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萨克·巴别尔
伊萨克.巴别尔(1849~1940),前苏联著名短篇小说家,1986年意大利《欧洲人》杂志评选百位世界最佳小说家,巴别尔荣登榜首。代表作《骑兵军》《奥萨德的故事》。
中文名:伊萨克·埃玛努伊洛维奇·巴别尔
别名:巴布埃尔·基墨尔·柳托夫(笔名)
国籍:沙俄-苏联
出生地:敖德萨
出生日期:1894年7月13日
逝世日期:1940年
职业:作家
代表作品:《我的第一只鹅》、《骑兵军》
1、人物简介
伊萨克·巴别尔(1894-1940)全名伊萨克·埃玛努伊洛维奇·巴别尔,笔名巴布埃尔·基墨尔·柳托夫。前苏联籍犹太族作家、短篇小说家。代表作是短篇小说集《骑兵军》,其中以《我的第一只鹅》最为著名。
伊萨克·巴别尔1894年7月13日生于敖德萨,1939年在前苏联的“大清洗”中被指控为间谍,1940年被枪杀,1954年被苏联当局平反。
巴别尔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原苏联最引人注目的作家之一。巴别尔作品具有巨大的生命力。1975年他的《骑兵军》重新出版,并陆续译成二十多种文字,震惊了欧美文学界。1986年,《欧洲人》杂志选出100位世界最佳小说家,巴别尔名列第一。
作为令人佩服的短篇小说大师,巴别尔受到众多名家交口称赞:高尔基说他是俄罗斯当代最卓越的作家;海明威认为比自己更凝练;博力·赫斯认为如诗那样美;辛西娅·奥捷克认为他是和卡夫卡并列的优秀作家。
2、人物年表
18946月30日(旧历),7月13日(西历),伊萨克·巴别尔出生于摩尔德万卡(Moldavanka),这是邻近敖德萨港口的一个贫穷的地区。他妈妈叫费嘉(Feiga),爸爸叫伊兹赫维奇·巴别尔(YitzkhovichBabel),是一个农业机械交易商。不久,巴别尔全家搬到距离敖德萨150公里的尼库拉耶乌(Nikolayev)。巴别尔从小学习英语,法语和德语;并在私塾学希伯来语。
1899巴别尔的妹妹梅丽艾姆(Meriam)于7月16日出生。
1905沙皇尼古拉二世(NicholasII)在《十月宣言》中确立君主宪政。
在俄国南部,包括尼库拉耶乌地区,爆发了大规模的屠犹活动(pogrom),少年巴别尔是目击者,但他的家庭侥幸未受损害。
1906巴别尔的家境好转,全家迁回敖德萨并在城中的居民区安顿下来。巴别尔成为敖德萨的尼古拉一世商业学校的学生;开始用法语写短篇故事。
1911未能如愿进入敖德萨大学(因为对犹太人的限制)。巴别尔考入基辅的金融与商业学院。初遇叶甫盖妮雅·鲍利索夫娜(EugeniaBorisovnaGronfein),他未来的妻子。
18岁发表处女作:《老施劳埃密》,讲一个犹太老人因拒绝改教而自杀的故事。
1913世界大战爆发。
1913跟随他的学院从基辅疏散到萨拉托夫。
1913毕业后,前往彼得格勒,结识高尔基,开始在高尔基的杂志《年鉴》,以及其他期刊上发表短篇小说(《妈妈,瑞玛,和阿拉》等)和随笔。巴别尔的小说得到一些评论家的赞誉。高尔基让他到人间去。
1917被当局指控描写色情(指短篇小说:《浴室之窗》),但控告因政治*不了了之。
二月革命爆发。沙皇尼古拉二世逊位。俄国由临时*管辖。巴别尔志愿到罗马尼亚前线服役。但对他的这段经历至今所知甚少。
同年十月,布尔什维克发动政变。
巴别尔在十一月逃离正在崩溃的前线,返回敖德萨。
1918年初,在这个奇冷的冬天,巴别尔只身奔赴彼得格勒,这是一次危险的旅行。
(在他1932年的小说《道路》中他详叙了这次历险,)
到达彼得格勒后,巴别尔加入新组织的肃反委员会,在反间谍部做了不长的翻译工作。
1918巴别尔经常在高尔基的反列宁主义的报纸《新生活》(Novayazhizn)上发表关于城市生活的速写,一直持续到该报7月6日被布尔什维克关闭。巴别尔的最后投稿发表在7月2日。
