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果草
多年生草本,高达30厘米,密被短糙毛。茎直立,常分枝。基生叶长圆状倒披针形或匙形,长5-9厘米,全缘,两面被毛,先端钝,基部渐窄成短柄;茎生叶无抦,较小。花近无梗;花萼裂片椭圆形,长约2.5毫米,稍厚,外面及边缘被短糙毛;花冠淡黄白色,冠筒与花萼近等长,冠檐稍短于冠筒,裂片近圆形,宽约1.5毫米,喉部附属物短梯形;花药长圆形长约0.9毫米;子房裂瓣1-3发育,花柱不明显,柱头微小。小坚果圆卵形,长约4毫米,疏被短锚状刺,翅宽约0.8毫米。
中文学名:盘果草
拉丁学名:Mattiastrumhimalayense(Klotzsch)Brand
拼音:panguocao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管花目
科:紫草科
属:盘果草属
1、形态特征
株:多年生草本,高达30厘米,密被短糙毛。
茎:茎直立,常分枝。
叶:基生叶长圆状倒披针形或匙形,长5-9厘米,全缘,两面被毛,先端钝,基部渐窄成短柄;茎生叶无抦,较小。
花:花近无梗;花萼裂片椭圆形,长约2.5毫米,稍厚,外面及边缘被短糙毛;花冠淡黄白色,冠筒与花萼近等长,冠檐稍短于冠筒,裂片近圆形,宽约1.5毫米,喉部附属物短梯形;花药长圆形长约0.9毫米;子房裂瓣1-3发育,花柱不明显,柱头微小。
果:小坚果圆卵形,长约4毫米,疏被短锚状刺,翅宽约0.8毫米。
多年生草本,高达30厘米,密被短糙毛。茎直立,常分枝。基生叶长圆状倒披针形或匙形,长5-9厘米,全缘,两面被毛,先端钝,基部渐窄成短柄;茎生叶无抦,较小。花近无梗;花萼裂片椭圆形,长约2.5毫米,稍厚,外面及边缘被短糙毛;花冠淡黄白色,冠筒与花萼近等长,冠檐稍短于冠筒,裂片近圆形,宽约1.5毫米,喉部附属物短梯形;花药长圆形长约0.9毫米;子房裂瓣1-3发育,花柱不明显,柱头微小。小坚果圆卵形,长约4毫米,疏被短锚状刺,翅宽约0.8毫米。
2、产地分布
分布:印度西北部、巴基斯坦、阿富汗及克什米尔地区
产地:*西部
生境:生于砾石山坡
3、分类文献
Mattiastrumhimalayense(Klotzsch)BrandinRepert.Sp.Nov.14:156.1914,etinEngl.Pflanzenr.VI.252(Heft78).1921.——MattiahimalayensisKlo-tzschinBot.Ergebn.d.ReisePrinzWoldemar94,pl.64.1862.——Paracaryumhimalayense(Klotzsch)ClarkeinHook.f.Fl.Brit.Ind.4:161.188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