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临武县

科普小知识 2023-11-21 21:22:09
...

临武县,隶属湖南省郴州市,地处湖南省最南部,南岭山脉东段北麓,东部和东南部与宜章县为邻,南部与广东省连州市接壤,西南部与蓝山县相靠,西北部与嘉禾县毗连,北部与桂阳县交界,东北部与北湖区相接。临武是湘南置县历史最悠久县之一,战国时期设临武邑,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建县。县域面积1392平方公里,辖9镇9乡,总人口39万(2013年)。

中文名称:临武县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中国湖南省郴州市

下辖地区:辖9镇9乡

*驻地:城关镇

电话区号:0735

邮政区码:424300

地理位置:湖南省南部

面积:1392平方公里

人口:39万(2013年)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西瑶森林公园、三十六湾、南岭山脉等

车牌代码:湘L

1、地区概况


临武县

临武县总面积1383平方公里,辖9乡9镇,5个农林场所,总人口40万人。

临武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战国时设临武邑,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县。史志载“楚南郡邑之最古者,莫如临武”。

临武是一座底蕴深厚的“名城”。地处楚头粤尾,是湖南的“南大门”,与广东连州、永州蓝山等三市六县接壤。是全市首个“湖南诗词之乡”和“中华诗词之乡”,元代有出使西番的陈楚舟,明代有兵部尚书刘尧诲、科举探花(礼部尚书)曾朝节,韩愈、张署、刘禹锡、米芾、徐霞客等文人墨客都曾在此留下不少人文墨宝。龙洞烟云、东林胜景、西山霁雪、挂榜晴岚、武水拖蓝、舜峰晚眺、韩张遗迹、秀岩风月并称为“临武八景”;西瑶绿谷国家森林公园拥有原始次森林20万亩;通天山景区集高山草甸、原始森林、风车群于一体,是观光、度假、休闲、避暑的首选去处。

临武是一座资源丰富的“宝城”。境内富含矿藏9类50多种,被誉为“有色金属之乡”和“煤炭之乡”,独有的香花石被誉为“国宝”,南岭通天玉资源储量在800万吨以上,开发潜力巨大。临武鸭、香芋、大冲辣椒、乌梅、红心桃等农产品独具特色、远近驰名,舜华鸭业公司、正邦养殖公司是*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临武是一座华丽蜕变的“新城”。近年来,全县紧紧围绕“三县”(开放县、特色县、宜居县)的战略目标,经济社会发展突飞猛进,城乡面貌日新月异,成为“山水田园之城”、“紫薇花城”。成功创建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县、全国五保供养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全国蔬菜生产重点县、全国小农水重点县、*现代农业示范区、省级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县城、省级园林县城等。

2、历史沿革


临武县

临武古属楚地,战国时期设临武邑。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置县,《水经注》记载:县侧武溪东,因曰临武县。史志记载:“楚南部邑之最古者,莫如临武。”新始建国元年(公元9),改名大武。东汉建武元年(25),复称临武。隋开皇九年(589),南平(今蓝山县)并入临武。唐咸亨二年(671),南平从临武析出。武则天如意元年(692),更名隆武。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复名临武。五代后晋天福四年(939),临武并入桂阳监,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复置临武县。明崇祯十二年(1639),划临武及桂阳各一部分,新设嘉禾县。1949年12月1日,临武解放,属郴县专署。1952年11月,撤郴县专署,设湘南行政公署,临武属湘南行署。1954年7月,湘南行署撤销,临武复归郴县专署管辖。1959年3月,临武并入宜章。1961年7月,临武县恢复建制,隶属郴州行署(郴州市)至今。

