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坪镇
井坪镇是山西省平鲁区区*的所在地,辖21个村、10个社区、8个居委,辖区内有7座煤矿,23785户、82796人。井坪镇境内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凉爽,夏季炎热,秋季晚凉,冬季严寒,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大,年平均气温5.5℃。风向以西北风为主,全年雨少片大,无霜期短,地域差异明显。
中文名:井坪镇
行政代码:140603100
身份证前6位:140603
长途区号:0349
邮政编码:036000
隶属政区:平鲁区
行政级别:镇
车牌号码:晋F
1、地方简介
井坪镇
井坪镇是山西省平鲁区区*的所在地,辖21个村、10个社区、8个居委,辖区内有7座煤矿,23785户、82796人。
2、产业发展
井坪高效农业园区已完成了四大主要工程:一是以开路修渠、植树为主的框架工程;二是以打井、饮水为主的水源工程;三是以植树,种花为主的园林工程;四是以马玲薯、葫麻连片种植为主的区载种植工程。
园区内采取开发新项目,使用新品种,运用新技术等方法,增加科技含量,提高农业效益,基本实现了灌溉节水化、园区林网化、种植区域化、效益集业化。
3、资源优势
井坪镇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以科学养殖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家庭养殖,走出了一条依托种植业,发展畜牧业规模化、产业化的路子。全镇规模养殖户210户,大畜存栏达3700头,羊存栏2.3万只,生猪饲养量8000多口。
为充分调动农民畜牧养殖的积极性,推动全镇养殖业的快速发展,镇党委、*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实行了项目确定到户、资金安排到户、技术指导到户、镇*包点到户、畜禽防疫到户的系列服务。还大力推广秸秆微贮等快速增重的饲养技术,大面积引进种植优种牧草。定期不定期地在各村开展养殖技术讲座,现场为农民讲授先进的养殖、防疫技术。
4、行政区划
140603100001111古城社区居委会
140603100002111安东社区居委会
140603100003111安西社区居委会
140603100004111安南社区居委会
140603100005111安北社区居委会
140603100006111西泉社区居委会
140603100007111勤易社区居委会
140603100008111馨苑社区居委会
140603100009111桃园社区居委会
140603100010123北坪社区居委会
140603100200112井坪村委会
140603100201112堡子沟村委会
140603100202220东洼村委会
140603100203220下红沟村委会
140603100204220大梁村委会
140603100205220乱榆卜村委会
140603100206112上称沟村委会
140603100207220中红沟村委会
140603100209220南红沟村委会
140603100210220高家坡村委会
140603100211220前寺怀村委会
140603100212220徐辛窑村委会
140603100213220阳圈村委会
140603100215220龙卜沟村委会
140603100216220大木瓜界村委会
140603100217220小木瓜界村委会
140603100218220下麻黄头村委会
140603100219220上麻黄头村委会
140603100220220小白洋洼村委会
140603100221220大白洋洼村委会
5、地方人口
井坪镇
井坪镇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41635
男:21578
女:20057
家庭户户数:10830
家庭户总人口(总):41495
家庭户男:21462
家庭户女:20033
0-14岁(总):13263
0-14岁男:7105
0-14岁女:6158
15-64岁(总):26396
15-64岁男:13450
15-64岁女:12946
65岁及以上(总):1976
65岁及以上男:1023
65岁及以上女:953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28818
6、气候特点
平鲁区井坪镇境内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凉爽,夏季炎热,秋季晚凉,冬季严寒,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大,年平均气温5.5℃。风向以西北风为主,全年雨少片大,无霜期短,地域差异明显,受季节风的影响,在一年之内各月降水极不均匀,一般六至八月间降水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65.2%。
7、地形地貌
平鲁区井坪镇地处山西最北部的洪涛山西延和管涔山北延斜轴部,东西两侧为高山,中部只有大沙沟两岸是冲击而成的断陷小块盆地。主要地貌类型为基岩石山区、黄土丘陵区、山间盆地,分别占总面积的45%、51%、4%。规划区为黄土丘陵地貌,地势北高南低,一般标高为1200~1350m,全区森林覆盖率较低,水土流失、地面割切严重。
8、地方特产
平鲁红山荞麦
平鲁红山荞麦
朔州市盛产荞麦。近年来,随着农民市场经济观念的增强,荞麦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大。含硒量居全国首位的平鲁红山荞麦,千粒重38.8克,硒含量0.73mg/g,深受日本和东南亚国家青睐,多次入选国宴。荞麦是原产于我国北方的古老作物。由于它生育期限短,春、夏、秋三季都可以播种,逢灾年用荞麦补种、改种都可获得一定购收成,是较为理想的救灾、备荒作物。荞麦是双子叶植物,在植物学分类上属于蓼科,与单子叶、禾本科的小麦、大麦等麦类作物亲缘较远,在常见大田作物中几乎没什么近亲,在很多方面也都表现得别具特色。栽培荞麦有四个种,它们分别是甜荞、苦荞、翅荞和米荞麦。甜荞又称普通荞麦,其花中有蜜腺,能散发香味,引诱昆虫,异花授粉;苦荞又称鞑靼荞麦,花器小,无香味,自花授粉,人工杂交极难成功;至于翅荞和米荞则是由于其所结瘦果棱薄呈翼状或是瘦果两棱之间饱满欲裂,易露出果内的“米”而得名。总之,无论哪种荞麦,它们所结的种子都有一坚硬的外壳并且是三棱型的瘦果,这在其它作物中极为少见。
9、附近景点
鹅毛口遗址
鹅毛口遗址
鹅毛口遗址,在怀仁县城西北10公里鹅毛口镇鹅毛口村西1公里处的瓜地沟内。瓜地沟又分为大瓜地沟和小瓜地沟,是桑干河的支流——鹅毛河的两条小冲沟。遗址就在两条冲沟的源头一带和源头周围几个相连的小山包上。该遗址是一个石器制造场,范围约两万平方米,著名考古学家贾兰坡1963年7月在山西北部考察时发现。制作石器的原料以凝灰岩为主,次为煌斑岩,极少数是石英岩制作的。石器类型有砍砸器、尖状器、刮削器、龟背状斧形器、石斧、石锄、石锤、石镰等。鹅毛口遗址的石器绝大多数是打制的,其中一些类型很原始,而某些类型如石斧、石镰、石锤等又具有新石器时代特征,因此属新石器早期。鹅毛口遗址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