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托尔
科托尔(黑山语:Котор,克罗地亚语:Kotor,拉丁语:Acruvium,希腊语:Ασκρηβιον,Askrèvion,意大利语:Càttaro)黑山南部海港。临亚得里亚海科托尔湾南端,同时也是黑山科托尔区的行政中心。人口2.1万(1981)。公元七世纪见于史籍。十五世纪起被威尼斯、奥地利等国控制。1918年归南斯拉夫。工业以食品加工为主,还有造船、机械等。有海军学院、海洋博物馆、历史档案馆、疗养院等。有中世纪教堂、罗马建筑等古迹与游览胜地。科托尔是亚得里亚海沿岸保存中世纪古城原貌最完整的城市之一,并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同时科托尔还有大量的名胜古迹,比如老城中建于1166年的圣特里芬大教堂和在城市上延伸长达4.5公里的古城墙。而在佩拉斯特湾边上的圣乔尔捷、戈斯帕和什克尔皮耶拉小岛也同样是科托尔附近最著名的旅游目的地。科托尔举办了几届夏季盛会,比如在2009年5月同布德瓦一起承办的由欧洲城市狂欢节联合会主办的世界城市狂欢节大会,简称夏季狂欢节(黑山语:BokeljskaNoć)。
中文名称:科托尔
外文名称:黑山语:Котор
所属地区:黑山科托尔区
人口:人口2.1万(1981)
克罗地亚语:Kotor
拉丁语:Acruvium
意大利语:Càttaro
1、简介
公元七世纪见于史籍。十五世纪起被威尼斯、奥地利等国控制。1918年归南斯拉夫。工业以食品加工为主,还有造船、机械等。有海军学院、海洋博物馆、历史档案馆、疗养院等。有中世纪教堂、罗马建筑等古迹与游览胜地。
古老的地中海港口科托尔被威尼斯*时期建造的令人印象深刻的城墙所环绕,而从当地建筑物的风格上就可以明显感受的到威尼斯文化对城市的影响。作为亚得里亚海边最犬牙交错的海岸,科托尔湾有时会被称作欧洲最南端的峡湾(实际上科托尔湾是一个隐藏的河谷),而科托尔湾附近高悬的奥尔延和洛夫琴石灰岩崖壁则组成了大自然创造的最壮美的地中海风景。
近年来,科托尔的游客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吸引游客的不仅是科托尔湾的自然风光,同时科托尔自身的悠久历史与文化底蕴也成为当地旅游业的金字招牌。科托尔也是世界遗产名录——科托尔的自然与文化历史区的一部分。
2、历史沿革
在中世纪早期,科托尔的防御得到了加强。当时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一世在驱逐了哥特人后于公元535年在城市建立了一个要塞。而公元10世纪史料中所提到的下科托尔是东罗马帝国皇帝康斯坦丁七世在要塞附近建立的第二个城市。在公元840年,撒拉逊人洗劫了科托尔。直到11世纪,达尔马提亚语在科托尔成为官方语言。1002年,城市被保加利亚第一帝国占领,并遭到破坏。过了一些年,保加利亚国王萨穆伊尔将城市割让给塞尔维亚人,然而当地居民不接受这一条约,并与邻近的拉古萨*结盟,直到1184年,拉古萨*在参与战争多年后为了维护自己的共和政体和利益,与塞尔维亚人缔结了和平条约。而主教们看到这一点,于是在13世纪多明我会与圣方济各会的修士们为了阻止波戈米尔教派的教义传播选择在城市附近建立修道院。
在14世纪,科托尔的商业贸易的发展使得城市成为了拉古萨*和威尼斯的竞争对手。从1420年到1797年,科托尔成为了威尼斯*下属的威尼斯-阿尔巴尼亚省的一部分。1538-1571年和1657-1699年间,城市曾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两度占领。被威尼斯人统治将近四个世纪的历史使得科托尔的建筑深受威尼斯文化的影响,具有典型的威尼斯风格,也帮助了科托尔入选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
在威尼斯统治时期,1538年和1657年城市曾两度遭到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军队的围攻,而1572年城市还遭受了瘟疫的侵袭,而1563年到1667年间发生的地震也几乎毁灭了这座城市。在1797年缔结的坎波·福尔米奥条约规定1797年后哈布斯堡王室获得了城市的统治权。然而在1805年,通过普雷斯堡条约,科托尔又成为了法兰西第一帝国的保护国——拿破仑治下的意大利王国的附属城市。而在俄罗斯帝国军队撤出城市后,科托尔成为法兰西第一帝国的伊利里亚省的一部分。1814年1月5日,英国海军准将约翰·哈珀率领拥有18门大炮的三桅帆船“撒拉逊人”号,指挥英勇的英国皇家海军进攻科托尔湾并夺取了科托尔。在无风条件下通过当地居民用绳索拖动船只登陆,而“撒拉逊人”号的水手们则将18磅海军炮拖到城市附近的圣约翰要塞之上。随后威廉·霍斯特海军上尉率领的“伯坎蒂”号船携带38门大炮前来增援约翰·哈珀,驻守的法军没有选择,唯有无条件向英军投降。