3、行政区划


临武县

目前,临武县辖9镇、8个乡、1个民族乡。

舜峰镇

辖:韩山、南塔、成仙观、武江、东云5个社区居委会;蔬菜、东城、西城、杜家、南溪、曾家岭、塘下、新屋场8个村委会。

武水镇

辖:邝家、玉屏、车头、黄莲、慕冲、陶家、刘家、洞头、太和、建新、圳上、尧丰、城头、淋湾洞、三江、力鸭、山青、双塘、东扬黄、李家20个村委会。

南强镇

辖:渣塘、邓家、周家、栗坪、上官庄、下官庄、二八、文溪、香塘、陈家、林家、庭上、凤岩、寨江、田头、秀水、蒙童湾、莲塘、大广、古山、增家山、欧家湾、土桥、九泽水、岭背塘、赛塘、百乐坪、沙湾、杉树、寨头水、上板力、平天头、油麻、塔桥、元付、安付、上幻、曾家、黄家、湾垢、龙水、邹家、小广、东冲冷、罗城山45个村委会。

金江镇

辖:金仙1个社区,林森、温泉、金泉、金山、何家、红星、新华、袁家、沙田、上富、木冲、唐家、罗家、杉木桥、铁坑、白岭、白鹤、黎明18个村委会。

香花镇

辖:建设岭、工人村、金石岭、二五零4个居委会;香花岭、大井、甘溪、三合、天河、各山、贺家、童子、芹菜、五村、南力、木湾、新甘、*、广坪、石岩16个村委会。

楚江镇

辖:冲头、城贝、粗石江、楚江、顾村、东山、赤源、下舟、上舟、晓言塘、龙布江、连塘、矮碧、付塘、下城、塘里、大溪头、妙山江、章山、敖塘、杨乌磊21个村委会。

麦市镇

辖:麦市、坪山、琶溪、下庄、茶冲、长庄、上庄、马渡、五星、联合、上乔、下乔、乐园、高峰、竹山、焦溪、农丰、独石、清塘、瓦石、水源21个村委会。

汾市镇

辖:汾市居委会;上乐、横山、白石、渡头、北岸、南岸、南福、社下、顶下、城贝、麻落、张家冲12个村委会。

水东镇

辖:孙南、黄家、新坪、东江、深渡、畔塘、万田、小城、天堂坪、茅金坪、斗水坪、黄泥坪、神山、桃竹14个村委会。

花塘乡

辖:石门、铺下、斜江、志木山、下骆家、夏家湾、花塘、农科、靛江、燕江、东村、香花卜、东山、常青14个村委会。

同益乡

辖:老寨、两寨、大步、同益、油行、欧果、秀源、三村、唐家、石桥、太坪、集村、坦下、溪江、杨柳15个村委会。

土地乡

辖:土地、小湾、石里、大泉、横圳、枫桥、张家、腊水、山塘、古城、玉美、书楼、龙坪、力坪、寺冲15个村委会。

双溪乡

辖:禾鱼、勤俭、田心洞、车阁田、胡家田、拨昌、沐塘、贝溪、金盆、南冲、大岭、农林12个村委会。

武源乡

辖:大塘、界头、龙家、黄寿湾、村头、寺湾、新塘、庄村、华阴、新屋里、大岭背、野羊山12个村委会。

万水乡

辖:李罗、长坪、双源、井头、愁下、林里、山下、岭贝、黄祖江、大汉、卢市、谭何、大城、上横、下横、门头、儒风、塘头18个村委会。

镇南乡

辖:镇南、杉木溪、茶山、深坪、锦田、排洞、联水、大富、江口、佛祖、五里、西冲乡12个村委会。

大冲乡

辖:岳桥、上塘、坪溪、油湾、西山、大冲、大坪、乐岭、柳塘9个村委会。

西山瑶族乡

辖:谷富塘、马头骑、横头、新建、文昌坪、桃源坪6个村委会。

4、自然地理


临武县

临武县境最低点位于武水河出境处(县水泥厂对面的五塘冲河床),海拔203米;县城平均海拔276米。地形西北高,东南低,以东山、西山、桃竹山为骨架,如箕状向东南倾斜。地貌类型主要有山地、丘陵、平原三类,各占59.43%、29.27%、9.51%。

