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邑镇
朝邑镇位于大荔县城东14.8公里处。辖15个村民委员会,1个居民委员会,89个村民小组,34个省、市、县驻朝单位,总人口23979人。耕地3.2万亩,土地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条件优越。朝邑镇原为朝邑县旧址,历史悠久,据《朝邑县志》所载,朝邑一名始于西魏大统六年(公元540年),已有1400多年历史。1958年大朝并县后,朝邑县城改为镇,后为朝邑公社。1983年命名为朝邑镇。现为大荔县东部规模最大的建制镇。
中文名:朝邑镇
行政代码:610523102
身份证前6位:610523
长途区号:0913
邮政编码:714000
隶属政区:大荔县
行政级别:镇
车牌号码:陕E
人口数量:约2.4万人
1、地方简介
朝邑镇
朝邑镇位于大荔县城东部14.8公里处,东临黄河滩,西接大荔县城,南跨洛河与韦林镇相接,北与安仁镇相连,地理坐标为北纬34°47´,东径110°07。现辖35个村民委员会,1个居民委员会,21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60384人,共17480户。镇域总面积125.44平方公里,总耕地114949亩。
境内交通便捷,通讯设施齐全。大朝公路横贯东西,两朝公路纵穿南北,村级道路四通八达,纵横交错。境内有邮电、电讯机构,通讯设施齐全,设有广播调频台,电视进户占到95%以上,形成了通讯、广播、电视、报刊相结合的综合信息传递网络。
2、经济发展
经济条件优越,文化市场繁荣。乡镇企业和围绕集镇建设迅速发展起来的第三产业已成为境内的经济支柱。2004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2.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40元,群众储蓄额2000多万元。文化、教育、卫生、医疗、科技、计划生育等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商贸繁荣发达,城镇化水平提高。以瓜果、蔬菜为龙头的农副产品,推动了一批乡镇企业发展和二、三产业的兴起,使商贸业呈现出前所未所有的繁荣景象,镇区每逢二、八每次-约两万人次,日交易额4.2万元,年交易额800多万元,年缴工商税47万元。辐射范围达20公里,已成为大荔县东部商品集散中心。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近三年来,共投资1116万元新建商住楼6.5万平方米,新增门店178个,为发展二、三产业创造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3、农业发展
朝邑镇
农业资源丰富,四大产业初具规模。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塑棚产业、红枣、果品产业及畜牧产业框架已基本形成,初具规模。一是建成了以大朝路和两朝路为轴心的一纵一横十字型设施农业产业带,已建各种塑棚660棚,其中日光温室351棚,设施农业面积4600亩,主产油桃、杏、哈密瓜、洋香瓜、蔬菜,总产可达309吨。二是形成了以北寨黄河滩区为中心,南北拓展的十里红枣长廊,以梨枣、冬枣为主,面积达5653亩,年产鲜枣1020吨。.
