报告模式、事项报告模式(sorter,《the accounting review》,1969)、数据库报告模式(goetz,《advanced management》,1939)、大规模按需报告模式(肖泽忠,《会计研究》,2000)、多层面报告模式(张天西,《会计研究》,2003)。gpr是目前普遍采用的报告模式,是一种大批量生产的高度概括的报告模式,提供给不同的使用者以相同的报告,即便在传统计算机技术下,由于会计软件的功能是固化的,信息使用者不能进行自我调整以识别数据的变化。多栏式报告模式是对同一经济业务按多种会计方法加以处理,并将由此得到的不同信息在会计报告中予以披露,其优势在于解决了不同会计政策的会计信息可比性问题,但可能导致信息冗余。事项报告模式和数据库报告模式的基本观点均是基于事项理论,认为应该对会计报告的理论基础进行彻底改革,会计报告应该能够提供一种理想的基础数据,而对数据的加工和组合行为由信息使用者自己去完成。大规模按需报告模式和多层面报告模式是在遵循现有会计准则和会计报告规则的前提下,考虑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披露更详细的会计信息,但没有改变会计数据采集的起点,考虑如何提供更丰富的会计信息。
在asp模式下,数据起点由记账凭证改为直接记录业务活动的所有关键信息,多方位多角度描述业务活动,建立基于事项理论的会计确认和计量方法。asp模式下的会计数据处理采用事件驱动原理,可以将信息使用者所需要的信息按使用动机不同划分为若干种事件,为每一种事件设计相应的“过程程序”模型,当使用者需要某种信息时,根据不同事件驱动相应“过程”处理程序,从而得到相应的信息。目前,企业会计信息的披露多是将会计报表用文字处理软件录入计算机,然后转换成可以在网上阅读的web版本,以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文件格式予以公布,随着web资源的日益复杂化、多样化以及信息用户需求的个性化,html逐渐显示出其局限性。1998年4月,华盛顿charles hoffman对用于电子发布会计信息的技术开展了调查研究,提出了可扩展企业报告语言(extensible business reporting language,xbrl),企业可以更为方便地采用xbrl技术披露会计信息。因此,在asp模式下不能将现代信息技术定位于一种工具,而应该彻底剖析信息技术对会计理论的影响,改变用信息技术模拟会计概念和会计报告规则的思路,利用信息技术充分保留企业经济业务中会计数据和非会计数据的原始,不做过多的会计加工,由信息使用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模型,选取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决策,建立基于事项理论、事件驱动、xbrl技术的会计信息供给模式。
(三)asp模式会计信息的供给质量
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不能单纯地依赖于监管,包括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而应该立足人性化,加大会计信息供给的激励。传统会计供给模式下,企业自己生产会计信息,对它的监督来自于*、社会审计机构、企业内部监督以及股东的监督。asp模式中的企业不直接生产会计信息,原有的监督主要转移为对asp的监督,asp提供虚假会计信息不但会受到*有关部门的管制,而且在asp之间的竞争中将被淘汰,从这个角度来说,会使asp站在中立的立场上供给会计信息,asp高质量会计信息的提供相应获得企业的肯定和回报,使asp受到激励,这两个方面都将促进会计信息质量的改善。asp会计信息供给职能从企业内部分离出来后,也将对企业经营者产生有力的激励和约束,经营者操纵、控制会计信息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四)asp模式会计信息的供给成本
任何企业的生产经营者必然考虑其成本效益,企业会计信息的供给也不例外。由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并不承担信息的供给成本,对信息的供给存在过剩的需求,企业有提供信息的责任和义务,但由于承担供给信息的全部成本,因此企业会计信息的供给行为要受到较强的成本约束,当供给成本超过其所获得的收益时,企业将不愿披露更多的会计信息。会计信息的供给成本是指企业供给会计信息所发生的所有支出,具体包括:正常运行成本、竞争劣势成本、行为管束成本、法律诉讼成本、政治成本。asp会计信息供给模式对企业会计信息供给成本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大大降低了正常运行成本,以idg2000年数据为例,传统中小企业如果要维持财务正常运行,每年在软硬件购置、数据库设置、系统维护方面发生的支出大约61万元,而采用asp模式每年的运行成本为6万元。asp对企业会计信息的供给成本的具体影响表现为:节省企业建设网络会计系统和招募it人才时的投资、降低了企业的培训成本、减轻了应用系统的后续维护与升级问题,提高了企业的运作效率。
三、asp模式会计信息供给的相关变革