临武县境内有通天庙和桐柏两座山脉。

通天庙

通天庙位于临武县香花岭镇,海拔1594m,方圆约100km2,据《清一统志》载:“桂岭在临武县北13km,高八百余丈,山势雄伟,盘绕县境。”香花岭以雄伟独著一方,山顶的庙宇尚存,极目远眺,确令人心旷神怡。山产香花石,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被誉为“国宝”,其样品陈列在北京国家地质博物馆。

桐柏山

桐柏山即西山,位于临武县西南部西山林场文昌坪,是县内湘水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主峰天头岭,海拔1712m,是县内最高峰,山以雄、险、幽著称,春犹积雪。“西山霁雪”是临武八景之一,现山上建有五级水电站,开凿千米隧道,将建大型蓄水池。

临武县溪河依西山、东山走向,南部之武水,由西向东流,属珠江水系;北部之猴子江、无利河,由南向北流,属湘江水系。

武水系珠江流域北江水系一级支流,发源于临武县的三峰岭,经宜章县的罗家渡流入广东省,郴州市集雨面积3365.7平方公里,干流长147公里,平均比降1.49‰。其中:南花溪(乐水河),系北江水系二级支流,发源于宜章县杨子坑,于广东省水口汇入武水,流域面积1223平方公里,干流长115公里,河床平均比降3.28‰,控制市宜章县集雨面积1026平方公里。

临武县境地处中低纬度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热充足。年平均气温为17.9°C;年降雨量在1022.3至1917.4毫米之间,县城平均降雨量为1421.8毫米。

临武境内矿藏资源丰富,被誉为“小有色金属之乡”和“煤炭之乡”。已探明储量9类50多种,还有煤炭、石墨、大理石等非金属矿。大型矿床9处,中型矿床12处,煤炭储量大,品质好,是全国2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工业以采掘业为主。钨、锡精矿出口国外,龙须草席在1954年德国莱比锡博览会上,被誉为“独特的工艺品”。

5、交通状况


临武县

临武水达北粤,陆连豫桂,古代为交通要冲。秦汉时屯兵临武由武水出击南越,唐时设驿站15处为海南至京师通衢。清朝民国时期,临武帆船多至百艘。民国26年(1937年)县长杨闿宣列举四大理由呈报省府,请求修通桂阳至临武去嘉禾公路,因民困政衰,呈报未准。之后,县府除民国32年(1943年)在县城有整治拓宽街道之举外,余皆不闻不问。直到1949年12月1日临武解放,临武境内仅有县城至马家7公里土路。

*成立后,在中国*的领导下,临武人民白手起家,交通事业从此蓬勃发展,万象更新。1951年4月临武至宜章黄沙堡段36公里公路全线动工;同年8月1日临武至坪石公路竣工通车;同时第一部道奇牌汽车开进临武县城,掀开了临武交通新的一页。1952年地方国营临武汽车站成立,并拥有临武第一台3吨道奇牌汽车,标志着临武的汽车运输业有了新的开端。随着省道汝嘉线、县道临武至祖教寺公路、石陂头至香花岭公路的修建完工,客运事业逐渐兴起,公路交通逐渐普及。1958年由县人民委员会号召大力交通,基本形成了县内公路交通网络。1968年楚江龟头坳至武源水头圩公路完工,是上世纪60年代唯一修建的一条通公社的公路。上世纪70年代公路建设再度出现高潮,基本实现了社社通客车、队队通货车。特别是1974年县城至西山大河边公路的建成,为开发林区,改变西山面貌起了很大的作用。1973年梅(田)至沙(田)煤运专线修建完工,结束了临武无铁路的历史。在这期间,县运输车辆增多,客车由60年末的日出车次11次,1979年增加到33次,客运量上升近7倍;货运除湘运汽车队外,商业、供销、粮食、石油均自建汽车队,各公社也自购货车21辆。基本形成了临武交通网络的雏形。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百业待兴。20世纪80年代初,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通过深化改革,快速发展,不断跨越,27年来,临武交通在建设规模、整体结构、依法行政等方面均突破历史,达到历史最好水平,道路综合能力实现了质的飞跃。

