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锡林浩特市

科普小知识 2023-11-22 21:53:45
...

锡林浩特北纬43°02′-44°52′,东经115°13′-117°06′。东邻锡盟西乌珠穆沁旗,西依阿巴嘎旗,南与正蓝旗相连,东南与赤峰市克什克腾旗接壤,北同东乌珠穆沁旗为邻。市境南北长208千米,东西长143千米。锡林浩特市是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多民族聚居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素有“草原明珠”的美誉,2010年被中国马业协会授予“中国马都”称号。

中文名称:锡林浩特市

外文名称:xilinhot

别名:锡市

行政区类别:县级市

所属地区:中国内蒙古自治区

下辖地区:全市辖7个街道、1个镇、2个苏木

*驻地:希日塔拉街道

电话区号:(+86)0479

邮政区码:026000

地理位置:内蒙古中部

面积:14902平方公里

人口:17.80万人(2012年)

方言:普通话蒙古语

气候条件:锡林浩特气候属大陆性半干旱气候

著名景点:内蒙古四大庙宇之一贝子庙,锡林河景区,中国马都核心区

机场:锡林浩特机场

火车站:锡林浩特站

市歌:《锡林河》

市花:丁香花

1、市情概况


锡林浩特市

锡林浩特市位于内蒙古中部,首都北京的正北方,是锡林郭勒盟盟府所在地,是全盟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交通中心,是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多民族聚居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总面积14785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成区面积37.5平方公里,总人口25.2万,素有“草原明珠”的美誉。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后发潜力。

(一)区位优势。我市地处东北、华北、西北交汇处,市区与北京直线距离460公里,与呼市直线距离470公里,乘车5小时左右到达,乘坐飞机1小时内到达;与沈阳直线距离620公里,能有效融入环渤海经济圈和东北经济圈。与二连浩特和东乌旗珠恩嘎达布其口岸距离分别为340公里、338公里,与蒙古国的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不断加强。目前已形成较为完善的综合交通体系,锡盟正在建设以锡林浩特市为中心的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9条铁路、9条公路,积极推进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建设,将具备面向东北、华北和蒙西三网输出的优势,通疆达海的运输大通道已全面铺开。

(二)资源优势。我市矿产资源富集,拥有丰富的草地、风能、太阳能资源。可利用草场2068万亩,2010年牧业年度牲畜头数107.4万头只,活畜加工量400万羊单位,是国家重要的绿色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发现矿种30余种,其中煤炭探明储量337亿吨,以褐煤为主,是发电和煤化工优质原料,有胜利煤田和巴彦宝力格煤田两大矿区,其中胜利煤田已列入国家大型煤电基地;石油探明储量2亿吨;锗探明金属量3300吨,占全国储量的68%,占世界储量的38%;铬探明金属量137万吨;钼探明金属量17万吨;萤石、锡、锌、铷等矿产储量非常可观,是东北、华北地区重要的资源接续地和能源后备区。年有效风能利用时数3000小时左右,规划装机容量300万千瓦,是国家规划装机百万千瓦风电基地之一。太阳能资源属二类地区,年发电有效时数3000小时左右。可利用水资源3.5亿立方米,年可供水量3000万立方米以上。

(三)政策优势。我市既享受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政策,又享受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政策,一直得到国家、自治区、盟里的多方倾斜和支持。税收优惠方面。主要有:在我市实施国家鼓励类产业项目的企业,经税务机关审核确认后,可享受企业所得税15%的低税率政策;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固定资产进项税额可以从销项税额中抵扣。规划布局方面。国家支持内蒙古发展政策即将出台,国家能源局已启动锡盟煤电一体化基地建设,为我市发挥资源优势提供了现实机遇和广阔空间。内蒙古深入实施振兴东部盟市战略,确定我市为自治区级能源重化工、光伏产业、畜产品加工和物流业重点开发区,提供了政策保障和良好契机。自身政策方面。在执行国家、自治区政策的同时,我市结合自身实际,在市场准入、财税、土地、矿产开发、就业、价格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条件,提供高效的投资综合服务。