4、行政区划
朝邑镇区划
610523102001121朝邑社区
610523102200121朝邑村
610523102201122大一村
610523102202122大寨村
610523102203220北寨村
610523102204220连家村
610523102205220东堤村
610523102206220西堤村
610523102207220官庄村
610523102208220南午村
610523102209220*村
610523102210122新关村
610523102211220广济村
610523102212220六合村
610523102213220*村
610523102214220王玉村
5、地方人口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24205
男12286
女11919
家庭户户数6031
家庭户总人口(总)22163
家庭户男11056
家庭户女11107
0-14岁(总)6197
0-14岁男3370
0-14岁女2827
15-64岁(总)15856
15-64岁男7916
15-64岁女7940
65岁及以上(总)2152
65岁及以上男1000
65岁及以上女1152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23498
6、城镇动态
大荔县朝邑镇“六五”普法工作受肯定
近日,渭南市*法制办主任安延会、市司法局副局长薛宏志一行在大荔县委政法委书记武法海、副县长王民峰、县司法局局长刘彦辛的陪同下,检查验收朝邑镇“六五”普法工作。
自“六五”普法以来,朝邑镇以“法律七进”为载体,创新工作模式,突出重点,形式多样,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普法宣传宣传教育活动。“六五”普法启动伊始,镇党委、*即制定了“六五”普法规划,成立了普法领导小组、普法宣传考核小组。每年年初,该镇都制定年度普法规划,并与镇*各办站签订“六五”普法目标责任书。要求镇*全体*向所包联村群众,以微信、短信、微博等形式,每月发送十条普法宣传信息,并实行月汇总、年考核,年底将普法宣传考核内容纳入个人考核范围。五年来,全镇共发放普法宣传材料50000余份,发送普法宣传信息76000余条,培训两委*13期,举办普法报告会30余场,化解各类矛盾纠纷400余件,调解率100%,成功率97%。朝邑辖区社会平安稳定、经济平稳增长、人民安居乐业。
检查组一行,通过调查询问、查阅档案资料并听取汇报后,对朝邑镇“六五”普法工作取得的成绩表示了充分肯定,并希望该镇巩固“六五”普法工作取得的成果,继续搞好“七五”普法工作,为建设美丽朝邑做出积极贡献。
7、附近景点
沙苑文化遗址
三河湿地自然保护区
三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地处渭南市关中平原的东端,是黄河、渭河、洛河的交汇区。北起大荔县华原乡,南到老西临公路,东以黄河为界,与山西、河南相临,西沿渭河至华阴、潼关三县。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约宽15公里,总面积4.67万公顷。
三河湿地境内地势平坦宽阔,河漫滩地和一级阶地被渭河和洛河切割为三大块。沿黄河呈南北带状,沿渭河又呈东西带状。应受黄河泥沙影响,处滩高于内滩,常年积水,形成沼泽、草甸和盐碱地带。保护区有六条支流注入黄河和渭河,到了汛期,黄河水常倒流入渭河和洛河,成为这一地区湿地的主要成因。
保护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半干燥、半湿润季风气候,海拔在330米-335米之间,地势较周围偏低,受秦岭和中条山所形成的潼关风口的影响,气候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春季干燥升温快,夏季炎热日照长,秋季降温多阴雨,冬季寒冷少雪雨。
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典型的自然地理环境为湿地动植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提供了繁衍生息的场所。这里的森林植被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植被群落有芦苇群落、盐蓬群落、杯柳群落、草甸群落等。丰富的植物资源和植物群落的多样性,以及大量水生小动物的存在,为水禽提供了栖息、觅食和繁殖的良好环境,形成了三河湿地独特的生态环境。
据初步调查,区内有脊椎动物27目53科110属140中,虾、螺、蚌等家壳类动物20余种,蛇、蛙等爬行动物以藻类、小昆虫及微生物等为食料,其本身又成为野生水禽的食物来源,形成湿地特有的生物链。
“大荔人”遗址
1978年3月21日,陕西省水利局刘顺堂在段家乡解放村(原名王家村)甜水沟东崖洛河三级阶地的砾石层(第三层)中,发现了一个较完整的古人头骨化石。经国家古人类学者多方考证,确定其为早期智人中的较早类型,时代为中更新世末期,具体时间约在20万年左右。是我国旧石器时代从猿人到古人过渡的一个代表,因发现在大荔境内,故命名其化石人为“大荔人”,具体发现地址为“大荔人”遗址,距县城西北23公里。
