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镇
东方镇位于缙云县东北部,好溪沿岸。镇所在地胪膛,距县城15公里,东毗壶镇镇、前路乡、三溪乡,南邻舒洪镇,西连*风景区——仙都,北界永康市。面积81平方公里,人口2.4万,辖90个自然村,分设34个村民委员会。1992年建镇,由原东金乡、胪膛乡、靖岳乡三乡合并为镇,成为全县的工业重镇、农业大镇和教育强镇。
中文名称:东方镇
行政代码:331122107
身份证前6位:331122
长途区号:0578
邮政编码:323000
隶属政区:缙云县
行政级别:镇
车牌号码:浙K
辖区面积:81km2
人口数量:约2.4万人
人口密度:296人/km2
1、地方简介
东方镇,位于浙江省缙云县东北部,好溪沿岸。镇*所在地胪膛,距县城15公里,东毗壶镇镇、前路乡、三溪乡,南邻舒洪镇,西连*风景区——仙都,北界永康市。东方镇镇*驻胪膛村,面积79.7平方千米,人口2.39万。
辖17个行政村:胪膛、辽山、新深度、四方、靖岳、东方、马石桥、马鞍山、岱石、岩腰、姓徐、东湖、陇坑、岱石口、周升塘、横塘岸、岭头方,分设17个村民委员会。
2、自然环境
东方镇
1992年建镇,由原东金乡、胪膛乡、靖岳乡三乡合并为镇,成为全县的工业重镇、农业大镇和教育强镇地形以丘陵为主,中部和西北部为河谷盆地,东南少部为低山分布。地势东南较高,与舒洪镇交界的马鞍山海拔1006米。西南、西北较低,平均海拔在180米左右。好溪由东北向西南于境西北部斜贯;汉溪于境中自南向北折西注入好溪。水库、山塘、堰坝俱全,大部农田可引好溪水灌溉,水利条件优越。年平均气温17℃,无霜期245天,处降水量1437毫米。东半部气温和降水量稍低。农业发展宜以粮、畜、鸭为主,大力发展园地经济。林业宜发展薪炭林、水土保持林和低山用材林。主要地类占总面积比例:耕地9.7%,林地72.8%,水域4.4%。水田土壤以黄泥沙田、泥沙田为主。矿产资源丰富,境内好溪东侧天井山有贮藏量大的沸石矿和珍珠岩矿;东北部凝灰岩矿贮量较大。
3、经济发展
2008年,东方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0·87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0·27亿元,农业总产值6050万元,财政总收入2125·2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611元。东方工业近几年快速发展,有大小企业250多家,已初步形成竹制品加工、造纸包装、矿石开采加工、金属制造、饲料加工等五大支柱产业。农业种植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蚕桑是农业的支柱产业,产量质量均居全县之首,成为江南蚕桑重镇之一。
2011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2.0881亿元,比2006年的5.8361亿元,增长278.47%,其中:工业总产值21.2527亿元,比2006年的5.2781亿元,增长302.66%,农业总产值0.8354亿元,比2006年的0.558亿元,增长49.71%,财政总收入6544.67万元,比2006年的1450万元,增长351.37%。在这五年中,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农业
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注重坚持“山、田”并举,“种、养、加”结合,努力培育蚕桑、茶叶、果树、禽畜养殖等产业。全镇已初步形成“竹制品加工、造纸包装、矿石开采加工、金属制品与机械制造、饲料加工”等五大支柱产业,特别是2008年下半年以来,我们努力克服金融危机的影响,坚持不懈地抓好工业项目建设,培植经济增长点,新增规模企业5家。同时,我们努力强化政策支持,努力协调抓好企业周边环境,切实为工业经济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4、城镇建设
东方镇
镇容村貌发生明显改变。生态镇建设、新农村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经济带、文化带、景观带开始显现。全面完成仙都220kv输变电工程、东方初中食宿工程、东方中心幼儿园、胪膛环城公路、垃圾中转站、镇文化活动中心等项目建设,完成先锋等病危水库修复项目。完成好溪小流域治理。完成“康庄工程”,实现村村通硬化路;完成靖岳等19个村的新农村电气化改造工程和靖四、横塘岸等12个村的土地复垦、开发项目。完成下东方、上东方、胪一等18个村的村庄整治。基础设施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完成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每年都为改善人民生活办一批实事。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107元,比2006年的4400元,增长84.25%。农民消费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就业再就业工作扎实推进。全面落实粮食直补、家电和农机具下乡补贴等各项惠农、支农及灾后重建等优惠政策,利用惠农“一折通”方式,及时、准确、足额将各项惠农补助资金和灾后补助资金发放到农户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大力做好民生保障工作。
