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新殖*义

科普小知识 2023-11-20 15:15:21
...

新殖*义(neo-colonialism)指当代的殖*义已经发生了变化,以强占土地为形式的殖*义已经转变为强占市场的经济殖*义。殖民母国并不正式宣告当地为其领土,只以政经交等影响力背后控制当地,又或是打垮对方后改造对方*。

1、概述


新殖*义

新殖*义(neo-colonialism)指当代的殖*义已经发生了变化,以强占土地为形式的殖*义已经转变为强占市场的经济殖*义。殖民母国并不正式宣告当地为其领土,只以政经交等影响力背后控制当地,又或是打垮对方后改造对方*。

新殖*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强国对非西方国家实施的一种侵略政策和手段。在民族解放运动的打击下,赤裸裸的暴力和强权已经被国际社会所唾弃,西方发达国家*改变了直接的殖民统治的旧方式,而采取更隐蔽的、间接的殖民侵略手段。它们充分利用其经济优势,对非西方国家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侵略(必要时也使用军事手段),把已取得政治独立的国家置于它们的控制之下,以使这些国家继续充当其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最大限度地榨取财富。国家政权和跨国公司是新殖*义侵略渗透的两大支柱。

2、历史背景

帝国主义是一个少数宗主国对大多数殖民地、附属国进行殖民压迫和金融扼制的世界体系。帝国主义传统的殖民政策(见殖*义),主要采用武力征服、直接统治的方式,在对殖民地、附属国实行政治兼并的基础上进行经济掠夺。同时,帝国主义国家也采用经济手段掠夺和控制形式上独立的国家,对它们实行不带政治“兼并”的经济“兼并”。但这后一种殖民方式在帝国主义形成时期并不占统治地位。帝国主义国家主要通过前一种殖民方式抢占殖民地。到20世纪初,世界领土瓜分完毕,帝国主义殖民体系最终形成,各国垄断资本利用它们在殖民地、附属国的政治、经济特权,通过输出资本、掠夺原料,不等价交换和其他各种超经济手段,对这些国家的人民进行敲骨吸髓的剥削。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帝国主义对殖民地的统治削弱,许多殖民地、附属国民族工业有了较快发展,无产阶级力量随之壮大。同时,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也极大地鼓舞了殖民地、附属国人民的斗争,使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开始了旧殖民体系的危机,震撼了帝国主义的统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美地区民族解放运动进一步高涨,殖民地、附属国纷纷走上了独立的道路。1945~1980年,全世界共出现了90个新独立国家。随着旧殖民体系的瓦解,一大批新兴的发展中国家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中国、朝鲜*主义人民*等亚洲以及东欧许多国家脱离了资本主义体系走向*。这一切都迫使帝国主义无法继续旧殖民政策,转而采取承认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独立,主要通过加强经济渗透和剥削,实现不带政治“兼并”的经济“兼并”的新殖*义政策。在文化上主要是通过传播西方腐朽的意识形态,进行思想渗透和文化侵略。

3、目的

各种渠道

作为新殖*义侧重点的对外经济渗透和扩张,主要通过以下各种渠道进行:资本输出 国家和私人资本输出是新殖*义经济扩张的一个重要手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通过“援助”方式,向发展中国家大量输出国家资本,并附带苛刻的条件。如受援国必须购买援助国的商品,必须为援助国的私人资本输出提供优惠条件和安全保证,等等。援助的项目一般集中于生产和社会的基础设施,为私人资本的直接投资开辟道路。发展中国家的外国私人资本,特别是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直到70年代初,首先是投向农业、采矿业和石油业等部门,借以维持旧的国际分工,使发展中国家继续成为发达国家农业-原料附庸。随后,跨国公司越来越重视向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部门增加投资。发展中国家的工业生产虽有一定发展,但其中有的事实上成了跨国公司的“国外车间”,有的是污染严重的工厂,有的是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工业,使这些国家又变成帝国主义的农业-工业附庸。帝国主义国家的这种向发展中国家投资,同投向其他发达国家的资本相比不仅能获取高得多的利润,而且把发展中国家束缚在不合理的国际分工体系中,使它们在生产上进一步依赖于帝国主义。

