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甘河

科普小知识 2023-11-20 21:15:33
...

甘河是嫩江支流,发源于大兴安岭山脉东侧沃其山麓,海拔1197米。呈西北——东南流向,经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自治旗、鄂伦春自治旗,于黑龙江省嫩江镇附近汇入嫩江。主要支流有克里河、吉文河、嘎仙北无名河、阿里河、奎勒河等。

中文名称:甘河

所属水系:黑龙江支流松花江支流嫩江的支流

发源地:大兴安岭山脉东侧沃其山麓

主要支流:克里河、吉文河、嘎仙北无名河、阿里河、奎勒河

河长:490公里

海拔:1197米

河口:旗的额尔河乡下游15公里处

1、河流简介


甘河

  河流长约446公里,流域面积为近2万平方公里。支流中阿里河发源于伊勒呼里山南侧,河长124公里,流域面积约2183平方公里。甘河流域大部分处于山地之中,原始森林密布,草木茂盛,大兴安岭呼伦贝尔特产丰富,水源涵养条件好,甘河流域形状象一条长带,宽度比较均匀。甘河在阿里河河口以上的河段,两岸高山耸峙,山高谷深,河谷狭窄,宽度在1000米至1500米之间,河谷在阿里河河口至大杨树河段这一段中,高度略有降低,河谷变宽,在3000米至4000米之间,在大杨树至葛根河段,河谷平缓,深度变小,宽度在4000米至5000米之间。在葛根河至柳家屯河段,河谷变得十分狭窄,宽度在1000米左右。自柳家屯河段以下,河水进入了冲积平原,河道渐宽,河水流速减缓,直至汇入嫩江。

2、干流情况


甘河

  甘河,是汇入嫩江的主要河流,其发源于伊斯呼里山主峰大白山以西。流经鄂伦春自治旗、加格达奇区和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在莫旗的额尔河公社下游15公里处注入嫩江,其全长为490公里,河宽约100米,河深为1至3米。

在加格达奇区境内,甘河右岸较大支流有:克一河、小奎勒河;左岸有阿里河。甘河是从西北部的老道口流入境内的,流经西南、白桦乡,在额尔格奇河河口出界。境内长55公里,汇水面积为112平方公里。

甘河谷坡为20°至40°,谷底宽为3~4公里,呈梯形或浅槽形河谷。河道沿右岸而行,有较多的石砬子,水流较急,河道曲折,呈S形或Ω形接连不断。旧河道和牛轭湖时时可见,从两岸注入甘河的小溪较多,水泡子星罗棋布,砂滩、砂咀出现甚多,一般在0.4至1.0平方公里左右,最大的在老道口附近,长达2.5公里,宽约500米为砂卵石。河流凹岸因水流冲刷坍塌形成土岸,凸岸则为砂、卵石滩淤积。

3、主要支流


甘河

  加格达奇河,是注入甘河的一个北部支流,发源于境内北部山脉。流经加格达奇区长虹街,在曙光街注入甘河,其全长195公里。河下游比较弯曲,河口附近受甘河洪水顶托影响,遇暴雨水位猛涨。为防止洪水泛滥成灾,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加格达奇区人民*逐步加固完善了加格达奇河两岸的防洪大坝工程。

额尔格奇河,也是注入甘河的北部支流之一。发源于境内北部山脉,河长54公里,流经加北乡境内。额尔格奇河分别先后汇进了头道河、二道河、五叉沟河、克尔铁特河、五叉沟一泉和五叉沟二泉的水流。流经白桦乡境内的靠山村、东沟村、白桦畜牧场和额尔格奇铁路桥后汇入甘河。它是加格达奇区境内贯穿南北的第二大河流。

塔列吐河,发源于境内西北部山脉,与发源于境内西部山脉的小莫尔可河汇流后,一起流经白桦乡境内注入甘河。它是甘河的主要支流之一。

另外,有发源于西部山脉的即在加铁生活段农扬附近的库尔奇河,流经科研站附近注入甘河。还有位于区内南部额尔格奇铁路桥东侧的3个宝龙泉和位于加嫩公路西侧五叉沟附近的2个五叉沟泉。