社会各项事业和谐发展。公共卫生体系和文化体育设施日益完善,群众文化生活不断丰富,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取得突破性进展,稳步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社会保障水平明显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有效加强。重视校园安全管理。坚持党管武装,征兵工作全面完成。进一步加强了生态公墓建设和管理。做好村务、厂务公开工作。抓好农村远程教育建设和便民服务窗口建设。计生、金融、电力、电信、邮政、广电、老龄、妇联、共青团、工会、残联、民兵等工作都取得较大成绩。
5、行政区划
东方镇区划
331122107200122胪膛一村
331122107201122胪膛二村
331122107202122胪膛三村
331122107203121胪膛四村
331122107204220苏宅村
331122107205220古楼村
331122107206220中山村
331122107207220麻辽村
331122107208220皋头村
331122107209220上山头村
331122107210220靖岳一村
331122107211220靖岳二村
331122107212220靖岳三村
331122107213220靖岳四村
331122107214220马石桥村
331122107215220马鞍山村
331122107216220西山村
331122107217220清塘村
331122107218220下山头村
331122107219220上东方村
331122107220220下东方村
331122107221220址墩村
331122107222220岭头方村
331122107223220横塘岸村
331122107224220周升塘村
331122107225220岱石村
331122107226220岱石口村
331122107227220陇坑村
331122107228220东湖村
331122107229220姓徐村
331122107230220岩腰村
331122107231220深渡村
331122107232220前金村
331122107233220郑弄村
6、地方人口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19922
男10344
女9578
家庭户户数7253
家庭户总人口(总)19885
家庭户男10310
家庭户女9575
0-14岁(总)4070
0-14岁男2184
0-14岁女1886
15-64岁(总)13631
15-64岁男7070
15-64岁女6561
65岁及以上(总)2221
65岁及以上男1090
65岁及以上女1131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19486
7、城镇动态
东方镇开展“脏乱差”整治行动
6月10日下午,县委副书记周和平带队到金台高速公路沿线实地调研“六边三化三美”工作。次日,东方镇迅速开展“脏乱差”整治行动。明确行动目标和责任分工,要求联村领导、驻村*立即到村,带头组织发动群众开展工作。本次行动重点对长兰、前金村公路沿线违章广告牌、乱张贴、畜禽养殖棚、乱堆乱放等现象进行集中治理,扎实推进“六边三化三美”工作。
8、附近景点
河阳村
鼎湖峰是整个名胜区的核心,是仙都的标志。鼎湖峰,状如春笋,直刺云天,拔地170.8米,是世界上最高大的石柱,誉称"天下第一峰"。倪翁洞又名初阳洞、位于鼎湖峰西练溪边初阳山上,相传古时一倪姓长官,嫉欲遁世,隐居于此而得名。洞中多摩崖题刻。其中“倪翁洞”三字是唐代书法家李阳冰所书小赤壁,倪翁洞向东过溪,绝壁陡峭,东西横亘长数里,石壁下部呈褚红色,犹如焰火烧过,故称小赤壁。悬崖中有一天然栈道,长数百米,或称龙耕路,相传是东汉光武帝刘秀驾龙耕出来的。芙蓉峡,自鼎湖峰沿好溪上行三四公里,渡溪入山口,两侧峭壁通体漆黑,最狭处仅容一人穿过。影片《阿诗玛》中,阿黑张弓裂石镜头即摄于此。入内四周高崖围立,中间绿草成茵,叫紫芝坞,相传是东海八仙饮山泉尝紫芝之处。
铁城
铁城摩崖,在铁门峡内,“铁城”两字,字径320cm,它和初阳山上的旭山题刻、鼎湖峰下的“鼎湖胜迹”题刻、玉甑岩上的“玉甑岩”题刻,黄龙山中“佛”字题刻,是仙都五大摩崖石刻。铁城两字,明缙云知县书法家郝敬书。