而后维也纳议会通过决议,使得奥地利帝国又重建了科托尔城。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科托尔成为奥匈帝国海军的三个主要基地之一,并且是奥匈帝国第五舰队的母港,舰队拥有无畏级战列舰和一些轻型巡洋舰。而门的内哥罗斯拉夫军队同奥匈帝国军队在当地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1918年后,当时还被称为卡塔罗的城市成为南斯拉夫王国的一部分并被正式命名为科托尔,1941-1943年间,意大利夺取了科托尔地区,使之成为意大利控制的达尔马提亚总督区的一部分。1945年后,科托尔成为南斯拉夫*联邦*下属的黑山*的一部分。
1979年4月15日,黑山沿海地区发生了大地震,造成近一百名居民丧生。而一半的科托尔老城区被毁,而圣特里芬大教堂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而直到20世纪初,克罗地亚天主教徒组成了科托尔湾沿岸城镇居民的主体。整个科托尔湾地区的城镇现在仍然属于克罗地亚天主教科托尔教区管辖。
3、人口组成
科托尔是科托尔区的行政中心,而科托尔区包括多布罗塔、里桑和佩拉斯特三个科托尔弯周边的城镇以及一些散落于科托尔湾附近的拥有少量居民的小村庄。根据2003年的调查资料显示,科托尔区的人口总数为22,947人,其中科托尔市拥有5,341名居民,但由于科托尔与多布罗塔实际上组成了一个城市,合并后拥有13,176名居民。
科托尔的人口(包含多布罗塔)
1981年3月3日——10,780人
1991年3月3日——12,903人
2003年11月1日——13,176人
民族构成(1991年统计)
黑山族(55.24%)
塞尔维亚族(14.07%)
克罗地亚族(7.23%)
民族构成(2003年统计)计22,947人
黑山族——10,741人(46.81%)
塞尔维亚族——7,094人(30.91%)
克罗地亚族——1,762人(7.68%)
南斯拉夫族——168人(0.73%)
斯拉夫*族——106人(0.46%)
阿尔巴尼亚族——76人(0.33%)
马其顿族——49人(0.21%)
罗姆族(即吉普赛人)——48人(0.21%)
俄罗斯族——39人(0.17%)
斯洛文尼亚族——35人(0.15%)
意大利族——32人(0.14%)
匈牙利族——32人(0.14%)
阿什卡利及巴尔干埃及族——20人(0.09%)
波什尼亚克族——16人(0.07%)
德意志族——14人(0.06%)
其他民族——133人(0.58%)
未声明民族属性的——2,165人(9.43%)
本地相关居民——202人(0.88%)
无数据居民——215人(0.94%)
根据1900年的资料记载,科托尔有7,617名天主教徒和7,207名东正教徒,科托尔目前仍是天主教科托尔大主教辖区,辖区范围包括整个科托尔湾。根据2003年列出的数据显示:22,947名居民当中有78%的人是东正教徒,13%的人是罗马天主教徒。
4、姐妹城市
匈牙利塞格德
5、旅游景点
科托尔是亚得里亚海沿岸保存中世纪古城原貌最完整的城市之一,并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同时科托尔还有大量的名胜古迹,比如老城中建于1166年的圣特里芬大教堂和在城市上延伸长达4.5公里的古城墙。而在佩拉斯特湾边上的圣乔尔捷、戈斯帕和什克尔皮耶拉小岛也同样是科托尔附近最著名的旅游目的地。
6、文化盛会
科托尔举办了几届夏季盛会,比如在2009年5月同布德瓦一起承办的由欧洲城市狂欢节联合会主办的世界城市狂欢节大会,简称夏季狂欢节(黑山语:BokeljskaNoć)
7、交通运输
科托尔与亚得里亚海高速公路相连,而通往其余海岸城市和黑山内陆则通过弗尔马茨隧道。前往黑山内陆同样可以通过亚得里亚海高速公路经布德瓦或苏托莫雷绕行索齐纳隧道。而历史上科托尔与采蒂涅就一直有公路相通,通过这条公路可以观看壮美的科托尔湾景色。蒂瓦特机场距离科托尔5公里,机场有固定航班飞往贝尔格莱德、莫斯科和巴黎。而在夏季,蒂瓦特机场还可以提供大量的包租飞机降落场。波德戈里察机场离科托尔65公里,机场全年都有固定航班飞往欧洲各主要城市。
8、城市名人
兰博·阿马德乌斯(1963-)黑山歌手
托米斯拉夫·茨尔恩科维奇(1929-2009)克罗地亚足坛名宿,前南斯拉夫球星
斯特凡·法迪(1986-)黑山歌手
瓦斯科·利波瓦茨(1931-2006)克罗地亚画家、雕塑家
拉蒂米尔·马尔蒂诺维奇黑山钢琴家
佐兰·戈普切维奇黑山水球运动员
弗拉霍·奥尔利奇黑山水球教练
安德里亚·帕尔塔希奇(1450-1500)威尼斯*时期的黑山画家
尼娜·佩特科维奇(1981-)黑山歌手
维克托·维达(1913-1960)克罗地亚作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