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使用效率
资金使用效率评价资金使用效果的一个参数,主要的两个指标是资产使用的有效性和充分性。在财务方面衡量资金使用效率的主要指标就是资产周转率。
中文名:资金使用效率
含义:评价资金使用效果的一个参数
指标:资产使用的有效性和充分性
目的:企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1、概述
企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企业资金充裕不仅可以及时偿还债务,支付职工薪酬,而且还可以满足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和对外扩张的需要。反之,资金短缺,轻则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转和生产经营等问题,重则可危及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企业在生产经营方面的很多问题都和资金管理息息相关。比如:如何降低库存是管理中极为关键的问题,而降低库存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盘活资金。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资金用于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向银行贷款几乎是企业的必经之路,但银行贷款的利息却又使企业的财务费用急剧上升。即便是股份制上市公司,可以通过二级市场进行融资,但依然要面对投资回报的问题。企业一方面要保持资金适当的流动性以应付到期的债务;另一方面又必须有效地降低资金占用成本。究其根本,还是如何盘活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问题。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根本上还是优化企业各项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结构问题。一个企业中资金中最重要的是流动资金,保持充足的流动资金,才是最重要的。衡量企业的资金的效率标准,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流动资金和流动负债的比率关系,当流动负债/流动资金大于1.5时,说明企业的经营状况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了,尽快回笼流动资金,补充血液,如果在1.5之内,企业的资金流没有问题,资金的使用效率是高的,可以放开去运营。
2、提升措施
提高认识
首先要开源节流,增收节支;其次要通过短期筹款和投资来调剂资金的余缺;最后,必须对资金实施跟踪管理,做到专款专用,防止资金被挪用和形成“三角债”。由于资金的使用周转牵涉到企业内部的方方面面,企业管理者要认识到管好、用好,控制好资金不单是财务部门的职责,因为它是关系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各个生产经营环节的大事。所以要层层落实,严格把关,提高资金的周转和使用效率。
分配资金
首先,要保证有充足的资金来满足正常生产经营需求;其次,保证资金高效率的使用,企业通过增加流动现金和控制现金流出来获取维持日常生产经营和扩张所需的资金;再次是要降低现金流动过程中的风险,准确预测资金收回和支付的时间。比如应收账款的收回期限,生产原料、物资的采购时间等,降低任何可能导致企业产生经济损失的风险。否则,易导致收支失衡,资金拮据等问题。最后就是要合理规划企业现有的资金,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投资,流动资金和固定资金的占用应合理分配。
账目管理
加强存货及应收账款管理是盘活资金、解决资金占用困扰的一项重要措施。加强存货管理,建立健全存货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在物资采购、领用、销售及产品管理上建立规范的制度,堵住漏洞以形成有力的内部牵制,定期检查盘点,尽可能压缩积压的库存物资,避免资金呆滞,针对不同行业,了解行业所处经济周期、销售旺季、淡季等,用科学的方法建立存货的最佳结构。同时,对赊销客户的信用进行调研评定,建立客户信用档案,定期核对应收账款,制定完善的收款管理办法,严格控制账龄。另外,在不影响信用的基础上,推迟付款时间等。企业要盘活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把其作为提高自己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不可或缺的管理手段,同时,企业要制定好经营管理战略与策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使资产也能保值和增值,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有效的进行生产经营,不断发展壮大。
3、计算方法
通常情况下通过单位时间内资金的流通次数或者单位资金在单位时间内获得的收益进行衡量。效率一般用v表示流通时间为t、流通次数为N、原始资金为a、最终资金为b、则一般的两种公式为:
1.v=N(t)
2.v=b/a
4、特点
有效性
指使用后的效果,是一种描述产出的概念;
充分性
指使用的程度,是一种描述投入的概念;
流动性
资金使用效率评价的财务比率是资产周转率。
其计算公式为:v=1.N(t)
2.v=b/a
资产周转率=固定时间周转额/周转次数。
资产剩余率针对相关事项关联的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
5、周转率
简介
总资产周转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的主营业务收入与资产总额比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总资产平均余额。
其中:总资产平均余额=(期初总资产+期末总资产)/2。
总资产周转率也可用周转天数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总资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的高低,取决于主营业务收入和资产两个因素。
1、流动资产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的主营业务收入与流动资产平均余额的比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流动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其中:流动资产平均余额=(期初流动资产+期末流动资产)/2。
流动资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流动资产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指标不仅反映流动资产运用效率,同时也影响着企业的盈利水平。企业流动资产周转率越快,周转次数越多,表明企业以相同的流动资产占用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越多,说明企业流动资产的运用效率越好,进而使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均得以增强。反之,则表明企业利用流动资产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差,效率较低。
2、固定资产周转率