1980年以来,公路建设普及发展到提质升级,通行能力和质量均快速提高。1980年后,道路建设求其“通”,修黄沙坳公路,建牛屎墩桥,改造石珠堆至镇南麻石脚公路,完成了省道衡阳至同益公路中临武境内23.6公里中的16.5公里、省道汝城至嘉禾公路中临武境内36.8公里中的27.6公里沥青路面的铺设,完成了深渡叉路口至水东煤矿水泥路面建设,结束了临武境内无高级路面的历史。坪梅铁路梅沙煤运专线于1980年正式营运,结束了临武县无铁路运输的历史。至80年代末,县境内公路总长达768公里,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56公里。

1990年后,公路建设在突破交通“瓶颈”上狠下功夫,求其“畅”。1992年在全市率先贷款对境内省道1842线铺设砼路面,并逐年延伸。同年,采取民工建勤办法筹资420万元,修通了南下广东的黄金通道——临连公路。1994—1995年投入资金2648.96万元,对该路进行改造,将临武段21.4公里全部修成砼路面。1996—2001年,实行民办公助的办法,修通了县内煤炭运输大道临武金江至北湖大塘11公里公路。

2000年后,公路建设求其“变”。随着临嘉二级公路的建成通车,结束了县内无高等级公路的历史;随着茶梓、麦梓公路改建完工,标志着我县所有的乡镇包括大部分的乡镇联接线都铺成了水泥路面;随着武源至大岭背、东村至大塘、东村至华阴公路的建成,标志着我县的“通达工程”圆满完成;200.7公里通村公路的完工,标志着我县95%的行政村已通水泥路,农村“通畅工程”再上一个新台阶;汾市、镇南、麦市、香花岭、金江、接龙六个农村客运站的完工,预示着我县的农村客运市场将逐步进入一个“人归点、车进站”的新的管理模式。与此同时,公路养护的设备、技术、队伍也全方位都得到提升,好路率逐年增长。

27年来,全县建公路桥梁55座,815.7延米,改造危桥3座;完成通乡公路改造151.16公里;新建农村客运站6个。

交通运输结构发生了根本转变。27年来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临武交通经过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转折,其所有制结构、运力结构、运输网络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逐步形成了多种经济成份、多种经营方式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务院作出了鼓励国家、集体、个人三位一体办交通的决定后,成为了交通运输发展的转折点和里程碑。特别是1980年坪梅铁路梅沙煤运专线运行后,运输量大增,至1987年底,县内有货车673辆,拖拉机529台,客车22台,营运线路29条。1997年,全县从事货运的1940台汽车中,东风汽车1739台,因“东风”牌汽车占县内货运车辆的70%以上,而被湖北十堰第二汽车制造厂授予“东风汽车县”称号。2005年底,县内营业性运输车辆拥有量达到3424辆,为1988年的3.8倍,其中,东风大货车占总数的76.2%。20世纪80年代中期,个体运输户开始进入客运市场。自从80年代中期个体司机陈东临、刘兴兴合伙购买了一台19座三湘大客车,经营临武至香花岭线路,成为县内第一个从事个体客运的经营业户。随后,个体客运以平均每年10%的速度递增。2000年,个体客运车辆增加到146台,主要经营县内、县际及部分地际、省际班线。2001年7月,临武至郴州16台个体客运车辆正式并入湘运临武分公司113车队专线营运。

交通运输结构的优化提高了交通的综合运输能力。2005年底,全县从事200公里以上的长途客运线路共有11条15台车。共有客运线路61条,在营客车261台,全县通班车乡镇22个,通车率为100%;通班车的行政村180个,通车率为62%;年末公路客运量840万人次,客运周转量57600万人公里,分别为1988年的7.6倍、13.2倍。2004年,安徽亿邦科技有限公司经对县内出租车市场进行充分考察后,决定投资1050万元组建“舜风出租车有限公司”,计划分批陆续投放150辆出租车。10月,首批投放30辆,次年5月,又添置11辆。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生产生活上的需要。

