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赤芍
多年生草本。根圆柱形,径1.5-2厘米。茎高30-80厘米,稀达1米以上,无毛。叶为二回三出复叶,叶片宽卵形,长7.5-20厘米;小叶成羽状分裂,裂片窄披针形或披针形,宽4-16毫米,先端渐尖,全缘,上面深绿色,沿叶脉疏生短柔毛,下面淡绿色,无毛叶柄长3-9厘米。花2-4,生茎顶端及叶腋,有时仅顶端一朵开放,径4.2-10厘米;苞片2-3,分裂或不裂,披针形,不等大;萼片4,宽卵形,长1.7厘米花瓣6-9,倒卵形,长2.3-4厘米,紫红或粉红色;花丝长5-10毫米;花盘肉质,仅包心皮基部;心皮2-3(-5),密被黄色绒毛。朞荚果长1-2厘米,密被黄色绒毛。花期5-6月,果期7月。
中文学名:川赤芍
拉丁学名:PaeoniaveitchiiLynch
拼音:chuanchishao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藤黄目
科:芍药科
属:芍药属
1、形态特征
根:根圆柱形,径1.5-2厘米。
株:多年生草本。
茎:茎高30-80厘米,稀达1米以上,无毛。
叶:叶为二回三出复叶,叶片宽卵形,长7.5-20厘米;小叶成羽状分裂,裂片窄披针形或披针形,宽4-16毫米,先端渐尖,全缘,上面深绿色,沿叶脉疏生短柔毛,下面淡绿色,无毛叶柄长3-9厘米。
花:花2-4,生茎顶端及叶腋,有时仅顶端一朵开放,径4.2-10厘米;苞片2-3,分裂或不裂,披针形,不等大;萼片4,宽卵形,长1.7厘米花瓣6-9,倒卵形,长2.3-4厘米,紫红或粉红色;花丝长5-10毫米;花盘肉质,仅包心皮基部;心皮2-3(-5),密被黄色绒毛。
果:朞荚果长1-2厘米,密被黄色绒毛。
多年生草本。根圆柱形,径1.5-2厘米。茎高30-80厘米,稀达1米以上,无毛。叶为二回三出复叶,叶片宽卵形,长7.5-20厘米;小叶成羽状分裂,裂片窄披针形或披针形,宽4-16毫米,先端渐尖,全缘,上面深绿色,沿叶脉疏生短柔毛,下面淡绿色,无毛叶柄长3-9厘米。花2-4,生茎顶端及叶腋,有时仅顶端一朵开放,径4.2-10厘米;苞片2-3,分裂或不裂,披针形,不等大;萼片4,宽卵形,长1.7厘米花瓣6-9,倒卵形,长2.3-4厘米,紫红或粉红色;花丝长5-10毫米;花盘肉质,仅包心皮基部;心皮2-3(-5),密被黄色绒毛。朞荚果长1-2厘米,密被黄色绒毛。花期5-6月,果期7月。
2、产地分布
分布:分布于*东部、四川西部、青海东部、甘肃及陕西南部
产地:*东部、四川西部、青海东部、甘肃、陕西及山西
生境:山坡疏林中
海拔:在四川生于海拔2550-3700米
3、功能用途
功用:根供药用,称“赤芍”,能活血通经,凉血散瘀,清热解毒
4、分类文献
PaeoniaveitchiiLynchinGard.Chon.Ser.3,46:2,t.1.1909;Stern,Stud.Gen.Paeonia115.1946;方文培,植物分类学报7(4):310,pl.63,f.2.1958;中国高等植物图鉴1:654,图1307.1972;秦岭植物志1(2):226,图191.1974.——P.beresowskiiKom.inNot.Syst.Herb.Hort.Petrop.2:5.1921.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