固定资产周转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的主营业务收入与固定资产平均净值的比率。它是反映企业固定资产周转状况,衡量固定资产运用效率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固定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固定资产平均余额。
固定资产周转天数=360/固定资产周转率。
固定资产周转率越高,表明企业固定资产利用越充分,说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得当,固定资产结构分布合理,能够较充分地发挥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企业的经营活动越有效;反之,则表明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不高,提供的生产经营成果不多,企业固定资产的营运能力较差。
3、长期投资周转率
长期投资的数额与主营业务收入之间的关系不一定很明显,因此很少计算长期投资的周转率。
长期投资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长期投资平均余额。
长期投资周转天数=360/长期投资周转率。
单项资产
单项资产的周转率,是指根据资产负债表左方项目分别计算的资产周转率。其中最重要和最常用的是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
1、应收账款周转率
它意味着企业的应收账款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周转的次数。其计算公式如下:
应收账款周转率(次数)=主营业务收入/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其中: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应收账款周转率(次数)。
或=(应收账款平均余额×计算期天数)/主营业务收入。
2、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有两种计算方式。一是以成本为基础的存货周转率,主要用于流动性分析。二是以收入为基础的存货周转率,主要用于盈利性分析。计算公式分别如下:
成本基础的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存货平均净额。
收入基础的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存货平均净额。
存货平均净额=(期初存货净额+期末存货净额)/2。
存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存货周转率。
使用目的
不同报表使用人衡量与分析资产运用效率的目的各不相同:
1、股东通过资产运用效率分析,有助于判断企业财务安全性及资产的收益能力,以进行相应的投资决策。
2、债权人通过资产运用效率分析,有助于判明其债权的物质保障程度或其安全性,从而进行相应的信用决策。
3、管理者通过资产运用效率的分析,可以发现闲置资产和利用不充分的资产,从而处理闲置资产以节约成本。
6、逾期贷款
可按期末余额和平均余额计算,其公式如下:
期末逾期贷款率=期末逾期贷款余额/期末贷款总余额 平均逾期贷款率=全期逾期贷款平均余额/全期贷款平均余额
式中的逾期贷款平均余额是指实际逾期额,包括逾期变展期,短期常用部分。一般情况下,逾期贷款率不应超过8%。该比率越低,贷款回收本金的情况越好,资金的使用效率越好,资产的风险程度就越低,反之亦然。
7、经济指标
总资产周转率,也称总资产利用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的销售收入与资产总额的比率,它说明企业的总资产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周转的次数。其计算公式如下:
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资产平均总额。
其中:固定资产平均余额=(期初总资产+期末总资产)/2。
总资产周转率也可用周转天数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总资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的高低,取决于主营业务收入和资产两个因素。增加收入或减少资产,都可以提高总资产周转率。
8、其它
收帐
应收账款周转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的主营业务收入与应收账款平均余额的比值,它意味着企业的应收账款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周转的次数。应收账款周转率是反映企业的应收账款运用效率的指标。其计算公式如下:
应收账款周转率(次数)=主营业务收入/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其中: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应收账款周转率(次数)。
或=(应收账款平均余额×计算期天数)/主营业务收入。
一定期间内,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周转次数越多,表明企业应收账款回收速度越快,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效率越高,资产流动性越强,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同时,较高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可有效地减少收款费用和坏账损失,从而相对增加企业流动资产的收益能力。
付账
应付账款
(2)应收账款是时点指标,易于受季节性、偶然性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为了使该指标尽可能接近实际值,计算平均数时应采用尽可能详细的资料。
(3)过快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可能是由紧缩的信用政策引起的,其结果可能会危及企业的销售增长,损害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存货
存货周转率有两种计算方式。一是以成本为基础的存货周转率,主要用于流动性分析;二是以收入为基础的存货周转率,主要用于盈利性分析。
计算公式分别如下:
成本基础的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存货平均净额。
收入基础的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存货平均净额。
存货平均净额=(期初存货净额+期末存货净额)。
存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存货周转率。
以成本为基础的存货周转率,可以更切合实际的表现存货的周转状况;而以收入为基础的存货周转率既维护了资产运用效率比率各指标计算上的一致性,由此计算的存货周转天数与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建立在同一基础上,从而可直接相加并得到“营业周期”。
存在问题
公司募集资金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资金面趋紧。考察上市公司资金
宽裕度的指标主要有两个:上市公司经营现金流净额与主营收入比值、货币资金与主营收入比值。
若将2001年中期之前上市的公司作为一个群体考察,结果显示,2002年中期该类上市公司平均资金宽裕度与同期相比出现下降,具体表现在货币资金比率降幅较大,而经营现金比率降幅较小。(剖析主流资金真实目的,发现最佳获利机会!)