(四)人文优势。我市位于锡林郭勒大草原腹地,草原风光秀丽,历史文化悠久,古朴淳厚的蒙古族民俗得到较为完整的传承,始终保持着诚实守信、开放包容的社会风尚,先后获得全国卫生先进市、教育两基达标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科技先进市、内蒙古八星级文明城市等称号,具有良好的人文环境。近年来城市功能日趋完善,人民生活明显改善,政治稳定、社会进步、民族团结、边疆安宁的大好局面得到不断巩固和发展。通过经济转型实践,全市上下形成了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浓厚氛围,锻炼出一支高素质的各方面人才队伍,体现了求真务实、狠抓落实的精神风貌,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力资源和服务保障。

2、历史沿革


锡林浩特市

清代

新石器中、晚期,今锡林河水库西侧发现有人类活动遗址。先后出土砍砸器、刮削器及石核、石片等石器,证明距今4000~6000年以前已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从事涛游猎养畜和原始手工业生产。阿巴哈纳尔部:“汉,上谷郡北境,晋为拓跋氏地,隋及唐初为突厥所据,辽为上京道西境,金为北京路西北境,元属上都路,明入于蒙古。”康熙六年(1667年),栋伊思喇布初授札萨克固山贝子世袭罔替。康熙五年(1666年),色棱墨尔根亦来归。康熙六年(1667年),诏授札萨克多罗贝勒世袭罔替,遣官指示阿巴嘎部移牧他所,以旧牧地给阿巴哈纳尔。栋伊思喇布掌左翼,佐领九,驻乌勒陀罗海(《大清会典》作阿尔噶灵图山)。色棱墨尔根掌右翼,佐领七,驻昌山(又名永安山)。阿巴哈纳尔左翼设旗,自康熙六年(1667年)至公元1946年,12代札萨克共执政280年。

民国时期

民国22年(1933年),锡林郭勒盟建立伪蒙疆联合自治*。贝子庙地区被伪蒙疆联合自治*控制。民国27年(1938年),驻贝子庙日本军队组织伪锡林郭勒盟*、伪旗*。民国35年(1946年),内蒙自治运动联合会转移到贝子庙,锡盟分会和*组织工作队在阿巴哈纳尔左旗改造旧政权,建立了人民*政权。阿巴哈纳尔左旗支会隶属锡林郭勒盟分会。民国36年(1947年),在贝子庙成立了*锡(锡林郭勒)、察(察哈尔)、巴(巴彦塔拉)、乌(乌兰察布)工委。民国37年(1948年),阿巴哈纳尔左旗归中部中心旗工委。

新中国成立后

1949年,阿巴哈纳尔左翼旗划归锡林郭勒盟中部联合旗;阿巴哈纳尔右翼旗划归锡林郭勒盟西部联合旗。1952年5月26日,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电准,中部和西部联合旗合并,统称锡林郭勒盟西部联合旗。原阿巴哈纳尔左翼旗庙由贝子爵管辖,故得名“贝子庙”。1953年9月15日,经锡林郭勒盟人民*批准,“贝子庙”改称锡林浩特(相当于苏木级),统称西部联合旗锡林浩特人民*。1956年7月3日,经国务院批准,将西部联合旗改称阿巴嘎旗。同年8月21日锡林浩特受锡林郭勒盟直接领导,苏木级建置不变。1959年4月15日,锡林浩特升格为旗(县)级浩特,盟直接管辖。1963年10月23日,经国务院批准,锡林浩特改设为阿巴哈纳尔旗。1979年12月14日,阿巴哈纳尔旗的“哈”字为“嘎”字。1983年10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阿巴嘎纳尔旗,改设锡林浩特市(县级)。

3、行政区划

锡林浩特市辖3个苏木:朝克乌拉苏木、宝力根苏木、巴彦宝拉格苏木、巴彦锡勒办事处,1个镇:阿尔善宝拉格镇,7个街道:希日塔拉街道、宝力根街道、杭盖街道、楚古兰街道、额尔敦街道、南郊街道、巴彦查干街道。

4、自然资源


锡林浩特市

畜牧业资源。锡林浩特市地处锡林郭勒大草原腹地,有可利用草场2068万亩,为典型的天然牧场,草场类型齐全,具有得天独厚的畜牧业生产发展条件。2010年牧业年度牲畜头数107.4万头只,活畜加工量400万羊单位,是国家重要的绿色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矿产资源。发现矿种30余种,其中煤炭探明储量337亿吨,以褐煤为主,是发电和煤化工优质原料,有胜利煤田和巴彦宝力格煤田两大矿区,其中胜利煤田已列入国家大型煤电基地;石油探明储量2亿吨;锗探明金属量3300吨,占全国储量的68%,占世界储量的38%;铬探明金属量137万吨;钼探明金属量17万吨;萤石、锡、锌、铷等矿产储量非常可观,是东北、华北地区重要的资源接续地和能源后备区。

