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小儿偏头痛

科普小知识 2023-11-22 08:28:45
...

小儿偏头痛是常见的儿科神经系统慢性复发性头痛病症,患儿年龄多在6~12岁,10岁以前男略多于女,青春期女性高于男性。其特点为:额颞部疼痛,以跳痛、剧痛或阵发性加剧为主;发作时间短,一般持续2~3小时,很少超过12小时;多为双侧性头痛,多伴有头晕、恶心及腹痛。

科普精粹

  • 偏头痛能治好吗?
  • 偏头痛病人治疗步骤如何?
  • 偏头痛常见吗?

1、概述

小儿偏头痛是常见的儿科神经系统慢性复发性头痛病症,患儿年龄多在6~12岁,10岁以前男略多于女,青春期女性高于男性。其特点为:额颞部疼痛,以跳痛、剧痛或阵发性加剧为主;发作时间短,一般持续2~3小时,很少超过12小时;多为双侧性头痛,多伴有头晕、恶心及腹痛。

2、病因

目前认为偏头痛是在遗传素质基础上形成的局部颅内外血管对神经-体液调节机制的阵发性异常反应,紧张,恐惧,激动,睡眠不足,气候变化,噪音,闪光刺激、疲劳,某些特殊食物的摄入如奶酪,巧克力等因素,均可诱发偏头痛发作。

3、临床表现

1.无先兆型偏头痛

反复发作性头痛(至少5次,且符合以下特征):头痛持续时间1~72小时,头痛发作时伴有恶心、呕吐或畏光、怕声,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头痛。头痛性质具备以下4条中至少2条:局限于单侧;搏动性质;程度为中度或重度;因上楼梯或其他类似日常躯体活动而加重。

2.有先兆型偏头痛

反复发作性头痛(至少2次,且符合以下特征中至少3条):有一种或多种完全可逆的先兆症状(表现为局灶性大脑皮层和/或脑干的功能障碍),至少有一种先兆症状逐渐发生且持续时间超过4分钟,或者有两种以上先兆症状连续发生,先兆症状持续时间不超过60分钟(若先兆症状超过一种,则症状持续时间相应增加),头痛发生在先兆之后,且间隔时间少于60分钟(头痛可以在先兆之前或与先兆症状同时发生)。

3.再发性呕吐型偏头痛

反复发作性剧烈恶心和呕吐(至少5次,且符合以下特征):反复出现,持续时间达1~5天,每次呕吐发作至少1小时,每小时至少呕吐5次,发作间期症状完全缓解,发作时可伴有面色苍白和嗜睡,以往体检无胃肠道疾病。

4.复发性腹痛型偏头痛

反复发作性脐周或中腹部局限性疼痛(至少5次,且符合以下特征):腹痛发作时间持续1~72小时,程度为中、重度,性质为钝痛,发作时伴随有恶心、呕吐、厌食、面色苍白中至少两项,以往体检未发现胃肠道或肾脏疾病,或者即使曾经患有这些疾病,也已完全得到控制。

4、检查

神经系统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脑电图和脑血流图检查,可发现异常。头颅MRI及CT检查无明显异常。胃肠道症状重者可致代谢性酸中毒,应做血钠,钾,氯,钙,血pH等检查。

5、诊断

小儿偏头痛目前主要根据临床症状及阳性家族史作出诊断。诊断可以依靠以下特点:①发作头痛时伴有腹痛、恶心或呕吐。②偏侧头痛。③头痛性质呈跳动或搏动性、刺痛性。④经短暂时间后能完全缓解。⑤有视觉、感觉或运动性先兆。⑥在一级亲属中有一个或更多成员有头痛史。⑦头痛特征。如具有以上几项中的三项以上,则可确定偏头痛的诊断。需排除颅内感染、颅内占位、脑外伤等器质性疾病。

6、治疗

1.药物治疗

(1)发作期治疗目前应用于临床的主要有非甾体类抗炎药(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5-HT受体激动剂(曲坦类)。

(2)预防性治疗目前比较常用的种类有:ß-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5-HT受体拮抗剂(苯噻啶)、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尼莫地平、氟桂利嗪)、三环类抗抑郁药(阿米替林、曲拉唑酮)及其他影响单胺代谢的药物、抗惊厥药物等。

2.非药物治疗

(1)生物反馈疗法是一种自我调节方法,可减轻应激反应,尤其适用于由于偏头痛而需长期服药的儿童患者,可减少长期服药产生的副作用。

(2)生活压力的自我调节可有效减少偏头痛的发作频率及程度,从心理上放松,消除紧张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3)良好睡眠习惯可以减少偏头痛的发作。

(4)饮食调节提倡尽量避免食用可能诱发或加重偏头痛发作的食物,如奶酪、巧克力、油炸品、酒类饮料等。

(5)神经阻滞疗法能阻断疼痛刺激、解除肌肉痉挛和血管收缩,较适用于顽固性、反复发作或一般药物治疗不佳的偏头痛患儿,具有头痛缓解率高、副作用小的优点,是一种值得提倡的疗法。

上一篇: 绿猴病

下一篇: 社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