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学派
中文名:剑桥学派
外文名:Cambridgeschool
别称:新古典学派
时期: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
创始人:马歇尔
代表人物:庇古、罗伯逊
1、内容简介
《经济学原理》
2、形成发展
马歇尔
理论形成
马歇尔是剑桥学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他的经济学说在英美早期资产阶级经济学和当代西方经济学之间,起着承先启后的作用,在经济学说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他的经济学说主要体现在1890年发表的《经济学原理》中。他的经济理论体系的主要特征是综合性,主要思想渊源是约•斯•穆靳的《政治经济学原理》。马歇尔之后,其学生庇古与罗宾逊、张伯伦对他的理论作了重大的发展。这主要表现在庇古提出了系统的福利经济学,成为西方“福利经济学之父”。罗宾逊和张伯伦则提出了不完全竞争(垄断竞争)的理论,发展了马歇尔的完全竞争理论。
庇古对马歇尔推崇备至,宣称“所有的理论均包含在马歇尔的经济理论中”,认为谁要在理论上走入迷途,必然是出于误解了马歇尔,或是忽略了他的“经典著作”中的某些重要部分。他长期从事马歇尔经济理论的宣传和讲解,是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典型代表。他指责凯恩斯对“老恩师马歇尔缺乏支持”,严厉地批评了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的基本观点。他还发展了马歇尔的福利思想,在边际效用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福利经济学思想。
琼•罗宾逊早年受马歇尔经济学的熏陶,并受庇古的影响。他对马歇尔经济学理论的重要发展之一,是对不完全市场竞争的状况进行了分析,把价格歧视纳入她的理论结构中,对之作了新的阐述和发挥,在分析方法上强调用边际分析方法来分析利润的最大化行为。罗宾逊认为传统的完全竞争或纯粹竞争的市场假定是不现实的,现实是处在垄断和竞争之间,是一种“不完全的竞争”。
与琼•罗宾逊几乎同时,张伯伦则在提出“产品差别”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垄断竞争市场上厂商均衡状况,这区别于马歇尔以行业为对象的均衡分析。从而奠定了现代微观经济理论中厂商理论的基础。
另外,还有斯拉法、凯恩斯等人也各自发展了马歇尔的经济理论。斯拉法的贡献比较特殊,不是像其他人那样在马歇尔体系的基础上作出新的贡献,而是对马歇尔体系的基础提出了疑问,进而对边际主义经济学的基础进行了重新检验。而凯恩斯则是提出了比较系统的货币理论。
3、代表人物
庇古
他的主要著作是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此后经过8次修订,在l920年出版了第8版。西方经济学家把此书看做是与斯密的《国富论》和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齐名的“划时代”著作。
2.庇古(1877—1959)英国人,马歇尔的学生,新古典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毕业于剑桥大学,1901年开始在剑桥大学讲授经济学,成为马歇尔经济理论的解释者。他在马歇尔的福利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福利经济学思想。庇古于1927年发表《工业波动》,1928年出版《公共财政研究》,1933年发表《失业理论》,这是“凯恩斯革命”前夕问世的代表新古典经济学传统的三部杰作,它们连同《福利经济学》一起标志着马歇尔新古典经济学的最终成果。
3.张伯伦(1899—1967)美国人,20世纪西方经济思想发展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人物之一,1933年,他几乎与英国的琼•罗宾逊的《不完全竞争经济学》同时,出版了他的《垄断竞争理论》一书。张伯伦与罗宾逊的这两本微观经济理论专著,系统阐述了垄断竞争(不完全竞争)理论,奠定了现代微观经济理论中厂商理论的基础,从而发展和丰富了新古典经济学理论。
4.琼•维奥莱特•罗宾逊(1903-l983)0英国人,造诣很深的西方经济学界唯一的女性。1933年以《不完全竞争经济学》一书而闻名西方经济学界。“凯恩斯革命”以后,她转而信仰和研究凯恩斯的经济理论,成为著名的新剑桥学派的领袖和主要代表人物。
4、剑桥三剑客
剑桥三剑客是指昆廷•斯金纳(QuentinSkinner)、约翰•达恩(JohnDunn)和约翰•波科克(JohnPocock),斯金纳目前是剑桥历史系教授、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剑桥学派的掌门人;达恩是剑桥政治学教授;波科克虽然离开了剑桥、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历史系任教,却与伯纳德•贝林(BernardBailyn)、戈登•伍德(GordonWood)等美国思想史学者互相应和,壮大了共和修正派的声威,也扩大了剑桥学派的影响。至于“一种研究方法”,则是指以“历史语境主义”为核心的一系列方法论,这也是剑桥学派的立足根本。
5、核心内容
核心内容是均衡价格论。他们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决定的不同需求量和相应需求的价格所构成的需求曲线,与用边际生产费用递增规律决定的不同供给量和相应的供给价格所构成的供给曲线,说明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的决定。他们用均衡价格衡量商品的价值,从而以均衡价格论代替价值论。在均衡价格论的基础上,剑桥学派还建立了自己的分配论,他们认为国民收入是各种生产要素共同创造的,各个生产要素在国民收入中所占份额的大小取决于它们各自的供求状况所决定的均衡价格。对劳动、资本、土地的需求取决于各自的边际生产力。劳动的供给取决于劳动的"负效用";资本的供给取决于资本家对未来享受的"期待"。工资是劳动供求均衡时劳动的价格;利息是资本供求均衡时资本的价格;利润是资本家组织和管理企业以及冒风险的报酬;地租是农产品价格超过其生产费用的剩余,它取决于土地的边际生产力。另外,剑桥学派竭力颂扬*竞争,主张*放任,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可以通过市场力量的自动调节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至于实际存在的失业则认为主要是工资率缺乏伸缩性的结果。