交通运输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维修业的发展。1988年底,全县有个体汽车维修厂点33处,县交通运输管理所根据交通部、国家经委、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颁发的《汽车维修行业管理暂行办法》,对国营、集体、个体维修厂点进行管理。1995年全县共有维修厂家132个,均办理了经营许可证,是1988年的5倍。2000年,县交通运输管理所对车辆维修市场的管理,坚持多家经营、统一管理、合理布局、协调发展的原则,促进了维修行业的有序发展。2005年,全县共有维修厂家150个,其中一类维修厂家1个,二类维修厂家9个,三类维修厂家105个,摩托车维修业户35个。2001年12月,B级检测站的建立,标志着我县的交通运输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交通行政执法逐步走上正轨。随着*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交通管理逐步由部门管理转向行业管理,由行政管理转向依法行政为主,以法制规范运输活动。工程管理逐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路政、运政、安全行政执法力度加大,交通行政执法监督机制进一步健全,从执法主体到执法程序都形成规范,为交通运输市场的健康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27年,我县公路建设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全县交通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但交通建设仍然是我县的一条短腿。我县区域内既没有铁路、高速公路通过,也没有干线公路穿越,对外通道仍然不畅。现有临连公路是我县广东连州市直接相连的唯一道路,是区域南下广东的黄金通道,仅为三级公路,部分路段甚至只有四级标准,技术标准低、通行能力差,服务水平低,与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极不相称,严重影响了区域内湘粤两省经济的交流,成为制约我县发挥其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的交通“瓶颈”;交通运输效率有待进一步发挥,交通运输市场有待进一步规范;交通建设资金来源有待进一步拓展;队伍建设、运输安全、执法环境中诸多薄弱环节有待进一步克服。建设真正现代化的交通还任重道远。

临武交通新一轮创业已经开始,十一五发展规划已经制定,衡临高速公路进入前期准备,临桂公路改善工程、临嘉公路改善工程,都进入了筹备阶段;临连二级公路改造工程、东塔汽车站建设已进入了国土预审、工可批复的实质性实施阶段。在十七大会议精神的指导下,临武交通将以新的发展速度,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创造更大的辉煌。

6、人口概况


临武县

临武县位于湖南省东南部与广东省为邻,辖9个镇、8个乡、1个民族乡。

全县总面积为1392.9平方公里,2000年人口普查统计全县共303290人,每平方公里有220人,至2007年,临武县总人口已达到321374人,每平方公里增至231人。城镇人口大概有60503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9.95%。2007年全县共出生2836人,出生人数比上年减少231人,年均出生率为8.85%,比上年减少0.76%,其中男婴1452人,女婴1384人,男女出生性别比105∶100,共死亡964人,年均死亡率为3.01‰,比上年增加0.11‰,自然增长人数1872人,自然增长率为5.84%,比上年减少0.84%,净增长2086人,净增数比上年增加665人,提高46.8%,净增率为6.51,比上年增加2.06%。

7、经济发展


临武县

2012年,全县上下在县委、县*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三县”建设为总揽,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总基调,牢牢把握“埋头苦干、创先争优”的总要求,紧紧抓住“五个年五大会战”的工作重点,攻坚克难,奋勇实干,实现了“稳增长、促和谐”的预期目标。

一、综合

2012年,全县GDP为819107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2.8%。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23986元,比上年增长12.1%,比去年增长2666元。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01043万元,同比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424871万元,同比增长14.2%;第三产业增加值293193万元,增长13.8%。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556653万元,增长14.2%,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68.0%。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一、二、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4.2%、57.1%和38.7%,分别拉动GDP增长0.5、7.3和5.0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13.4:51.8:34.8变为12.3:51.9:35.8。

全县城镇新增就业人员3241人,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1248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91%,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就业援助率100%,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6125人。

