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火棘
常绿灌木,高达1米。通常无刺,短枝密集,嫩枝顶端有锈色绒毛,老时无毛。叶密集于小枝顶端,叶长圆形或长圆状倒卵形,长3-4.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下延,有圆钝锯齿,齿尖稍内弯,两面无毛,上面中脉微下陷;叶柄长4-6毫米,幼嫩时具柔毛,老时无毛。伞房花序,生于短枝顶端,密集,径2-3厘米。花梗粗,长1-3毫米,被锈色绒毛;花径0.8-1厘米;被丝托钟状,外面密被锈色绒毛,萼片三角形,先端渐尖,外面密被锈色绒毛;花瓣卵形,径4-5毫米,白色,有短爪,无毛;雄蕊20;花柱5,离生,与雄蕊等长或稍长,心皮5,子房顶端密生白色绒毛。果近球形,具5骨质小核。花期5月。
中文学名:澜沧火棘
拉丁学名:PyracanthainermisVidal
拼音:lancanghuoji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蔷薇目
科:蔷薇科
属:火棘属
1、形态特征
株:常绿灌木,高达1米。
枝:通常无刺,短枝密集,嫩枝顶端有锈色绒毛,老时无毛。
叶:叶密集于小枝顶端,叶长圆形或长圆状倒卵形,长3-4.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下延,有圆钝锯齿,齿尖稍内弯,两面无毛,上面中脉微下陷;叶柄长4-6毫米,幼嫩时具柔毛,老时无毛。
花:伞房花序,生于短枝顶端,密集,径2-3厘米。花梗粗,长1-3毫米,被锈色绒毛;花径0.8-1厘米;被丝托钟状,外面密被锈色绒毛,萼片三角形,先端渐尖,外面密被锈色绒毛;花瓣卵形,径4-5毫米,白色,有短爪,无毛;雄蕊20;花柱5,离生,与雄蕊等长或稍长,心皮5,子房顶端密生白色绒毛。
果:果近球形,具5骨质小核。
常绿灌木,高达1米。通常无刺,短枝密集,嫩枝顶端有锈色绒毛,老时无毛。叶密集于小枝顶端,叶长圆形或长圆状倒卵形,长3-4.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下延,有圆钝锯齿,齿尖稍内弯,两面无毛,上面中脉微下陷;叶柄长4-6毫米,幼嫩时具柔毛,老时无毛。伞房花序,生于短枝顶端,密集,径2-3厘米。花梗粗,长1-3毫米,被锈色绒毛;花径0.8-1厘米;被丝托钟状,外面密被锈色绒毛,萼片三角形,先端渐尖,外面密被锈色绒毛;花瓣卵形,径4-5毫米,白色,有短爪,无毛;雄蕊20;花柱5,离生,与雄蕊等长或稍长,心皮5,子房顶端密生白色绒毛。果近球形,具5骨质小核。花期5月。
2、产地分布
分布:老挝
产地:云南西南部
生境:澜沧江两岸沙地
海拔:800米
3、分类文献
PyracanthainermisVidal,Nat.Syst.13(4):301.1948;Fl.Camb.LaosetView.6:22.1968.——PyracanthamekongensisYu,植物分类学报8:221.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