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街道
办事处驻地西湾路137弄16号。【社区及居委会地址】汪弄社区(后莫家巷48号)、北郊社区(永丰西路98弄65号)、文化社区(椅子巷35号101室)、龙柏社区(西湾路137弄16号1楼)、柳庄社区(西门后漕巷23号配电房旁)、新高社区(高塘路41弄28号-1)、永丰社区(高塘三村81号)、芝红社区(高塘四村67幢旁)、新芝社区(西湾路48弄39号)、翠南社区(翠柏一里3号)、胜丰社区(胜丰路106弄10号)、翠中社区(翠柏二里54号)、钱东社区(丰柏路28号)。
中文名称:西门街道
行政代码:330203003
身份证前6位:330203
长途区号:0574
邮政编码:315000
隶属政区:海曙区
行政级别:街道
车牌号码:浙B
办事处地址:西湾路137弄16号
1、地方简介
西门街道位于宁波市海曙区的西北隅,北纬2951`、东经12031`。按地理位置,西门街道北与江北区接壤;西线以环城西路为界,和望春街道隔路相望;南侧自西向东,以中山西路为隔,分别与白云,南门,马园街道相邻。东首沿长春路分界,和月湖,仓水街道毗邻。由此地理位置,西门街道曾属城乡结合部,现已城市化。社区总面积3.85平方公里,共由13个社区组成,所辖各社区总人口数为65900人,社区功能以居住为主。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
2、历史沿革
西门街道
西门街道,以西门得名。西门,俗称西门口,史称筱墙。据《晋书》记载,东晋刘裕征调卫将军谢琰和辅国将军刘牢之,以拒自称“征东将军”孙恩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刘牢之筑土垒(中以竹筱为筋)于此,与孙恩交戟。黄南三《三江亭赋序》也有“刘牢之讨孙恩来句章,营于三江口”的记述,后人称其遗垒曰‘筱墙’。清乾隆年间,改称鄞县东安乡白檀里潮音堂筱墙巷。民国时期,改建改称西郊镇公所,且为所治,直至宁波*夕。西门历来为鄞县(今鄞州区)所属。
境内江河交错,水陆相连,交通便利,为城西商贸集散之要地。又以位置西北大门,为历代兵家进据宁波的陆上要冲,元军至元年间(1276)直扑宁波追逐南宋,袁氏第5代嗣孙袁镛率宋军狙击于西乡集士港长寿寺,继后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诸多重大战事多首战于此。北宋灭亡,时任临安知府的袁子诚护送赵构南迁定居西门,民居宅群扩大,名家望族剧聚,尤以袁氏为最,素有“西门袁氏”之称。明永乐年间,袁氏第8代嗣孙袁珙报效明燕王朱棣有功,屡获圣上嘉奖,建第造阁昭彰,声望四起,时为颇有影响的一方热土,遗有圣旨亭,柳庄,袁忠臣故居等人文史料史迹。
3、街道建设
辖区内学校资源比较丰富,有宁波工程学院、甬江职高、李兴贵中学、宁波市十五中学、孙文英小学、爱菊艺校等15家学校、幼儿园,约占海曙区教育资源的1/4左右。辖区内有新芝宾馆、81890求助服务中心,宁波市水利局、邮政局、电业局、农机局、人防办等市直机关部门和部分区级机关部门。辖区内有海军、陆军、民政3个干休所。辖区内楼宇资源少,仅有科创大厦、BOBO国际、城市广场等商务楼宇,宁波首个都市创意产业园——新芝8号园坐落在西门。辖区内生活设施比较便利,有欧尚超市、高塘菜场等,已建成运行的宁波轨道交通1号线和正在建设中的4号线驶经辖区,并建有交汇枢纽站点——大卿桥站。
4、街道发展
西门街道
2014年,西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改进作风和服务民生两条主线,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攻坚克难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切实推进街道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平稳发展。一是经济发展稳中有升。全年引进企业258家,同比增长18.9%,合计注册资金16.7亿元。荣获2014年度区招商引资先进单位金奖。全年累计实现税收2.6亿元,同比增长5.95%。拓展引资渠道,发掘经济新增长点,一批优质高端企业入驻,推动文化产业集聚发展,7个项目成功入驻工程学院先进制造业公共培训平台;落实精细化服务企业各项机制,夯实“企业交流展示”、“银企沟通合作”、“政企政策宣传”三大服务平台,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二是平安综治迈上台阶。以夯实综治基层基础为落脚点,深入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平安工程建设进一步深化。