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屯镇
江屯镇位于广宁县北部,与清远、四会相邻,是北片乡镇的中心与交通枢纽,距县城28公里,东与联和镇交界,南与潭布镇交界,西与螺岗镇交界,北与北市镇交界,省道大地线贯穿全镇,是全省的中心镇之一。全镇总面积105平方公里,山地面积12万亩,耕地面积2.1万亩,其中生态林7348.5亩,种植速生丰产林4.5万亩。全镇辖有9个村委会和1个社区居委会,298个自然村,总人口3.5万人,总户数为8049户。
中文名:江屯镇
行政代码:441223103
身份证前6位:441223
长途区号:0758
邮政编码:526000
隶属政区:广宁县
行政级别:镇
车牌号码:粤H
辖区面积:105km2
人口数量:约3.5万人
人口密度:333人/km2
1、地方简介
江屯镇有广宁县北部地区交通枢纽之称。省道“江禄线”和“大地线”贯穿境内,并实现了等级改造,距广宁县城28公里,往四会市60公里,至广州120公里,每天往县城的班车30班次,直达广州的班车10多班次,占地4000平方米的客货运站正在规划建设中。
2、行政区划
江屯镇
江屯镇区划
441223103001121江屯社区居委会
441223103202220红旗村委会
441223103203220江联村委会
441223103204122营岗村委会
441223103205220江合村委会
441223103206220新坑村委会
441223103208220坑口村委会
441223103211220大连村委会
441223103214220义和村委会
441223103215220水月村委会
3、地方人口
江屯镇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24154
男12252
女11902
家庭户户数7075
家庭户总人口(总)24074
家庭户男12206
家庭户女11868
0-14岁(总)8097
0-14岁男4508
0-14岁女3589
15-64岁(总)13385
15-64岁男6578
15-64岁女6807
65岁及以上(总)2672
65岁及以上男1166
65岁及以上女1506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23470
4、自然气候
全镇属低山高丘地带,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北纬230°43′,东经112°37′,全年平均气温19.50℃—20℃,最高气温37.2℃,最低气温-3℃,全年平均降雨量1750—2280毫米,其中三至九月雨量集中,占全年降雨量的82.9%,平均年日照总时数为1800小时,年无霜期313至350天,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优越的气候条件适宜发展农业生产。
5、自然资源
江屯镇有较丰富的竹木资源,矿产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矿产资源主要有瓷土、钾长石、石英石、花岗岩和钽铌矿。大部份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素质较高,市场经济意识浓,掌握了一定的技能。近年,镇办企业改革后,有近3万平方米的闲置厂房未被利用,闲置厂房座落在城镇或城镇周边,交通方便。
6、经济发展
江屯镇
广宁:江屯镇谋划农业产业化发展平台助农增收
目前,漫水河综合治理工程正在加快建设,走在江屯镇的漫水河旁,记者看到不少工人正在河堤上忙碌施工。今年以来,广宁县江屯镇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搭建农业产业化发展平台,多举措并举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发展农业产业化,基础设施建设是保障。江屯镇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在争取国家和省、市、县的支持下,精心策划和引进以农田水利、人畜饮水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同时,江屯不断加快基础项目规划建设,以提高农业发展的条件和实力,如全力推进投资6238万元的漫水河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农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得到落实,协助投资1553万元的农综项目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和修复各村水利设施,为农业产业发展进一步夯实基础。
7、新闻动态
金钟花摇响致富铃广宁县江屯镇打造金钟花种植基地
沸水入杯,成团的茶叶欢腾跳跃,一如屋主的心情。3月细雨中,记者走进广宁县江屯镇联和石坳九坑村农民叶木威的家,只见小巧玲珑的楼房矗立眼前,室内汽车、冰箱、电视等样样齐全。“俗话说金钟一响黄金万两,他这些可都是金钟花换来的。”有村人打趣,叶木威只是报以老实的一笑。
金钟花带领着叶木威和当地村民走上致富路,这却是实情。金钟花又名倒挂金钟、金钟海棠,花期可长达3个月。江屯镇山地广阔,气候温润宜人,土地疏松肥沃,十分适宜金钟花生长。每当开花时节,花朵成束如铃铛吊挂,花白粉色,晶莹醒目,美不胜收,更由于值春节期间绽放,所以金钟花历来都是吉祥如意的象征。
走上山坳,尽管花期已过,仍有不少高大的金钟花迎风招展。“这种一人高的,砍掉枝头都可以卖到300元一株。”家中三代种花的叶木威对金钟花如数家珍。他介绍,金钟花除了金色、红色,还有白玉色、橙色、浅紫色、天蓝色等多个品种,自清朝以来在珠三角城市以及香港都尤为畅销。
