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年性息肉
科普精粹
- 幼年性息肉
- 宫颈息肉的症状
1、概述
幼年性息肉是病理诊断,显微镜下息肉内为分化良好而大小不规则的腺体,腺上皮分化成熟无异型增生,间质由大量肉芽组织构成,腺体呈不同程度的囊状扩张,贮有液体,故也称黏液性或潴留性息肉。属于肠道错构瘤性息肉,90%以上发生在儿童,成人亦可发病。小儿幼年性息肉是小儿下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多为单发,且多位于直肠和乙状结肠,但亦有多发、位于近端大肠者。
2、病因
病因仍不明确,主要有五种推测:①慢性炎症刺激肠道的慢性炎症使局部黏膜发生溃疡,结缔组织或肉芽组织形成,表皮、腺上皮及下层组织增生;②慢性机械刺激坚硬的粪便、肠道寄生虫等非炎症因素长期刺激,导致黏膜、腺上皮和黏膜下组织局限性增生;③胚胎组织异位指机体某一器官内正常组织在发育过程中出现错误的组合排列而形成病变;④病毒感染;⑤遗传因素。
3、临床表现
无痛性血便是主要表现。大便反复带血,便血发生在排便将完时,多在粪便的表面有一条状鲜红色血迹,不与粪便混合。少数病例便后自肛门滴鲜血数滴。息肉可突然脱落而大出血。当息肉表面继发感染时,除便血外尚有少量黏液、脓液。病儿排便时一般无痛苦。高位的大息肉可因肠蠕动受阻或蒂柄牵引肠壁,而引起腹痛甚至肠套叠。低位的息肉排便时可将息肉推出肛门外,可见肛门处一红色圆形肿块,如不及时将其送回,可发生嵌顿坏死。
患儿的全身情况通常无改变,个别高位息肉病儿的便血和粪便相混合,长期未被发现,可有轻度贫血。
4、检查
首先要行肛门检查,排除肛裂,然后行直肠指检,手指插入肛门仔细扪查直肠四壁有无肿块,直肠内息肉常可扪及肿块,直肠以上息肉指检基本无法扪及。辅助检查主要有:
1.结肠镜
内镜下表现为有蒂或亚蒂息肉,直径一般1cm左右,表面颗粒状,形似草莓。结肠镜不仅能明确诊断且同时能治疗,为首选检查。
2.钡剂灌肠造影
可见充盈缺损影像,检查小儿费力、要求高,现已基本不用。
3.B超、CT
可发现较大的息肉,一般不常规采用。
5、诊断
无痛性血便的症状,肛门直肠指检,结合纤维肠镜、钡剂灌肠造影、B超、CT等可诊断。
6、鉴别诊断
单发的幼年性息肉主要于以下疾病鉴别:肛裂、其他炎症性肠病、腺瘤性息肉等,小儿结直肠癌,虽罕见,但确实有,息肉切除后常规病理检查,由病理科医生诊断。多发的幼年性息肉主要需于以下疾病鉴别:
(1)幼年性息肉病其诊断标准是:结直肠5个以上的幼年性息肉;整个胃肠道幼年性息肉;任何数目的幼年性息肉伴家族史;
(2)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主要表现为全结肠多发性腺瘤性息肉,有家族史;
(3)Peutz-Jeghers综合征其特点为皮肤黏膜色素沉着,肠道错构瘤性息肉。
7、治疗
小儿无痛性血便病因多为幼年性息肉,因:①虽目前基本认为幼年性息肉为良性错构瘤,对于是否恶变尚无定论,但已有文献报道幼年性息肉有恶变,幼年息肉腺体的异型增生恶变成结直肠癌,其恶变过程推测为幼年性息肉-腺瘤-癌;②幼年性息肉虽绝大部分为单发、位于直肠乙状结肠,但随着小儿大肠镜检查的逐渐开展,发现多发者、更高位的息肉也不少;③无痛性血便应于其他原因的便血相鉴别,如真性腺瘤性息肉、罕见的低龄儿结直肠癌;④幼年性息肉可生长巨大,引起肠套叠、突然脱落致大出血,导致急诊处理,大大增加风险、并发症及治疗费用;⑤长期的便血能导致贫血;⑥便血对家长、患儿是一种不良精神刺激。故小儿无痛性便血要行结肠镜检查,首先明确病因、排除其他疾病可能,其次检查出幼年性息肉,可同时行圈套器套住蒂部后电凝切除、钛钳夹住蒂部后缓慢脱落。如息肉过大,大肠镜下切除风险过大,可再次充分准备后在手术室争取大肠镜下电凝切除或钳夹切除达到微创效果,术后严密观察,预防或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迟发性穿孔,如仍无法切除,可开腹手术,切开肠管切除。
低位息肉直肠指检能触及者,可手法摘除,即用手指在直肠内压迫息肉蒂部,使其在蒂和息肉相接部离断,一般出血不多,如息肉大而蒂长者可以手指将息肉钩出肛门外,用丝线结扎蒂部,然后将息肉送还直肠内,待其自行脱落。手法摘除有一定的出血风险且不能排除息肉是否多发等情况。
8、预后
幼年性息肉为良性疾病。单发的幼年性息肉,电凝切除后即治愈,但不排除再发,如再出现便血症状,要复查结肠镜。多发的幼年性息肉或达到幼年性息肉病标准的,再发率高,要定期复查大肠镜,具体的复查时间不统一,一般可于第一次大肠镜检查后1年复查。大肠镜息肉切除,主要风险有:息肉切除的蒂部再出血、息肉切除处肠壁损伤(可有腹痛、腹膜炎症状,严重的可迟发性穿孔)。
9、预防
病因仍不明确,目前尚无确切的预防措施,能做到的主要有:多吃粗纤维食物、不吃刺激性食物,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