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蕊兰
腐生小草本,高达24厘米。根状茎粗短,稍弯曲;肉质纤维根簇生。茎纤细,径约2毫米,无绿叶。中下部具数枚圆筒状鞘,鞘长2-3厘米,鞘向上渐成苞片状。总状花序顶生,长6-8厘米,具13-17花。苞片膜质,披针形,长7-8毫米;花梗长4-6毫米,具乳突状柔毛;花直立,近辐射对称,几不扭转;子房椭圆形,具乳突状柔毛;花淡绿或绿白色;萼片3,长圆状披针形,长约3.5毫米,背面具乳突状柔毛,侧萼片略歪斜;花瓣3,近长圆形,无特化唇瓣,较萼片短而窄;蕊柱圆柱形,连花药长约2.5毫米,腹背扁;雄蕊2,位于近蕊柱顶端前后两侧,花药2室,宽卵状长圆形,长约0.6毫米,花丝极短,花粉团2个,无柄,粒粉质;柱头顶生,近盘状;无掷瞭。花期8月。
中文学名:双蕊兰
拉丁学名:DiplandrorchissinicaS.C.Chen
拼音:shuangruilan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微子目
科:兰科
属:双蕊兰属
1、形态特征
株:腐生小草本,高达24厘米。
茎:根状茎粗短,稍弯曲;肉质纤维根簇生。茎纤细,径约2毫米,无绿叶。
花:总状花序顶生,长6-8厘米,具13-17花。苞片膜质,披针形,长7-8毫米;花梗长4-6毫米,具乳突状柔毛;花直立,近辐射对称,几不扭转;子房椭圆形,具乳突状柔毛;花淡绿或绿白色;萼片3,长圆状披针形,长约3.5毫米,背面具乳突状柔毛,侧萼片略歪斜;花瓣3,近长圆形,无特化唇瓣,较萼片短而窄;蕊柱圆柱形,连花药长约2.5毫米,腹背扁;雄蕊2,位于近蕊柱顶端前后两侧,花药2室,宽卵状长圆形,长约0.6毫米,花丝极短,花粉团2个,无柄,粒粉质;柱头顶生,近盘状;无掷瞭。
腐生小草本,高达24厘米。根状茎粗短,稍弯曲;肉质纤维根簇生。茎纤细,径约2毫米,无绿叶。中下部具数枚圆筒状鞘,鞘长2-3厘米,鞘向上渐成苞片状。总状花序顶生,长6-8厘米,具13-17花。苞片膜质,披针形,长7-8毫米;花梗长4-6毫米,具乳突状柔毛;花直立,近辐射对称,几不扭转;子房椭圆形,具乳突状柔毛;花淡绿或绿白色;萼片3,长圆状披针形,长约3.5毫米,背面具乳突状柔毛,侧萼片略歪斜;花瓣3,近长圆形,无特化唇瓣,较萼片短而窄;蕊柱圆柱形,连花药长约2.5毫米,腹背扁;雄蕊2,位于近蕊柱顶端前后两侧,花药2室,宽卵状长圆形,长约0.6毫米,花丝极短,花粉团2个,无柄,粒粉质;柱头顶生,近盘状;无掷瞭。花期8月。
2、产地分布
产地:辽宁东北部
生境:柞木林下腐殖质厚的土壤或荫蔽山坡
海拔:700-800米
3、分类文献
DiplandrorchissinicaS.C.CheninActaPhytotax.Sin.17(1):2.fig.1.1979;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614.1994;东北植物检索表(第二版)895.图452(6).1995.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