(一)asp模式下的财务管理变革
企业财务管理无论采取集权方式还是分权方式,只是一种组织行为,与管理水平的提高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如果要真正提升集团公司的管理水平,除了应用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外,更应该借助信息技术,构架财务集中管理模式。asp中心是一个经过授权的信息管理机构,以专家服务的方式负责企业财务的集中管理。当经济活动发生时,以该经济事件驱动管理软件中的业务处理模块对经济业务进行实时处理,并将结果存放在数据库中。企业经济业务数据从最底层或源头进行实时、垂直采集,解决由于中间层的加工而导致的领导与业务层信息不对称和控制力度不足的问题,为实时控制和管理决策提供最全面、真实的数据。不同管理人员为了满足不同管理需要,可以采用不同的规则从同一数据源获取信息并通过报告工具从不同视角生成管理所需的结果,各级管理人员可以实现事中对业务过程进行实时、动态地穿透查询和控制。asp在管理软件中设置控制范围解决集权和分权管理的“权”度,可以支持采用集权管理的企业集团,从业务的组织、管理、执行和控制等方面实现高度集中;也可以支持集权与分权混合型管理的企业集团,实现业务分散经营和管理、财务集中管理。因此,asp模式中的集中管理是信息集中,信息集中的直接目的是为了信息共享,而实时的信息共享又是为了应对瞬息万变的内外环境变化,实时做出必要的决策,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应变能力。
(二)asp模式下的审计方式变革
从十七世纪的英国南海事件、法国密西西比事件、荷兰郁金香疯狂推动独立审计的产生到二十一世纪美国安然事件后,人们对“审计独立性”进行了认真的再讨论和再思考。要真正地建立起一种维护会计师独立性和职业操守的有效法律机制固然重要。但是,无论怎样严格的法律,只要有利益驱动,必然就会有人去架空制度,因此还应该从技术层面研究审计的方式方法。asp会计信息供给模式无疑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技术支撑,因为asp的信息处理和管理是经过授权的,大量的用户数据集中在asp中心,将所有asp中心的数据库连接起来就成为了可能,而且连接起来的数据库可以涵盖大部分企业的数据,而注册会计师审计时只要在这包含了几乎所有企业数据的超大型数据库中进行勾稽检查,可以更为方便地进行社会对账(柯镇洪,《会计研究》,2000),快速检测企业的业务数据是否真实,从而可以再对这些数据的合法性进行检查。从审计角度看, asp模式在保证原始数据真实性方面有了一个很大的飞跃,可以改变以往会计信息在企业内部生产、被企业内部操纵、为了取得投资者和债权人的信任而人为粉饰报表的行为。
(三)asp模式下的纳税方式变革
在以“大集中”为特征的新征管模式的指引下,税收征管机构不断收缩或撤并,为企业所提供的纳税空间和时间相对集中,无论纳税人出于税收强制性的约束,还是市场机制的诚信需求,致使例征期间纳税服务大厅经常出现排队缴税的现象,不可否认我们的公民在享受丰厚社会公共物品的同时,纳税意识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另一根本原因是税收征收方式过于原始,即企业的纳税方式单一。企业传统的纳税方式如直接申报、电脑报税、电话报税、银行网点报税、internet报税、ic卡报税等,这些纳税方式无法规避企业纳税的真实性缺陷,无法改变税收信息的单一性缺陷、无法减少税收信息的重复性缺陷。在asp模式下,企业的所有经营资料、业务数据和会计信息存储于asp中介机构,税收征管机构可以直接提取企业的涉税信息,税务机关在准确地掌握纳税人涉税信息的基础上,为纳税人提供方便、快捷的涉税服务,企业纳税申报、税款结算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极大地方便了企业的纳税。从税收机构而言,asp为税收机构全面建立企业各方面涉税信息的数据仓库提供了方便,极大地优化了税收管理。一方面,税务机关依据asp数据库,可以建立企业涉税信息的数据仓库,便于加强税务稽查。另一方面,税收机关通过企业涉税信息的数据仓库,当发现纳税人在数据仓库的某一涉税指标异常时,及时加强企业的税收监控。
参考文献:
[1]曹小莉,浅析中国财务管理的asp管理模式[j],浙江财税与会计,2002(1)
[2]孙强,信息系统审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3]孙昌言,论会计造假的技术防范与asp平台战略[j], 财务与会计,2003(12)
[4]吴绍凯,谈会计电算化的asp管理模式[j], 财务与会计,2002(10)
[5]张栗,网络时代的会计信息生产模式创新asp[j], 上海会计,2001(5)
[6] bodnar & hopwood,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上一篇: 会计政策的单方供给及其执行的策略性行为
下一篇: 关于个人信用信息供给意愿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