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色山矾
常绿小乔木。嫩枝被展开长柔毛,后脱落无毛,老枝圆柱形,黑或紫黑色。叶近革质,干后绿或淡黄色,椭圆形、窄椭圆形、椭圆状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7-11厘米,宽1.5-3.5厘米,先端尾尖,基部楔形,具波状齿或尖锯齿,中脉在上面凹下,侧脉和网脉在两面均凸起,侧脉5-9对,纤细:叶柄有时被展开柔毛。总状花序长5-7厘米,花序轴被展开长柔毛;苞片和小苞片均早落。花萼长约3毫米,被柔毛,裂片具长缘毛,与萼筒等长或稍长于萼筒:花冠白色,有芳香,长7-8毫米,5深裂几达基部;雄蕊约30,花丝基部合生部分高达1-2毫米;花盘环状。核果卵状坛形,长6-9毫米,稍被柔毛,宿萼裂片直立,常折断;核具5-7纵棱。
中文学名:银色山矾
拉丁学名:SymplocossubconnataHand.-Mazz.
拼音:yinseshanfan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柿树目
科:山矾科
属:山矾属
1、形态特征
株:常绿小乔木。
枝:嫩枝被展开长柔毛,后脱落无毛,老枝圆柱形,黑或紫黑色。
叶:叶近革质,干后绿或淡黄色,椭圆形、窄椭圆形、椭圆状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7-11厘米,宽1.5-3.5厘米,先端尾尖,基部楔形,具波状齿或尖锯齿,中脉在上面凹下,侧脉和网脉在两面均凸起,侧脉5-9对,纤细:叶柄有时被展开柔毛。
花:总状花序长5-7厘米,花序轴被展开长柔毛;苞片和小苞片均早落。花萼长约3毫米,被柔毛,裂片具长缘毛,与萼筒等长或稍长于萼筒:花冠白色,有芳香,长7-8毫米,5深裂几达基部;雄蕊约30,花丝基部合生部分高达1-2毫米;花盘环状。
果:核果卵状坛形,长6-9毫米,稍被柔毛,宿萼裂片直立,常折断;核具5-7纵棱。
常绿小乔木。嫩枝被展开长柔毛,后脱落无毛,老枝圆柱形,黑或紫黑色。叶近革质,干后绿或淡黄色,椭圆形、窄椭圆形、椭圆状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7-11厘米,宽1.5-3.5厘米,先端尾尖,基部楔形,具波状齿或尖锯齿,中脉在上面凹下,侧脉和网脉在两面均凸起,侧脉5-9对,纤细:叶柄有时被展开柔毛。总状花序长5-7厘米,花序轴被展开长柔毛;苞片和小苞片均早落。花萼长约3毫米,被柔毛,裂片具长缘毛,与萼筒等长或稍长于萼筒:花冠白色,有芳香,长7-8毫米,5深裂几达基部;雄蕊约30,花丝基部合生部分高达1-2毫米;花盘环状。核果卵状坛形,长6-9毫米,稍被柔毛,宿萼裂片直立,常折断;核具5-7纵棱。
2、产地分布
产地:安徽南部及东南部、浙江西北部、福建北部、江西东北部、湖北、湖南、广东北部、广西、贵州及四川
生境:山坡林中
海拔:130-800米
3、分类文献
SymplocossubconnataHand.-Mazz.inBeih.Bot.Ceutralbl.62(B):23.1943;中国高等植物图鉴3:314.图4582.1974.Noot.op.cit.286.prosyn.,subnom.S.sumuntiaBuch.-Ham.exD.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