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是新殖*义进行扩张活动的又一个重要手段。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在贸易上有极大的依赖性。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主要向发达国家出口农、矿产品和原料,又大多从发达国家进口工业制成品和粮食。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控制着当今世界贸易的2/3左右,它们通过对国际市场的垄断,操纵世界市场价格,一般抬高工业制成品价格,压低初级产品价格,对发展中国家进行不等价交换的剥削。此外,发达国家还利用自己在国际航运业的垄断地位,通过对发展中国家进出口货物规定高昂的运费和保险费,以牟取高额利润。

垄断科学技术

垄断现代科学技术,也是当代帝国主义进行新殖*义扩张的一个重要手段。目前世界上大部分专利权和最新技术都被跨国公司所垄断。世界上的技术转让80%是由西方发达国家供应的,其中美国约占50~55%。它们在同发展中国家进行技术交往时,总是把一些先进技术优先转让给本国跨国公司在当地的子公司,使之抢先占领当地市场。在向发展中国家转让已经扩散的技术时,不仅索取高额费用,且拒绝转让关键技术,还附有许多不合理的限制性商业惯例,以保持发展中国家在技术上以及生产和销售上对它们的从属地位。

金融垄断

帝国主义国家还通过对资金的垄断,使发展中国家在金融上更加依赖它们。主要做法是:①战后成立的国际金融机构都是按提交基金的多少分配投票权,发展中国家在这些机构中的地位无足轻重;而发达国家利用它们在这些机构中的支配地位,加强对国际金融的控制。②发达国家利用自己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的垄断地位,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贷款,进行高利盘剥。并且利用发展中国家在外汇资金上对它们的依附关系,通过调整本国的货币政策以及其他各种外汇手段,损害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仅1971年和1973年美元两次贬值,就使发展中国家的美元储备损失20多亿美元。1980年起,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实行高利率和高汇率政策,又使发展中国家偿还外债的利息急剧增加。③跨国银行在发展中国家拥有巨大的金融力量,通过贷款、投资和外汇业务以及组织国际银行财团等活动,控制一些发展中国家的货币流通和信用体系,影响甚至操纵这些国家的经济生活和对内对外政策。

总之,在当代国际经济关系中,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并没有真正摆脱受剥削、受掠夺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帝国主义的原料供应地、商品销售市场和投资场所,仍然是帝国主义攫取高额利润的源泉。新殖*义是传统殖*义在战后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形式上有了变化,本质上仍然一样。然而,发展中国家在反对帝国主义、反对殖*义的联合斗争中,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新殖*义的扩张,它们的民族经济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不再处于无足轻重、任人宰割的地位。尽管完全摆脱新殖*义统治还有种种困难和阻力,但是,发展中国家要求建立一种平等、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4、特征

二战后,尤其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民族*国家的独立,以军事占领为特征的殖*义被“新殖*义”所取代,新殖*义的特征是:

(1)通过各种附加不合理条件的“援助”,从接受援助国获取各种特权;

(2)通过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占领市场,获取高额利润;

(3)低价购买发展中国家的原材料和初级产品,进行不等价交换;

