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南镇
临渭区桥南镇位于秦岭北麓,区域面积145平方公里,居全区之首,总人口22780人,是渭华起义的发源地。境内交通便利,三条县办公路及西(安)南(京)铁路穿境而过,区位优势明显,素有"杂果之乡,畜牧强镇"的美誉。其中耕地面积2.5万亩,山地面积17.6万亩,居全区之首。
中文名:桥南镇
行政代码:610502100
身份证前6位:610502
长途区号:0913
邮政编码:714000
隶属政区:临渭区
行政级别:镇
车牌号码:陕E
辖区面积:145km2
人口数量:约22780万人
人口密度:159人/km2
1、地方简介
桥南镇地处秦岭北麓,距西安市50公里,距渭南市20公里处,东临华县东阳乡,西邻阳郭镇,南与蓝田县隔山相望,北接从宁镇。全镇辖区34个行政村,116个村民小组,5620户23860人,总面积145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5万亩,山地面积17.6万亩,居全区之首。
辖区内有:原国家卫星测控中心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26基地教导大队,国家税务局临渭区桥南*等13个驻镇单位。渭桥公路与瓜铁公路“T”形相接,横贯东、西、北;西南铁路“S”形穿越东、西,且有花园、蔡家河、桥南(三级站)三个火车站的配套。辖区内的箭峪水库,流域31.1平方公里,总库容314万立方米,交通便利,山清水秀,气候温和,物产丰富;辖区内有:箭峪水库、灵台山遗址、塔山、天留山、元象山、花园遗址、秀龙山、望岗岭、杨峪川等自然旅游资源。故远在新石器时代,人类祖先就在这里开始了繁衍生息。据考古学家在花园、平和等村勘探,这里曾发现有大量的人类原始生产、生活工具。进入封建社会后,历代帝王、文人也常来此地游山玩水。秦时,象山脚下的源头,曾建有步寿行宫,以供始皇憩息;东晋十六国时,陇西安阳(甘肃渭源)人王嘉,课徒百人,曾在象山建功隐居;唐贞观年间,又在塔山修庙建塔,以发展旅游事业;所以,将后代人墨客常至之地,并以留有大量诗篇。隋人杨炯的《昊天观》;唐代钱起的《宿灵台寺寄郎士元》;明朝南逢吉的《初秋登灵台寺院》、贾屿的《灵台秋眺》;都不同程度的呕歌了山水草木,民俗风情;因此,可以断言,桥南是人类文明发展较早的地区之一。
2、行政区划
桥南镇
桥南镇区划
610502100200121桥南村
610502100201122平和村
610502100202220箭峪村
610502100203220拾甲村
610502100204220黑张口村
610502100205220杨魏村
610502100206220段李村
610502100207220寺峪口村
610502100208220西山口村
610502100209220天刘村
610502100210220曹峪口村
610502100211220时家村
610502100212220花园村
610502100213220综合村
610502100214220双马村
610502100215220秦阳村
610502100216220水泉村
610502100217220代家村
610502100218220畅家村
610502100219220小峪寺村
610502100220220长魏村
610502100221220黎明村
610502100222220阶子村
610502100223220庙底村
610502100224220岭东村
610502100225220毛家村
610502100226220双合村
610502100227220岭西村
610502100228220大寺村
610502100229220烟村
610502100230220常村
610502100231220五渠沟村
610502100232220箭坡村
610502100233220清水河村
3、地方人口
桥南镇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11836
男6251
女5585
家庭户户数2992
家庭户总人口(总)11105
家庭户男5614
家庭户女5491
0-14岁(总)3169
0-14岁男1589
0-14岁女1580
15-64岁(总)8025
15-64岁男4381
15-64岁女3644
65岁及以上(总)642
65岁及以上男281
65岁及以上女361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11550
4、自然资源
桥南镇
临渭区桥南镇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已探明的矿藏有30多种,其中储量大、易开采的20多种。煤、钼、金、石为优势矿种。素有“黑腰带”之称的渭北煤田绵延200千米,年产煤炭千万吨以上,开发利用枧模居全省之首;钼矿已探明储量1,000,115金属吨,居全国第二位;金矿石探明储量21.7万金属吨,占全省48.4%;地热水和医饮兼用矿泉水资源丰富,其中大荔矿泉水日出水5.6万吨,被誉为“中国之冠,世界罕见”。