1918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波兰宣布独立。
1918-19俄国内战期间,巴别尔在征粮分遣队中服务;(这段经历被记录在短篇小说《运粮船》中。该小说记叙了莫斯科的征粮队南下乌克兰粮仓征粮的传奇故事。)
返回敖德萨,与叶甫盖妮雅·鲍利索夫娜于1919年8月9日结婚。
1920波兰领袖毕苏斯基(Pilsudski)为了阻止苏维埃向欧洲扩张,指挥波军入侵俄国,5月占领乌克兰首府基辅。
当年,在苏维埃红军内战全线告捷的情况下,列宁决定与波兰人交战,他希望把布尔什维克传到波兰,引发那里的工农起来暴动,推翻波兰旧贵族,最终导致德国的工人革命。
同年6月,苏维埃红军开始进攻波兰。
敖德萨党委会以基里尔·柳托夫(KirilVasilievichLyutov)的名义发给巴别尔战地记者证。他被分配到布琼尼(Budyonny)在俄波前线的骑兵军中。同年六月至九月巴别尔在布琼尼的骑兵军中度过。
“柳托夫”的本意是“凶猛”、“狂暴”。家人认为巴别尔的决定无异于自杀。
8月初,红军到达华沙的郊区,但很快,红军被毕苏斯基领导的,有英、美、法支持的波兰军队击退,并于9月中旬全线溃败。
在波兰军中,有11名美国志愿飞行员。在《红色骑兵军》中《骑兵连长特隆诺夫》中巴别尔曾提到美国空军少校法温特-莱-罗(FauntleRoy)的巨型装甲轰炸机。
还有一名美军飞行员叫梅茵·库伯(MerianCooper),他的飞机被击落后,被哥萨克俘虏。他化名FrankMosher,巴别尔曾审问过他。在1990年公开的克克勃档案中,发现了巴别尔的1920年日记,其中7月14日一章中有对此事的记载。库伯后来生还美国,并成为好莱坞电影制片人,拍摄有名片《金刚》。
192010月苏波签订停战协议。
19213月18日,苏波签署《里加条约》,划分边界,把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部分领土割让给波兰。
9月巴别尔返回敖德萨,身患重病。(巴别尔有终生不愈的哮喘病)。和他的妻子到佐治亚和高加索旅行。向本地的期刊投稿。
伊萨克·巴别尔作品
内战停止。苏维埃开始推行新经济政策。巴别尔在一家出版社做编辑工作,在敖德萨的期刊上发表小说和杂文。
1923大多数有关敖德萨犹太黑邦头目本亚·克里克(BenyaKrik)的故事(后结集为《敖德萨故事》)在敖德萨相继完成并出版。
7月13日,巴别尔父亲去世。
10月,巴别尔移居莫斯科,很快,他的家庭也随之而去。
1923-24在完成《敖德萨故事》之后,巴别尔开始骑兵军系列的创作。
19236月,第一组骑兵军小说在当时的进步杂志《左》上发表。巴别尔开始出名。
1924列宁于1月21日去世。斯大林开始*。
同年3月,布琼尼第一次攻击骑兵军系列。
巴别尔的妹妹梅丽艾姆移居布鲁塞尔。
1925童年故事(《我的鸽子窝的故事》系列)的前两篇出版,文前注明献给高尔基。
巴别尔的结发妻子移居巴黎。
1926《骑兵军》单行本在莫斯科出版。首印7000册。
巴别尔的母亲移居布鲁塞尔。
巴别尔成为苏联“最著名的作家”。
巴别尔和塔玛拉·克什里娜(TamaraKashirina)生一子,叫米盖尔(Mikhail)。
8月,巴别尔完成他的话剧《日落》。
写作《本亚·克里克》(BenyaKrik)的电影脚本;这是巴别尔的第一个电影剧本。在该电影中,那个在《敖德萨故事》中出现过的英姿飒爽的黑帮头目后来和*合作但终被出卖以至毙命。
1927电影《本亚·克里克》上映,但很快被取缔。在后来的出版物中,巴别尔否认参与创作该电影。
有可能在写《犹太妇女》(可能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现在只有开头(有自传成分)还未失传。他曾计划写一部有关法国大革命的著作,也暗示过他正在写一部关于肃反委员会的长篇小说。