6、方法论
剑桥学派的理论在方法论上的特点是:用“只有渐进没有突变”的所谓连续原理分析经济现象,认为在经济现象之间,经济概念之间都存在连续关系,没有严格的区分;用力学中的均衡概念和数学中的“增量”概念,来分析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求均衡及其价格的决定。在分析的同时,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即使用所谓局部均衡法;在静态均衡分析的框框内引进时间因素,以区别在长短不同的时期内,供求状况的不同变化所达成的不同均衡状态;用主观心理动机解释人类的经济行为,认为人类的经济生活都是由追求“满足”和避免“牺牲”这两类动机支配的,这两种动机决定着商品和各种生产要素的需求和供给。
剑桥学派的核心内容是均衡价格论。他们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决定的,不同需求量和相应需求的价格所构成的需求曲线,与用边际生产费用递增规律决定的,不同供给量和相应的供给价格所构成的供给曲线,说明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的决定。他们用均衡价格衡量商品的价值,从而以均衡价格论代替价值论。
在均衡价格论的基础上,剑桥学派还建立了自己的分配论,他们认为国民收入是各种生产要素共同创造的,各个生产要素在国民收入中所占份额的大小,取决于它们各自的供求状况所决定的均衡价格。对劳动、资本、土地的需求取决于各自的边际生产力。劳动的供给取决于劳动的“负效用”;资本的供给取决于资本家对未来享受的“期待”。工资是劳动供求均衡时劳动的价格;利息是资本供求均衡时资本的价格;利润是资本家组织和管理企业以及冒风险的报酬;地租是农产品价格超过其生产费用的剩余,它取决于土地的边际生产力。另外,剑桥学派竭力颂扬*竞争,主张*放任,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可以通过市场力量的自动调节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至于实际存在的失业,则认为主要是工资率缺乏伸缩性的结果。
7、理论贡献
剑桥学派
8、分支流派
经济学概述、宏观经济学、比较经济学、财政学、发展经济学、激进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劳动经济学、数理经济学、数量经济学、经济计量学、城市经济学、服务经济学、福利经济学、技术经济学、价格经济学、农业经济学、人口经济学、教育经济学、奥地利学派、边际效用学派、供给学派、剑桥学派、制度学派、新制度学派、重农学派、货币主义
9、新剑桥学派
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936年,凯恩斯《通论》一书的出版,在西方经济学界爆发了一场“凯恩斯革命”,它使得人们开始怀疑、甚至否定新古典经济学的一些基本观点。但是,凯恩斯的经济学说只是为了解决19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大规模的经济危机和大量的失业现象而产生的,有着许多的局限性,例如,只是使用的是短期的、比较静态的分析方法,缺乏动态分析,也没有讨论价值问题和收入分配问题,缺乏对微观经济的研究等。对此,“二战”后,美国的汉森、萨缪尔森、索洛等人直接把新古典学派的微观经济理论用来填补凯恩斯经济理论的不足,形成了新古典综合经济理论。但是,美国经济学家的这些做法遭到了琼•罗宾逊和其他一些经济学家的严厉批评。他们认为,美国经济学家的这些做法是对凯恩斯经济思想原意的曲解,是向传统经济理论的倒退,是冒牌的凯恩斯主义。为此,双方展开了经济史上有名的“两个剑桥之争”。在这场论争过程中,新剑桥学派的经济理论体系逐渐得以形成、丰富和完善。1956年,琼•罗宾逊发表了《资本积累论》一书,卡尔多发表了《可供选择的收入分配理论》一文,这两个文献是新剑桥学派的正式诞生的标志。该学派在20世纪50、60年代作为凯恩斯主义的重要分支曾经风靡一时,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其影响力逐渐减弱,逐步沦为非主流经济学。
新剑桥学派的一个独特之处在于:其理论观点不是由一个人或创始人所建立的,而是由一些代表人物观点的综合而形成的。例如,否定边际生产力的观点是斯拉法早在1920年代提出的,主张回到李嘉图的传统观点也是斯拉法于1960年代倡议的;强调投资对国民收入分配的影响,主要得益于波兰经济学家卡莱斯基;把经济增长理论与阶级的收入分配结合起来的观点,则是琼•罗宾逊和卡尔多的贡献。
理论渊源
新剑桥学派的理论渊源主要有四个方面:
①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这是新剑桥学派最主要的理论渊源。
②卡莱茨基的经济理论。他的经济理论对新剑桥学派有很大的影响。琼•罗宾逊认为,卡莱茨基的经济理论比凯恩斯的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更富于逻辑上的一贯性”,是“真正的‘通论’”。
③斯拉法的理论。1960年发表的《用商品生产商品》一书为新剑桥学派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批判新古典经济学的武器。④李嘉图的价值论和分配论。新剑桥学派主张恢复和运用李嘉图的客观价值理论,建立以分配理论为中心的古典意义上政治经济学。
新剑桥学派的基本主张在于:坚持从凯恩斯《通论》中的社会哲学观点出发,将《通论》长期化、动态化,建立一个以客观价值论为基础,以分配理论为中心的理论体系。通过改变收入分配制度,最终实现凯恩斯所向往的没有食利者阶层的“文明生活”的社会。并将马克思、凯恩斯和李嘉图的经济理论结合在一起,形成一套新的经济学理论,进行经济思想领域的“第二次凯恩斯革命”,或者说是将“凯恩斯革命”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