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茶竹丝茄
“煎茶竹丝茄”是煎茶街道最为知名的农业特色产品,据考证,种植历史已有200余年,大规模种植和发展也有几十年历程。品种由辖区内的种植户自行选育复壮,具有皮薄,独特口感,可生吃,味微甜,质地细嫩等特点。它融入了煎茶独特的自然环境、地理条件、优质栽培技术及人文因素,经过长期传承、挖掘、创新、培育而逐步发展形成,已具备地理标志产品的明显特征和保护价值。
1、基本信息
竹丝茄
“煎茶竹丝茄”是煎茶街道最为知名的农业特色产品,据考证,种植历史已有200余年,大规模种植和发展也有几十年历程。品种由辖区内的种植户自行选育复壮,具有皮薄,独特口感,可生吃,味微甜,质地细嫩等特点。它融入了煎茶独特的自然环境、地理条件、优质栽培技术及人文因素,经过长期传承、挖掘、创新、培育而逐步发展形成,已具备地理标志产品的明显特征和保护价值。
煎茶竹丝茄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2、形态特征
竹丝茄
煎茶竹丝茄植株高1.4~1.6米,开展度80~100cm,分枝性较强,茎叶呈浅绿色,叶片卵圆形,边缘微微凸出波状,花淡紫色,果柄和萼片浅绿色。果实长棒形,上有短刺和紫色斑纹,纵长20~30cm,横径6~8cm,单果重400~600g,果皮浅绿色带紫色条纹,皮薄,果肉浅绿色,组织松软,质地细嫩,味甜,籽少,品质好。
长势旺盛,生长期长(2月~11月),温室大棚可全年种植,采收期长,丰产性好。抗水涝、耐高温、抗病能力强,适应性广。
3、生长环境
成都市天府新区煎茶街道地理条件优越,成仁路穿境而过,鹿溪河顺流而下,土壤肥沃,交通便利,为煎茶竹丝茄种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分布范围
煎茶竹丝茄种植区分布在煎茶镇鸿湘村、老龙村、青松村、茶林村、沿溪村、尖山村、五里村、高庙村、平安村、鹿溪河村13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5、种植规模
目前,煎茶镇辖区内常年种植“煎茶竹丝茄”面积达万亩,大规模成片种植7000余亩。其产量高,上市时间长(每年5月下旬-11月下旬),亩产能达到6000-7500公斤左右,售价2-2.4元/公斤左右,主要销往成都及周边市区,受到广大消费者的热捧,经济效益极高,市场开发前景甚为广阔。
6、发展前景
竹丝茄
煎茶竹丝茄是产量高,经济效益显著的农产品,是煎茶街道大力推进发展的新产业。
为更好的提升煎茶竹丝茄质量水平,镇*结合实际制订了煎茶竹丝茄生产技术规程,进一步健全完善生产标准体系。另外,镇*将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努力形成集交易、信息发布、物流配送为一体的产地中心批发市场,建立健全市场网络体系,扩大销售。为了进一步推动竹丝茄产业发展,实现竹丝茄产区农户增收致富。煎茶镇*出台了《煎茶竹丝茄产业发函实施方案》,确定了以竹丝茄为主的农产品基地发展方针。
三年规划竹丝茄,包括竹丝茄检测、技术服务外包、互联网+营销、种植奖励补助等产生的各项费用。结合优质的生态环境、大力推广煎茶竹丝茄种植面积,到2017年种植面积将增加到4000亩,核心示范片将扩大到1000亩。煎茶镇*非常重视煎茶竹丝茄产业的发展,致力于打造优质产业,推动煎茶竹丝茄产业化发展道路,不断延伸产业链,全面发展。规划开发煎茶竹丝茄的各种功能,包括观光旅游、生态保护等,提升煎茶竹丝茄的附加值。
另外,将在煎茶镇建立“煎茶竹丝茄博物馆”推广展示中心,及营销、体验、培训为一体,将产品品牌做到线上线下的推广,建立村或基地合作社、乡镇蔬菜协会,推进产业化发展,同时将煎茶竹丝茄和相关产业产业有机结合,通过举办生态化蔬菜基地采摘活动等类型的乡村休闲旅游观光,以点带面,将优质的生态资源优势全方位对外展示,推动一三产业互动,促进煎茶镇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