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市博物馆
绵竹市博物馆是四川灾后重建的首个历史博物馆,由江苏省南通市对口援建,总投资2200余万元,占地面积3200平方米,是一座历史文化与现代化并重的博物馆。该馆位于诸葛双忠祠,已于2011年10月1日开馆运行。
中文名称:绵竹市博物馆
地址:绵竹市剑南镇茶盘街诸葛双忠祠
始建时间:清乾隆三年
总投资:2200余万元
占地面积:3200平方米
正式开放:2011年10月1日
联系电话:0838-6210129
1、展馆简介
绵竹市博物馆
绵竹市博物馆位于四川绵竹市西北角,建筑东部紧邻诸葛双忠祠,始建于清乾隆三年,在5.12大地震中,该古建筑群受损严重,现已全部完成保护性修复。古建筑被作为新建博物馆的展品,充分体现对历史建筑的尊重。绵竹市博物馆是四川灾后重建的首个历史博物馆,由江苏省南通市对口援建,总投资2200余万元,占地面积3200平方米,是一座历史文化与现代化并重的博物馆。于2011年10月1日开馆运行。
2、建筑构造
绵竹市博物馆
绵竹市博物馆以4个完整的矩形体量,错落布置,与东侧的双忠祠寻求呼应与平衡,新建展馆实体与老建筑群中的庭院“虚”“实”互存。新建博物馆的建筑体量与双忠祠历史建筑的院落建筑规模相当;竖向高度同样被控制,天际线平缓稳重,新建筑主体最高处与双忠祠最高的启圣殿屋脊持平;新旧建筑之间用植物、当地石材铺地形成横向的缓冲空间,建材以木、石灰、青砖、青瓦为主,墙有砖墙、土墙、石块墙、木墙、编夹壁墙等多种方式。博物馆以就地取用材料的原则设计,经济节约并与环境十分协调,建筑色彩朴素淡雅,力图使建筑表达出质朴凝炼的气质。
3、展厅展品
绵竹市博物馆
绵竹市博物馆现有三个展厅。
陶瓷厅:展出从汉唐至清末的多件陶瓷作品。
字画厅:展出古今众多名师大家留下的墨迹墨宝。
青铜馆:展示西周、战国、三国等时期青铜器、钱币、金银器及玉石器等。
4、展区风光
绵竹市博物馆
走进绵竹市博物馆的正门,一幅绵竹简介映入眼帘,让进出的游人从字里行间对“譬喻小成都”的绵竹在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沿革上有一个大致了解。
在陶瓷展厅,一排红陶俑吸引了游人的注意,这些红陶俑形态各异,惟妙惟肖,有站立的姿势,也有盘腿抚裙的姿势,形象地反映了古代社会人们的各种生活形态。展厅深处,游人围望着明代影青瓷观音像,嘴里轻声念叨。据了解,明清时代这样的观音造像很常见,但是绵竹市博物馆馆藏的这件观音造像因其背部烧造有300余字的铭文而显得弥足珍贵。整个观音塑像通体白塑,观音盘腿坐于莲台之上,眉心有一痣,胸前挂有璎珞串珠,面颊丰满圆润,神态端庄,背部有一圆孔,是为装葬之用,背部铭文记载了这座塑像的来历。
一排排字画庄重整齐的挂置在橱窗里,像等待检阅的列兵。位于展厅正中的就是绵竹年画的代表作、国家一级文物、该博物馆的镇馆宝贝、清代绵竹画师黄瑞鹄先生的作品《迎春图》。《迎春图》以清代绵竹县城为背景,以连环图画的形式真实生动地再现了清代绵竹县城迎春盛况。图中场面宏大,热闹非凡,460多个各行各业不同年龄、不同穿着的人物,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直观地展现了清代绵竹丰富多彩的民间庆祝活动。“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杨锐,擅长书法,精于词章,馆藏展出的国家二级文物、杨锐先生手稿篆书六条屏,全文一共295个字,总长1.73米,篆法挺秀工整。据了解,这幅作品是革命烈士王干青在成都购得,后来转赠给文殊院方丈法光大师。1935年,法光大师回到绵竹祥符寺时将这幅作品带回。
青铜器和金银器因其易于保存,所以流传后世的数量较多,精品也较多。在绵竹市博物馆3号展厅里展出了战国至汉代的青铜器以及绵竹境内出土的各个时期的金银锡器、钱币、兵器等。记者看到,出土于绵竹大东街商业场的唐代金龟以及北宋时期的鸭形熏香炉等国家一级文物引得众多游人驻足品评。
5、参观指南
绵竹市博物馆
开放时间:9:00-18:00
门票价格:免费
交通线路:5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