为避免受新发行公司资金宽裕度影响,我们将发行上市公司超过3年以上的公司(1997年之前上市)作为一个群体来考察,结果显示,2002年中期该类公司平均资金宽裕度与同期相比仍然出现下降,主要表现经营现金比率降幅较大,而货币资金比率降幅较小。
我们将1998年之后上市的公司按其上市时间的先后顺序分类统计,结果显示,上市时间越早,平均资金宽裕度越低,上市时间越迟,资金面越趋于宽松。同时在新上市的公司中,两个考察指标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现象。如在2001年上半年上市的公司,其2001年中期货币资金与主营收入比值高达1.41,显示公司现金充裕(刚完成新股发行不久,大量现金还存在银行),而经营现金流与主营收入比值则只有0.03,说明新资金还没来得及投入到经营中,或部分投入经营但还没有产出。但该类公司2002年中期情况则已明显改观,即货币资金比率大幅下降,经营现金流比率大幅上升。这种情况在2000年上市的公司中也有所表现。
截至8月26日,公布半年报的上市公司已逾千家,对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02半年报的不完全统计显示,平均每家公司的闲置资金(货币资金加短期投资)数额为3.66亿元,其中平均货币资金为3.28亿元,平均短期投资为3847万元,同比微增了0.07%;因为平均每家公司的总资产为31.78亿元,同比增加了28.01%,所以闲置资金占总资产的比重由2001年中期的14.75%下降为11.53%,同比下降了21.83%(2001年中期上市公司平均每家公司闲置资金数额为3.66亿元,同期平均总资产为24.83亿元)。
从资金闲置的绝对数额来看,2002年中期沪深两市有10家上市公司资金闲置数额超过20亿元,比15家减少了5家;除带H股的中国石化和华能国际外,其中上菱电器的闲置资金最多,为39.8亿元。从闲置资金占总资产的比重来看,与2001年相比,在所统计的公司中有34家上市公司的闲置资金占总资产的比重在50%以上,同比减少了20家左右;其中闲置资金比重最高为77.71%,相比同期的比重最高值87.96%也有明显下降。进一步分析表明,闲置资金占总资产比重排名靠前的公司中2002年上市的新股和新增发的个股占了较高比例,这主要是因为募集资金的投入使用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根据项目的进度来安排,从而其资金闲置有一定的合理性。而上市的用友软件虽然已经过高比例现金分红,其资金闲置排名仍再次占据榜首位置,这可能是和其行业特性有关。此外,从半年报可以看出,闲置资金的存在形式主要是流动资金、国债投资和银行存款,而大股东借款、其他借款等其他几种资金占用形式已很少见到。这表明,上市公司对于募集资金的使用更趋于理性化,把投资的安全性置于首位。
截至8月24日公布的2002年半年报显示,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投向更改的随意性有了较大的降低。2001年从二级市场融资(新发、增发、配股)的上市公司有185家,今年上半年披露募集资金投向变更的上市公司合计才32家,比起同期的120家有了较大幅度的降低。
统计显示,2001年从证券市场融资的上市公司,不论是变更家数还是变更金额都有所下降。1999年有120家变更募集资金投向,2000年增加到约140家,2002年中报显示,2001年变更的下降到32家,其中金额最高的是6.5亿元,同期为7.36亿元,其余变更的金额也大都控制在几千万元的规模,比往年都有所下降。
具体细分的情况为:新发上市的66家上市公司中,变更募资投向的有15家,占22.72%,平均每家变更金额约为1.1亿元;增发的17家上市公司中只有两家发生了变更投向的行为,占11.76%,而且金额较小,平均每家5000万元;配股的公司较多,实施了配股的总计102家公司中,有28家变更了募资投向,占27.45%,平均每家也有约1.2亿元的资金变更了投向。
从变更资金的上市公司情况来看,变更的原因和历年一样,但最为普遍的是因为市场和公司经营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不再具备实施项目的条件,而往年还提得较多的“项目论证不充分”等理由,如今则显得比较少见。分析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于,市场变化不属于人为控制范围,这样责任就都推给了市场。
除了变更项目,今还多出来一个暂缓投资的现象,这种现象在发行新股和配股的上市公司中犹多,暂缓的募股资金,也多半躺在银行睡觉,或者部分用于投资国债。与同期股市走势相联系,这反映了实行配股的上市公司有在相对价格较高的时候完成募资行为,圈完钱原先的项目就不适用了,需要“进一步考察论证”。
这也反映了相当一部分上市公司筹资心切,为获得尽量多的募集资金,在当初立项时就不够慎重,临时拼凑。当募集资金到位后,临时拼凑的项目经不起考证,自然缺乏可行性,只得改变投向。
虽然有一定数量的上市公司没有严肃对待募集资金,但是我们还是欣喜地看到,这种现象比往年都有了较大的下降,也就是说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正在认真地按照招股说明书进行募集资金的投入,这对我国证券市场完善地发挥资源配置优化的作用是十分有利的。
