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瓜州乡

科普小知识 2023-11-23 11:36:57
...

瓜州乡位于河西走廊最西端,东连县城安西,西接国际旅游名城敦煌,南靠祁连雪峰,北望浩瀚大漠,全乡行政区域面积504平方千米,辖3个行政村,4个乡村林场,1个开发区,22个村民小组,1331户,5782人,现有渠路林相配套耕地3.6万亩,人均占有5.8亩。瓜州乡地域辽阔,资源富有,盛产小麦、玉米、棉花,被誉为安西的“粮仓”和“棉花基地”。

中文名称:瓜州乡

行政代码:620922204

身份证前6位:620922

长途区号:0937

邮政编码:735000

隶属政区:瓜州县

行政级别:乡

车牌号码:甘F

辖区面积:504km2

人口数量:约5800人

人口密度:12人/km2

1、地方简介


瓜州乡

瓜州乡深居内陆,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降雨量少,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独特的气候使该地出产的瓜甘甜似蜜。入口生津,因此称为瓜州。乡*驻瓜州村,东北距县城10千米。古迹有瓜州堡子。2006年年底瓜州乡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了8526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044万元,财政收入达到15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4735元。

2、历史沿革

1955年设瓜州乡,1962年改公社,1983年改乡。1996年,面积504平方千米,人口5800人,辖瓜州、头工、三工3个行政村。

3、行政区划

瓜州乡区划

620922204200220头工村

620922204201210瓜州村

620922204202220三工村

620922204500220南苑村

4、经济发展


瓜州乡

随着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瓜州乡人民加快了致富奔小康的步伐。1996年,瓜州率先奔入小康乡,并开始了建设宽裕型小康的新征程,2003年瓜州乡各级组织抢抓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实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使瓜州乡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财政增税,加快对外开放步伐,突出狠抓新上项目,大力发展集体经济,积极努力与*石河子市植保种籽机械厂达成一致,引资建成万吨级种子加工厂;与安徽宁国少赛股份公司达成协议,新建年产600吨耐磨材料厂,大力发展非公经济,瓜州乡有430人从事二、三产业,占劳动力的21%,人均二、三产业收入达到360元。2007年底瓜州乡农村经济总收入可达到7800万元,财政收入达到22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可突破4000元,瓜州乡村级集体积累达到1100万元,瓜州乡企业产值达到5610万元,实现利润161万元,各项收入较上年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5、社会事业

瓜州乡蓬勃发展起来的教育、文化、科技、体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为提高瓜州人民的综合素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瓜州中小学"四率"均保持在"普九"标准以上,农村青壮年平均受教育年限达8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计划生育率达到100%;健全全乡合作医疗机构,为瓜州乡群众因病致贫提供了保障。积极倡导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大力开展移风易俗教育活动,坚决遏止了封建迷信、赌博现象,革除了陋习。制定农户环境卫生治理标准,建立卫生评比制度,每月集中开展1次评比活动,加大了对文明村亮点的培育建设力度,切实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同时,利用节庆日及农闲时间组织农民群众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科技法律知识学习教育活动,丰富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用科学理论、先进文化巩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弘扬文明新风和社会正气。税费税制改革以后,在乡财政极其困难,村级集体经济力量薄弱的情况下,瓜州乡党委多方筹措资金160万元,建起了集办公、文化、科教为一体的科教文体综合楼,投资81万元在各村组建起了标准文化室、文化中心户、科技书屋,及时更新陈旧图书,实现了村村阅览有场地的目标。2004年,瓜州乡75%的家庭达到了"十星级文明户"标准,37%的家庭达到了"小康明星户"标准,普法教育面达到98%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户参合率达到61%,计划生育率达到100%。

6、地方特产

水煎包子


水煎包子

水煎包子是金塔很有名的一种风味小吃。水煎包子,选料精细,要求严格。面要好面、肉要好肉。包子下锅,一锅多少个是一定的,多一个也不放,保证个匀量足。出锅的包子,一个是一个,没有粘的,没有破的,晶亮酥脆,特别好吃。

脱水菜

金塔县的土壤透水、透气性好,红皮洋葱个大肉厚、辛辣味强、含糖量高,适合鲜食和用做烹调佐料;黄皮洋葱,辣味较淡,适合脱水加工。同时,洋葱还具有滋阴壮阳、降低血脂、生津养血的功效,成为餐桌上不可多得的保健食。

瓜州西瓜

《前汉书·地理志》记载:“敦煌,中部都尉治部广侯官杜林以为古瓜州,地生美瓜。师古曰即春秋左氏传所云允姓之戎居瓜州者也。其地今犹出大瓜,长着狐入瓜中食之,首尾不出”。后人附会张骞出使西域故事,传说西汉张骞(?—前114年)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途经嘉峪关至一地,身染重病。后听一郎中之言,食用西瓜,病得痊愈。为了纪念这个地方,取名“瓜州”。瓜州县在西瓜种植上不断探索引进高效立体栽培技术,积极推广小拱棚早熟西瓜套种蔬菜、棉花的种植新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今年,在西湖、瓜州、南岔三乡镇共发展小拱棚西瓜立体套种面积680多亩,西瓜主栽品种全部采用抗枯早冠龙等抗病、早熟、优质品种,种植的西瓜较露地栽培提前20-25天成熟,已于6月中旬全面上市销售,每公斤最高售价达到了2.4元。据测算,每亩地西瓜收益可达3500-4000元,加上棉花、蔬菜等收益,亩综合效益可达5000元以上,比大田西瓜每亩多收入2000元,有效提升了土地产出效益,促进了农民增收。

