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沙井乡

科普小知识 2023-11-21 16:47:09
...

沙井乡位于黔西县城西南面。全乡总面积118.1平方公里,原有耕地面积32388亩(其中水田2700亩),退耕还林5830亩,现有耕地26558亩。全乡辖20个行政村,243个村民组,8824户,3.8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0800人,占总人口的28.4%。沙井乡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乡,居住着汉、苗、彝、仡佬、布依、白、穿青、蒙古8个民族。周边与本县的金碧镇、五里乡、羊场乡接壤,与织金县的大坪乡、官寨乡、八步镇、纳雍乡隔河相望,乡*驻地距县城26公里,距省城101公里。

中文名:沙井乡

行政代码:520522201

身份证前6位:520522

长途区号:0857

邮政编码:551500

隶属政区:黔西县

行政级别:乡

车牌号码:贵F

辖区面积:118.1km2

人口数量:约3.8万人

人口密度:322人/km2

1、地方简介

沙井乡位于黔西县城西南面。周边与本县的金碧镇、五里乡、羊场乡接壤,与织金县的大坪乡、官寨乡、八步镇、纳雍乡隔河相望,乡*驻地距县城26公里,距省城101公里。乡所处区域坐标为东经105053/一106000/,北纬26046/一26054/,海拔1220米一1649米,地形多样,山高坡陡,河谷深切,属于典型喀斯特岩溶地貌地区。全年气候温润,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自然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主要经济作物有烤烟、油菜、辣椒等,尤其是烤烟最为突出,是全县烤烟主产乡镇之一。全乡辖20个行政村,243个村民组,8824户,3.8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0800人,占总人口的28.4%。沙井乡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乡,居住着汉、苗、彝、仡佬、布依、白、穿青、蒙古8个民族。

2、自然资源

全乡总面积118.1平方公里,原有耕地面积32388亩(其中水田2700亩),退耕还林5830亩,现有耕地26558亩。野生植物资源丰富。我乡有丰富动植物资源,尤其是优良的中草药资源,如天麻、五倍子、土靛(板兰根)等,有柑桔、核桃、板栗等经果林。乡内有宜林宜牧场32555亩,还有规模较大的井中林业基地,面积6000多亩,据初步测算产值在500万元以上。地矿资源存储量高。我乡境内的地下矿产资源有煤矿、硫铁矿、高岭土等,尤其是煤矿的储量最大,达两亿吨以上,有羊耳、高坡、井中、陇坤几大煤区,还有正在堪测的罗都煤矿区,据资料介绍,储量达5~6千万吨。随着西部大开发“西电东送”战略的实施,煤矿资源的开发将成为我乡一项主要的支柱产业。

3、城乡历史

历史文化悠久。在距乡*驻地1.5公里的观音洞村,有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文化遗址——观音洞,据专家考证,该文化遗址属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比北京周口店地区的类人猿文化遗址还早。在东风湖上游的尖山、荷叶、陈家湾等地,是风景绮丽的旅游胜地;乡北部的“官寨”、“泡木冲”一带尚有明代土目彝族安氏的衙院残址。从我乡菜河村的龚家渡等渡口乘船过河,不到5公里,便可到达闻名全世界的风景名胜区——织金洞。我乡少数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情,每逢民族节日,各族群众都穿上节日的盛装,举行各种活动庆祝自己的节日,最为隆重的有苗族的“打鼓节”、“花坡节”,彝族的“火把节”,仡佬族的“三月三”,布依族的“六月六”等。

4、行政区划


沙井乡

沙井乡区划

520522201201210井泉社区

520522201202220金山村

520522201203220营哨村

520522201204220观音洞村

520522201205220金化村

520522201206220青岩村

520522201207220黄泥村

520522201208220金寨村

520522201209220民丰村

520522201210220菜河村

520522201211220新合村

520522201212220新庆村

520522201213220中大村

520522201214220大元村

520522201215220源泉村

520522201216220红杨村

520522201217220元庆村

520522201218220熊洞村

520522201219220石林村

520522201220220柏林村

5、地方人口

沙井乡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31309

男16957

女14352

家庭户户数7930

家庭户总人口(总)31301

家庭户男16949

家庭户女14352

0-14岁(总)9681

0-14岁男5433

0-14岁女4248

15-64岁(总)19864

15-64岁男10688

15-64岁女9176

65岁及以上(总)1764

65岁及以上男836

65岁及以上女928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30307

6、城乡建设

全乡20个行政村,243个村民组均已全部通电。其中有高压输电线路71公里,总变电量920千伏安,保证了全乡的用电供应。从乡*驻地出发,北面到金碧镇13公里接黔洪路,可到黔西县城(13公里),也可从我乡的青岩村至五里(7公里)接黔洪路;东面经羊场乡、新仁乡到大关镇接321国道线(27公里);南面可从东风湖上游坐汽船到鸭池河接321国道线,并可过河到对面织金县的大坪乡、官寨乡、纳雍乡、八步镇。以上几条公路交通线和水路交通线构成了我乡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全乡设立一个中心校,教职工3人,负责全乡的教育业务工作;初级民族中学1所,有教师39人,在校初中生1445人;完小10所(其中项目学校3所),教师194人,在校小学生3101人;民办小学19所,教师41人;在校生1397人,私校7所,教师18人,在校生561人。基本解决了我乡适龄儿童入学的问题,全乡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8.9%。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占学生总数的25%,少数民族教师占教师总数的20%,师生比例为1:33.5,小学升学率100%,初中升学率为19.8%。