(4)利用技术优势进行技术垄断,在转让技术时进行敲诈。

新、旧殖*义虽然采取了不同的统治方式,但其本质都是以金融资本统治为基础,对发展中国家实行剥削、掠夺、控制和压迫。

5、产生原因

许多西方学者认为:战后非殖民化和*运动方兴未艾,旧殖民统治体系土崩瓦解,为了保持发达国家与非西方国家之间以往存在的经济关系,并防止它们脱离资本主义轨道,必须用一种新的国际关系体系去替代旧殖*义。另有学者对此加以补充,认为:此时,长期的殖民统治已经把非西方国家纳入世界市场,成为资本主义体系中不可分割的外缘部分,仍处于欠发达状态。因此,西方国家即使不再对它们进行直接统治,也能保障其经济利益。新殖*义就是在这种环境中应运而生的。也有学者从另外的角度进行了探讨,他们主张:许多新独立国家很难对其政治和经济结构进行彻底改造,从而为新殖*义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其原因是:它们的支柱性产业都为外国所控制;它们的统治阶层为了个人私利而愿意继续保持甚至扩大与外国资本的合作。在这种情况下便产生了新殖*义在新独立国家得以产生延续的阶级基础——帝国主义与本地资产阶级的联盟。

6、类型

军事软殖民

这是现在流行的殖民方式之一。世界上一些大国通过在自己*范围的国家内驻军,出售军事武器和联合军事演习等方式进行军事软殖民。被军事软殖民的国家与军事殖民国通常有共同的意识形态,但关系是不平等的。通过军事软殖民,被殖民国在殖民国的控制之下,殖民国通常有更高的优先权,被殖民国只能被已所谓的“盟友”而被利用,在关键时候殖民国会以联盟的口号调起被殖民国的军队,达到所谓的战争目地。被殖民国往往是一些小国,没有军事主导权,因此易受别人摆布。

科技商品殖民

这是现在最流行的殖民方式。发达国家通常有先进的科学技术,通过科学技术制造一些高科技产品,高价卖给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牟取利润,掠夺资金,获得市场。

货币殖民

这是比较老掉牙的殖民方式。通过货币垄断,比如说美元,让其成为世界通用货币,于是将其巨额的美元外流,外流的美元变成资源,像中东的石油,纷纷流进入美国的家门口,或成为其到国外享受的工具。还有通过升值,比如说英磅,高价值的英磅会使整个英国变得富有价值,使其更具有资本主导权。这就是通过货币手段对别国进行压榨!!

文化殖民

通过对该国的文化灌输,以达到对该国控制的目的。

知识殖民

这是被认为最新兴的殖民方式。一些国际垄断巨头把知识,技术和标准垄断,然后通过出售知识,技术和标准以获得巨额资金。

差距殖民

被认为是最具欺骗性的殖民方式。发达国家主动与发展中国家交流,交换技术,以阻拦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发展。

7、争议

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学界的观点似乎变动不大。例如,仇启华的《现代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和樊亢的《资本主义兴衰史》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更为详尽深入,却并无实质性的改变。樊亢指出:“新殖*义是帝国主义在战后旧殖*义体系瓦解后,为维护其既得利益,对已经获得政治独立的发展中国家推行的一种新的剥削与掠夺形式。与旧殖*义不同,新殖*义的主要特点是,它表面上承认原殖民地、附属国人民的独立权利,而实际上却采取种种欺骗手段,从政治、经济和军事各方面,对已获得政治独立的国家实行控制和渗透,为它们争夺世界霸权和*范围服务。它侧重于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但也不排斥进行军事渗透和侵略。”樊亢还阐述了战后帝国主义掠夺方式的几种变化:加强国家资本输出,以“援助”为名为私人资本的扩张开路;跨国公司成为推行新殖*义的重要工具;借助对现代科技的垄断控制掠夺发展中国家”。

