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外伤性乳房脂肪坏死

科普小知识2023-09-22 16:40:09
...

外伤性乳腺脂肪坏死是外伤(硬物撞击、碰伤)、感染、手术后引起的无菌性脂肪坏死性炎症,多见于40岁以上的妇女,特别是脂肪丰富、肥大、下垂型乳腺的妇女。病变可发生于乳腺的任何部位,但以乳晕下方和乳晕周围常见。乳房是由较多的脂肪和结缔组织及比例很小的腺体组成,脂肪位置表浅(位于皮下),血液循环不丰富,因此外伤后易发生缺血坏死和瘢痕组织形成。

1、概述

外伤性乳腺脂肪坏死是外伤(硬物撞击、碰伤)、感染、手术后引起的无菌性脂肪坏死性炎症,多见于40岁以上的妇女,特别是脂肪丰富、肥大、下垂型乳腺的妇女。病变可发生于乳腺的任何部位,但以乳晕下方和乳晕周围常见。乳房是由较多的脂肪和结缔组织及比例很小的腺体组成,脂肪位置表浅(位于皮下),血液循环不丰富,因此外伤后易发生缺血坏死和瘢痕组织形成。

2、临床表现

乳腺脂肪坏死的早期表现是损伤的乳房局部出现淤血斑,局部皮肤可发红,乳晕或其附近出现直径2~8cm黄色或棕黄色的瘀斑,乳腺有直径2~5cm大小的肿块,界限不清,质地坚韧,有压痛,与周围组织轻度粘连。多数患者乳房局部疼痛不明显,或者不痛,肿块可增大,也可逐渐缩小甚至消失,有的病例可持续存在数年。后期由于纤维组织大量增生,肿块变硬,附着的皮肤收缩、凹陷,有时出现乳头内陷和变形,与乳腺癌不易区别。但乳腺脂肪坏死极少与深部皮肤粘连,也不会出现皮肤水肿或橘皮样改变。多无明显的外伤史和皮肤淤青症,其最初的表现为局部的红、肿、热、痛现象,在乳晕区或其附近的皮肤下可触及一肿块,并有波动感。切开皮肤后可见皮下有一表浅囊肿,囊内含有陈旧血液或灰黄色的稠厚坏死组织,切片检查时可见囊壁仅为脂肪坏死。此种病变大多发生在肥胖妇女的下垂乳房中,它与哺乳无关,并非一般的急性乳房脓肿。部分患者由于炎症的刺激可伴患侧腋窝淋巴结肿大,触之甚硬,甚至疑为癌转移。

3、检查

1.乳腺钼靶X线摄片

肿块致密阴影较表浅,局部皮肤增厚可见向内凹陷改变,有单个或多个含脂囊肿其内含有点状或大片状不规则钙化灶。

2.B超检查

局部脂肪坏死多为形状不规则低回声区,并见周围纤维瘢痕形成的后方声影。创伤后油性囊肿单发声像图典型,呈圆形或椭圆形低回声区,边缘光滑清楚,可见后方声影且增强。多发者声像图不典型,形状可不规则病变间夹杂有高回声影。

4、治疗

如果肿块有波动感提示出血较多,应及时切开引流并进行抗感染治疗。已发生脂肪坏死,则应肿块局部切除(含部分正常组织),逐层缝合,不留无效腔。创口也可以不用引流而予以一期缝合。对于小的肿块,而未形成囊肿者,可行理疗,应用抗生素,促其吸收。如瘢痕已形成可行手术切除。术中必须彻底止血,否则手术后乳房内仍可能留有肿块。

5、预防

外伤是乳房脂肪坏死的主要致病因素,乳房的意外损伤虽然无法杜绝,但应避免在乳房的皮下组织中滴注药物,如生理盐水激素药物、油类物质(乳房整形术时注射的液体石蜡或凡士林)等。近些年来临床有人用乳房局部注射激素来治疗乳腺结构不良症,成为外伤性乳房脂肪坏死的因素之一。另外乳房手术时注意止血并避免过多的组织损伤,能有效地减少乳房脂肪坏死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