二、农业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17.5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3%。其中,农业产值10.79亿元、林业产值0.72亿元、牧业产值5.53亿元、渔业产值0.29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25亿元,分别增长4.9%、6.0%、5.5%、12.3%和4.0%。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23.12千公顷,同比增长1.24%,粮食总产量12.51万吨,增长1.6%。其中,稻谷种植面积14.99千公顷,水稻产量8.89万吨,增长0.69%。蔬菜种植面积6.98千公顷,增长2.4%,蔬菜产量20.08万吨,增长1.68%。优质稻种植面积14.99千公顷,占水稻面积比重100%。年末果园面积4.97千公顷,水果产量4.98万吨。全年出栏生猪26.81万头,增长6.4%;出栏牛0.50万头,增长4.8%;出栏羊6.41万只,增长1.7%;出笼家禽438.01万羽,增长3.8%;肉类总产量27590.7吨,增长4.8%,其中猪肉产量19340吨,增长5.3%。

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全县拥有10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其中*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全年实现企业总产值68926万元,增长27.8%;带动基地总产值46180万元,增长21.8%。全县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03家,其中省级示范合作社1家,市级示范合作社6家,县级示范合作社24家,合作社成员总数12686人。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全县共兴建各类水利工程6210处,投入劳动工日681.1万个,移动土石方810万方,投入各类水利建设资金2.47亿元。全县共新增灌溉面积0.65万亩,恢复灌溉面积0.61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52万亩,增加蓄引提水量120万方。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47.75万千瓦。

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全年干线公路建设20.18公里,农村公路建设32.3公里;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数1.5万人。农村危房改造1307户,建设农家书屋60家,新增通电话自然村17个,乡镇邮政所建设16个,新增行政村实现互联网宽带上网15个。新建农村沼气池702口。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县全部工业增加值398873万元,比上年增长14.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28096万元,比上年增长23.6%(折算系数后增幅为16.4%)。其中轻工业完成增加值15551万元,同比增长21.7%,重工业完成增加值212545万元,同比增长23.7%;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增加值200618万元,增长29.0%;大中型企业增加值83413万元,增长20.2%;园区工业完成增加值93399万元,增长19.9%,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40.9%;电子信息设备等高技术行业类增加值完成3639万元,增长123.2%,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为1.6%;高耗能工业增加值20563万元,下降10.7%,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9.0%。全县规模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企业13户。在规模企业中,采矿业完成增加值186753万元,同比增长28.2%,其中煤炭采掘业完成增加值63125万元,增长19.8%,有色金属采掘业完成增加值120440万元,增长32.0%;制造业完成增加值39122万元,增长4.5%,其中有色金属冶炼业完成增加值13273万元,下降25.1%;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业完成2222万元,同比增长35.2%。原煤120.6万吨,增长20.1%;锡精矿折含量18759吨,增长21.6%;钨精矿折含量2074吨,下降2.6%;铅精矿折含量18249吨,增长16.5%;锌精矿折含量17582吨,增长12.4%;锡锭3103吨,下降6.6%;发电量7045万千瓦小时,增长28.3%。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52373万元,增长30.4%。

新型工业化强力推进。全县全部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8.7%,对GDP的贡献率为54.3%,拉动GDP增长6.95个百分点。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5998万元,增长13.8%。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6.16万平方米,增长65.2%;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4.76万平方米,增长83.0%。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对经济拉动作用强劲。全县固定资产投资573434万元,增长35.7%。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24694万元,增长171.0%。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日益活跃。2012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2328万元,比上年增长15.7%,其中城镇175733万元,增长17.5%;乡村26595万元,增长5.3%。分行业看,批发业32841万元,增长13.3%;零售业152079万元,增长16.1%;住宿业6732万元,增长15.4%;餐饮业10676万元,增长17.7%。

六、对外经济贸易与旅游

外经外贸取得新进展。2012年,全县外贸进出口总额为50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5.2%;其中外贸出口481万美元,同比增长23.7%。全年引进内资17.58亿元,同比增长18.0%。实际利用外资3328万美元,增长21.5%。外派劳务157人。

全年接待各类旅游者10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9%。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8亿元,比上年增长17%。

七、交通、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继续发展。2012年,全社会客货运周转量461845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6.3%。

邮电通信业快速增长。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209万元,增长17.6%,电信业务总量16976万元,增长13.8%。