至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国际形势和政治格局发生剧变,加之市场经济迅猛扩展,和平与发展渐成时代主题,学界对新殖*义的认识出现了较大分化。一种明显的倾向是:部分学者不愿承认存在新殖*义。例如,有学者认为,殖民体系解体后,取而代之的是“后殖*义”,新殖*义实际上是后殖*义初期的表现之一,早已退出了历史舞台。还有人主张,不应把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中的诸多不平等现象说成是新殖*义的体现,而应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角度加以解释。但大部分学者仍然承认新殖*义的存在,他们的基本观点与传统观点相近,但认识与研究的广度、深度均有了较大发展。例如,张顺洪等撰写的《英美新殖*义》一书从若干角度对新殖*义进行了评论。关于新殖*义产生的时代背景。他们指出:新殖*义是殖*义在新历史条件下的延续。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殖民帝国纷纷瓦解。在殖民撤退中,殖*义者千方百计把老殖*义向新殖*义转化,企图对获得政治独立的国家继续进行控制、干涉与掠夺,保持新生国家对原宗主国的依附性,维持旧的国际不平等关系和国际经济旧秩序。老殖*义的终结是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斗争力量日益强大的结果。而新殖*义的存在和发展则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力量和世界进步力量尚不十分强大的结果。关于新殖*义的统治形式。他们认为,新殖*义不是进行武力征服和直接的殖民统治,而是承认政治独立,采取各种方式尤其是掩蔽的方式进行间接支配,达到控制、干涉与掠夺落后国家和地区的目的。在一定情况下也会进行武力干涉。关于新殖*义产生的原因。认为新殖*义是由现代垄断资本主义本质决定的,是垄断资本主义对外关系的一种体现。垄断资本追逐高额利润,控制市场、原料和投资场所,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对已取得政治独立的广大发展中国家进行形形色色的控制。世界历史发展的不平衡也是新殖*义的一个前提。二战后独立的原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仍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这就为昔日的殖民列强推行新殖*义提供了条件。

关于推行新殖*义的主、客体问题。认为,推行新殖*义的主体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而客体则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不仅仅是那些有?新殖民政权”的所谓“新殖民地”)。他们不同意关于美国是新殖*义,英法比等老牌殖民国家是老殖*义的说法,认为昔日的宗主国在殖民地独立后也推行新殖*义。另外,“集体新殖*义”也是客观存在,欧共体采取共同行动干涉发展中国家内政就是一种表现。

国外学术界也注重对新殖*义的研究。许多非西方国家的民族主义者对新殖*义的理解与中国较接近,典型的代表是加纳前总统恩克鲁玛。他认为,二战后,旧殖民体系受到沉重打击而无法维持,*阵营日益壮大,为了使殖*义适应西方失去政治霸权的新局面,西方列强采取种种手段(包括控制国际市场和操纵商品价格;高利率;“经济援助”;“无形贸易”;文化渗透等)加强对欠发达地区的控制。新殖*义控制下的国家在理论上讲是独立的.,但其经济制度、政治政策以及文化和意识形态等方面,都受到外力的严重影响和支配,从而加大了这些国家与富国之间的差距。恩克鲁玛指出:新殖*义不仅是一种制度和统治形式,也是一个历史发展阶段,它是“帝国主义最后的,也许是最危险的阶段。”

西方学者对新殖*义问题也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在对新殖*义的本质的认识上,许多学者与东方学者的观点是相通的。他们认为:新殖*义是在旧殖民体系解体和非殖民化运动取得成功后,西方发达国家对非西方国家实行间接统治的一种方式(或者体系、制度等),是殖*义在新时期的继续和发展。但他们的表述和侧重有所不同。例如,科林·利斯在《肯尼亚的欠发达;新殖*义的政治经济学》中指出:新殖*义本质上就是一个国家的人民大众受到外国资本。通过非直接殖民统治的方式进行支配的一种体系。而斯塔夫里阿诺斯则说:“如果说殖*义是一种凭借强权来直接进行统治的制度,那么新殖*义就是一种让予政治独立来换取经济上的依附和剥削的间接统治制度。”

8、案例

一、新殖*义在东南亚

一般来说,新殖*义的控制主要是通过经济或货币的手段来进行的。此外,还辅之以其他必要的非经济手段,如政治、军事、思想文化等手段。“对殖*义控制下的国家,控制其*政策的办法,可以用以下的方法来实现:支付这个国家的行政费用,安置居于决策地位的文职官员,强迫接受帝国主义国家所控制的银行制度从而从财政上控制外汇。”

