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沟乡
深沟乡位于静宁县西南部,西南与通渭县毗连。总面积6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9万亩,辖8个行政村,46个村民小组,7800多人。深沟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光照充足,适宜于林果、蔬菜、药材的种植。农电网络覆盖全乡,砖瓦、草编等个体加工业逐步兴起,为全乡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文名称:深沟乡
行政代码:620826209
身份证前6位:620826
长途区号:0933
邮政编码:744000
隶属政区:静宁县
行政级别:乡
车牌号码:甘L
辖区面积:63km2
1、地方简介
深沟乡
深沟乡位于静宁县西南部,平均海拔1700米。面积63平方千米,辖8个行政村。乡*驻深沟村。基础设施建设稳步发展,农业生产条件及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建成“121”集雨水窖1556眼,大口井3眼,小机井11眼,塘坝2处,人饮工程1处,初步解决了人畜饮水的困难。深沟乡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光照充足,适宜于林果、蔬菜、药材的种植。苹果已成为全乡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种植面积达到6430亩,其中优质红富士占80%,所产苹果色泽鲜亮,脆嫩香甜、每年吸引大量客商前来洽谈订货。
2、行政区划
深沟乡区划
620826209200220孙山村
620826209201220王堡村
620826209202220联民村
620826209203220大岔村
620826209204220麦顶村
620826209205210深沟村
620826209206220小户村
620826209207220樊沟村
3、地理位置
深沟乡
静宁县深沟乡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形为葫芦河流域河谷川地、河谷盆地、丘陵坡地和梁峁地,地理坐标为东经105°20'-106°05',北纬35°01'-35°45'。深沟乡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年均气温7.1℃,无霜期159天,年均日照时数2238小时。降水夏季较多,冬春季节较少,年均降水量为450.8毫米,年蒸发量为1469毫米。
4、农业发展
深沟乡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光照充足,适宜于林果、蔬菜、药材的种植。苹果已成为全乡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种植面积达到6430亩,其中优质红富士占80%,所产苹果色泽鲜亮,脆嫩香甜、每年吸引大量客商前来洽谈订货。洋芋产业初具规模,种植面积达4690亩,基本实现坑种化和良种化,年产量5000多吨。基础设施建设稳步发展,农业生产条件及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建成“121”集雨水窖1556眼,大口井3眼,小机井11眼,塘坝2处,人饮工程1处,初步解决了人畜饮水的困难。农电网络覆盖全乡,砖瓦、草编等个体加工业逐步兴起,为全乡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地产特产
静宁早酥梨
静宁早酥梨
静宁县位于甘肃省东部,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土壤主要以黄绵土为主,占全县土壤面积的91.18%。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为0.92%,全氮含量为0.072%,速效磷为8.24PPM,速效钾170.1PPM。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年均气温7.1℃,无霜期159天,年均日照时数2238小时。降水夏季较多,冬春季节较少,年均降水量为450.8毫米,年蒸发量为1469毫米。独特的地域、气温、土壤特点,非常有利于苹果生产,静宁被农业部评为“黄土高原优生苹果最佳栽植区域”,同样适合早酥梨的生长。静宁气候资源独特,土壤肥沃,是早酥梨栽培的优生区。静宁早酥梨以其个大、色鲜、脆嫩多汁、果面光洁等特点备受国内外客商和消费者的青睐,产品远销广州、上海、成都、香港等地区。先后在甘肃省和平凉市林果产品展览交易会上获得金奖。目前,全县已建设西北部早酥梨基地5.2万亩,年产量达到I.56吨,产值2426万元。静宁早酥梨果实多呈卵圆形或长卵形,平均单果重约250克,大者可达700克;果皮黄绿或绿黄色,果面果滑,有光泽,并具棱状突起,果皮薄而脆;果点小,不明显;果心较小;果肉白色,质细,酥脆爽口,石细胞少,汁特多,味甜稍淡,含可溶性固形物11%~14%,可溶性糖7.23%,可滴定酸0.28%,维生素C3.70毫克/百克,品质上。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沪齿馍
沪齿馍的做法独特,先将豆粒状砂石烧至极热,然后在上烙制面饼。面粉调制讲究,拌有香料、精盐、清油,擀成圆饼,饼中心划开三刀,上石子锅烘烤至熟。馍形似炉齿,脆香可口,便于携带。
静宁大饼
静宁大饼是采用传统工艺烤制而成的一种便于携带、有独特风味的食品,以色泽细白透黄、脆酥醇香,久放不馊,入口生津的独特风味闻名陇上。据史载,清朝同治年间,本地城区部分回汉群众就以加工大饼为职业。晚清爱国将领左宗堂,率军西进*途经静宁。因其经久色形不变,气味醇香,购静宁大饼备作行军干粮。民国元老于右任曾把大饼做特产专门携带。在解放兰州和*著名战役中,静宁县大饼又支援大军西进。五十年代静宁大饼在还兰州、北京展销过,得到良好评价。以“翟记”“吴记”“党记”为代表的传统“静宁大饼”1994年平凉崆峒旅游节被评为“名优食品”。同年*电视台《旅游家》栏目组以“全国百家名优小吃‘静宁大饼’”,拍摄专题片在*二台播出;2001年《正大综艺》“甘肃专辑”中,将“翟记大饼”作为地方民俗名优食品介绍,分别在*电视台一套、二套和甘肃卫视播出,反响极大。
6、附近景点
成纪文化城
成纪文化城
成纪文化城是为了开发利用成纪文化资源而修建的文化基础设施。由中国著名工程设计大师任震英和高级建筑师左国保等专家论证设计,整个建筑为秦汉建筑风格,气势宏伟,古朴典雅。总面积66亩,建筑面积10.8万平方米。工程分三期实施,1996年,投资470万元,拓宽改造商业街,建成了600米、建筑面积3934平方米的仿古文化街,同时,拉运土方15万方回填原市场坑,完成了一期工程。二期工程于1997年10月奠基动土,经过两年的紧张建设,建成了“五馆三局”(伏羲纪念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文化局、旅游局、档案局)等主要建筑物,完成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完成工程量1200万元。为了进一步搞好文化城的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按照成纪文化城建设总体规划,在做好成纪文化城绿化美化的同时,今年把成纪文化城前院建设列为*十件实事之一,成立专门工作小组,强化调度,加快建设。工程自3月下旬开始建设,共搬迁居民100户,拓开场地33亩,于10月底按期建成八卦坛、围墙、碑廊和南大门,10月28日在此成功举办了“静宁县首届成纪文化节暨果品交易会”,对进一步弘扬成纪文化、提高静宁知名度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站院巷*
位于静宁县城站院巷内,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三年,原建筑面积3400平方米,建筑布局依西向东,以礼拜大殿、邦克楼、牌坊为轴线,南北两侧配有厢房。现存的礼拜大殿面积390平方米,平面呈“凸”字形,由歇山、悬山顶和两坡卷棚连接,建筑形式独特,古建筑中少见。对研究明代建筑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西岩寺山
西岩寺山位于静宁县八里乡,距县城约三公里,山势连绵起伏,由北向南延伸,最高峰海拔1964米。北魏时期有僧人在此修建寺院而得名,是静宁最早最大的道教圣地。山上气候宜人,草木茂盛,奇花异草遍野。已恢复修建大雄宝殿、玉皇洞、菩萨殿及塑像26尊,存有壁画36幅,收藏部分汉砖瓦、枯木化石等重要文物,是旅游、休闲的理想场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