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甘孜县

科普小知识 2023-11-21 17:01:03
...

甘孜县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西北部,雅砻江上游。地处东经99°08′—100°25′,北纬31°24′—32°54′。“甘孜”为寺庙名称,意为洁白美丽的地方,拥有1300年建制史,因五世达赖弟子霍·曲吉昂翁彭措在此创立第一座格鲁巴寺庙而得名。全县面积7357平方公里,5.8万人(2006年)。

中文名称:甘孜县

外文名称:GanziCounty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

下辖地区:辖1镇,21个乡。

*驻地:甘孜镇

电话区号:0836

邮政区码:626000

地理位置:四川省西北部,雅砻江上游

面积:7357平方公里

人口:总人口5.8万人(2006年)

方言:藏语、德格语、安多语、嘉绒语、扎坝语、梁茹语

气候条件:高原河谷气候

著名景点:雅江贡嘎雪山、稻城亚丁深山、九龙梅地贡嘎山、南无寺

机场:甘孜格萨尔机场(建设中)

车牌代码:川V

特产:水淘糌粑、甲恩酥油茶

行政代码:513328

1、甘孜简介


甘孜县

甘孜藏族自治州(简称甘孜州)位于四川省西部,青藏高原东南缘。总面积15.3万平方公里。全州辖康定、泸定丹巴、九龙雅江、道孚、炉霍、甘孜、新龙、德格、白玉、石渠、色达、理塘、巴塘、乡城、稻城、得荣18个县,325个乡(镇),2679个行政村。州府驻康定县,是全州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因一曲《康定情歌》而名扬海内外,被誉为情歌的故乡。甘孜州境内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和地热资源;有大熊猫、小熊猫、金丝猴、白唇鹿等野生动物;有天麻、虫草、贝母、当归、黄芪等名贵中药材。有金、银、铜、铁、钼、锂、大理石、花岗岩等矿产资源。

2、甘孜地理

自然资源

草场资源。甘孜州天然草原面积占总面积的61.7%,是全国5大牧区之一的川西北牧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利资源。甘孜州地处长江、黄河的源头地区,长江上游重要的干流金沙江、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流经州内18个县,流域面积14.61万平方公里,占全州行政面积的96%,占长江流域面积的8.5%。水资源总量1397.83亿立方米,其中可利用水资源总量881.8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4119万千瓦,占全省的29%。

矿产资源。州内有色金属和贵金属品种多、储量大,已初步探明超大型和大型矿床30余处,中型矿床40余处,小型矿床近百处,其中康定呷基卡锂矿是全球第二大、亚洲第一大的锂矿。

动植物资源。境内有大熊猫、金丝猴等30多种珍稀动物,有麝香、鹿茸、熊胆等上乘的动物药材,虫草、贝母等植物药材,水獭皮等名贵皮张,松茸、白菌、花椒、核桃、雪山大豆等农副特产品,这些优质特产均出产于天然牧场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属半野味的“绿色食品”。全州森林面积占四川省森林总面积的20%。

旅游资源。甘孜州东部地区有“蜀山之王”的贡嘎山形成雄、奇、险、峻和秀美旖旎为一体的自然景观;位于东南部的海


旅游资源

螺沟是贡嘎山*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之一,是*自然保护区、中国唯一的冰川森林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区、国家地质公园。南部地区有被称为“蓝天下最后一块净土”的稻城亚丁*自然保护区,并以此为核心形成了“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北部地区以德格印经院和格萨尔故里为中心,自然景观与康巴文化相融合,独具魅力。截至2010年底,甘孜州拥有贡嘎山*自然保护区、察青松多*自然保护区、海子山*自然保护区、亚丁*自然保护区、长沙贡玛*自然保护区5处*自然保护区,得天独厚、各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共同构成了中国川西高原自然生态和康巴文化旅游的最终目的地。

河流湖泊

甘孜州江河湖泊众多,流经境内的河流主要有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均为长江上游主要支干流。“两江一河”自西向东,南北向平行排列,汹涌湍急,支流甚多。中等河流有大小金川、折多河、鲜水河、无量河、硕曲河、巴楚河、九龙河、色曲河、泥曲河等。各支流的山溪广布,水流急,落差大,水量丰沛,水源较稳定。地表出露的热泉有249处。据初步估算,全州水资源年径流量约为641.8亿立方米,水力发电的蕴藏量约为3700万千瓦。

