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白镇
春秋战国时期,大荔境内人烟稀少,随着历史长河的推移,到魏晋南北朝时候,五湖内迁延续至宋隋,各少数民族多入关中平原,形成大荔戎,其中以羌族后代为主,经过长时间与汉民族融合,在羌白地界繁衍生息至今。使这里成为人口约32000人的一个大镇,共17个行政编制村,108个村民小组。
中文名称:羌白镇
行政代码:610523105
身份证前6位:610523
长途区号:0913
政编码:714000
隶属政区:大荔县
行政级别:镇
车牌号码:陕E
人口数量:约3.2万人
1、地方简介
羌白镇位于大荔县城西南13公里处,地理坐标北纬33度44分,东经109度48分,南北长8.6公里,东西长14公里,总面积120平方公里。东与东七、石槽乡相接,南与八鱼、下寨镇毗邻,西与渭南市的官路乡连畔,北与浦城县的钤铒、本县的冯村乡隔河相望,形成了与蒲城、埝桥、冯村的天然分界。
驻镇的县属单位有羌白交警中队、羌白路政管理所、羌白国税*、羌白中学和*派出所等22个。总人口33260人,总耕地面积69000亩,农民人均耕地2亩。2005年国民经济生产总值2.1亿元,比1991年增长了56%。
2、历史沿革
羌白镇
羌白一名始于东汉光武帝建武时期(25—55),迄今已1960多年。相传,奴隶社会的游牧民族--羌族曾在这一代繁衍生息。其部落首领羌王白纳目希汉居住此城,故名羌白。现在羌白中学旧址,就是当年羌王皇宫遗址。历代在此都没有管理机构。明时置羌阳乡羌白里。清乾三十一年(1766)改为镇,是皮货生产销售的集散地,其繁荣兴盛仅次于大荔县城,号称“大荔首镇”。光绪二年(1877)年,羌白为西南乡第二保。民国时期,置羌白乡。建国初设四区、羌白乡。1958年改称羌白人民公社。1985年经省*批准为建制镇,仍名羌白镇。
3、农业发展
羌白镇地势平坦,土质属亚粘土,以种植业为主,主产粮食、棉花、果菜等农作物,盛产西瓜。素有同州西瓜第一镇之美称。2002年申报国家商标总局注册了“同州牌西瓜”商标,2003年5月被省农业厅批准为无公害生产基地。近年来,镇领导一班人结合本镇实际,因地制宜,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制定了以市场为导向,以设施农业为基础,大力发展反季节瓜果菜,突出发展肉食类牛羊禽,积极发展以冬枣为主的优质杂果的经济发展思路,全面实施“一万八千”致富工程,经过几年来的努力工作,全镇特色农业多元发展,规模效益不断增长,基本形成了以大棚西瓜为主导产业的“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农业新格局。截至2005年,全镇种植西瓜25000亩,建棚30000棚,其中4-6米棚18000座,8—12米棚12000座比露地西瓜提前两个月上市。品种有早冠农、秦绿二号、新缰龙人、黄河黑抗5号等二十多个品种,总产量6.25万吨,总收入6000万元,亩均纯收入超过1000元。同时全镇建立了优质冬枣、甜瓜、哈密瓜、黄花菜、秋延椒、日光温室、杂果林及畜牧业养殖为主的“八个千”示范基地,种植冬枣1200亩,黄花菜3500亩,日光温室56棚,哈密瓜1500亩,甜瓜5000亩,秋延椒2500亩,优质杂果2000亩,畜牧业养殖牛存栏1600头,羊存栏3200只,猪存栏4500头,养鸡专业户35家,鸡存栏13580只。全镇特色农业总产值达到900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8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1年的840元上升到2100元。
4、城镇建设
羌白镇
为了加快小城镇建设,按照“规划为纲,基础先行,突出重点,分段实施"的思路,对镇区街道进行了规划和建设。近年来,争取项目资金300多万元,对东街、西街、北街进行了扩宽改造,整修了排水设施,硬化铺修了水泥路面,实施了硬化、亮化、绿化、净化工程,同时开辟扩建了羌白镇综合贸易市场,新建两层26间综合贸易大楼一幢,吸引了客商,个体工商门店发展到275个,使小城镇的聚合功能和辐射功能很快形成,实现了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街道平坦宽阔,路灯彻夜通明,商业网点布局合理,各种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齐全,每逢农历四、九集会,市场繁荣,日营业额在300万元左右。羌白小城镇已成为洛南西部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
5、行政区划
羌白镇区划
610523105001121羌白居委会
610523105200121羌东村
610523105201122羌西村
610523105202220赵家湾村
610523105203220新桥村
610523105204220布头村
610523105205220留村