风能、太阳难资源。年有效风能利用时数3000小时左右,规划装机容量300万千瓦,是国家规划装机百万千瓦风电基地之一。太阳能资源属二类地区,年发电有效时数3000小时左右。

旅游资源。我市地处美丽辽阔的锡林郭勒大草原,有典型的草原生态景观,独特的蒙古族风情,拥有*草原自然保护区、平顶山、九曲湾、贝子庙文物古迹和蒙元文化苑、锡林郭勒国际赛马场、锡林湖等旅游景区,加之深厚的蒙元文化底蕴,为发展草原旅游业提供了独特的草原特色和极具潜力的民族文化优势。

5、经济发展

2013年是本届*履职的第一年,也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严峻考验、遇到较大困难的一年。市*在盟委、行署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和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团结和依靠全市各族人民,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奋力前行,有力保持了地区经济社会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06.5亿元,增长7.4%。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41.6亿元,增长18.8%,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2.5亿元,增长40.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2.2亿元,增长5.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完成27135元和16886元,增长11.2%和14.2%。

一年来,我们沉着应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稳运行、调结构、促转型,产业发展质量明显提高。工业经济运行良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复工77户,实现产值198.8亿元,增长5.6%;全部工业增加值实现115.3亿元,增长7.3%。修编后的胜利煤田总规获得国家能源局批复,神华、大唐等大型煤电基地项目前期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大唐国际褐煤干燥、兴富褐煤提质等项目建成试运行,褐煤综合利用水平大幅提高。石油、电力、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高新技术、建材等非煤产业实现产值162.4亿元,增长21.5%,拉动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增长15.3个百分点,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以海装风机总装为龙头,大安晨飞、中材科技风机叶片和鑫源盛风机塔筒为配套的完整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链条初步形成,风机产能达到500套/年。制定出台了促进县域经济和非公经济加快发展的措施办法,在税费减免、信贷支持、延长优惠政策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推动企业在困境中稳定生产、降本增效和转型升级。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区中小企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专项资金,大力扶持中小微企业尤其是本土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全年减免各项税费2.06亿元,争取资金2236万元,帮助企业融资22.5亿元。投入3亿元完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条件,园区创收9.1亿元。

畜牧业发展质效双提。整合投入涉农涉牧资金10.1亿元,推动现代畜牧业加快发展。以“规模化养殖、产业化经营、品牌化建设”为重点,新增规模化养殖场5个、标准化家庭牧场50处,舍饲总规模达到50万头只,牧业年度牲畜存栏128万头只,出栏66.6万头只,加工活畜320万羊单位。加快产业化步伐,新增龙头企业7家、合作社90家。投入970万元彻底消除集体经济空白嘎查,实现扶贫资金互助社全覆盖。菜篮子工程扎实推进,新建日光温室148亩,上市鲜菜4500万公斤,自给率达到50%。全面启动羊肉全产业链追溯体系建设,完成10万只羊二维码信息录入。新增草原赛努、阔林等4个自治区级著名商标。

现代服务业蓬勃兴旺。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6.9亿元,增长12.7%,第三产业对税收的贡献率超过30%。香榭丽舍风情街、银座商业广场、国美电器、横店影院等投入运营,尚都国贸、明珠广场、兴建广场等项目加快推进。民禾、安快、天亨等物流园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一区九园”等重点旅游项目进展顺利,马都广场、冰上运动园建成运营,草原火山地质公园成功创建自治区级地质公园。推进旅游富民工程,投入200万元,扶持26户“牧人之家”提档升级;建成300家城市旅游家庭旅馆,已有120家投入运营。全年接待游客和旅游收入分别达到314万人次和44亿元,均增长20%以上。

