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百科

青岛一多楼

科普小知识 2023-11-16 19:43:09
...

一多楼位于八关山和青岛三交界处的青岛海洋大学东北角。闻一多先生于1930年夏来青岛,任青岛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先后住在大学路、文登路。1931年迁至该楼内。解放后,闻一多故居定为此处,命名为“一多楼”。1978年海洋大学将一多楼辟为“闻一多故居展室”,并在楼前建造花坛,正中竖立闻一多半身大理石塑像,座上刻着他的学生、著名诗人臧克家撰写的碑文。青岛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简介

闻一多故居又称“一多楼”,位于青岛海洋大学校园内,一座土黄色小楼。一九三○年六月,闻一多应聘来到青岛大学,任教授、文学院院长、中文系主任。他在寓居的这座德式二层小楼里,授课之余,开始深入研究《诗经》、《楚辞》,还完成了《杜少陵年谱会笺》、《离骚解诂》、《诗经新义》等著述及长诗《奇迹》。一九三二年夏,闻一多离开青岛。

2、景点介绍

解放后,闻一多先生的故居划在原青岛大学(现青岛海洋大学)校园内,并命名为“一多楼”。1978年,海洋大学将“一多楼”辟为“闻一多故居展室”,展室陈列有闻一多先生的著作及其它一些纪念物。展室匾额“一多楼”,由中国书法协会主席舒同题写。小楼前建有一花坛,花坛正中竖立有闻一多先生半身大理石塑像,座上刻有闻一多先生的学生、著名诗人臧克家撰写的碑文。

闻一多(1899年—1946年),湖北浠水人,诗人、学者和*斗士。1912年就读于北京清华学校,1922年赴美留学,1925年回国,先后任教于北京艺术专科学校、上海吴淞国立政治大学、南京第四中山大学、国立武汉大学、国立青岛大学、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大。在昆明积极投身于抗日运动和反*、争*的斗争。1946年7月15日,被*特务杀害。著有诗集《红烛》、《死水》和《神话与诗》、《唐诗杂论》、《古典新义》、《楚辞校补》等学术著作,出版有《闻一多全集》。

在中国文化史上,闻一多堪称通才。他对于诗歌、戏剧、绘画、文学评论和古典文学研究,都有很深的造诣。诗歌就是他的生命,构成了他完美的人格。他为诗歌而生,他的文学创作是诗;他的文学评论是谈诗;他的古典文学研究对象唐诗、楚辞、诗经,也是诗;他的死,更可谓一首大气磅礴的诗。

作为诗人的闻一多给我们留下《红烛》、《死水》两部诗集,数量不多,但字字珠玑,篇篇精品。闻一多的诗歌以大胆新奇的艺术手法,将诗人内在的情感和精巧的构思融为一体,风格沉郁凝重,语言绚丽工整,对仗严谨,对新格律诗体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闻一多的这两本诗集和关于新诗理论的论述,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特别是中国新诗史上的不朽地位,成为“五四”以来中国诗坛三大流派之一的格律诗派的主要代表。

作为学者的闻一多,从1930年至1944年,15年的学术生涯中,在楚辞、唐诗、乐府、古代神话、古文字等诸多领域,都有精湛研究,有开拓性突破性的建树。他的研究成果自成一家言,在几个学科的研究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在中国现代学术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成为我国文化思想宝库中的组成部分。郭沫若评价道:“我自己这样感觉,他那眼光的犀利、考索的赅博、立说的新颖而翔实,不仅是前无古人,恐怕是要后无来者。”

作为战士的闻一多,时间最短,从1944年至1947年,仅为3年。但为了给中国开出一服良方,他一生都在探索。当他看到中国生灵涂炭,大好河山支离破碎,便以诗为武器,大声呐喊:“这不是我的中国”。闻一多也曾因“不适应环境”,走进书斋进行学术研究,他在思索,希望从中国两千年的文化中,寻找出拯救中国的良方。尽管他每每失望,但终于找到了。他在1944年致臧克家的信中,谈出了自己的心声:“从青岛时代起,经过了十几年,到现在,我的‘文章’才渐渐上题了”,“因为经过十余年故纸堆的生活,我有了把握,看清了我们这民族、这文化的病症,我敢于开方了。”这位昔日的“何妨一下楼主人”,终于丢掉幻想走下楼来,投身到火热的斗争中去了。有人讲,闻一多善变,由研究外国文学变为诗人,由诗人变为学者,由学者变为战士。闻一多的回答是:“我变定了。”话语虽短,掷地有声。