气候情况

甘孜州所处地理纬度属于亚热带气候区,但由于地势强烈抬升,地形复杂,深处内陆,绝大部分区域已失去亚热带气候特征,形成大陆性高原山地型季风气候,复杂多样,地域差异显著。南北跨6个纬度,随着纬度的自南向北增加,气温逐渐降低,在6个纬距范围内,年均气温相差达17℃以上。

地理地形


地理地形

甘孜州位于四川省西部,地处中国最高一级阶梯向第二级阶梯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过渡地带,属横断山系北段川西高山高原区,青藏高原的一部分,介于北纬27°58″~34°20″、东经97°22″~102°29″之间,是四川盆地西缘山地向青藏高原过渡的地带。它东邻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雅安市,南接凉山彝族自治州和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西沿金沙江与*自治区的昌都地区相邻,北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和果洛藏族自治州接壤,全州行政面积15.26万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甘孜州地貌具有地势高亢、北高南低、中部突起、东南缘深切、山川平行相间、江河自北向南纵贯、地域差异明显等特征。北部高原与南部河谷海拔高差达3000米左右,最高峰贡嘎山海拔7556米,为四川最高峰,其与东坡的大渡河谷地,水平间隔仅29公里,而相对高差达6400米。全州地貌依地势高程、河流切割深度和地表特征分为丘状高原区、高山原区、高山峡(深)谷区三大类型。

3、社会事业

广播电视

2011年,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得到加强,节目内容日渐丰富,广播电视覆盖率持续提高。

在国家广电总局的鼎力支持、省广电局的全力筹备和我州的积极配合下,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88.73%和88.12%。

医疗卫生


医疗卫生

2011年,全州有医疗卫生机构443个,村卫生站(室)1516个,卫生人员总数4984人。全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面继续保持在100%,参合人员达83.96万人,参合率达到98.31%。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州押加运动队代表四川省出席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共取得3个第二名、3个第三名和团体体育道德风尚奖的优异成绩。

实干兴教

2011年,教育投资2.61亿元,比上年增长119.2%。全州共有1002所学校,在校生18.23万人,中小学寄宿制学生10.28万人。大力实施藏区“9+3”免费中职教育计划,组织8524名学生在内地免费就读“9+3”中职学校。全州有艺术表演团体2个,文化馆19个,公共图书馆3个,文化站325个,博物馆7个,文化及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2.8亿元,比上年增长19.1%。

人口情况

2011年年底,全州户籍人口108.81万人,全州常住人口110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2.6%、0.6%。2011年人口出生率10.6‰,人口死亡率4.31‰,人口自然增长率6.34‰。户籍人口中,男性55.06万人,女性53.75万人,性别比为97.62∶100;非农业人口16.3万人,农业人口92.5万人。户籍人口中,藏族89.1万人,占81.9%;汉族15.78万人,占14.5%;彝族3.26万人,占3%;其他民族0.67万人,占0.6%。

4、民族文化

文化事业

目前,甘孜州现有州级专业文艺演出队1支(州歌舞团),地方业余藏戏团15支、群众性文艺表演队伍101支、经营性文艺演出队32支。全州县级以上文化事业单位有138个,其中州级文化事业单位11个,县级文化事业单位125个。(包括18个县级电视台、文化馆、17个图书馆、17个文管所、17个新华书店、18个电影管理中心、16个县级体育中心、2个青少年活动中心、1个文化旅游培训中心、1个海螺沟广电中心)。全州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实施在325个乡(镇)设立了“文化广电服务中心”,目前已有137个乡(镇)分别配备了1名文化广电服务人员。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一个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一个民族繁衍、生息、发展的命脉。康巴文化是生活在康巴地区的藏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形成的,凝聚着藏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精神财富。