610523105206220白村
610523105207220梁家村
610523105208220户军村
610523105209220寺前村
610523105210220明水村
610523105211220焦家村
610523105212220太丰村
610523105213220南德村
610523105214220姚旗寨村
610523105215220石碑村
610523105216220小寨村
6、地方人口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34217
男17485
女16732
家庭户户数8066
家庭户总人口(总)32814
家庭户男16616
家庭户女16198
0-14岁(总)8759
0-14岁男4670
0-14岁女4089
15-64岁(总)23355
15-64岁男11860
15-64岁女11495
65岁及以上(总)2103
65岁及以上男955
65岁及以上女1148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33686
7、城镇动态
羌白镇机关支部召开党员*生活会
7月2日,羌白镇党委机关支部召开党员大会,以“如何做好一名新时期的*员”为题,展开大讨论。首先是支部书记张建勇组织广大党员学习《向群众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对广大党员发出号召:在新常态下,改进工作作风,增强宗旨意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其次是党员发言,就如何做好一名新时期的*员,结合作风建设,谈出自己的心声。作为一名党员,必须具备的是:做人做事要实,干好自己本职中的每一项工作、每一项小事。同时更要具备“三意识,一精神”:大局意识,服从大局,坚决贯彻执行党的一切任务;在党意识,时时刻刻要提醒自己是一名*员,要做一个党员该做的,起到模范作用:自律意识,脑中时刻要有党的铁律,坚决不能放松“廉洁自律、防腐拒变”这根弦;奉献精神,要求各位党员,时刻牢记吃苦在先,享受在后,无私奉献,甚至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奉献一切。经过这次大讨论,深深地触动了每位参会党员,从思想上进行了一次洗礼。
8、附近景点
“大荔人”遗址
三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地处渭南市关中平原的东端,是黄河、渭河、洛河的交汇区。北起大荔县华原乡,南到老西临公路,东以黄河为界,与山西、河南相临,西沿渭河至华阴、潼关三县。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约宽15公里,总面积4.67万公顷。
三河湿地境内地势平坦宽阔,河漫滩地和一级阶地被渭河和洛河切割为三大块。沿黄河呈南北带状,沿渭河又呈东西带状。应受黄河泥沙影响,处滩高于内滩,常年积水,形成沼泽、草甸和盐碱地带。保护区有六条支流注入黄河和渭河,到了汛期,黄河水常倒流入渭河和洛河,成为这一地区湿地的主要成因。
保护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半干燥、半湿润季风气候,海拔在330米-335米之间,地势较周围偏低,受秦岭和中条山所形成的潼关风口的影响,气候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春季干燥升温快,夏季炎热日照长,秋季降温多阴雨,冬季寒冷少雪雨。
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典型的自然地理环境为湿地动植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提供了繁衍生息的场所。这里的森林植被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植被群落有芦苇群落、盐蓬群落、杯柳群落、草甸群落等。丰富的植物资源和植物群落的多样性,以及大量水生小动物的存在,为水禽提供了栖息、觅食和繁殖的良好环境,形成了三河湿地独特的生态环境。
据初步调查,区内有脊椎动物27目53科110属140中,虾、螺、蚌等家壳类动物20余种,蛇、蛙等爬行动物以藻类、小昆虫及微生物等为食料,其本身又成为野生水禽的食物来源,形成湿地特有的生物链。
“大荔人”遗址
1978年3月21日,陕西省水利局刘顺堂在段家乡解放村(原名王家村)甜水沟东崖洛河三级阶地的砾石层(第三层)中,发现了一个较完整的古人头骨化石。经国家古人类学者多方考证,确定其为早期智人中的较早类型,时代为中更新世末期,具体时间约在20万年左右。是我国旧石器时代从猿人到古人过渡的一个代表,因发现在大荔境内,故命名其化石人为“大荔人”,具体发现地址为“大荔人”遗址,距县城西北23公里。