明万历年间,处州推官顾宪成调吏部任职。调职前专程到缙云,和丁忧在家的福建右参议郑汝璧同游仙都。顾宪成是明末著名的东林党创始人,关心国家兴亡,公开评议朝政。受顾的影响,缙云当时受排挤的-除了郑汝璧外,还有李键、李逢雷、樊向朝三人。他们分别化名谷潭逸客、小仙山人、禹门子、宾阳道人,在荒无人烟的芙蓉嶂铁门峡内筑紫芝山房(俗称铁城书院),吟咏唱酬、借酒消愁。消息传出,万历十八年(1590),朝廷命缙云知县郝敬侦查。郝敬,字仲舆,号楚望,京山人。擅长书法,为人耿直,但任事浮躁,仕途同样不顺。他和李键四人很快唱和为友,并从优上报,称四人是“商山四皓”式的人物。郑汝璧、李逢雷、樊向朝三人不久先后出山,其中郑汝璧官至宣大山西总督,为保障明末北方边防的安定,作出重大贡献。。而李键,执意不仕,甘为山人,真的如铁城一般坚定。为了表彰李键的高风亮节,郝敬在铁门峡谷内刻“铁城”两大字以纪念。
河阳村
河阳村位于浙中的缙云县,地处于瓯婺台要冲,距金温高速公路出口6公里。全村现有农户956户,农业人口3021人,土地总面积6500亩,其中耕地1460亩。历代以来,由于交通阻塞,经济相对滞后,一向以农耕为主。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河阳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5年全村农业经济收入450万元,二、三产业及外出劳务收入1700余万元,村集体收入达58.3万元。据抽样调查统计,农民人均纯收入5585元。全村有各类汽车30余辆、摩托车近500辆。道路、路灯、供排水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方便、安全、保障功能进一步加强。
河阳村不仅山环水绕,风景秀丽,而且保存了一大片错落有致的明清时期古建筑民居。旧时,先贤一向崇尚"耕读"。历代出过不少状元、进士。刚进村门,就能见到所谓"八进士门"。相传,此门是前人为纪念村里宋、元时期一连出了"八名进士"而修的,年代竟可推溯到元末。门前的雕刻,乃是当年明太祖朱元璋御赐。近年来,当地开发了"古民居观光业",到村里来游览的人日渐增多,有不少人专程从上海、杭州、温州等地赶来的。2005年接待游客9300多人,2006年1-9月突破了10000人。
河阳村是有着千年历史的古村落,至今保存着明清古民居1500多间,古祠堂15个,古庙宇6个,古石桥1座,流传着堪称一绝的古文化“河阳剪纸”。河阳村于2000年被批准为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并被中国美院、浙江工商大学等十余家院校定点为写生试验基地。
河阳村文化娱乐生活丰富多彩,建有舞龙队、腰鼓队、老年活动队、健身球队等,其中村老人协会先后六次获先进荣誉。该村先后获得丽水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卫生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9、地方特产
缙云土面
缙云土面,也称索面,微咸,细长盈米,由民间手工自制。烧制时可拌可炒,也可烧汤,是缙云民间节庆和待客的传统佳肴。
缙云土爽面是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的特产。缙云土爽面以外形均细,整齐美观,口感柔软,细滑香浓而称著。是一种手工制作的面条,历史悠久,在周边享有盛名。烧制时可拌、可炒、可烧汤。因其细长、柔韧、滑软而成为缙云民间节庆和待客的传统佳肴。
缙云土面:也称爽面、索面卵。是浙江丽水市缙云县的的一种传统美食。烧制时可拌、可炒、可烧汤。因其细长、柔韧、滑软而成为缙云民间节庆和待客的传统佳肴。与缙云烧饼、红烧溪鱼合称缙云三大美食。
《缙云县志》中写到的:“拜年上门,先喝茶,吃糖果,随后吃索面卵”。这索面卵,说的就是缙云土爽面加鸡蛋。缙云各乡各村都制作土爽面,逢年过节,走亲访友,进门主人就盛一大碗土爽面加蛋来招待客人,都想讨个长寿吉利、好运顺爽的彩头。
爽面的特点,微咸,细长盈米,烧制时可拌可炒,也可烧汤,是民间节庆和待客的传统佳肴。它选用面粉、食盐、水,无任何化学添加剂,由家庭手工制作而成。其历史悠久,口感爽滑细腻,醇香宜人,深受大众喜爱,是缙云民间节庆和待客的传统美味佳肴,是江南罕见的拉面。
亨利大虾
特色:烹调中西结合,洋为中用,口味酸甜适口,脆嫩鲜香。
原料:大竹节虾、脆浆糊、特制色拉、琥珀桃仁、生菜、精盐、味精、绍酒、胡椒粉等。
制作:1、生菜切丝,放入盘中垫底,中间放雕刻花装饰。2、竹节虾去壳留尾,加精盐、味精、绍酒、胡椒粉等调料腌渍片刻。3、将腌渍好的虾,挂上脆浆糊,下入五成热的油锅,炸至成热捞出。4、用浓色拉、娃哈哈果奶、新鲜柠檬汁,白糖等调制的色拉,涂包住炸好的竹节虾,排放在生菜丝上,每只虾上放1颗琥珀桃仁即可。
缙云黄茶
缙云黄茶外形金黄光润、汤色鹅黄明亮、滋味清鲜柔和、香气独特持久。
外形:金黄显绿,光润匀净
汤色:鹅黄透绿,清澈明亮
叶底:玉黄隐绿,鲜亮舒展
滋味:清鲜柔和,爽口醇和
香气:清香高锐,独特持久
上一篇: 云办公软件大学普及度调查
下一篇: 关于初高中中学生用纸的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