从2000年至2001年,上市公司进行委托理财的现象开始逐步增多,2001年达到了高峰。据不完全统计,2001年中期有委托理财行为的A股上市公司达140多家,涉及委托理财金额超过180亿元。上市公司进行适度的委托理财,可以提高短期闲置资金的使用效率,获得一定的收益,同时又可以避免仓促投资可能造成的损失。但如此多的上市公司热衷于委托理财,忽视在主营业务上的投入,也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和忧虑。
从已公布的中报来看,上市公司委托理财热开始降温。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2年8月26日,在已公布中报的上市公司中,有77家公司披露了委托理财事项(只统计新增的和延续到第二季度以后的委托理财项目),涉及委托理财金额约80亿元,较同期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在上述77家上市公司中,有1家2001年新上市的公司、1家2002年进行增发的公司、5家2001年进行配股的公司,占委托理财上市公司数量的9.1%,这与同期40%的比例相比,有大幅度的下降。上述7家上市公司的募集资金总额为29.38%,其委托理财规模为6.97亿元。这表明大部分进行委托理财的上市公司,其委托理财资金主要来源于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而且委托理财多为1年期以内的短期投资,提前收回委托理财资金的现象也较多,进行委托理财的上市公司对委托理财资金的风险控制较为重视,上市公司盲目进行委托理财的现象减少。
从委托理财的收益情况来看,上述77家进行委托理财的上市公司中,已产生收益的委托理财年收益率在3%-10%之间,加权平匀收益率为5.15%。与同期6%-12%的年收益率相比,委托理财的收益率水平有显著的下降,其中北大高科、实达电脑的委托理财出现重大亏损,成都华联、中国卫星(原中国泛旅)的委托理财存在较大的无法全部收回的风险。
在2002年上半年已产生委托理财收益的上市公司中,有58%的上市公司的委托理财年收益率没有超过6%,低于上市公司委托理财初期6%-8%的收益期望值。其余上市公司的委托理财在2002年上半年虽没有产生确定的收益,但比较2001年委托理财项目的收益率,部分上市公司委托理财的收益率也较低。如国栋建设2001年委托理财年收益率仅为0.6%;中国化建2001年委托理财亏损。
委托理财出现收益率下降、风险增大,使上市公司进行委托理财时更为慎重。可以看出,2001年下半年,上市公司委托理财是伴随着股市的大调整而出现降温的,上市公司委托理财资金大多是进行股票和债券投资,随着股市的调整,投入股市的委托理财资金的风险突现,部分资金发生难以收回或亏损的风险也不足为奇。
与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比较,上市公司进行委托理财的收益仍较高,这是吸引上市公司进行委托理财的关键,虽然2002年中期上市公司委托理财的年收益率有所下降(加权平均为5.15%),但同期,上述有委托理财行为的77家上市公司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92%,A股上市公司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22%,在上市公司的净资产盈利能力没有显著提高的情况下,委托理财对上市公司仍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在上市公司货币资金持有量方面,2002年中期A股上市公司期初与期末的货币资金持有量基本持平,上述有委托理财行为的77家上市公司货币资金持有量,期末较期初下降17%。在总体委托理财规模减小的情况下,上市公司的其他投资额有所增加。有资料显示,今年上半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将自有资金投入到主营业务的比例,较去年同期有显著的上升,上市公司逐步重视将提高主营业务经营质量作为提升业绩的动力,这是一个可喜的转变。同时我们也应重新认识上市公司的委托理财行为,适度合理的委托理财会对上市公司的经营产生积极的作用,但大规模的委托理财会占用上市公司公司大量的营运资金,影响公司主营业务的发展。
提高方法
企业资金管理的目的是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要创造更好的效益必须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要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就应降低资金占用量,加强资金的流动与周转,提高单位资金的获利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要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最好最直接的办法就是降低成本、费用,从而减少了资金的用量,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增加了企业的利润。