一年来,我们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扩投资、抓招商、促融资,经济发展后劲持续增强。全年开复工重点项目78项,完成投资86.9亿元。大唐国际褐煤干燥、兴富褐煤提质、大安晨飞风机叶片等项目建成投产,人民电器、平安机电风光互补、牧场王子规模化养殖、爱心草颗粒加工等项目开工建设,创源褐煤低温热解、国传褐煤提质等项目进展顺利,新的经济增长点正逐步形成。坚持大范围、宽领域、多层次招商,新签约招商项目16个,协议总金额539亿元。成功引进一期投资100亿元的阳煤集团煤电冶化循环经济等一批大项目,促成长芦盐业、颐和苑等项目落地。全年引进国内(盟外)资金111.3亿元。加强政企合作、银企对接,新增各类贷款40.3亿元。全市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99.3亿元和237.6亿元,增长7.7%和18%。

一年来,我们持续加大民生投入,保基本、办实事、促稳定,社会建设和管理和谐有序。全年民生和社会事业领域投入达到15.5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55%。扎实开展就业创业工作,征集岗位18630个,安置就业8160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500万元。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积极稳妥地做好退役士兵、大中专毕业生等群体的就业工作,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3%以内。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连续7年提高城乡低保、五保、城镇三无、孤儿等特殊群体的补助标准,目前补助标准均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水平稳步提高,实施10所学校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开工建设4所幼儿园项目,发放学前教育补助资金607万元。牧区贫困大学生就学补助范围扩大至非禁牧区。招录优秀教师90名,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健全完善医疗卫生计生服务体系,改扩建基层卫生院和卫生室17所,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优化整合医疗资源,配合组建锡林郭勒盟蒙医综合医院。疾控中心、妇幼保健院和宝力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项目顺利推进,市计生服务站改扩建全面完成。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理顺贝子庙景区管理权并进行修缮;加快推进锡林浩特老年体育文化中心项目。开展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30余场,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极大丰富。

下大气力解决了一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投入1.2亿元实施自来水提质改造工程,广大居民喝上了优质放心的自来水。深入推进扶贫攻坚行动,帮助420名贫困牧民稳定脱贫,发放困难家庭燃煤补贴321万元。加大公共交通扶持管理力度,新增20辆国Ⅳ标准环保型公交车,发放公交车、出租车燃油补贴3053万元,投入306万元实施老年人公交补贴和冬季免费乘车惠民工程,市民公共出行环境明显改善。

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84起,集中解决了一批重点疑难信访案件。依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刑事案件下降4.9%,社会治安状况持续好转,圆满完成年内各类大型活动的安保任务。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下降38.9%,未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7430万元。启动实施社区网格化管理,社会服务管理水平有效提升。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深入推进*法治建设,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的权益得到保障。国防建设和双拥工作进一步加强。科技、史志、档案、食品安全、应急处置、红十字会、人口和计划生育等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工商、税务、质监、电力、通信、金融机构等部门单位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一年来,我们统筹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强建管、重保护、夯基础,城乡发展面貌显著改善。按照打造“精美、优雅、宜居”草原生态城市的总体要求,扎实推进民生城建,完成*性城市建设投资11.56亿元,重点实施了市政道路、管网、绿化、亮化、街景改造、环境整治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新续建城市道路14条,敷设“三水”管网8公里,改造小街巷12处、老旧小区7个,实施了锡林广场、锡林湖沿岸改造提档工程,城市人居环境进一步提升。完成“三环一街四路”绿化、“二环一街一路”环境整治、“一街一路”街景改造、重点区域亮化提档升级等工程,建成集草原生物多样性研究和成果展示于一体的动植物科技园,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8%,同比提高3个百分点,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实施北车热源厂新建、二次网改造工程,新增供热面积200万平方米,供热效果明显改善。加强精细化管理,集中整治市容市貌,出台《锡林浩特市住宅区物业管理办法(试行)》,规范提升了全市物业管理水平。着力推进百姓安居,完成房地产开发136万平方米,开工建设返迁楼8120套、公租房300套。大力改善牧区生产生活条件,实施牧区和垦区危旧房改造2400套,为无房贫困户新建住房100套,新打水源井134眼,解决了693户牧民通电问题。积极构建防灾抗灾型畜牧业,新建储草棚4.3万平方米、暖棚3.3万平方米,实现苏木镇场大型防灾储草基地全覆盖,全年打贮草3.7亿公斤。