全年调处各类矛盾纠纷542起,成功率98.8%;辖区社会治安状况良好,发案率继续保持全区最低水平;完善社区治理“一格多员”网格管理模式,健全社区“红袖章”平安巡防队运作机制,群防群治格局不断健全;强化公共安全责任机制落实,扎实开展居家燃气热水器安全专项治理,实现出租房整治率100%,常住户整治率84%;建立平安自治*协商会议制度,打造5分钟家门口法律服务圈,法律服务惠民机制进一步夯实。三是城市管理破难前行。扎实开展“三改一拆”专项行动,通过市级“无违建街道”、“无违建社区”创建验收;广泛开展“五水共治”活动,建立“协理河长”机制,营造良好治水氛围;积极回应民生关切,建立辖区856幢房屋“一幢一档”定期巡查机制,开展高塘菜场周边区域市容环境秩序专项整治;推进公共基础设施提升,开展新芝、新高等低洼片区管网改造,继续推进老小区微硬件改造;完善物业纠纷多元调解机制,化解多起物业退管纠纷。四是社区建设机制完善。出台《西门街道社区工作整体评估方案》,推广“民情地图”服务居民模式,全面推广社区工作电子化台帐;普遍建立社区议事会、民情恳谈会等载体,构建居民参与自治共建平台;建立全区首家区域性居家养老互助中心,家门口慈善救助模式“爱心互助基金会”实现社区全覆盖;成立西门街道红绸舞健身艺术团,推行广场舞“四固定”文明公约,进一步繁荣群众文化。五是党建工作扎实开展。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深化区域党建工作,在全区率先建立街道、社区两级党员代表会议制度,推动年度民生实事项目有效落实;以芝红社区为试点,开办首家社区锋领银行,探索党建公益服务与两新企业民生服务相结合的新模式;依托“锋领e家”平台,强化党员质量管理,锋领指数测评走在全区前列;优化*队伍结构,率先启动社区领头雁培育计划,进一步锤炼一批年轻*。学习型党组织和机关效能建设活动深入开展,区域党建共建活动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5、行政区划
西门街道区划
330203003001111汪弄社区
330203003002111北郊社区
330203003003111文化社区
330203003004111龙柏社区
330203003005111柳庄社区
330203003006111新高社区
330203003007111永丰社区
330203003008111芝红社区
330203003009111新芝社区
330203003010111翠南社区
330203003011111胜丰社区
330203003012111翠中社区
330203003013111钱东社区
6、地方人口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77028
男38726
女38302
家庭户户数25720
家庭户总人口(总)67130
家庭户男33232
家庭户女33898
0-14岁(总)10095
0-14岁男5233
0-14岁女4862
15-64岁(总)61037
15-64岁男30694
15-64岁女30343
65岁及以上(总)5896
65岁及以上男2799
65岁及以上女3097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52524
7、街道动态
西门街道召开半年度政情通报会
7月24日下午,西门街道人大工委、政协联委联合召开街道2015年半年度政情通报会。街道办事处主任章静向辖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通报街道半年度工作情况和街道十大民生实事工程落实情况。代表和委员们认真审议后,对上半年街道经济社会发展成效表示肯定,并就街道下半年各项工作开展提出建议和意见。
8、附近景色
天一广场
天一阁位于宁波市天一街10号,在风光秀丽的月湖历史文化景区内。它建于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1561-1566)之间,原为兵部右侍郎范钦藏书处,是我国现存历史最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私人藏书楼,1982年被公布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天一阁主人范钦,字尧卿,号东明,官至兵部右侍郎。他依据《易经》“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理论,取“以水克火”之意,把藏书楼定名为“天一阁”,阁前凿池,名“天一池”。范钦原藏书籍7万余卷,至*只剩1万3千多卷。保存下来的图书,绝大部分是明代的刻本和钞本,其中不少已是海内孤本,尤其是为数不少的明代地方志271种和明代科举录370种,更是研究我国明代历史的珍贵文献资料。同时,由于天一阁所具有的广泛的感召力,从本世纪50年代以来,陆续有一批藏书家将自己的藏书捐献给了天一阁,如张氏樵斋、朱氏别宥斋、孙氏蜗寄庐、杨氏清防阁、冯氏伏跗室等,现藏阁古籍达30余万卷,约13万册。天一阁已成为宁波藏书文化的象征,成为四明文献之邦的缩影。
