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政策
汇率政策指一国*利用本国货币汇率的升降来控制进出口及资本流动以达到国际收支均衡之目的。汇率政策的国际协调可以通过国际融资合作、外汇市场的联合干预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进行。汇率政策作为一国宏观经济政策之一,总是具有一定的政策目标的操作规则。
1、名词解释
汇率政策作为一国宏观经济政策之一,总是具有一定的政策目标的操作规则。从理论上说,一国的汇率政策目标既可以是维持经济增长,也可以是充分就业、或者是维持币值稳定(控制通货膨胀),或者是以上几种目标的组合。在实际操作中,一国的汇率制度目标确定往往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也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而进行调整,但无论如何,在某一阶段,一国的汇率制度的目标总会相对固定。
2、目标总结
1.保持出口竞争力,实现国际收支平衡与经济增长的目标
2.稳定物价
3.防止汇率的过度波动,从而保证金融体系的稳定
3、工具作用
1.汇率制度的选择
经济结构决定论认为,一国选择哪种汇率制度,应从该国的经济结构特征去考虑。海勒(1978)认为,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的选择与以下结构因素有关:国家整体规模、经济开放程度、国际金融一体化程度、相对于世界平均水平的通货膨胀率、贸易格局。波尔森(Poirson,2001)以1990—1998年间93个国家为样本,提出了衡量汇率制度灵活性的指标体系,并指出,影响汇率制度选择的决定性因素主要有:通货膨胀率、外汇储备水平、生产和产品多样化、贸易冲击脆弱性、政治稳定性、经济规模或GDP大小、资本流动、失业率或通胀诱因以及外币定值债务等。
汇率制度传统上按照汇率变动的幅度分为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两大类。在浮动汇率制取代固定汇率制度后,各国原规定的货币法定含金量或与其他国家订立纸币的黄金平价,就不起任何作用了,因此,国家汇率体系趋向复杂化、市场化。
随着全球国际货币制度的不断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1978年4月1日修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条文并正式生效,实行所谓“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由于新的汇率协议使各国在汇率制度的选择上具有很强的*度,所以现在各国实行的汇率制度多种多样,有单独浮动、钉住浮动、弹性浮动、联合浮动等待。
2.汇率水平的确定
各国的汇率水平只能通过各国的实际国情来确定。
3.汇率水平的变动和调整
汇率水平的变动,一定是要与汇率机制的形成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如果光动汇率水平,不动机制,汇率水平很难有效地发挥作用。但改革汇率机制,必须在经济相对平稳健康的状态下进行。
4、政策内容
我国目前实行的是以市场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5、政策特点
过去10年里,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促进了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同时也为维护亚洲乃至世界金融和经济的稳定做出了贡献。中国经济金融稳定发展,将为周边地区和世界各国提供更大的市场和更多的投资机会,为全球经济注入新的活力。事实证明,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既有利于中国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又有利于亚洲地区和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符合我国实际,应当长期坚持。我国将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在深化金融改革中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增强汇率杠杆对经济的调节作用,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略有节余。
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应充分考虑以下因素:
1.贸易放开经营比较充分,服务贸易比较开放。
2.资本项目过度管制得到消除。
3.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迈出重大步伐,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明显提高。
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我们的方针是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略有节余。因此,必须认真落实“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针,在继续扩大内需、加快结构调整的同时,加大涉外经济政策的调整力度,改善国际收支平衡,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人民币汇率的调整属于结构性调整。人民币调整是必要的,符合中国的自身利益。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政策变化的重点在于调整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而不是人民币汇率本身,中国经济不适合钉牢美元。
固定汇率一方面妨碍了中国自己的货币政策,造成资源错配,另一方面也不利于中国国际化进程和经济结构调整。但是*决定人民币是否做调整和何时做调整,应以国家利益为重,不应受国际关系或市场压力所左右。再一方面,人民币与热钱的涌入也有密切关系。大量投机于人民币升值的热钱涌入,不仅制造巨大的金融风险,而且加大了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在一定意义上挟持了中国的汇率政策。但是,热钱流入趋势目前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放缓,在热钱流入进一步放缓时,便是人民币调整的时候。
上一篇: 鞍山市奥力华科技有限公司
下一篇: 李亚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