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祭海
青海湖是莽莽雪域高原上的一颗明珠,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景仰。从青海湖祭海的渊源、历程、仪规以及当代的嬗变作系统地论述,力求探寻祭海这一现象演变的历史轨迹。青海湖祭海,不仅是带有浓郁宗教色彩的一种民俗活动,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其间包含着众多民风民俗,同时也表达了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望。2008年6月14日,青海省海北申报的青海湖祭海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类别:民俗;编号:Ⅹ-86)。
1、历史渊源
祭海活动起源于雍正年间。雍正二年,大将军年羹尧率部平定青海蒙古族首领罗卜藏丹津*,追击叛军到青海湖时,大军饮用水开始出现短缺。而此时远处所来一队骑兵所骑战马中,有几个马蹄正踏到了地上泉眼,顿时喷涌而出的淡水解决了军队饮水问题。士气大振的将士们一鼓作气,歼灭了叛军。雍正帝听闻后,诏封“灵显宣威青海湖”,御赐神位,安放到青海海神庙内并诏于每年秋八月(农历七月十五日)定期祭海,从此便开始大规模祭海活动。
祭海就是祭祀青海湖,最初是蒙古族的传统。原来信仰萨满教的蒙古族人相信万物有灵,尤其认为天是至高无上的神。在元代,蒙古族就有祭天、祭山、祭海之风俗,清代以来对青海湖的祭祀活动更具规模及宗教色彩。与此同时,环湖地区的藏族人也参加这项祭祀活动。
如今,青海湖的祭海仪式已全部藏化。对于藏族同胞来说,青海湖祭海是件非常神圣的事情,就如同他们马年转神山,羊年转圣湖。而大规模的祭海仪式一年就一两次,如能赶上青海湖边8大活佛主持的祭海仪式,那便是三生有幸。
2、活动内容
宝瓶是藏八宝之一,是祭海仪式中不可或缺的祭祀物品。宝瓶内部装有青稞、小麦、豌豆、玉米、蚕豆五种粮食,同时还将珊瑚、蜜蜡、玛瑙等碾成粉后和这五谷混合在一起放入宝瓶,最后还要放入经幡,然后由活佛加持系带。在祭海仪式中,群众将承载着自己心愿的宝瓶投入青海湖,以祈求自己的心愿能够实现。
沿着长999米的木质栈道走向祭海台,越来越多的藏族群众手里捧着用谷类制作而成的宝瓶。他们站在祭海台上,抡圆了胳膊将宝瓶投到青海湖里,也将自己的心愿送了出来。
碧波荡漾的青海湖里,一个个生态宝瓶在水面上飘浮着,那不仅许有藏族群众祈求国泰民安、人畜兴旺、五谷丰登的心愿,也是他们保护神湖的一片心意。
3、传承意义
2008年入选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青海湖是居住在这里的藏族人民心中的“圣湖”。每年,当地藏族群众都会成群结队地来到湖边,用自己的方式来“祭海”,以祈求国泰民安、人畜兴旺、五谷丰登。
上一篇: 齐格蒙特·鲍曼
下一篇: 青春电影排行榜前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