藏文化

近年来,全州开展“送文化下乡”及其它文艺活动1300余场,成功承办了一系列的重大文化活动,成功举办了康定国际情歌节、丹巴嘉绒藏族风情节、泸定第二届红樱桃节、海螺沟国际油菜花节等一系列节庆活动;启动了州县两馆、乡镇综合文化站省级示范点、寺庙书屋、8个县“东风工程”建设,完成了州县广播电视覆盖乡村工程康定道孚试点工程,实现了全州村级农家书屋全覆盖。州县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对群众实行了免费开放,接待超过30万人次。完成了丹巴古碉群、德格印经院更新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文本编制,协助四川省考古研究院完成泸定县伞杠坪、炉霍县斯木乡总面积500余平方米地下文物抢救性考古发掘,共出土春秋战国晚期青铜器、陶器、骨器等计300余件。近年来,甘孜州新创作歌舞节目21台、音乐舞蹈作品127件和美术、书法、摄影作品近3000件,一大批油画、国画、版画作品先后问世,《格萨尔千幅唐卡》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不断涌现出以《康定情歌》、《梦幻康巴》、《天地吉祥》、《格萨尔千幅唐卡》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文艺作品。截至目前,甘孜州创作的舞蹈音乐作品有1600个(台);美术摄影书法作品6700件;文学作品230余本(部)。这些文艺作品中获地区级以上奖的有400余个,获省级以上“五个一工程奖”、“巴蜀文艺奖”、“巴蜀文学奖”、“四川省少数民族艺术节奖”和*的“群星奖”、“骏马奖”、“腾龙奖”、“孔雀杯奖”、文学奖、全国少数民族文艺奖的作品近150余个。著名作家达真创作的长篇小说《康巴》荣获第十届“骏马”文学奖、广播剧《康巴》获得“五个一”工程奖、舞蹈《踢踏飞扬》获第九届中国民间艺术节暨第十一届山花奖比赛金奖,2012年创作了《向往亚丁》、《点亮甘孜》等30多首主题歌曲,集结出版《电亮甘孜》DVD优秀歌曲集。大型舞台剧《雪域连心桥》、《电亮甘孜》、《秋月弦音》、《高天韵歌》、《康巴红》和草原实景歌舞剧《感恩石渠大美石渠》,演出上取得了圆满成功。

今后,甘孜州文化发展继续坚持以活动为载体、以投入为保障,以人才为支撑,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服务能力,不断满足广大农牧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实现文化强州提供强有力的文化保障。

康巴文化

甘孜州是我国的第二大藏区,也是康巴的核心区。同时,又是连接内地与*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处于“稳藏必先安康”的战略前沿。千百年来,生活在这里的先民们创造了灿烂多彩、底蕴深厚的康巴文化--情歌文化、格萨尔文化、香巴拉文化、红色文化、宗教文化、其他民俗文化。享有宇宙歌曲美誉的《康定情歌》蜚声海内外。这里是情歌的故乡、是康巴文化的发祥地、格萨尔王故里、香格里拉核心区、嘉绒文化的中心、茶马古道的主线、红军飞夺泸定桥、三江纵流峡谷、蜀山之王贡嘎山等,舞蹈巴塘弦子、甘孜踢踏、石渠真达锅庄享誉中外。还有国内仅存的白玉戈巴父系文化,道孚扎巴走婚习俗等独特的地域文化。红军长征途经甘孜州16个县,历时一年半之久,留下了大量的革命文物,红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


康巴文化

甘孜州地杰人灵,历史悠久,民族文化独特而底蕴深厚。这里又是附国、东女、嘉良、白狼、牦牛羌等众多部落联盟繁衍生息的地方,更是吐蕃发展经营的地方。有浓郁的吐蕃文化、氐文化(嘉绒)、党项文化(木雅)之风,还有土著文化、纳西文化、蒙古文化、中原秦晋文化的遗风。从语言学的角度讲,有标准的康方言(德格语),还有安多语、嘉绒语、扎坝语、梁茹语、木雅语、尔龚语等多种俗语,是民族学研究的活化石。甘孜州全州各地民间蕴涵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这里的民歌、山歌、牧歌、酒歌浩如烟海,人人皆悉,全州各地锅庄、弦子、踢踏、热巴、藏戏等更是风格各异,各具特色,被称为“歌舞的海洋”。藏族文学源远流长,民间文学中的诗歌、神话、史诗和传说故事等,在广大群众中广为流传、遍布城乡。植根于康巴大地,被称为世界上最长英雄史诗的《格萨尔王传》便是康巴民族文学中最亮丽的一笔。著名的德格印经院,是藏区三大印经院之一,*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迄今为止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藏族印经院,素有“雪域文化宝库”的美称。遍布全州15个县的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的石棺葬文化,以其数量多、规模大的特点,显示出丰富的文化内涵。