1.经济手段

在世界经济领域,西方世界在很大程度上起着主导作用。“在世界经济发展的竞争中,他们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这就使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实际上是按西方世界,特别是美国的意图进行的。”“新殖*义的经济手段,最主要的是实施经济控制,即投资、贸易、提供援助或实施制裁。”跨国公司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崛起而出现的经济实体。由于跨国公司本身作为“资本流通国际化”的主要媒介,在新殖*义时代,跨国公司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对旧殖民地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实行经济控制的重要手段。东南亚国家普遍从20世纪60年代实施工业化战略,于是大量吸引外资。美国埃克森石油公司、通用汽车公司、英国壳牌公司、荷兰飞利浦公司、德国西门子公司等众多著名跨国公司均在东南亚设立了子公司。资的引进确实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解决了东南亚国家的资本和技术问题,但与此同时,西方国家通过直接投资不断进行经济扩张,加强对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剥削与控制。在此过程中,高举*、公民权旗帜的西方国家却刻意忽视东南亚国家公民的*与公民权。“耐克”公司及其产品为世界人民所熟知。到目前为止,“耐克”公司所有的耐克鞋都是在美国之外生产的。理由很简单,“耐克”公司显然看上了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成本。按美国劳动法,一个劳工每小时的工资不得低于5.15美元。而1997年前,在印度尼西亚的子公司雇佣一个女工,每天工作8小时所得的人工费才1.35美元。后来在有关方面的压力下,才涨到了1.80美元。1997年前,在印度尼西亚生产一双耐克鞋的成本仅为6.50美元,而这种鞋一经转手在美国市场则以50-100美元的价格出售。其中的巨大利润恰恰揭露了跨国公司走遍东南亚的真实动机。跨国公司在为东南亚各国勾画经济腾飞的表象的同时增加了各国对外国资本的依赖性,并在一定程度上为各国民族工业的崛起制造了障碍。

此外,跨国公司还凭借其巨大的经济优势任意粗暴地干涉所在国的内政,甚至通过贿赂、胁迫、策划政变等卑鄙手段左右所在国的政局。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相继成立了一些国际性的组织机构,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国际金融公司、国际开发协会、发展援助委员会等,通过“援助”与“合作”形式向发展中国家进行国家资本输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发达国家的所谓“援助”是以发展中国家的屈从为交换条件的。这些冠冕堂皇的“援助”带着善意的面孔理所当然地加强了对东南亚国家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控制。军事力量、本国资本乃至西方意识形态的进入均成为发达国家进行“援助”的前提条件。采用削减或暂停援助,甚至是经济制裁是新殖*义者的另一类控制手段。越南全国统一后,*全国建立起政权,美国立即宣布对越南实行禁运,禁止任何美国公司和个人到越南投资和从事贸易,同时还阻止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机构对越南提供援助和贷款。美国对越南的禁运直到1994年才结束。

20世纪末发生的东南亚金融危机表明,西方大国的经济控制手段有了新的发展。马哈蒂尔在谈到20世纪末那场金融危机的危害时说:“那些制造经济危机使我们遭遇严重困难的人,跟当年的殖民者差不多,也就是过去对世界进行殖民统治的人。我们不要以为他们的本性改变了。老虎的斑纹不变——本性难移。”

