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乐镇
盛乐镇北邻呼和浩特市土左旗、赛汉区,东邻凉城县,南临和林县城,西临托克托县,209国道、109省道贯穿全镇,镇党委、镇*设在上土城行政村,下设3个服务中心,4个办公室。辖区总面积701.02平方公里,是一个川、丘陵区结合镇,川区面积较大。全镇共47个行政村,99个自然村,总人口75400人,其中农业人口56241人,盛乐经济园区,总人口75400人,其中农业人口56241人,盛乐经济园区、农业开发园区设在镇内。
中文名:盛乐镇
行政代码:150123101
身份证前6位:150123
长途区号:0471
邮政编码:010000
隶属政区:和林格尔县
行政级别:镇
车牌号码:蒙A
辖区面积:701.02km2
人口数量:约7.54万人
人口密度:108人/km2
1、地方简介
全镇总耕地面积26.39万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13.5万亩,农业综合开发园区面积13万亩,全镇6月末家畜总头数17.79万头(只),现有奶牛总头数76751头,分布在45个行政村,74个自然村,有奶站111个,其中隶属蒙牛公司奶站73个,伊利公司奶站38个,鲜奶年产量25.3万吨,平均日产鲜奶702.8吨。
2、行政区划
盛乐镇
盛乐镇区划
150123101201220下土城村民委员会
150123101204220台几营村民委员会
150123101207220段家园村民委员会
150123101208220前公-村民委员会
150123101209220古力半忽洞村民委员会
150123101210220小林坝村民委员会
150123101211220大林坝村民委员会
150123101212220姑子板村民委员会
150123101213121公-村民委员会
150123101214220六犋牛村民委员会
150123101215220郭家营村民委员会
150123101216220七杆旗村民委员会
150123101217220古力半村民委员会
150123101218220恼木七太村民委员会
150123101221220东营子村民委员会
150123101222220一家村村民委员会
150123101223220灯笼素村民委员会
150123101224220郭宝营村民委员会
150123101227220北倒垃板村民委员会
150123101228220哈拉沁村民委员会
150123101229220李家口口村民委员会
150123101230220-湾村民委员会
150123101231220新营子村民委员会
150123101232220郭家滩村民委员会
150123101233220西沟门村民委员会
150123101234220巴旦沟村民委员会
150123101235220侯家梁村民委员会
150123101236220中廿家村民委员会
150123101237220南夭子村民委员会
150123101238220忽通兔村民委员会
150123101239220巴尔旦营村民委员会
150123101240220岱洲窑村民委员会
150123101241220巧什营村民委员会
150123101242220讨速号村民委员会
150123101243220闫城营村民委员会
150123101244220猛独牧村民委员会
150123101245220大新营村民委员会
150123101246220一间房村民委员会
150123101247220圪报村民委员会
3、城镇建设
辖区内有卫生院、动物防疫工作站、信用社、邮政所、派出所等单位各四个。有变电站2处,职业中学3所,完全小学19所,教学点23个,共162个教学班,在校生4902人,私立中学一所,在校学生620人,有教职员工307人。
镇党委、*以及所辖3个区域服务中心现有*职工121人,其中副科以上领导23人,副主任科员以上*17名。全镇有60个基层党支部,其中村党支部47个,机关党支部4个,学区党支部4个,粮站党支部2个,非公有制企业党支部2个,其他性质的党支部1个。现有中*员1367名,其中农民党员1051名。
4、经济发展
盛乐镇
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701亿元,其中农业增加值4.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820万元,全镇人均纯收入5945元。