闻一多是诗人、学者,后又成为*战士。诗人的激情与学者的睿智铸就了他的人格之本。三种角色在不同的时期,或隐或现。朱自清评价他“学者的时期最长,斗士的时期最短,然而他始终不失为一个诗人;而在诗人和学者时期,他始终不失为一个斗士”。

爱国是闻一多生命乐章的主旋律。闻一多在美国留学时,所学的是绘画,但他觉得专凭颜色和线条不足以表现他的思想和感情,亦不能传达对祖国与人民的火一般的爱。于是,他改习文学,创作了大量洋溢着浓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的诗歌。《一句话》、《死水》、《心跳》等作品,至今读来还让我们的爱国情愫升腾。闻一多致力于诗的研究和创作,对于欧美爱国诗人的作品尤其酷爱,予以极高的评价。朱自清说:“闻一多是抗战前惟一的爱国诗人。”胡乔木认为,闻一多的诗与他同时代的诗人作品相比,“带有更鲜明的爱国主义色彩”。

闻一多走进书斋研究古典文学,首先选择了唐代的爱国诗人杜甫,继而唐代、诗经、楚辞、古代神话等一路研究下去,目的是鉴古知今,为现代中国开出一服济世安国的良方。“一多在楼上”,已成为一种精神的象征。

走进书斋的闻一多,并没有把自己关在象牙塔里而不关心政治。从闻一多在清华大学读书开始到在昆明英勇就义,他无时不在关心国事。他是一位忠贞而热情的爱国者。他曾为“五四”而兴奋,为北伐而高歌,为“九一八”而愤怒,为“七七”开始抗战而欢欣鼓舞,当他看到前线节节败退,前方英勇作战,后方官僚腐败,愤然发出诗人的怒吼。

战士的气质与诗人的气质在他身上互相辉映。他曾经说,“诗人最主要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因为爱,他才拍案而起,才决不后退半步。最终,闻一多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响彻云霄的民族正气新歌,成为*阵营最杰出的战士。

*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冷对*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

闻一多的一生有两次重大转变。一次是从诗人向学者的转变,这个过程是在青岛完成的。诗歌《奇迹》,为他的诗人生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第二次转变是从*学者向*战士的转变,这个过程是在昆明完成的。从诗人、学者到战士;从诗歌、美术、外国文学到中国文学;从回国之初开展国剧运动、创办大江会到最后一次演讲,闻一多的一生是追求真理的一生,虽历经坎坷,但百折不挠。

作为诗人,闻一多在青岛写下了诗歌的压卷之作《奇迹》和《凭借》以及充满诗意的、一生中惟一的一篇抒情写景散文《青岛》。作为学者,他教学与科研并重,第一次为学生开出了名著选读、中国文学和唐诗等中国古典文学课程,全面展开唐诗研究,旁及诗经和楚辞,构成他古典文学研究的基本格局,奠定了他学术生涯的基础。客居青岛时期,是闻一多完成诗人向学者转变的关键时期。作为战士的闻一多,在“九一八”事变后民族危亡之际,大声呐喊,显示出了战士的拳拳报国之心。客居青岛时期,诗歌仍是闻一多文化活动的核心。写诗、教诗、评诗、研诗、译诗构成海滨时代闻一多文化活动的内容。他一生中所从事的主要文化活动,在青岛都得到反映。

从1930年到1932年秋,两年的青岛时光虽然在闻一多的生命历程中,并不是一个非常深的刻度。但是,就像音乐中的节奏一样,对他人生的下一个乐章起到了一种起承转合的作用。以这两年为一个圆心,我们可以看到少年时代的闻一多从家乡湖北北上求学,尔后赴美历经西洋艺术的磨练,最终学成归国。在青岛客居两年后他又北上,然后由于时局的原因去了昆明。直到1946年,这位崇尚*与*的斗士被罪恶的子弹击倒在了追求光明与*的路途中。以这两年为一个圆心,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柄短剑的磨砺过程,看到这柄短剑彻底释放了凌厉的力量。闻一多说:“我只觉得自己是座没有爆发的火山,火烧得我痛,却始终没有能力(就是技巧)炸开禁锢我的地壳,放射出光和热来。”直到今天,我们依然感觉到那束逼退黑暗的火光。闻一多离世迄今整整60年了。一多楼静静地立在海大校园的一角,楼上的灯还亮着,仿佛融融的红烛在燃烧。

3、乘车路线

公交线路:220路车大学路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