八、财政、金融与保险

财税收入质量明显提高。2012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84426万元,同口径增长20.28%。其中上划*收入30925万元,同口径增长16.09%;上划省级收入5608万元,增长27.07%;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7893万元,同口径增长22.37%。完成税收收入总量59373万元,其中工商税收收入56445万元。税收总量占财政总收入比重为70.33%,地方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56.73%。全县完成支出143519万元,同比增长7.0%,基本公共管理与服务支出16503万元,同比增长19.6%。

金融机构存贷款快速增长,对经济的支持力度加大。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743910万元,同比增长14.2%,比年初增加92699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98398万元,同比增长14.9%,比年初增加77579万元。

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15266万元,同比增长38.8%,比年初增加60174万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26695万元,同比增长38.2%,比年初增加35034万元;中长期贷款余额88572万元,同比增长39.6%,比年初增加25140万元。另外小额贷款公司发放贷款5906.5万元,农发行发放贷款35617万元。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全年保费收入1.18亿元,同比下降11.2%。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农村公办幼儿园建设2所,中心城区新增义务教育学位0.4万个。全县普通小学186所,其中教学点120所,普通中学14所,幼儿园36所,建设义务教育合格学校11所。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0%,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100%,初中在校学生辍学率2%。全县现有小学生41913人,初中10475人,高中2763人,职业中专学生603人,在园幼儿数10738人。全县各级各类学校专任教师2990人,其中幼儿园专任教师245人,小学专任教师1828人,中学专任教师819人,中职专任教师100人。

科技工作有新突破。全县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46亿元,按现价计算,增长37.5%。全年专利申请150件,增长29.3%,其中发明专利申请5件。专利授权58件,增长31.8%。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年末全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乡镇文化站22个。全年完成60家农家书屋的建设。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对群众开放。送戏下乡63场。

广播电视事业日益繁荣。全年共采编完成新闻稿件2400余条。《舜峰大视野》40期,《岁月写真》42期,专题12个。拥有电视台1座,调频转播发射台1座,有线电视用户数3.61万户,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9.03%,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03%。年末有线电视入户率36.84%,城网新增干线25千米、农网主、支干线52千米。全年发展有线电视用户1660余户,其中城网1100余户,农网560余户。

卫生医疗保健事业发展加快。全县卫生医疗机构共有29个(不包括村卫生室、医务室和诊所)。其中医院6个,卫生院22个,妇幼保健院1所。卫生技术人员993人,医院、卫生院实有床位数959张。大力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264859人,参合率为100%。

体育事业不断发展。拥有运动场2个,开展全民建设项目12项次,全民健身运动参加人数2.4万人次。在参加省级比赛获奖牌9块,获得金牌5块。

十一、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环境治理力度加强,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2012年,全县有环保监测站1个,环境监测人员20人;建成烟尘控制区1个,面积3.6平方公里;环境噪声达标区1个,面积3.6平方公里。城区空气质量达标率100%,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地表水监测断面功能区达标率100%,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47.2分贝,交通噪声平均值67.3分贝。

安全生产形势趋向好转。2012年全县发生安全事故39起,共死亡3人,亿元GDP事故死亡率为0.037;工矿商贸事故0起,死亡0人,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十万人生产事故死亡人数0人;其中煤矿事故死亡0人,百万吨煤矿死亡率0,道路交通事故死亡3人,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0.3人。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县年末总人口38.02万人,年末常住人口34.28万人,农村人口22.75万人,城镇人口11.53万人,城镇化率33.63%。全县人口出生率12.35‰,死亡率3.58‰,人口自然增长率8.77‰。

2012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966元,增长13.5%;其中人均工薪收入11126元,增长14.6%,经营净收入4531元,增长31.0%,财产性收入854元,增长21.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102元,增长18.7%,其中工资性收入4846元,增长33.5%;家庭经营收入1508元,下降1.43%。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2684元,增长18.5%;其中食品消费支出4128元,增长11.7%;衣着消费支出1506元,增长23.7%;人均娱乐教育文化服务支出1587元,同比增长2.7%;人均交通通信支出1132元,同比增长19.9%;人均家庭设备用品支出1341元,同比增长35.5%;人均居住支出1507元,同比增长65.5%。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2.5%,人均住房面积32.25平方米。在农村居民总支出中,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634.8元,同比增长25.3%;其中食品消费支出2257.5元,增长3.9%,衣着消费支出347元,增长26.5%,居住消费支出1273元,增长85.4%,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0.1%;人均住房面积31.23平方米。