4、水文特征


甘河

  甘河在4月中、下旬开河,在11月上、中旬封河,冰期长达5至6个月。年降水量为500毫米左右,多集中在6至8月间。据水文站记载,多年水位平均在98.24米,最高洪水位为102.01米(1988年8月9日测);最低水位为97.56米(1988年4月4日测)。多年平均流量为66.7立方米/秒,最大流量为3200平方米/秒(1988年8月9日测);最小流量为0.43立方米/秒(1985年2月12日测)。水中含盐度极值平均为209毫克当量/升,最大时为260毫克当量/升(1983年7月20日测)。河水总硬度极值从1975年至1984年平均为0.7毫克当量/升,最大为1.03毫克当量/升(1976年2月16日测)。酸碱度(PH)极值多年平均为7.0,最大为8.1(1976年7月11日测)。

5、基础设施


甘河

  镇内交通发达,哈加铁路贯穿全境,东南可直达哈尔滨,西可直达呼伦贝尔市,S301油路由东向西直通首府海拉尔,与友邻乡镇形成四通八达的铁路、公路网。程控电话装机容量达5000门,移动电话2000多户,有线电视网覆盖率达100%,小城镇建设不断增强,由镇*与林业公司共同筹资兴建的甘河文化休闲广场于2001年建成投入使用,为全镇广大职工群众健身娱乐提供了良好的活动场所。

6、流域生活

甘河流域以这里的青山秀水,哺育了流域内的各族人民,在嘎仙北无名河畔,有着鲜卑族的发源地——嘎仙洞,他们在这里,成长、强盛,去逐鹿中原,其中的拓跋氏鲜卑还建立了强大的北魏王朝。斯人已逝,时至今日,这里仍旧是鄂伦春、达斡尔等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

7、自然灾害


甘河灾害

  1988年,由于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全球大部分地区气候反常,大兴安岭甘河流域在其影响下于8月初连降大雨。最大降雨量是8月7日,甘河上游的吉文站61毫米,阿里河站121毫米,加格达奇站83毫米,致使甘河水位猛涨。8月9日下午4时,最大洪峰到达加格达奇站,最大流量为3200立方米/秒,最高水位102.01米,超过警戒水位2.58米,原设计标准为20年一遇洪水的甘河大堤,虽然经受住1986年50年一遇洪水的考验,但面对这次百年一遇的洪水却不堪一击。水位超出坝高,大坝有100多米被冲毁。曙光街道、光明街道的5平方公里的居民区进水,白桦乡约40平方公里的田野泡在水里,受灾2487户、11636人,冲毁堤坝5.4公里,冲毁公路约1.8公里。农田绝产1000亩,房屋有264间倒塌、1538间被毁坏。造成经济损失总计为2340万元。

1989年6月26至30日,因降水集中,甘河出槽,河南部份被淹。到7月21日,甘河再次出槽,河南公路中断7天之久,甘河两岸农田几乎绝产,灾情仅次于1988年。

8、治理开发


甘河

  甘河原堤坝于1983年破土动工,1984年修筑主体工程并对老河道进行改道,裁弯取直。甘河原堤坝的筑成,对抵御洪水、减轻水害起了一定的作用。1986年,堤坝经修筑加高,拦住了50年一遇的洪水。1988年在百年一遇特大洪水冲击下,虽然水位超过坝高,部分坝身冲毁,但仍起到蓄洪作用,使水灾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河南护田堤在1985年完成,于1986年被50年一遇的洪水冲毁。1989年在组织对甘河原堤坝修复的同时对白桦乡的防洪堤也进行了施工。1989年初,重新设计了50年一遇防洪标准的甘河堤坝,并于1989年5月1日破土动工,1990年8月全部竣工。新建甘河堤坝本着防洪、交通、旅游相结合的原则,采用了主坝和副坝结构。主坝顶宽4米,副坝顶宽8米。副坝顶铺砂石路面,既适应抢险运输需要,又适宜游人游览参观。1990年,对白桦防洪堤进行维修,完成土方500立方米。水利局一手抓堤坝建设,一手抓堤坝管理。为减轻洪水对堤防的压力,对甘河大桥南岸行洪区内企事业单位、房屋等进行清障工作。从1984年起,先后拆除房屋2000平方米,价值300万元;搬迁了行洪区内的*干校、审查站,森警大队等十几个单位。新建甘河堤坝竣工后,在堤上要道设了路拦两道,派3名护堤员巡护,以加强对堤坝的管理。

上一篇: 石塘人家

下一篇: 哀乐女子天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