2.政治手段

在东南亚各国独立前后,原宗主国与旧殖民地签订了各种不平等条约,条约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1953年10月22日,法国与老挝签订《法国老挝友好联合条约》,还签订《法国和老挝外交专约》及其他附属专约,法国承认老挝独立,老挝声明隶属于法兰西联邦;老挝优先聘用法国的技术人员,法国在老挝没有外交使节的国家代理外交事务。”类似的条约举不胜举,条约条款将西方国家对东南亚各国的控制野心暴露无遗。新殖*义的实行以原殖民地的独立为代价,而这并不意味着西方国家就此放弃了对原殖民地的政权控制。“在新殖*义的领地中,由于前殖民国家在理论上已经放弃了政治控制,因此,如果由于新殖*义所造成的社会状况而引起了*,就可以牺牲当地的新殖*义控制的*,而由另一个同样驯服的受新殖*义控制的*来代替。”冷战期间,西方国家千方百计地阻止“共产主义”在东南亚国家取得政权。与此同时物色着既能控制东南亚各国内政,又能保证西方国家利益的最佳“代理人”。即便是进入了21世纪,西方国家仍未放弃对东南亚国家内政的干涉。

3.军事手段

新殖*义下的军事手段包括:建立军事基地、订立军事协定、武力入侵、军事援助、支持政变等。美国对越南的入侵是西方国家战后干涉他国的典范,1958年美国通过提供武器支持印尼*者则是军事援助的体现。美国的*情报局还支持柬埔寨的朗诺集团发动政变,推翻了哈努克亲王。16类似的军事手段不胜枚举。2005年,美国在东南亚地区频繁举行军事演习,通过与东南亚国家的联合演习拉近与这一地区国家的距离,加大合作力度,尤其是军事合作力度,从而获得在东南亚国家的主导地位。这表明西方国家对军事手段的重新定义与重新运用。

4.意识形态控制

意识形态控制在东南亚的新殖*义推行中被置于重要地位。冷战时期表现为“反共产主义渗透”,冷战后则表现为向发展中国家兜售西方的、从价值观念到政治制度等一整套东西,目的是为了维护其世界霸主地位。

东南亚(菲律宾)是新殖*义最早的试验场所,新殖*义对东南亚的影响不可低估。新殖*义与旧殖*义有着相同的动机与效果,最大的不同则在于“新殖*义是一种让予政治独立,经济上实行控制的间接制度。”表面上,新殖*义与经济的联系更为紧密,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新殖*义对东南亚国家的政治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新殖*义对东南亚的影响

1.新殖*义使东南亚政治发展处于依附性状态,很难达到自主发展。

独立之初东南亚各国*就无法自主选择国家*和政治制度。原宗主国将自己的政治制度强加于东南亚国家。在东南亚各国谋求政治改革与发展时,西方国家又妄加干涉,妨碍了东南亚国家的独立自主发展。

2.新殖*义亦是东南亚国家每次政治动荡的祸因之一。

东南亚国家本身由于民族、宗教众多、文化多样而具有较多的矛盾。而西方国家为了自身利益往往支持一方,压制另一方,有时甚至亲自制造不稳定以创造干涉的机会。冷战时期,东南亚国家尤其是印支成为冷战的前沿阵地,冷战后,美国等西方国家又以*和*为借口,干涉东南亚国家内政,同样不利于东南亚国家的政治稳定。1以上两点主要是针对新殖*义对东南亚造成的负面影响。应该指出的是,凡事都有其两面性。新殖*义破坏东南亚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东南亚各国的个体发展与集体发展创造了契机。

新殖*义在恣意践踏东南亚独立国家主权的同时,激起了东南亚国家的民族意识与爱国热情。意识形态上的侵略则引发了东南亚国家人民的民族自尊,以及对本身文化价值的反思,从而促进了且有本民族特色的现代政治文化的形成。冷战结束后,*问题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变得非常突出,甚至成为西方国家指责发展中国家,妄图控制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手段。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东南亚国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观。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和新加坡总理李光耀是东南亚批判西方价值观念和*政治的领头羊。他们积极捍卫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本民族的价值观念和民族利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亚洲价值观”。

然而,这些正面影响并不是西方国家推行新殖*义的本意,而恰恰是背离了他们的初衷的。因此,整体而言,新殖*义对东南亚国家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带来的负面效应远大于正面效应。认识这一点对于我们客观地评价新殖*义,从容地应对新殖*义是十分重要的。

上一篇: 五云楼

下一篇: 铆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