近年来,撤并乡镇前原西沟门、公喇嘛、盛乐镇、巧什营四个乡镇按照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县“1688”发展战略,确立了瞄准市场种田,发展养殖业挣钱,走“川区奶牛山区羊”的新路子,着力建设三个经济带:一是建好川区经济带,即以东西两个10万亩农业园区为立足点,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依靠奶牛富村富民,为养而种,继续调优调顺种养结构;二是建好东部山丘区生态建设经济带,即以退耕还林(草)和生态移民为立足点,靠舍饲养羊和生态移民富村富民;三是建好以209国道两侧、102省道边缘为主的小集镇建设经济带,即以盛乐经济园区为辐射,以小集镇、移民小区建设为立足点,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纳聚集剩余劳动力发展工商贸新兴产业,合理开发土地资源,靠非农强镇。
西沟门、公喇嘛、巧什营是东西两个10万亩农业综合开发园区,目前在西沟门、公喇嘛两个区域已建成渠、路、林、田、井、电六配套示范区10万亩,今年,继续完善巧什营4.9万亩、公喇嘛克略、丹岱1万亩基础设施、新开发巧什营2万亩、西沟门1万亩完成中低产田改造和框架工程建设任务。园区内已引进*蒙丰原种场,有种子科研用地4300亩,引进内蒙古巨华集团建成占地1.3万平方米的澳洲良种奶牛繁殖基地,以及生态治理、综合开发于一体的禾华农牧林综合开发公司,引进赛澳牧业科技公司建成占地800亩的肉羊胚胎育种中心等25家中小型私营企业。蒙牛澳亚国际牧场、大正美联设在我镇内,经济发展态势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局面。
5、党政建设
盛乐镇全体*职工学习新《党章》
8月10日上午,盛乐镇组织全体*职工学习了新《党章》。会上,与会人员学习了党章的地位和作用、党章的发展历程、党章的新内容。
会议要求,广大党员要结合*同志《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全面掌握党章对党的各级领导*的基本条件作出的明确规定;全面掌握党章对党的纪律作出的明确规定。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核心立场、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
与会同志一致认为,深入学习和贯彻党章,是贯彻落实“三严三实”活动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党建工作的重要举措,要努力加强新党章的学习,更深刻地认识到新时期对一个党员的新要求,用新阶段对党员先锋作用的新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实际工作中认真贯彻党章,推进工作取得新成效。
6、地方特产
地方特产
手把肉
手把肉是呼伦贝尔草原蒙古、鄂温克、达斡尔、鄂伦春等游牧、狩猎民族千百年来的传统食品。即用手把着吃肉之意。羊、牛、马、骆驼等牲畜及野兽的肉均可烹制手把肉,但通常所讲的手把肉多指手把羊肉而言。手把肉是草原牧民最常用和最喜欢的餐食,也是他们招待客人必不可少的食品。常年似乎已形成这样一种概念,即到草原观光旅游不吃一顿手把肉就算没完全领略到草原食俗风味和情趣,虚此一行。牧民不用手把肉招待客人,就不能完全表达自己的心意。因此,用手把羊肉款待远方客人,在呼伦贝尔地区已成为一种定规。手把肉的制作和吃法也别具一格。通常选用膘肥肉嫩的小口羊一只,先拔去胸口近腹部毛,后用刀割开二寸左右的直口,将手顺口伸入胸腔内,摸着大动脉将其掐断,使羊血都流聚在胸腔和腹腔内,谓之“掏心法”。这种杀羊法优于“抹脖杀羊法”,即羊血除散在腔内一部分外,还有少部分浸在肉里,使羊肉呈粉红色,煮出来味道鲜美,易于消化,羊肉干净无损。然后剥去皮,切除头蹄,除净内脏和腔血,切除腹部软肉。并按羊各关节,将全羊带骨制成数十块,放入不加盐和其他佐料的白水锅内,用大火烧煮,保持原汁原味,适当控制火候。只要肉已变色,一般用刀割开,肉里微有血丝即捞出,装盘上席。大家围坐一起,一手握刀,一手拿肉,用刀割、卡、挖、剔。手把肉鲜而不膻,肥而不腻。这是牧民的常用食法。如在城市的宾馆餐厅、饭店,还可用芝麻酱、香油、韭菜花、辣椒油、腐乳汁、青酱油、味精等调成佐料,装入碗中,采用割肉蘸佐料食用。这种草原、城市结合起来的手把羊肉的食法也颇具风味。如果你头一次在餐桌上看到人们(包括自己)用刀割下自己所看中的羊肉,用手一块块送入口中的时候,除了感到肉的鲜嫩味美之外,还会感到新奇有趣。