原煤地质储量255亿吨,已探明储量50.3亿吨,素以“渭北黑腰带”闻名全国;钼矿已探明储量150万金属吨,居全国第二位,年产钼精粉1.5万吨,约占全国产量一半,是亚洲最大的钼精粉生产基地;黄金储量丰厚,产量占全省一半以上,居全国第三;石灰石已探明储量1.08亿吨,大理石228.3万吨;分布在9县(市、区)的地热水和医饮兼用矿泉水源多量大,其中大荔矿泉水日出水6万吨,富含多种人体所需元素,被誉为“中国之最”。
5、生物资源
适宜的自然生态环境,为不同种类的动植物提供了有利的生长条件,历来是陕西省最优的农业生态区。野生动物300多种,受国家保护的丹顶鹤、黑鹳、青羊、大天鹅等23种珍禽珍兽驰名全国。人工饲养的畜禽20多种,其中秦川牛、关中驴、奶山羊等量大质优。
6、农业发展
渭南市临渭区桥南镇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东部,农业资源丰富,生产条件优越,是国家商品粮和优质棉生产基地县(区),是国家秦川牛保种区之一。全区辖22个乡镇,6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8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4万人.区域幅员辽阔,南北长60公里,东西宽14-32公里,国土总面积1221平方公里.区内地势南高北低,呈阶梯状分布,从南向北依次为秦岭山地、丘陵沟壑、黄土台源和渭北平原,平原面积占60%以上。现有耕地面积113万亩。土地平坦、肥沃,有效灌溉面积98万亩,已形成灌、排、防洪于一体的水利设施系统。种植业以粮、棉、菜、瓜、果为主,常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70多万亩,复种指数148.7%。养殖业以牛、鸡、猪为主,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区。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以林果、蔬菜、畜牧为主的三大主导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粮经比例已调整到4.5:5.5。一是粮棉油的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粮食种植面积141万亩,其中优质小麦30万亩左右,名特优杂粮约5万亩,总产达35万吨左右;优质棉花种植面积15万亩,总产15万担;油料作物种植面积9.7万亩,总产1.2万吨。二是蔬菜生产实现新突破。按照"连片种植、规模开发、突出特色"的思路,突出抓了六个高效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全区蔬菜面积达到12万亩,其中塑棚设施蔬菜面积6.2万亩,实现产值2.2亿元。三是林果业以品质和品种结构调整为重点,狠抓了"优果工程"各项措施的落实,果业生产不断向优质化方向迈进,全区水果面积12.1万亩,其中优质酥梨5.4万亩、苹果4.9万亩,水果总产8.6万吨,优果率达到75%以上。同时,依托黄河生态示范园,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万亩优质冬枣基地建设进展顺利,冬枣远销美国、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效益十分显著。四是围绕做大做强畜牧产业的目标,按照稳定猪鸡生产,突出发展秦川牛,大力发展肉牛和奶畜,积极推广工厂化和规模化养殖的思路,采取各种有效的扶持推动措施,促使全区畜牧业快速发展。目前,全区大家畜存栏达到9.3万头,实现产值2.33亿元。2002年,全区农业总产值完成7.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03元,农业生产实现了持续稳定发展。
今后一段时期,我区将紧紧围绕林果、蔬菜、畜牧三大特色产业的发展,按照引龙头带基地,建基地招龙头的思路,着力培育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农业示范基地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促使农业生产尽快向商品化、专业化和现代化方向转变。
7、附近景点
六姑泉
附近景点
六姑泉又称瑞泉瀑布,属渭南八景之一。地处陕西渭南城区东南方向,出城南行五里,在沋河西岸的西塬半坡,地属蒋家行政村。自唐、宋、金、元以来,在此设寺设观。明嘉靖年间,本县名士南大吉,罢官后曾在此建“沋西草堂”,从事讲学和著作。渭华起义前,渭南县委在这里开过多次会议,磋研起义方案。上世纪三十年代,蒋介石赴西安途中,路过渭南,曾在此作过暂短停留。因其环境优美、松青柏翠、地形别致、风光宜人,又有莲花鱼池、亭台庙宇,一年四季游人不绝;特别是三月三庙会,更是热闹非凡,为人们向往的旅游景点。
北刘遗址
在今渭南城南16公里处的河西乡北刘村西南,面积约8万平方米。属新石器时代,出土遗物丰富,其中有铜笄一件,是我国迄今所见最早的铜制品之一。1979年秋和1980年秋,西安半坡博物馆和渭南文管会在此试掘,分东西两区进行,相距约40米,东区开探沟一条,探方三个;西区开探方两个。了掘面积238平方米。得到一批新石器时代早期偏晚的器物群和一组与仰韶文化地层叠压关系的证据。北刘文化上层属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出土不少彩陶片和三足陶灶,还有大量双唇口光底瓶、曲腹盆、罐、甑等器物;石器有石锛、石刀、石球;骨器有骨梭、骨簇、骨矛、骨锥、骨凿等。