近年来,州委、州*认真贯彻落实*和省委的战略决策部署,始终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始终把文化改革发展摆在突出位置,先后作出了“文化扬州”和“文化强州”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发展,全州文化改革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古籍重点保护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古籍保护工作的各项安排部署,切实抓好我州古籍单位的申报工作,根据《四川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及四川省古籍保护单位申报评定暂行办法》,州文体广局按照《暂行办法》中的评选标准对我州属于申报范围内的相关单位进行遴选。州档案局目前保存有元、明、清、民国以来的历史档案资料达12700余件,均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研究价值;德格印经院有各类经版20余万块,包括《甘珠尔》、《丹珠尔》、《般若八千颂》等,其经版是藏文书法和雕刻艺术的上乘之作,更是经典绝版之藏。根据其古籍价值、收藏量以及单位内部古籍机构、人员设置和古籍保护经费的投入情况,推荐州档案局和德格印经院为四川省第一批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目前,州档案局和德格印经院关于四川省第一批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申报文本及相关材料经州*核定同意,州文体广局已按《暂行办法》申报程序报省文化厅审核。

5、民风民俗

民族服饰

生活在川西地区,青藏高原东缘,横断山脉地区的甘孜藏族自治州的藏族服饰形成独具地域特色的康巴服饰习俗,俗称康装。


康巴文化

康装又可细分为康北农区服饰、康南农区服饰、木雅服饰、嘉绒服饰、特区服饰等。

康北农区服饰主要分布在德格、白玉、新龙、甘孜、炉霍等县农区;康南农区服饰分布在巴塘、雅江、乡城、得荣等县农区;木雅服饰分布在道孚、雅江、康定县折多山以西农区、九龙县农区;嘉绒服饰以丹巴县和康定县大渡河沿岸为代表。康定鱼通区和雅拉乡,泸定岚安乡一带又自有特点。特区服饰主要分布在石渠、色达县以及各县纯牧业区。

康巴服饰,男装服饰差异不大,女装服饰差异尤为典型,形成地域风格。服饰美观大方,并随地区不同略有差异。喜欢色彩鲜艳的服装,尤喜白、大红、蔚蓝、桃红、桔黄等颜色的衬衫。一般男著右襟齐脐短装,外罩圆领宽袖长袍,并以长带束于腰际,前摆要求平直,后摆讲究折纹。藏装衣边多加装饰,缀以氆氇、豹皮、水獭皮等。腰佩制工精巧的短刀、火链。随季节的变化,头戴呢礼帽或金盏帽或狐皮帽。下装宽肥。脚穿藏靴或长统皮靴。妇女服式常见两类:一种近似男装,但长及脚背;一种为长袖衬衫,外罩坎肩衫,腰束彩色绸带,并系色彩绚丽的围裙。妇女头饰较为讲究,或发扎彩色丝线,或编若干细辫散披背后,或梳大辫盘之于头。牧区的妇女尤喜在细辫上穿珠吊玉,额关发间顶戴密腊珠宝,手戴戒指玉镯圈,颈挂珊瑚或绿玉晶莹的项链。

禁忌风俗

甘孜州有一些与其他地方有着明显区别的禁忌风俗。如家中有重病人,即于楼顶挂一横杆或挂毯子以示谢绝探望。严忌外人进屋时,在家门前用几个石头垒堆,烧糌粑烟表示谢绝入内。出远门时忌家中的人在当天扫地。若遇见喜鹊和桶内盛满水的背水人即视为吉利。若碰到背空桶的人或是兔唇的人则视为不吉祥,须改期再行。客至家时碰到鸡生蛋、羊产羔,水沟里水头与客同至,是吉祥的征兆。