1978年至1984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以下简称古脊所)、西安半坡博物馆(以下简称西博)、本县文化馆(以下简称县馆)、县文物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县文管会)和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班对遗址进行了两次发掘和一次野外调查。在“大荔人”遗址到育红村一带共发现12处与“大荔人”文化层相当或稍晚的石器地点,其遗址代号是:南区为d1、d2、d3、d4、d5、d6、d7;北区为d8、d9、d10、d11、d12、d13。南区在甜水沟以北,北区在育红村周围,东西长约7公里,南北宽约3公里,主要发现了大量石器和兽骨化石。
沙苑文化遗址
沙苑文化是中国科学院组织的三门峡水库区考古工作队于1955年冬在本县南部的沙丘地带发现的,当时仅发现了石器。1973年,县馆组织的调查组在沙苑地区调查时在s19地点发现了人头顶骨化石。以后又与陕西省考古所相继进行了四次调查和普查。在沙面上发现了大量石器。但未见地层关系。
石器遗物分布面广,先后在官池、沙底、张家、西寨、石槽、八鱼、苏村、下寨、羌自九个乡镇的35处地区,采集了数千件石片石器和细石器。其中石片石器是其典型产物,又是细石器文化中所罕见的。
根据已经发现的资料,经国家考古学家和古人类学家研究认为:石器属中石器时代遗物,人头顶骨化石属同时期的遗骸。具体时间约在万年左右。以后。把35处地区统一称作“沙苑文化”遗址。
9、地方特产
大荔西瓜
大荔冬枣果实近圆形,平均单果重20g左右,果面平整光洁;果皮薄,完熟期呈浅0状赭红色;果肉乳白色,口感细嫩酥脆;口感甜香。
鲜枣含人体所需的19种氨基酸和A、B、C、P等多种维生素,可溶性固形物34%~38%,维生素C3平均含量52mg/100g,堪称“活维生素丸”。
大荔冬枣生产区域位于关中平原东部,该区域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3.4℃,年光照时数2385.2小时,全年≥10℃有效积温4312℃,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年降水量514mm,无霜期212天,区域内地势平坦,土壤类型以粘质壤土为主,有机质丰富,保墒性能好,独特的自然条件非常有利于冬枣的种植。
大荔西瓜
渭南大荔地处关中平原东部,境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条件优越,种植西瓜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属栽培西瓜的最佳优生区。大荔群众历来就有种植西瓜的作务习惯。长期以来,西瓜成为全县种植面积最大的水果之一,同州西瓜闻名遐迩,久负盛名。近两年来,随着西瓜品种结构的调优和种植模式的转变,全县西瓜种植规模持续扩张,呈现出抢季节以早取胜、创品牌以优取胜和出新招以特取胜的竞争态势,西瓜产业一路走红,实现了产销两旺。
大荔西瓜果实呈圆球形或椭圆形;果皮颜色有绿色、黑色、深浅绿色相间条纹的花皮;瓜瓤艳红,细嫩多汁,沙甜可口。
大荔花生
“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着白胖子”。这一则打“花生”的谜语,把花生的形象,比喻得十分生动有趣。
大荔花生是陕西省久负盛名的特产,主产于陕西关中平原东部的大荔县一带。《大荔县志稿》记载:“南乡沙苑,横亘商阜,低滩隙地无几,加以风沙飞走,地力薄弱,不善五谷。光绪初,邑宰倡凿井、各村颇遵行之。然沙苑地狭风多麦粟终寡;其所产则金针;落花生、红茹等”。它以荚果硕大,籽仁饱满,果皮洁白;色泽鲜艳,香脆可口,出油率高,营养丰富,宜于贮存,品质优良等特点而著称于世。可与全国著名的山东大花生、郑州花生相媲美,是陕西重要的内销和出口商品。
大荔花生属豆科植物(1eguminosae),一年生草本。茎匍匐或直立,有棱,被茸毛。按茎的生长习性可分为直立、蔓生等型。羽状复叶。腋生总状花序,花黄色,授粉后子房柄迅速伸长,钻入土中,子房在土中发育成茧状荚果。种子(花生仁)呈长圆、长卵、短圆等形,有淡红、红等色。喜高温、干燥,不耐霜,适宜微碱性沙质壤土栽培。我国栽培极广,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花生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无论花生总面积和总产量都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印度。我国北从黑龙江,南至海南岛,西起*,东到滨海都可以见到它们的行踪。主要分布于黄河下游各地,其中以山东省为最多,占全国35%以上,位居全国之首。我国花生主要类型有:普通型、多粒型、珍珠豆型、蜂腰型4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