天一广场
广场上主体建筑有22座欧陆风情浓郁的现代建筑群组成。景致通透的广场建筑、一池碧水、一块3.6公顷的城市绿地,使天一广场充满了现代的商业气息。同时设有总长200多米,最高喷高40米的亚洲第一音乐喷泉和高20米、宽60米的大屏幕水幕电影。在广场西北侧,还保留了有近300年历史的药皇殿和灵亭等古建筑。这座当年药材商为祈求平安、祭祀药皇而设的古老建筑,与现代商业文明融合无间。在药皇殿的旁边,有一对在天一广场建造时发掘出来的宋元时代的石雕,为保护这两座巨型石雕。特意在这里建造了一座仿宋风格的碑亭加以妥善保护,也能够供游客参观。当时,在这块“风水宝地”上,还发掘出18块具有研究价值的古银锭,上面刻有“花银”,“金花银”等字样,说明在古代这里就是商贾云集之地。
天封塔
天封塔位于宁波市海曙区郡庙东南侧的大沙泥街,建于“唐武后天册万岁及万丰纪元时(公元695——696年)并建有天封寺,天封寺亦称“天封塔院”,始建于后汉乾祜三年(公元950年),一说建于后汉乾祜五年(公元952年)现尚存天王殿寺的西侧建有工匠们聚会的鲁班殿。天封塔因其建筑年代而命名。宋建炎间,毁子兵火,绍兴十四年(1144年)年重建。元泰定元年(1324年)又废圮,至顺元年又重修,明永乐十年(1412年)雷火击毁三层,同年重修。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巨风刮跑了塔顶,三十八年(1559年)又重修、屡圮屡治,到了清嘉庆三年(1798年)12月修塔时因灯失火,塔檐,平座拦干俱被焚毁,只剩砖砌的塔身。经过二百多年的风雨侵蚀,到近年塔身损坏严重,且发生倾斜,岌岌可危。为保护这一千年古塔,1984年落架重修。同时进行了考古发掘,经过考古工作的辛勤劳动,在地宫出土了许多珍贵文物,如浑银鎏金塔,浑金鎏金大殿、银香熏、银香炉、铜佛、钱币,经书等。弄清了天封塔的塔基结构。为确定天封塔的建筑年代与建筑构造提供了有力的实物例证。1989年12月,天封塔重修工程验收竣工,并正式对外开放,接待中外学考和游客。修茸一新的天封塔,塔高51.5米,呈六角形、七明七暗,共十四层。朱栏青瓦,飞檐翼角,角端是悬垂着铜铸的风铃,这一切都保存了宋塔玲珑精巧,古朴庄重的韵味。天封塔在宁波古代的历史上,曾被视作标志性的建筑,文人墨客赋诗填祠,吟颂歌咏,给后人留下了许多脍灸人口的诗篇。周凯诗:袖携香雾上云梯,绝顶峨峨日月齐,天外一泓沧海小,雨中数点碧山低,乾坤风物殊无限,城里有烟似欲迷,回首下才吟未倦,还过竹院试留题。元代董询诗:拾及登危塔,天高手可攀,千寻环晓廓,几朵压青山,鸟停栏边稳,云生脚底间,十年今一上,临眺始开颜。
9、地方特产
宁波刺绣
宁波刺绣称“宁绣”,曾与“蜀绣”、“苏绣”齐名。“宁绣”分为金银彩绣(又称仿古绣)、平绣、包梗绣、刀绣,尤以金银彩绣古朴雅致、色彩和谐、绣工精湛,最为著名。
金银彩绣,是在真丝缎子和其他原料上,用金线和银线盘绣,用各色彩线绣制而成的工艺品。因工艺制作和使用材料不同,又可分为包金绣、垫金绣和网绣三大类。其制品有床罩、绣衣、靠垫、门帘、桌布和女式背包等多种。它既是工艺欣赏品,又是生活日用品,更是馈赠亲友的佳品。当代著名学者赵朴初题赞为:“斟古酌今,裁云剪月;奇花异草,妙笔神针。”宁波绣品厂创作的金银绣“百鹤朝阳”立屏,在1989年夺得第八届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的珍品奖之后,于1990年3月又获得国家金杯(珍品)奖,这是目前全国刺绣行业中唯一获得国家最高奖的产品。
在宁波曾有“家家织席,户户刺绣”的传统习惯。与苏绣、湘绣、蜀绣竞相争辉,各具特色,现在宁波金银绣工艺品,品种繁多,畅销国内外市场。
苔菜小方烤
猪五花肋肉6m克。干苔菜25克。精盐2克、白糖40克、红腐乳卤25克、绍酒25克、酱油25克、熟菜油500克、熟猪油25克、葱段5克。
【制作过程】
1、将猪五花肋肉刮洗干净,煮至八成熟,抽去肋骨切成3厘米的方块,原汤待用。
2、将炒锅置旺火上,下入熟菜油25克烧至七成热(约175度)时,投入葱段略煸,即将肉块放入锅内,投入调料倒入肉原汤,煮沸后改用小火焖至酥烂,转旺火收浓卤汁,淋上熟猪油,装盘待用。
3、将干苔菜拣去杂质,扯松切成3厘米长的段,炒锅置旺火上、下入熟菜油烧至五成热(约125度)时,投入苔菜速炸一下即捞出装盘,撒上白糖即可。
火臆金鸡
以全鸡入菜,配以佐料,营养更加丰富。火踵全鸡,具有鸡肉酥嫩,汤味鲜香,形状美观,原汁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