6、经济建设

社会经济

全州有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及以上企业,下同)企业35户,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县有7个。2011年实现工业增加值37.22亿元,比上年增长23.7%。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产值49.76亿元,比上年增长26.75%;实现利税总额22.97亿元,比上年增长25%;实现利润总额16.11亿元,比上年增长21.1%。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0.49亿元,比上年增长21.4%。固定资产投资总量持续扩大,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6.53亿元,比上年增长34%。

社会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01亿元,比上年增长17.6%。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35.7亿元,比上年增长16.4%;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8.3亿元,比上年增长23%。房地产开发投资2.9亿元,比上年增长51%;商品房销售面积8.3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3%。全年接待国内游客433.9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1.9%;实现旅游收入30亿元,比上年增长27.4%。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12.62亿元,比上年增长28.3%;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5.71亿元,比上年增长17.7%;各项贷款余额131.33亿元,比上年增长27.7%。保险行业保费总收入达到1.65亿元,比上年增长33.3%;全年处理各项赔款和给付金额7288万元,比上年增长9.9%。

招商引资工作再创佳绩。2011年共实施州外国内招商项目158个,到位资金149v89亿元,比上年增长5.79%;实施国外招商项目4个,到位资金5995万美元。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643万美元,其中出口643万美元。

地矿水电


地矿

甘孜州成矿地质条件良好,已发现矿产74种,形成固体矿产地1581处,矿点512处。黑色金属以铁矿为主,其次为铁锰矿、锰矿、铬铁矿、钛铁矿,计有矿产地90处。有色金属已知有铜、铅、锌、镍、钨、锡、汞、锑、钼等9种,已发现矿产地490处。稀有金属及分散元素,是国家重要的成矿区,其中花岗伟晶岩型锂、铍、铌、钽矿床居州内主导地位,共发现矿产地56处。贵金属已探明有大型共生铂(钯)矿,超大型银矿,以及储量较多的砂金矿和岩金矿。从丰富的矿产资源来讲,甘孜州可以说是一块尚待开发的处女地。

在这广阔的土地上,江河湖泊众多。流经境内的河流主要有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均为长江上游主要支干流。“两江一河”自西向东,南北向平行排列,汹涌湍急,支流甚多。中等河流有大小金川、折多河、鲜水河、无量河、硕曲河、巴楚河、九龙河、色曲河、泥曲河等。各支流的山溪广布,水流急,落差大,水量丰沛,水源较稳定。地表出露的热泉有249处。据初步估算,全州水资源年径流量约为641.8亿立方米,水力发电的蕴藏量约为3700万千瓦。水力资源的蕴藏量,占全国水力资源总蕴藏量的6%。开发利水资源造福人民,潜力很大。而今水利仅利用年径流量的0.4%,水力资源开发仅占0.06%。

7、历史概况


甘孜县

甘孜州历史悠久,人民勤劳勇敢。在远古时代,就已经有原始人类在这里劳动、居息和繁衍,开创石器时代的文明。1983年3月,中国社会科学院青藏高原考察队在炉霍县卡娘泥曲河关门石一座喀斯特山洞里,发现20种动物化石,和许多打制、磨光的骨片、骨球、人工制造的石器,还发现一颗可能是原始人类的牙齿。1985年7月,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六江流域民族综合科学考察队——雅砻江流域考古组”在炉霍鲜水河流域进行考古,采集了打制石器32种,其中石核石器23种,石片石器9件。证明当时这里的原始人类,在旧石器时代,使用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从事狩猎和采集活动。1990年8月,丹巴县中路乡罕额依村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初步发掘出的陶器有双耳罐、单耳罐等;骨器有椎、针等;石器有以水晶石为原料制作的细石器,以砾石为原料的打制石器,有相当部分是磨制石器,种类有穿孔石刀、斧、凿等。州内多处发掘的石棺墓葬,出土文物丰富,有石器、骨器、陶器、铜器及装饰品。表明石器制作技术已有提高,陶器得以发明和推广,人们逐步从狩猎和采集天然食物进至从事农业和畜牧业,氏族公社日益走向繁荣。州内又是多民族融合的地方。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北方羌人一部分部落移徒到这里,与在这块土地上的原始先民相互副合为一体。从汉代到元、明、清时期,先后进入州内的有汉族、蒙古族、纳西族、回族、彝族等,各族人民友好相处,披荆斩棘,垦辟出大量土地。许多汉族人民往州内迁移,落户定居,带来汉族地区的农业和农田水利技术,对当地生产产生较大影响。例如,民国初从汉源迁入九龙县八窝龙乡下堡子居住的汉族涂海清,与当地藏族群众合作,在八窝龙乡海拔2200多米的河谷坡地上,试种水稻获得成功。此后,逐步扩大水稻栽种面积,成为全县有名的大春水稻、小春麦类的高产地区。