美味烤全羊
烤全羊是蒙古民族的餐中之尊。《达斡尔蒙古考》中载道:“餐品至尊,未有过于乌查(即烤全扬)者”。烤全羊蒙语称“昭木”。据史料记载,它是成吉思汗最喜爱吃的一道宫廷名菜,也是元朝宫廷御宴“诈马宴”中不可或缺的一道美食。
蒙古族这种传统而古老的风俗,至今还保留着,以前只供蒙古贵族享用,一般牧民根本吃不到的烤全羊。现如今,烤全羊已成为内蒙古草原饮食文化中一枚璀璨绚烂的明珠。
随着历史的发展和蒙古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烤全羊的方法也随之演变。原始的烤全羊,是将开膛去皮的整羊架于火上烘烤。烧烤时要用杏木疙瘩烧旺的红火,须火旺而无烟方可。不时将白条羊在火上左右翻转,一直烤到表面金红油亮,香味喷发,外焦里嫩为止。烤熟后从架子上卸下,用刀割而食之,不加油盐,不加任何作料,却有纯朴天然的香味。
现在,内蒙古的一些饭店和旅游景点为使烤全羊的肉质更鲜美,在制作工艺上都融入了自家的小秘方,所以烤全羊的制法各色纷呈,但大体上基本一致:烤全羊要选择膘肥体壮的4齿3岁绵羊作原料,宰杀后用80度的热水浇烫羊的全身,趁热煺去羊毛;挖除内脏,用水洗净胸腔、腹腔,再用碱水洗净全身羊皮。在腹腔和后腿、五叉等肉层较厚的部位,用刀割开小口,然后填进各种佐料腌渍入味,外皮涂抹适量麻油和酒。
巴林石
巴林石
据朱星白等《巴林石》所述,主要依据颜色、质地、纹理和结构,将巴林石分为鸡血石、福黄石、冻石、彩石和图案石五大类。
鸡血石
巴林鸡血石指含有红色辰砂的巴林石,质地多为透明、半透明;血色有鲜红、朱红、暗红、橘红等。血形呈片状、块状、条带状、星点状等。各品种均以各种“红”命名,如夕阳红、彩霞红、牡丹红、金橘红。
福黄石
凡主体呈黄色且透明半透明者均属此类.还可按色调及纹理细分若干品种,如鸡油黄、密蜡黄、流沙黄等。其中金橘黄可与田黄媲美。
冻石
凡透明半透明、无血又以黄色为地的巴林石均为冻石,是巴林石品种最多的一类。按其主体特征因素命名,有水晶、芙蓉冻、羊脂冻等。
彩石
凡无血非黄非冻的巴林石均为此类,最明显的特征是质地不透明而色彩丰富,因而品种命名也就丰富多彩,如红花石、黄花石、咖啡石、木纹石等。
7、附近景点
附近景点
响沙湾
响沙湾,国家AAAA级景区。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中部。从呼和浩特到包头转包东高速可达,南距包头市区50公里。属于沙漠类自然风景区,为新月形丘链或格状丘地貌。1984年1月被内蒙古自治区辟为旅游景点,1991年被国家旅游局列为国线景点,2002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4A级旅游景区。
响沙湾背依大漠龙头库布其沙漠,面临罕台大川,又名“银肯”响沙。沙高110米,宽200米,坡度为45度、呈弯月状的巨大沙山回音壁缀在大漠边缘,是一处珍稀、罕见、宝贵的自然旅游资源。沙漠净水沙湖在弯月沙山回音壁南约2公里处,是一个小面积沙池,终年不渴,为难得的“沙漠甘泉”。从沙湖向西约3公里处,有一高出沙漠的高地,海拨1486米,上面有著名的库布其银肯敖包。神秘的沙歌现象吸引中外着游客纷至沓来,沙响妙音春如松涛轰鸣,夏拟虫鸣蛙叫,秋比马嘶猿啼,在冬日则似雷鸣划破长空。关于响沙的成因众说纷纭,科学工作者进行过多次科学考察得出的理论有筛匀汰净理论,摩擦静电说,地理环境说,“共鸣箱”理论等等莫衷一是,响沙之谜还在探索中。