1978年至1984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以下简称古脊所)、西安半坡博物馆(以下简称西博)、本县文化馆(以下简称县馆)、县文物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县文管会)和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班对遗址进行了两次发掘和一次野外调查。在“大荔人”遗址到育红村一带共发现12处与“大荔人”文化层相当或稍晚的石器地点,其遗址代号是:南区为d1、d2、d3、d4、d5、d6、d7;北区为d8、d9、d10、d11、d12、d13。南区在甜水沟以北,北区在育红村周围,东西长约7公里,南北宽约3公里,主要发现了大量石器和兽骨化石。
沙苑文化遗址
沙苑文化是中国科学院组织的三门峡水库区考古工作队于1955年冬在本县南部的沙丘地带发现的,当时仅发现了石器。1973年,县馆组织的调查组在沙苑地区调查时在s19地点发现了人头顶骨化石。以后又与陕西省考古所相继进行了四次调查和普查。在沙面上发现了大量石器。但未见地层关系。
石器遗物分布面广,先后在官池、沙底、张家、西寨、石槽、八鱼、苏村、下寨、羌自九个乡镇的35处地区,采集了数千件石片石器和细石器。其中石片石器是其典型产物,又是细石器文化中所罕见的。
根据已经发现的资料,经国家考古学家和古人类学家研究认为:石器属中石器时代遗物,人头顶骨化石属同时期的遗骸。具体时间约在万年左右。以后。把35处地区统一称作“沙苑文化”遗址。
8、地方特产
大荔冬枣
大荔冬枣果实近圆形,平均单果重20g左右,果面平整光洁;果皮薄,完熟期呈浅0状赭红色;果肉乳白色,口感细嫩酥脆;口感甜香。
鲜枣含人体所需的19种氨基酸和A、B、C、P等多种维生素,可溶性固形物34%~38%,维生素C3平均含量52mg/100g,堪称“活维生素丸”。
大荔冬枣生产区域位于关中平原东部,该区域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3.4℃,年光照时数2385.2小时,全年≥10℃有效积温4312℃,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年降水量514mm,无霜期212天,区域内地势平坦,土壤类型以粘质壤土为主,有机质丰富,保墒性能好,独特的自然条件非常有利于冬枣的种植。
大荔西瓜
渭南大荔地处关中平原东部,境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条件优越,种植西瓜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属栽培西瓜的最佳优生区。大荔群众历来就有种植西瓜的作务习惯。长期以来,西瓜成为全县种植面积最大的水果之一,同州西瓜闻名遐迩,久负盛名。近两年来,随着西瓜品种结构的调优和种植模式的转变,全县西瓜种植规模持续扩张,呈现出抢季节以早取胜、创品牌以优取胜和出新招以特取胜的竞争态势,西瓜产业一路走红,实现了产销两旺。
大荔西瓜果实呈圆球形或椭圆形;果皮颜色有绿色、黑色、深浅绿色相间条纹的花皮;瓜瓤艳红,细嫩多汁,沙甜可口。
大荔花生
“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着白胖子”。这一则打“花生”的谜语,把花生的形象,比喻得十分生动有趣。
大荔花生是陕西省久负盛名的特产,主产于陕西关中平原东部的大荔县一带。《大荔县志稿》记载:“南乡沙苑,横亘商阜,低滩隙地无几,加以风沙飞走,地力薄弱,不善五谷。光绪初,邑宰倡凿井、各村颇遵行之。然沙苑地狭风多麦粟终寡;其所产则金针;落花生、红茹等”。它以荚果硕大,籽仁饱满,果皮洁白;色泽鲜艳,香脆可口,出油率高,营养丰富,宜于贮存,品质优良等特点而著称于世。可与全国著名的山东大花生、郑州花生相媲美,是陕西重要的内销和出口商品。
大荔花生属豆科植物(1eguminosae),一年生草本。茎匍匐或直立,有棱,被茸毛。按茎的生长习性可分为直立、蔓生等型。羽状复叶。腋生总状花序,花黄色,授粉后子房柄迅速伸长,钻入土中,子房在土中发育成茧状荚果。种子(花生仁)呈长圆、长卵、短圆等形,有淡红、红等色。喜高温、干燥,不耐霜,适宜微碱性沙质壤土栽培。我国栽培极广,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花生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无论花生总面积和总产量都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印度。我国北从黑龙江,南至海南岛,西起*,东到滨海都可以见到它们的行踪。主要分布于黄河下游各地,其中以山东省为最多,占全国35%以上,位居全国之首。我国花生主要类型有:普通型、多粒型、珍珠豆型、蜂腰型4类。
上一篇: 关于“校园礼品店”的调查问卷
下一篇: 手工与电算化会计实训教学衔接的策略研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