藏、汉民族之间,在历史上联系紧密。早在汉武帝时,康东即与*政权发生联系,隋时,吐蕃*扩展到金沙江以东地区,当时各部落纷纷求庇于内地。唐代,介于*政权和吐蕃之间的部落,有许多内附*,因此设羁縻州。宋代继之。唐宋以来,汉藏人民之间通过“茶马互市”建立起来的友好往来,始终未断,一直延续到元明清。元初统一了全国,因其旧制,在州内推行土司制,分封当地首领担任官职,受命于朝延。明代沿用元制,“因俗以治,多封众建”,进一步促进“茶马互市”的发展。不少藏人经常以马匹,氆氇等物直接去内地换取盐,茶和布匹、许多汉人越山涉水,到州内从事贸易活动。当时的打箭炉成为藏汉各族人民互市的场所。明末、青海蒙古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征服州内各部,*政权无暇过问。青袭明制,仍采取分封土司的政策。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出兵打箭炉(康定),清朝*始达雅砻江以东地区。雍正五年(1727),清军大败和硕特部,统治范围扩大到整个康区。从清初到嘉庆150年间,共分封土司122员。其中:宣慰司4员,宣抚司4员(含副职2员)、安抚司13员(含副职1员),长官司16员,土千户5员,土百户80员。各土司由清廷兵部发给印信号纸(土百户只发号纸)。康北德格宣慰司、康东明正宣慰司、康南理塘宣抚司和巴塘宣抚司,几乎控制了全区,称为四大土司。清康熙四十年(1701)以后,打箭炉成为边茶总汇地。川藏茶道上的炉霍、甘孜、理塘、巴塘等城镇商贾日益增加。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七月开始,赵尔丰强力实行“改土归流”政策,将土司概行废除,设置道、府、州、厅、县政权组织,由清王朝派遣流官直接进行统治。

8、旅游

雅江贡嘎雪山


雅江贡嘎雪山

雪山之王贡嘎山,主峰海拔7556米,观雪最佳处是雅江祝桑乡。牧场观赏贡嘎山的最佳时间是冬季的落日和有月光的夜晚。贡嘎山主峰周围,次峰错落有致,夕照群山金碧辉煌。

塔公雅拉雪山

雅拉雪山从塔公草原拔地而起,巍峨壮观。冬日一层厚厚的新雪覆盖山顶,在湛蓝如洗的天空映衬下,莹洁如玉,银光炫耀。

九龙伍须海


九龙伍须海

伍须海给人的印象是亲切的,冬天湖水已结成厚厚的冰面,成了一个天然的大溜冰场,人在上面溜冰可以随心所欲展示你的舞姿。当地人习俗,喜欢在年初四穿着华丽服饰携亲带友到伍须海“耍坝子”,在湖畔野炊欢歌,跳锅庄迎接新年。

雀儿山

巍峨雄伟的雀儿山居沙鲁里山系北段,最高峰海拔6168米,该山山势挺拔,壁立于周围十座5500米的群峰之上。故有“爬上雀儿山,鞭子打着天”之说

营官藏寨

在青山脚下,绿树环抱,小溪流径之地,远远地便能看见屋檐下、窗户的壁墙上勾画着象征纯洁白线的藏寨民居。一幢幢藏寨民居那么和谐地与大自然构成一幅美丽的风景。

上一篇: 大西洋银鲛

下一篇: 窄穗莎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