响沙湾融汇了雄浑的大漠文化和深厚的蒙古底蕴,汇萃了热情的沙漠活动与独特的民族风情。拥有罕见而神奇的响沙景观,浩瀚的库布其大漠风光,世界第一条沙漠索道,中国最大的骆驼群,中国一流的蒙古民族艺术团,有几十种惊险刺激独具沙漠旅游特色的活动项目。游客可以乘坐沙漠观光索道,鸟瞰沙漠的壮观景象,滑沙与沙共舞,也可以骑骆驼,乘沙漠冲浪车,玩儿沙漠滑翔伞和沙漠太空球,近距离亲近沙漠。大漠深处独具特色的沙漠住宿体验,蜚声中外鄂尔多斯婚礼表演,大型的沙漠歌舞晚会,热情的沙漠—大漠篝火晚会,原生态火文化表演以及敖包相会之祭敖包等特有的深度体验类活动将带游客亲密接触神秘大漠,领略蒙古族别样风情。历史悠久的“鄂尔多斯婚礼”,是蒙古族最有特色、最隆重的婚礼形式。响沙湾民族艺术团排演的大型歌舞“鄂尔多斯婚礼”,融风俗、礼仪、服饰、歌舞、音乐于一体,寓情予舞,寓情予歌,充满吉祥、喜庆、热烈的气息,展示了民族文化的魅力。一年一度的“中国·鄂尔多斯响沙湾旅游节”,于每年的九月举行,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沙漠文化服装大赛及服装展”、“蒙古民族服饰魅力秀”、“沙漠摄影大赛及摄影展”等多种文化活动及赛事以及为游客安排的大型主题晚会、焰火晚会,“沙漠寻宝”乐翻天、沙漠狂欢夜等活动精彩连连。响沙湾不仅是神秘的自然奇观,更是一个融汇欢乐的沙漠世界。
成吉思汗陵
成吉思汗陵占地约5.5公顷,但颇有特色,是我国内蒙古的一处主要旅游景点。
成吉思汗陵坐落在内蒙伊克召盟伊金霍洛旗甘德利草原上,距东胜市70公里。成吉思汗是蒙古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他在统一蒙古诸部后于1206年被推为大汗,建立了蒙古汗国。他即位后展开了大规模的军事活动,版图扩展到中亚地区和南俄。1226年率兵南下攻西夏,次年在西夏病死。元朝建立后,成吉思汗被追尊为元太祖。
成吉思汗是位伟奇性的历史人物,因而他的陵寝对旅游者也有很强的吸引力。
成吉思汗陵的主体是由三个蒙古包式的宫殿一字排开构成。三个殿之间有走廊连接,在三个蒙古包式宫殿的圆顶上。金黄色的琉璃瓦在灿烂的阳光照射下,熠熠闪光。圆顶上部有用蓝色琉璃瓦砌成的云头花,即是蒙古民族所崇尚的颜色和图案。
正殿高26米,双层屋檐;东西殿高23米,单层屋檐;后殿和走廊高20米;从高处下望,整个大殿像一只雄鹰,正殿像鹰的头和身子,两个侧殿则似在雄鹰展开的双翼。
正殿正中摆放成吉思汗的雕像,高5米,身着盔甲战袍,腰佩宝剑,相貌英武,端坐在大殿*。后殿为寝宫,安放四个黄缎罩着的灵包,包内分别供奉成吉思汗和他的三位夫人的灵枢,灵包的前面摆着一个大供台,台上放置着香炉和酥油灯。这里还摆放成吉思汗生前用过的马鞍等珍贵文物。
昭君墓
昭君墓,又称“青冢”,蒙语称特木尔乌尔琥,意为“铁垒”,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呼清公路9公里处的大黑河畔,是史籍记载和民间传说中汉代名妃王昭君的墓地。
昭君墓,始建于公元前的西汉时期,距今已有2000余年的悠久历史,现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昭君墓,是由汉代人工积土,夯筑而成。墓体状如覆斗,高达33米,底面积约13000平方米,是中国最大的汉墓之一。
昭君墓,因被覆芳草,碧绿如茵,故有“青冢”之称。青冢兀立、巍峨壮观,远远望去,显出一幅黛色朦胧、若泼浓墨的迷人景色,历史上被文人誉为“青冢拥黛”,成为呼和浩特的八景之一。
在中国历史上,王昭君是一位献身于中华民族友好事业的伟大女性。在民间百姓中,昭君是美的化身。数千年来,她的传说、故事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家喻户晓。自唐、宋以来,历代文人咏唱昭君、抒发情感的诗文、歌词、绘画、戏曲更是多不胜数,形成了千古流传的"昭君文化"。
现代史学家翦伯赞赞美:“王昭君已经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象征,一个民族友好的象征;昭君墓也不是一个坟墓,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
“琵琶一曲弹至今,昭君千古墓犹新”。今天的昭君墓,宛如北方草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成为名扬世界的旅游胜地。这里不仅有历史悠久的文物古迹,还有鸟语花香的自然情趣和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其诗情画意,令人流连。
上一篇: 马库斯.福尔纳
下一篇: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