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潘达微

科普小知识 2023-11-22 17:59:57
...

潘达微(1881-1929),广东番禺人,中国近代*革命家。1929年,潘达微病逝于广州,临终前留下遗愿:希望陪葬于黄花岗长伴七十二烈士,被人们誉之为"七十二烈士的守护神"。

1、人物介绍

潘达微(1881-1929),广东番禺人,中国近代*革命家。出生于一个武官家庭,自幼喜好丹青。其父潘文卿是清末武官,辞官回乡后,曾参与创办广州广仁善堂。潘达微在兄弟姐妹7人中排行第五。他少时勤奋读书,十五六岁时便能模仿古诗作画,是著名画家居廉的入室弟子。1905年8月,潘达微在东京参加孙中山组建的中国同盟会,成为中国同盟会香港分会及南方支部的中坚分子,积极动员一批省港人士加入中国同盟会,还与妻子陈玮庄一起为中国同盟会的革命活动奔走出力,为中国同盟会策动广州起义竭尽全力,多次乔装设计,以祝寿送礼或新娘归宁等方式瞒过清廷耳目,为广州起义运输枪械弹药及物资支援起义。1911年4月27日,广州起义不幸失败,众多革命党人被杀害后暴尸街头,潘达微冒死前往收敛遗骸七十二具,安葬于广州黄花岗。1929年,潘达微病逝于广州,临终前留下遗愿:希望陪葬于黄花岗长伴七十二烈士。新中国成立后,广东省人民*实现了他的心愿,将其遗骨附葬于黄花岗烈士陵园内东侧,人们誉之为"七十二烈士的守护神"。

2、人物生平


潘达微作品

1895年,潘达微便带着妻子陈伟庄离家出走,在河南龙道尾(今海珠区的龙导尾,现由龙凤街和南华西街各执一半辖治。)租房子居住。

1896年,偕妻陈伟庄在双门底承宣街(今北京路北段)开设照相馆,开始与革命党人结交。

1901年春,潘达微与黄晦闻等人在河南龙溪首约成立"群学书社",后转迁于海幢寺的园照堂,加以修葺,易名为"南武公学会",潘达微与高剑父曾在此任教。后改名南武中学。

光绪三十年(1905年),孙中山在法国邮船"加利都尼亚号"上会见了潘达微,面示组党机宜。

1906年,广州人梁培基与潘达微在河南创办赞育医社,还积极支持潘达微在河南创办滨华女子职业学校,梁培基是光华医学校创始人。

1907年,同盟会在广州成立支会,高剑父、潘达微分别担任正、副会长。

1908年,潘达微与陈树人、邓慕韩等人在广州创办《平民报》,这是同盟会在广州的机关报。他还兼任《七十二行商报》笔政,经常撰文抨击时弊,揭露清朝统治的黑暗。

1911年革命党人在广州起义失败,殉难烈士数十人之遗骸枕藉于路数日。潘冒险出头奔走,将72死难者殓葬于黄花岗(该地原名红花岗,潘当时以黄花命之)。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潘达微首先提出公祭黄花岗烈士。

1912年5月15日,从南京回到广州解除了临时大总统之职的孙中山率领各界十余万人士至黄花岗祭悼,亲自主祭并致祭文。

1913年,潘达微被执政的龙济光等通缉,逃离广州。但他念念不忘黄花岗烈士,令其子女身着白袍、骑白马,披着写有"黄花岗之子"、"黄花岗之女"字样的绶带前来祭拜。

1913年,潘达微创办话剧社,又和几个文友创办了"琳琅幻影新剧团",他亲自将托尔斯泰的小说改编为剧本自演广州方言话剧《声声泪》,自编自导。内容为揭露社会的黑暗,演出轰动一时。

1921年,潘达微正式的皈依佛法,成为一个虔诚的佛教居士,但在每日诵经之余仍不忘社会的改革,有"革命佛佗"之称。

1926年,他和黄般若等画友筹组成立广州国画研究会香港分会。

1929年8月27日,潘达微病逝于香港寓所,终年48岁,9月20日,南京国民*国务会议明令褒扬潘达微"国府嘉奖令"。并假座商堤(今沿江中路)革命纪念会举行追悼,送殡者逾千人。胡汉民、*、孙科等名人均撰挽联悼念。

3、人物纪念


潘达微墓

*的挽联云:"鲸海播嘉名,遥歧英魂荐丹荔;孤邱标卓谊,共钦先烈葬黄花。"

曾献声挽联云:"制流民图,变庄严相,要西方浪漫艺术作立场,如此*那堪再画;创孤儿院,收烈士骸,以佛法无畏精神说革命,剧怜党国及丧斯人。"

孙科的挽联云"碧血藏热黄花吐芬万代千龄足悲壮,行心所安杀身无悔高风亮节见生平"。

柳亚子的挽联云"画师骑鹤出红尘,画笔长留太古青。莫道黄花岗上事,几人能保岁寒身。"

郑曼陀的挽联云"早年拔剑酣歌,每以狂言惊座客"。

孤儿院学生送的挽联为:"如丧考妣"。

上一篇: 好主意

下一篇: 建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