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滨街道
面积2.2平方千米。2008年末户籍总人口38165人(均为非农业人口)。辖2个社区。办事处驻海宁一横路11号。行政代码:440803006.属东亚季风区,从北向南分别为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和热带气候,冬季常吹偏北风,夏季常吹偏南风或东南风,具有明显的季风气候特征。洪涝和干旱灾害经常发生,台风的影响也较为频繁。春季的低温阴雨、秋季的寒露风和秋末至春初的寒潮和霜冻,也是广东多发的灾害性天气。
中文名:海滨街道
行政代码:440803006
身份证前6位:440803
长途区号:0759
邮政编码:524000
隶属政区:霞山区
行政级别:街道
车牌号码:粤G
1、地方简介
海滨街道
海滨街道面积2.2平方千米。2008年末户籍总人口38165人(均为非农业人口)。辖2个社区。办事处驻海宁一横路11号。行政代码:440803006.身份证前6位:440803,长途区号:0759,邮政编码:524000。
2、行政区划
海滨街道区划
440803006001111海昌社区
440803006002111海宁社区
3、地方人口
海滨街道
海滨街道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15846
男:7984
女:7862
家庭户户数:4640
家庭户总人口(总):15413
家庭户男:7768
家庭户女:7645
0-14岁(总):3624
0-14岁男:2015
0-14岁女:1609
15-64岁(总):11632
15-64岁男:5663
15-64岁女:5969
65岁及以上(总):590
65岁及以上男:306
65岁及以上女:284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11445
4、地方特产
马坝油粘米
马坝油粘米
马坝油粘米是曲江县传统的优质水稻品种,以其米粒细小、质地硬韧、晶莹透明、油脂量高而著称,它的米粒细长,晶莹洁白,香滑软熟,饭后齿颊留香。一直是中国出口大米中的主要品种之一。马坝油粘米是曲江县的名优特产,在封建社会曾作为"贡米"。(韶关)
马坝油粘米质特优,用砂锅煲饭香味四溢,饭面泛起油光,把饭粒放到纸上有油迹留下,故称之为油粘,因其产地在曲江马坝而得名“马坝油粘”。
马坝油粘米最初原产于4000多年前“石峡文化”的发源地———马坝狮子岩两山之间的一小块稻田。文物单位在狮子岩挖掘文物土层时发现呈团状稻谷和米粒,均已炭化。经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鉴定,为人工栽培稻。据考证炭化谷粒距今已有4000多年。从炭化米的粒型来看,专家认为是籼稻,粒型和马坝油粘米极为相似,由此认定马坝油粘与其肯定有必然的渊源联系。
5、气候环境
属东亚季风区,从北向南分别为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和热带气候,冬季常吹偏北风,夏季常吹偏南风或东南风,具有明显的季风气候特征。温和湿润,阳光充足,雨水充沛,无霜期长,春季潮湿,阴雨日多;初夏气温回升,冷暖多变,常有暴雨,盛夏虽高温而少酷暑,常受台风袭击;秋季凉爽干燥,天气晴朗,气温下降明显;冬无严寒,但有短期寒冷。是全国光、热和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6、地形地貌
洪涝和干旱灾害经常发生,台风的影响也较为频繁。春季的低温阴雨、秋季的寒露风和秋末至春初的寒潮和霜冻,也是广东多发的灾害性天气。
地貌以三角洲冲积平原为主,占全市面积63.62%,丘陵山地次之,占土地面积30.40%,台地等占总面积5.98%。地处海滨冲积平原之上,处在粤东的莲花山脉到南海之间,境内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整个地形自西北向东南依次是中低山--丘陵,台地或阶地--冲积平原或海积平原--海岸前沿的砂陇和海蚀崖--岛屿。
7、附近景点
白云山
白云山
位于广州市北部,是南粤名山之一,被称为“羊城第一秀”,由30多座山峰组成,登高可俯览全市,遥望珠江。每当雨后天晴或暮春时节,山间白云综绕,山名由此得来。
白云山自古以来就是有名的风景胜地,“蒲润源泉”、“白云晚望”、“景泰归增”等均被列入“羊城八景”。近年来又开辟了山顶和山北公园,修建了庭园式山庄旅舍、双溪别墅、松涛别院及观鸟园。每年的农历9月9日重阳节,会有许多人去登白云山。
白云山很早就知名于世。战国时已有名士出入,晋朝时已风景宜人,唐朝便以胜地著称。宋代以来的"羊城八景",白云山就占多处。羊城人们一向喜欢到此登高游览,尤其在九九重阳,更以登白云山为乐事,每逢此时,扶老携幼,人流熙熙攘攘的热闹场景便构成羊城一幅独特的风情画。
一些*的*如*、朱德、董必武、*、陈毅、陶铸、郭沫若等都曾来此观光、小憩和接待外国来宾。现在,白云山有专线游览车,顺着盘山公路而上迂回曲折,可直达山顶公园和天南第一峰,还设有上山索道。山上有各式风味餐厅和各种服务设施,还有简易炉灶可供人们野餐和烤烧,已成为全国有名的游览胜地。
白云山上还有高山滑草、1400米滑道、三角滑翔翼等体育娱乐项目.
立园
立园,位于开平塘口镇北义乡,坐西向东,占地面积约为11013.99平方米。它是塘口镇旅美华侨谢维立先生于二十世纪20年代回来兴建的,历时十年,民国25年(1936年)初步建成的。
立园既有中国园林的韵味,又吸收欧美建筑的西洋情调,将其巧妙地糅合在一起,在中国华侨私人建造的园林中堪称一流,也是中国目前发现较为完整的中西结合的名园。
立园的布局,大体可分为三部分:别墅区、大花园区、小花园区。三个区用人工河或围墙分隔,又巧妙地用桥亭或通天回廊将三个区连成一体,使人感到园中有园,景中有景,亭台楼榭,布局幽雅,独具匠心,令人有巧夺天工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