完成生态、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1.1亿元,切实增强发展保障能力。全市承包到户的2027万亩可利用草场全部纳入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发放补助奖励资金6316万元。完成京津风沙源治理、乌珠穆沁沙地治理等各类生态治理工程25.2万亩,森林覆盖率、牧草盖度分别达到5.47%和48%。督促煤矿企业治理到界排土场556万平方米,实施307道路两侧绿化1200亩。万元GDP能耗下降5.8%,二氧化硫等排放总量均控制在能量消减目标内。锡张高速建成通车,丹锡高速锡林浩特段建设前期工作积极推进。锡二铁路和锡林浩特至北京客运专线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锡赤铁路各项前期工作扎实推进。新增沈阳、西安、上海、广州、赤峰等5个航空通航城市,进出港旅客达到46.6万人次,增长28.9%。深入推进锡林河水生态保护、湿地保护等工程,内蒙古锡林河国家湿地公园列入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外环防洪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城市防洪减灾能力显著提升。新建110kv变电站1座、35kv变电站4座,新改建电网线路691公里。加快“平安锡市”数字化工程建设,全市新增治安监控探头520个,116个交通路口监控及电子警察抓拍系统投入使用,*治安防控、*可视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年来,我们注重加强自身建设,转作风、提效能、树形象,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深入贯彻执行*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和自治区28条具体规定,认真落实盟市两级党委制定的各项实施细则,狠抓作风转变和工作落实,*工作效能进一步提升。大力精简会议活动和文件简报,集中开展公务用车和办公用房专项治理,从严控制财政供养人员,全年“三公”经费支出同比减少2695万元,下降38%。严肃财经纪律,规范*采购公开招投标制度,节约财政资金2600万元。规范行政行为,在*工作规则、招投标管理等方面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制度,形成用制度管人、管权、管事的良好局面。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139件,办结率达100%。及时高效办理市长热线、市长信箱980余件。积极推进政务公开,严格执行“三重一大”规定,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取得新成效。有序开展行政合同清理工作,行政执法水平进一步提高。

2013年,我们成功承办了第二届中国马术大赛、自治区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第三届吉祥草原锡林郭勒·那达慕等一系列重大赛会活动,高水平接受了自治区推动科学发展的现场观摩检查,成功实施“三城联创”,获得全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和园林城市荣誉称号,进一步扩大了锡林浩特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6、产业发展


锡林浩特市

近年来,我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的各项产业政策,大力推进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的经济转型,重点发展煤、电、油、畜产品等传统优势产业,积极发展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为主的非资源型产业,全力推动产业延伸、产业升级、产业多元。

目前,我市五大支柱产业已初具规模,有神华、大唐、国电、华电、中钢等央企和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79户,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有23户。煤炭产业。煤炭在建产能达到6400万吨/年,2010年原煤产量3763万吨,2011年预计产量4500万吨。创源褐煤低温热解等10几个煤化工和褐煤干燥项目正在加紧建设,煤炭产业延伸初步成型,将大幅提升煤炭附加值。电力产业。火电投产装机容量70万千瓦,年发电量达到40.9亿千瓦时、供电量28.8亿千瓦时。风电规划装机容量300万千瓦,已投产装机70万千瓦。围绕锡盟煤电基地的规划布局,正在积极推进神华胜利坑口电厂、大唐国际坑口电厂等电源点项目,规划装机容量720万千瓦。原油产业。华油二连分公司始终保持快速发展,年原油产量稳定在80万吨左右,对我市产值、税收等方面的贡献较为突出。畜产品加工业。伊利、小肥羊等产业化龙头企业入驻,一批骨血脏器、奶制品、绒毛皮张加工企业渐成规模,年牲畜加工量400万羊单位,日处理鲜奶能力达到500吨。非资源型产业。依托能源领域的大发展,重型汽车改装、煤机制造、风机制造等制造业,多晶硅、锗产品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从无到有、快速发展,建成国内最先进的锗深加工园区,能源接续产业逐步发展壮大。另外,以物流、商贸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繁荣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能力明显增强。

201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06.5亿元,增长7.4%。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41.6亿元,增长18.8%,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2.5亿元,增长40.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2.2亿元,增长5.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完成27135元和16886元,增长11.2%和14.2%。