7、附近景点

月牙泉


月牙泉

牙泉,古称沙井,俗名药泉,自汉朝起即为“敦煌八景”之一,得名“月泉晓澈”。月牙泉南北长近100米,东西宽约25米,泉水东深西浅,最深处约5米,弯曲如新月,因而得名,有“沙漠第一泉”之称。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市。月牙泉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市。敦煌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名城重镇。在漫长的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长河中,这里曾经是中西文化名流荟萃之地。由于彼此之间的取精用宏,相互交融,创造了世界瞩目的“敦煌文化”,为人类留下了众多的文化瑰宝。月牙泉,古称沙井,俗名药泉,自汉朝起即为“敦煌八景”之一,得名“月泉晓澈”。月牙泉南北长近100米,东西宽约25米,泉水东深西浅,最深处约5米,弯曲如新月,因而得名,有“沙漠第一泉”之称。一弯清泉,涟漪萦回,碧如翡翠。泉在流沙中,干旱不枯竭,风吹沙不落,蔚为奇观。历代文人学士对这一独特的山泉地貌,沙漠奇观称赞不已。月牙形的清泉,泉水碧绿,如翡翠般镶嵌在金子似的沙丘上。泉边芦苇茂密,微风起处,碧波荡漾,水映沙山,蔚为奇观。对于月牙泉百年遇烈风而不为沙掩盖的不解之谜,有许多说法。有人认为,这一带可能是原党河河湾,是敦煌绿洲的一部分,由于沙丘移动,水道变化,遂成为单独的水体。因为地势低,渗流在地下的水不断向泉中补充,使之涓流不息,天旱不涸。这种解释似可看作是月牙泉没有消失的一个原因,但却无法说明因何飞沙不落月牙泉。

透明梦柯冰川

透明梦柯冰川位于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境内的大雪山是祁连山的中断块而成的一个完整的小山地。其北为昌马盆地,东界疏勒河峡谷,南临野马河谷地,西至公岔达阪山口。长88公里,宽20至30公里,山地面积约2200平方公里。大雪山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最高峰5555米,是祁连山北端最高的山体,由于大雪山地处西北气流直下的要冲,高山降水丰富。大雪山共有冰川203条,面积159.4平方公里。大雪山北坡老虎沟地区共有冰川44条,面积54.3平方公里。老虎沟内的12号冰川,长10.1公里,面积21.9平方公里,是祁连山区最大的山谷冰川。12号冰川,又名“透明梦柯”冰川,于1959年被中国科学院高山冰川研究站的专家们发现。“透明梦柯”是蒙古语,意为高大宽广的大雪山。祁连山区大雪山北坡老虎沟内的透明梦柯冰川,属于极大陆型的双支山谷冰川,有宽大的粒雪积累区。冰川末端海拔4260米,最高峰海拔5483米。这里雪峰终年皑皑,直插云霄;百年空净幽幽,无人惊扰。它有宽大的粒雪积累区,坡度较平缓,冰面坡降为3度到6度,人员容易进入、攀登,粒雪区最大坡度数26度,没有雪崩危害。承受力大、安全性高是其显著的特征。具有稳定性冰川的特征。

王进喜故居纪念馆

王进喜故居纪念馆座落在赤金镇和平村,该馆建于1992年,1994年被甘肃省委和玉门市委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故居纪念馆由时任甘肃省委书记顾金池同志题写馆名,玉门市市长主持了开馆仪式。故居于1994年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和赤金镇人民*共同筹资修建,座落在王进喜故居赤金镇和平村,嘉玉赤公路与312国道交汇之处,距玉门市区25公里,距国营四0四厂15公里处。纪念馆由王进喜故居、王进喜铜像、王进喜生平事迹展示馆三部分组成,再现了“铁人”王进喜的成长历程和生平事迹。该馆被团*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被甘肃省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酒泉地区国际教育委员会命名为国防教育基地。该景点1996年被甘肃省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4年被玉门市*确定为红色旅游景点。故居纪念馆前院矗立着高大雄伟的“铁人”王进喜铜像,底座正面有-同志的赞语:“王进喜同志为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步入展览大厅,从分为四个方面内容的百余幅珍贵照片和真实的文字纪录中,人们可以领略到王进喜和玉门“老石油”当年为开发玉门油田而做出的卓越贡献,可以领略到六十年代中国石油工业发展中所取得的辉煌成果。展厅北侧,是仿建的王进喜故居。故居共有三间小屋,那破旧的门窗、漆黑的墙壁,斑驳尘封的土锅台,一把带着岁月陈迹的芨芨草笊篱,还有那三条腿的破旧桌凳、褴褛的破羊皮袄……无不浸透着那个黑暗年代王进喜一家贫困的生活和悲惨的境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