社会保障工作得到加强。2012年,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1438人,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人数7742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1682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7021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23913人。全县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97人。全日制月最低工资标准870元,非全日制小时最低工资标准9元。城市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助237元,农村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助103元。全年发放救灾救济款395万元。年末全县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130张,收养各类人员96人。完成改扩建乡镇敬老院1个。

注: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医疗卫生机构数不含乡村卫生室。

4、保险数据仅包括人寿、财险、人民人寿、中华财险,不包括代办点数据。

8、旅游景点


临武县

东林庵

东林庵,原名月庵,距县城东15公里,位于汾市乡南福村东1公里处幽谷之中,四面环山,山坡上遍种松、杉、柏、竹、芭蕉。有“满山松杉、千竿翠竹、百本芭蕉、一泓清泉”之称。它始建于明初,清康熙、乾隆时两度修茸。道光三十年(1850),南福人陈名教捐资独建小门,题匾名“东林胜境”,遂改为现名。1984年,重塑满堂佛像,并在当年得到捐赠而置法器及佛殿装饰品,1985年修公路通至南福公路,在大殿两侧新建静室各一栋,造林65亩,现有女尼住持。

太阳岛度假村

太阳岛度假村地处临武县花塘乡东春水库,交通便利,距县城8公里,距衡武高速公路楚江互通口2公里。该度假村水库水面480亩,蓄水410万m3。山庄内山清水秀,环境幽雅,是集游泳,水上空中索道观光、特色餐饮、休闲娱乐住宿于一体的生态休闲区。

西瑶森林公园

西瑶绿谷国家森林公园位于临武县西南部西瑶乡境内,公园总面积1.2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95%,园内有集中连片保存较完整的天然次生林4000多公顷。西瑶绿谷国家森林公园分为长河、分水坳、黄木坳、凤凰岭四大景区,主要景点68处,具有清、幽、秀、奇、险、古的特色。园区涵盖了生物景观、地文景观、水文景观、人文景观、及天象景观五大类型,园内有植物1730种,动物323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3种,重点保护动物33种。

9、地方特产


临武县

临武的地方特产有临武蜜柚、大冲辣椒、临武香芋、红心桃、乌梅等。

临武鸭

临武鸭是临武特有的一种土鸭子,像野鸭一样,全是瘦肉,味道鲜美,是湖南鸭临武鸭是享誉国内的肉蛋兼用型地方优良鸭种。它具有生长发育快、体型大、产蛋多、适应性强、饲料报酬高、肉质细嫩、皮下脂肪沉积良好、味道鲜美等特点,是临武县久负盛名的特产之一,也是历代贡品。

临武油茶

临武油茶制成后呈褐黄色,比普通茶叶泡的茶水颜色深。泡油茶讲究选料。油茶用料中的茶叶(当地人喜用临武出产的野生东山雾茶)不用嫩叶,摘后用鸡血藤烘干,重用生姜,是取其性味辛散而驱风逐寒。

临武龙须草席

龙须草席在北宋末年就已开始生产,是临武县传统名牌工艺品。龙须草席的生产工艺十分讲究,采草、配料、编织、加工都有严格的要求。龙须草席光滑柔软,色泽清雅,花纹秀丽,给人以素静大方的感觉。

沙田牛巴

沙田牛巴是临武金沙江镇特产,采用农家高山野外放养的优质黄牛肉为主要原料,采用传统山木炭工艺烤制而成。2011年,沙田牛巴产品参加第四届中国湖南畜牧工业博览会,荣获金奖。

上一篇: 心叶球柄兰

下一篇: 贝莱德集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