7、附近景点


附近景点

九狮闹莲雕塑

我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和军事家,心学创始人王阳明在其《象祠记》感叹道:“灵博之山,有象祠焉”。而今天,黔西县九狮闹莲雕塑落成,黔西人们又怎能不叹道:“水西广场,有灵秀焉”。城市文化的标志——九狮闹莲雕塑,它的落成是黔西县的一件大事,笔者异常兴奋卒悦,随想连篇。

近年来,黔西县委、*求真务实谋发展,提出了推劫县域经济发展的“四大战略”,九狮闹莲雕塑是落实“城建带县,旅游活县”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什么要建成这个雕塑呢?有一位著名哲人是这样说的:“一个失去自身文化的民族,是一个漂泊无根的民族”。一个人的生命在于精神,一个地区的发展在于文化,一个民族,一个地方,都应该有自身的文化,人谓之成长,地区则称为发展,正是这种文化才是支撑其发展的不竭源泉。据《黔西县志》记载,黔西有“九狮闹莲”的传说,谈到狮,这里的人们世代为之向往和敬畏,它有人性之善,已是人们心中的祥瑞之物,人们早就把县城叫住“狮城”与“莲城”了,建一座九狮闹莲雕塑可谓宿愿久矣。建这个雕塑也是配合“旅游活县”,搞好“城建带县”的重要举措。

百里杜鹃林带

游玩百里杜鹃在每年春天三四月份,一般需两天时间。看点:相传很久以前,大方和黔西一带非常荒凉,有一对彝族夫妇住在山的这边,一对苗族夫妇住在山的那边。他们年复一年辛勤劳作,希望给子孙后代留下幸福,不料积劳成疾、相继去世。他们的子女便将他们的遗体埋葬在这贫瘠的山坡下。若干年后,他们的遗体变成了挖不尽的煤,地面上则长出美丽的杜鹃花。这两对老夫妇的子孙们,男的都有煤炭般的火热心肠,女的都有杜鹃花似的美丽面庞。

介绍:位于大方与黔西两县交界处的百里杜鹃林带,是迄今为止中国面积最大的原生杜鹃林,在长约50公里的狭长丘陵上分布着马樱、鹅黄、百合青莲、紫玉等23个品种。普底、金坡两地的“彝族插花节、苗族跳花坡”也在花区中心的大草坪举行。

毕节烈士陵园

毕节烈士陵园座落在倚山傍水的毕节城西北凤凰山,占地面积87亩,面临倒天河,背靠文笔山,山青水秀、鸟语花香,森林覆盖率达95%,既是毕节市城区的风景名胜,更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烈士陵园始建于1956年,1958年建成。近年来,国家民政部、省民政厅、地区民政局和毕节市委、市*多次拨款对毕节烈士陵园进行大规模扩建和修缮,使之更加庄严肃穆。

8、地方特产


地方特产

大方臭豆腐干

大方豆腐是中国的传统食品,每个地方都有。但大方县的豆腐不仅内容丰富,种类繁多,而且吃法多样,富有特色。

历史悠久的臭豆腐干就是大方豆腐中最有名的一种。臭豆腐干在大方存在了多久,当地的老百姓也很难说清楚。只是传说很多年前,县城一家豆腐作坊有一天豆腐做得过多,未卖完。到第三天取出来看时,豆腐已经发霉长毛了,可是却散发出一股特殊的香味。主人舍不得扔掉,便抹上食盐用木炭火烤后出售,结果因其别有风味,很快就卖完了。这就是大方县“臭豆腐干”的由来。

“臭豆腐干”名曰臭,其实不臭,相反有一种独特的香味,颜色微黄,质地酥嫩细腻,食之清爽适口,并且还易于保存。

现成的豆腐干有炒食、炸食等多种吃法,烙锅豆腐就是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小城的大街小巷不难发现这样的小摊:铁炉子上支个烙锅,小板凳围在四边,嫩黄的臭豆腐在烙锅上烤着,掌铲的多是些大妈、大嫂。大姑娘、小媳妇们上下班的路上总会在路边的摊摊上要上几块。烤好的豆腐干,佐以辣椒、花椒、食盐等调料,味道更为鲜美。客人边吃边聊着家常,摊主则在一旁不时地给豆腐抹点菜油、翻动着已经烙好了的豆腐。就是在这样的小摊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了许多。

毕节酸菜

酸菜是毕节的一大特产,原料以青菜为主,洗净放入沸水煮分把钟后滤起,挤干放入坛罐内,加入沸面汤和少许“酸本”,密封七、八个小时后即成。食用时加入豆汤内,再佐以煳辣椒、木姜花、小蒜叶等,味道鲜美,有生津解渴、消食提神的功效。

羊场茶食

黔西茶食早为清宫御点,由晚清宫廷御点师后代张女尼在黔西羊场乡秘授女徒张二和尚,后又传至羊场民间。其制作只要以上等糯米为原料,水泡40天,每三日换水一次,晾干碾成粉,拌水提成块,煮成蜂窝装,取出放石碓内搅拌至翻泡,按比例加野小豆根粉搅匀,铺于案板上晾干后,剪成各种图案花样穿挂,晾干用混合油浸泡数分钟后放于扇勺内用热油淋,直至膨胀定型食用,此品入口酥脆香甜,是走亲访友的馈赠佳品和席上美食。

羊场茶食是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的特色美食。茶食,因其色、香、味具佳,入口酥脆香甜,且有健胃醒酒之功效而成为人们饮酒时用以佐食的风味佳肴。

上一篇: AMII

下一篇: 科发工单管理系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