渭阳楼
渭阳楼是著名的渭华起义的发起地和指挥,在渭南市固市中学校内。(渭阳楼闲望)作者简介:郑谷,字守愚。袁州区人。唐末著名诗人。光启三年(887)进士。官至都官郎中。郑谷7岁能。父史,开成中(公元八三八年左右)为永州刺史,与侍郎司空图同院,图见而异之。光启三年,(公元八八七年)举进士第,授京兆鄂县尉。迁右拾遗补阙。乾宁四年,(公元八九七年)为都官郎中,诗家因称郑都官。又尝赋鹧鸪诗,流传人口,因号郑鹧鸪。谷诗清婉明白,不俚而切,为薛能、李频所赏。与许棠、任涛、张嫔。李栖远、张乔、喻坦之、周繇、温宪、李昌符唱答往还,号“芳林十哲”。
8、地方特产
猕猴桃
地方特产
猕猴桃是当今风扉世界的果品,被称为“水果之王”。其果实中含丰富、独特的营养成份,对人体具有特殊保健作用。尤其是维生素C和17种氨基酸含量和组合配比,对人体的消化道癌症、心血管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和儿童健脑等方面具有特异的医疗保健功效。
2009年,陕西省猕猴桃面积达到58万亩,产量50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38.6%和42.9%,成为全国猕猴桃第一大省,总产占到世界总量的近三分之一。
陕西秦岭北麓、渭河以南地区为猕猴桃优生区,陕西省*近年决定把这里建成北半球猕猴桃生产、销售和加工重要基地。2009年,陕西省*以及猕猴桃主产市、县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促进猕猴桃产业发展,省级财政对每亩新建园补贴200元,市、县配套补贴不低于100元,这一惠农政策对扩大优生区面积,推进猕猴桃优势产业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故市水盆羊肉
故市水盆羊肉是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故市镇的特色小吃。渭南固市水盆羊肉,又叫羊肉汤、大碗汤,是历史悠久的传统风味小吃之一。用优质羊肉制成的水盆羊肉,在群众中久负盛名。
水盆羊肉起源于明朝崇祯年间,因在农历六月上市,又称“六月鲜”。渭南市蒲城、大荔的水盆羊肉,久负盛名。以剔骨“同羊”肉、骨头、桂皮、花椒、小茴香、草果、精盐、味精为原料,分原料处理、煮羊肉、调制熟羊肉三道工序,食用时用烧饼或白吉馍同吃,佐以糖蒜、辣子酱、鲜蒜瓣,则肉烂汤清,吃而不腻,清醇可口,别具风味。渭南水盆羊肉以故市最为有名。
临渭葡萄
临渭区地处关中平原东部,年平均气温13.6℃,年平均日照2277小时,年降雨量550毫米,土壤,灌溉方便,优越的自然条件为葡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条件,属多种葡萄优生区。2009年,临渭区委、区*通过科学调研分析,提出了以传统葡萄栽植区下吉镇为中心,建设现代葡萄产业园——渭北葡萄产业园,渭北葡萄产业园规划以下吉镇为中心,沿双官路、渭阳路形成“十”字形绿色葡萄长廊,通过3至5年的努力,建设20万亩优质葡萄生产基地,其中核心区占地5000亩,包括产业生产示范园、加工贮藏商贸园以及三贤文化观光园三大功能区。目前,园区已流转土地3000亩,引进栽植葡萄新品种1011亩,千亩优质葡萄示范园已具规模,建成6公里“四纵三横”园区路网、万米观光葡萄长廊、现代化设施观光连栋温室,万吨果品贮藏库、葡萄交易中心、葡萄美食一条街正在加紧建设。在葡萄产业园的带动下,全区葡萄栽植面积已达16万亩,年产优质鲜果24万吨,远销上海、广州、成都等16个大中城市,产值8.8亿元,葡萄种植已成为我区农民增收致富的一大支柱。
在渭北葡萄产业园的建设中,我区坚持“生产标准化、产业规模化、科技高新化、机制市场化、园区景观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建设理念,努力实现由传统农业大区向现代农业强区的转变,由传统平原农业区向景观农业区的转变,以科技为支撑,以市场为主导,推动全区的产业升级转型。临渭区所产葡萄穗大饱满、色泽鲜艳、肉嫩香甜、品质优良,2008年被评为奥运推荐果品,渭北葡萄产业园2010年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中国葡萄之乡”,被中国果菜专家委员会授予“中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区”,2011年被陕西省*授予“陕西省(下吉)现代农业园区”,被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和*二十一世纪基金会授予“海峡两岸葡萄科技示范基地”,被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确定为“国家葡萄产业体系渭南综合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