7、发展目标

“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目标是: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锡盟平均水平,经济总量占锡盟比重稳步增加,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地方财政总收入、城乡居民收入等指标在全区各旗县市区中位次前移,把锡林浩特市建成国家新型能源化工基地、绿色农畜产品加工基地、草原特色旅游胜地、区域性交通物流中心、民族风情浓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成为吸引人们旅游在锡林、读书在锡林、居住在锡林、创业在锡林的宜居之地、草原明珠。到201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进入全区各旗县市区前20位,工业增加值和地方财政总收入保持在前15位以内。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30亿元,年均增长18.1%。地方财政总收入达到64亿元,年均增长25%。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1340亿元,年均增长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8500元和20200元,年均增长16%以上。

到“十二五”期末,我市将在产业布局上着力打造“6个1”产业,即:1亿吨煤炭,1千万千瓦电力装机,100万吨石油,100万吨甲醇当量煤化工,1万吨多晶硅,100吨锗产品。高新技术、装备制造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占工业经济总量的比重达50%。在城市人口集聚上,通过产业集聚、教育集聚和农牧民转移等一系列举措,促进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全市总人口力争达到35万,城镇化率达到95%以上。全力推进五大优势产业为主的产业集群,加强与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在多方面、多领域的合作,吸引大型企业集团和劳动密集型企业职工入驻,打造全盟的企业生产生活总部基地。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吸引更多的周边旗县学生就读我市,鼓励发展与教育相关的各项事业,充分发挥全盟教育中心作用。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加大牧区人口转移力度,制定牧民进城后的养老、医疗、教育等综合配套措施,成为全盟人口转移试点地区。加快完善市政、公路、铁路、电网、水利等基础设施,切实提高盟府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8、友好城市

2010年7月19日,锡林浩特市与*博日塔拉州博乐市按照“两地联手、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原则,在锡林浩特市举行缔结友好城市签约仪式。锡林浩特市委副书记、市长闫宏光与博乐市委副书记、市长巴图分别代表两地,签署友好城市协议书。

博乐市是*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首府,是中国西部的重要沿边开放城市,也是闻名世界的新亚欧大陆桥的西桥头堡和第一门户。博乐市是*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首府,是中国西部的重要沿边开放城市,也是闻名世界的新亚欧大陆桥的西桥头堡和第一门户。锡林浩特市与博乐市同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具有许多共同点,双方加强交流与合作,必将对两市的发展和繁荣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2008年9月2日,在厦门市翔安区,锡林浩特市人民*市长闫宏光与厦门市翔安区人民*区长柯志敏在缔结友好市区协议书上签字,两地正式建立友好市区关系。双方将以*为牵导、企业为主体、商会为推动,逐步建立对口协作关系,加强横向经济、技术联合,鼓励双方企业异地开展多种形式协作。依据双方优势与资源差异性,重点在光电子产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农产品加工、物流配送、旅游文化交流、对外贸易、矿产资源开发及深加工等方面开展长期、广泛、深入的合作。双方约定将以厦门“9·8”经贸洽谈会、锡林浩特旅游文化节等重大经贸活动为载体,定期互访,不断拓展合作领域,扩大合作空间,实现优势互补。

2007年6月27日,锡林浩特市与包头市昆区签订缔结友好城区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技术、人才、市场等方面加强协作和联系,建立长期、稳定、全面的合作关系,促进两地经济社会共同繁荣发展。

2007年6月26日,锡林浩特市与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按照“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真诚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签署了《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与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关于缔结友好市区》的框架协议。

1999年10月,锡林浩特市*派出代表团访问了美国加州莫塞德郡,双方在经济、科技、文化、贸易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与探讨,并就结为友好城市达成共识,于1999年10月29日签订缔结友好城市意向书。2000年7月31日,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2000)友办第0865号文件正式函复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同意锡林浩特市与美国加州莫塞德郡建立友好城市关系。2001年6月7日,锡林浩特市*赴美访问考察代表团与美国加州莫塞德郡管委会主席乔·瑞沃若在莫塞德郡签署了《*内蒙古自治区锡林浩特市和美利坚合众国加利福尼亚州莫塞德郡建立友好城市关系协议书》,锡林浩特市与莫塞德郡正式缔结为友好城市,我市对外友好工作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996年9月,加拿大萨省劳埃德明斯特市市长布朗特率团来我市访问,双方进行了友好的交流与深入的了解。1997年6月,我市市长率团进行了回访,并在劳埃德明斯特市签署了缔结友好城市协议书,锡林浩特市与劳埃德明斯特市正式缔结为友好城市。

上一篇: 武凤呈

下一篇: 李良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