库存的增加,就意味着资金占用量的增加。因为库存产品本身占用大量的资金,由于库存商品还要承担储存费用,也可能还存在降价风险,。2007年全球汽车业亏损的很多,美国的福特汽车亏损200多亿美元,但是,日本丰田公司由于执行零库存计划,订单生产,所以2007年丰田公司赢利又创新高。虽然零库存是我们存货管理的一种理想,一般企业难以实现,但是,企业应以此为最高目标,不断完善存货管理,以达到零库存的目的。
生产环节,产品的生产,也会占用大量资金。
总之,企业资金效率的管理是企业管理中一个系统工程,作为财务部门应该与其他部门密切配合,在企业供、产、销、人、财、物等方面,协商一致,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做好企业资金使用方面的管理工作。
家庭资金
理财理念和成效关系个人和家庭今后的生活质量,主动理财的意识应当融入普通百姓的新年规划之中。
理财先要有个理财的理念。工作是要获得收入的,理财也会获得收入。最“划算”的方法是,用财产来挣钱,而不是被消费掉或随时间推移而悄然贬值。理财不是一次或几次成功的投资,而是长时间持之以恒地执行理财计划。理财需要时间,启蒙得越早、思考和行动得越快,对今后会越有利。而且,要想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就绝对不能糊里糊涂地花钱,从新年开始,每天记录“收支账”大有裨益,其中一个简单方法就是,收入记账法。
理财专家提醒,要想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就绝对不能糊里糊涂地花钱,从新年开始每天记录“收支记账”大有裨益,其中一个简单方法就是:收入记账法。
收入记账法要首先设定一个专门的银行卡,最好是发工资的账户,每发生一笔收入就将收入金额存入这个户头,银行就会把这些收入详细地记录下来。每隔一段时间就可以打一份对账单,看看收入多少再比照一下节余情况,就知道财务详细情况了。
收入记账法要首先设定一个专门的银行卡,最好是发工资的账户,每发生一笔收入就将收入金额存入这个户头,银行就会把这些收入详细地记录下来。每隔一段时间就可以打一份对账单,看看收入多少再比照一下节余情况,就知道财务详细情况了。
资金效率
企业资金管理的目的是为企业创造更多经济效益。要创造更好的效益必须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降低成本、费用支出
要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最好最直接的办法就是降低成本、费用,降低成本、费用,减少了资金的用量,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成本、费用的同时,就增加了企业的利润。
2、压缩库存,加速资金周转
库存的增加,就意味着资金占用量的增加,因为库存产品本身占用大量的资金,而且,由于库存商品还要承担储存费用,也可能还存在降价风险,2007年全球汽车业亏损的很多,美国的福特汽车亏损200多亿美元,但是,日本丰田公司由于执行零库存计划,订单生产,所以2007年丰田公司赢利又创新高。虽然零库存是我们存货管理的一种理想,一般企业难以实现,但是,企业应以此为最高目标,不断完善存货管理,以达到零库存的目的。
3、加速结算,压缩应收账款,减少呆账坏账发生率
有销售就有赊欠,有赊欠就存在应收账款,企业应加快收取应收账款,减少赊欠,提高资金到账率,减少资金占有率。在我国信用体系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的情况下,也有企业不讲信誉,不还欠款,这样致使销售方收不回来销售款造成呆账。加速结算,及时收取欠款,也可降低呆账发生率,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4、压缩生产资金占用
生产环节,生产产品,也会占用大量资金。企业应该科学设计生产流程,降低原材料消耗,降低水、电、煤等能源消耗。科学配置作业人员,减少人工费用。这样也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5、提高固定资产利用率
企业的固定资产占用资金量较大,且流动性最差。98年东南亚经济危机时,好多企业因为固定资产投资过大,资金流动性差,不容易变现,所以,企业恢复起来也很难。所以企业应强加资金投向管理。否则,一旦固定资产投资形成,大量资金被使用,就很难变现,对资金使用效率造成负面影响。
9、计算方式
资金使用效率是指资产利用的有效性和充分性。有效性是指使用的后果,是一种产出的概念;充分性是指使用的进行,是一种投入概念。
资产的运用效率评价的财务比率是资产周转率,其一般公式为:
资产周转率=周转额/资产。
资产周转率的种类:
资产周转率可以分为总资产周转率,分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和固定资产周转率)和单项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等)三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