原本村民只是去山中砍伐野生金钟花到市集售卖,后来由于大量砍伐,至上世纪末,九坑村一带的山岭上,成熟的金钟花已踪迹难寻。然而市场需求量并不见少,叶木威和叔叔们嗅到了商机。
8、地方特产
地方特产
广绿玉
蕴藏于广东省广宁县的“广东绿”,俗称“广绿石”,又称“广绿玉”。蕴藏于广宁深山之中它是中国五大名石之一,明末清初,已经是有名的贡品。
广东绿品种繁多,颜色鲜艳、晶莹剔透,有灰白色、牛角色、淡绿色、墨绿色、翠绿色(称碧绿),白中带绿(称丛林积雪)、黄中带绿(称黄玫瑰)、黄中带红(称秋景)、绿中带金黄色金点(称海金星)、白中夹有绿色茶纹(称碧海云天)等等,牛色色,有微透明,形象似“冻”,称“广宁冻”,其中以翠绿、绿海金星、白中带绿、黄中带绿十分罕见,最为名贵。为石中瑰宝。
据清道光版《广宁县志》记载:"云朝山(今木格云台山)其山石色备五彩,温润而栗,商人贩卖雕作篆首。"广东绿石质细腻,温润如玉,杂质少,硬度适中,易于加工,既是罕见的宝石。又是制作工艺美术品和印章之珍材。
广东绿在我国的*省和日本的史料中都有记载,日本文房书道破天机权威-宇野雪村先生所著的《文房古玩事典》说:“广东绿产自广宁,有纯绿与茶黄色交错,有不透明……。”“广东绿、广宁绿在日本有很高的评价”。日本少林德太郎著的《增补图说石印材》中写到:“田黄、鸡血石、广东绿为稀品珍品石中的同一品位”。这说明了广东绿可与田黄、鸡血石媲美。
竹林鸡
竹林鸡鸡身黄褐色或身带白色斑点,采用野生放养,肌肉发达,富含蛋白质及维生素多种营养,肉质细嫩,美味无比。
竹林鸡汤在营养的基础上,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将几十种健身、美容、滋补的中药与事物相结合,通过秘制的烹调加工,用传统工艺煨出的鸡汤,融为一种具有防疾病、保健、强身的美味佳肴。饮此汤可从胃到肾一路全面吸收。注意:饭前饮汤第一道:湿润口腔,食道,增进食欲;第二道:美容养颜强身健体;第三道:防疾除病。然而饭店饮汤则助于消化,吸取营养。由于各种营养成份较多地溶解与汤内,让人体摄入最佳营养价值,又充分利用动植物的药性,合理搭配原料,集药食于一汤,从而达到补养疗治的功效。因此,汤之妙处是不言而喻的。
在此无论是竹林鸡,还是竹林鸡汤,均让人感到物有所值,流连忘返,徜徉其中,如醉卧花丛。温馨写意,可尽情感受现代都市与自然的完美融合。竹林鸡火锅,正欣欣吐艳,百花盛开,笑迎八方来客的光临!
广宁冬菇
冬菇遍布广宁,山间林地,撷之不尽。香菇就喜欢在广东较为寒冷潮湿的地方生长。上乘的香菇具有柄短、肉厚、香嫩爽滑的特点。香菇分为花菇、冬菇、香菇三种。香菇是烹饪菜肴的理想配料,有“厨中之珍”的美称。它的营养价值也很高,人类机体所必须的八种氨基酸,香菇就有7种。
素以肉厚、风味独特、滑脆爽口、香味浓郁而深得美食家偏爱,为嘉宾之上乘佐餐佳品。冬菇年产量达百吨,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及港、澳、台、日本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深受消费者欢迎。
9、附近景点
附近景点
万竹园
万竹园位于广宁县城南街镇的古琴岗上,是1993年新建起来的一处旅游景点。万竹园的特点是入园见竹。广宁是个竹乡,竹子共有55个品种,种植面积8万公顷,年竹子产量25万吨。竹子的品种、种植面积和产量三者均居中国之冠。而万竹园,占地面积仅3.3公顷,竟然引种了本县和外地的竹子120多个品种,汇集了67位书法名家的90多件墨宝,刻石立碑,还建造了凉亭和瞻竹亭,赋予肇庆旅游以新的音韵。
万竹园前建一月形大门,上方有启功先生书赠的“万竹园”3个大字。入门不远,陡壁上是吴作人题写的“书法碑林”和秦萼生书的“竹子之乡”。石阶蹬道两旁,竹林和碑林交相映入眼帘,竹中有碑,碑旁有竹,看竹又看碑,令人目不暇接。这里是竹子的大观园,有青皮竹、四季竹、观音竹、罗汉竹、佛肚竹、凤尾竹、撑杆竹、文笋竹、黄金竹、四方竹,鼓节竹……。它们争奇斗异,或婀娜多姿,或小巧玲珑,或温文尔雅,姿态万千;这里又是书法艺术的大观园,有题词、对联、诗词、警句、名言,有篆、隶、楷、行、草各种字体,它们都争相聚会于园内,使景点别开生面,倍添情趣。
竹海大观
广宁竹海大观旅游区位于全国著名的竹子之乡——广东肇庆市广宁县,是全中国最大的竹海,面积达104万亩。景区占地面积8.13平方公里,空气负离子达9.8万个/立方厘米,竹子制氧量是常绿阔叶林的1.5倍,源源不断地输送大量的新鲜纯氧,堪称南中国最大的氧吧之一。
景区内翠竹绵延浩如烟海,构成一幅气势雄伟、景色奇特的天然竹林美景。全年四季均可观竹:春看竹雾、夏赏竹绿、秋览竹浪、冬观竹翠。景区内有万亩竹海“空气维生素”吸吮区和“竹林精气熏蒸区”,特色民族竹寨、竹林茶寮、竹生态园、竹水车、竹吉普车等。
广宁大屋村
广宁县北市镇大屋村始建于1788年,至今已有217年的历史。现有人口288人,56户。村中有10多座砖石结构的清代客家古宅。村里有百年的五连果、古榕树。客家大屋建筑群造工精细,有典型的地方特色。尤其以“仁善里”客家大屋最为壮观,集清朝南北民居建筑之精华。
2005年7月4日,广宁县*公布“仁善里”客家大屋为广宁县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仁善里大屋始建于清末道光十四年(1834年),由当时的江姓先祖仿照原居住在北方的四合院祖宅而建造。大屋座南向北,占地面积1645平方米,分别由多间建筑物组成的一个院落。整座建筑分别由殿、厢房、天井、套房、广场、池塘等组成,大屋内外的梁、柱、檐、楣有木雕、陶塑图案,造工精细,有典型的地方特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