继续创作童年故事系列(巴别尔自称那是:“我真正的遗产”)。
7月,巴别尔离开俄国前往巴黎。
10月23日,《日落》在巴库成功地上演,并在敖德萨的两个剧场中先后上演。
19282月28日,在莫斯科制作的《日落》在莫斯科艺术剧场上演,但遭到冷落。
新经济政策的终结和斯大林革命的开端。
10月巴别尔返回俄国。布琼尼再次攻击《红色骑兵军》。
在某军事报上,布琼尼指责巴别尔没有到过前线,只是凭空杜撰,玷污了最优秀的*指挥员。《红色骑兵军》讲的故事从一个疯子犹太人的胡言乱语(指《基大利》),到对天主教堂的打砸抢(指《在圣瓦伦廷教堂》),到骑兵鞭打自己的步兵(指《阿弗尼卡·比达》),到一个有梅毒的红军战士的肖像(指《萨什卡·耶稣》),等等这些人物都被这个有色情狂的作者的主观感觉扭曲了。而且,他的故事还弥漫着小资产阶级情调。
高尔基在《真理报》上撰文捍卫巴别尔。
高尔基说:“为了熬汤,厨师不必自己坐到锅里去。托尔斯泰也没有参加过同拿破仑的战争(但却写出了《战争与和平》)。并嘲笑布琼尼是个半瓶子醋马克思主义者,像鸟学人言那样不知所云。
巴别尔继续写作《童年故事》系列(巴别尔自称这是“一个整体的局部”)。
巴别尔计划描写敖德萨的一个黑帮头领在*建设(二十年代后期至三十年代初期)时期被改造的长篇故事。
1929托洛茨基(Trotsky)从苏联逃亡。
7月17日,巴别尔和叶甫盖尼亚·鲍利索夫娜的女儿纳特丽(Nathalie)在巴黎出生。
继德文和法文版本之后,《骑兵军》英文版在美国出版,但被更名为《红色骑兵军》(RedCavalry),至今如此。
1929-30像许多苏联的作者一样,为了“搜辑新的材料”,巴别尔到工业中心旅行,在乌克兰(1930年2月至夏天)目击了集体化的残酷和所带来的大饥荒。
1930巴别尔被公开地诬蔑在法国南方接受一家波兰报纸采访时有反苏言论。巴别尔返回巴黎的申请被拒绝。
1931出版《童年故事》系列中的两个短篇和一篇有关“集体化”的短篇小说:《盖帕·库芝娃》(GapaGuzhva)
巴别尔自称将有一系列故事在年终时出版,但最后仅出版一篇。
1932发表名篇《盖·德·莫泊桑》。巴别尔住在莫斯科郊外的一个村庄,离高尔基的夏季别墅不远。
同年,巴别尔结识安冬妮娅·佩罗什科娃(AntoninaNikolayevnaPirozhkova),她当时是一名年轻的莫斯科地铁工程师,属于苏联第一批女性工程人员。
在多次向官方恳求之后,巴别尔最后被允许返回法国探亲。
1932-33巴别尔在巴黎首次见到他的女儿纳特丽,并和一家法国电影制片厂合作一部有关著名的*革命党人、双重间谍亚乌诺·阿兹夫(YevnoAzef)的电影脚本(稍晚在国内继续这项工作)。
巴别尔和爱伦堡交往密切,后者把巴别尔介绍给法国革命家、作家、传奇人物马尔罗(AndréMalraux)。巴别尔访问在意大利索伦托(Sorrento)居住的高尔基,并到法国、意大利、德国旅行。
8月巴别尔响应高尔基的请求返回莫斯科,帮助组织苏联第一届作家代表大会。
同年秋天,巴别尔和安冬妮娅·佩罗什科娃到高加索旅行。
鲁迅在1933年编译“同路人”短篇集《竖琴》的后记中提到过巴别尔:“此外,有着世界的声名,而这里没有收录的,是伊凡诺夫,爱伦堡,巴培尔……”。鲁迅在致李霁野的信中还提过自己曾读过巴别尔的自传。
(此资料来自于曾园先生于2004年2月18日发表在《中华读书报》“国际文化版”的《伊萨克·巴别尔的悔恨》一文。)
19341月,巴别尔到顿巴斯地区旅行。
在第17届*代表大会期间,反对斯大林的“胜利者国会”最终被击败。
3月,苏联诗人奥斯普·曼杰利斯塔姆(OsipMandelstam)诵读他的反斯大林诗篇并在五月被逮捕。
8月,在苏联第一届作家代表大会上,巴别尔含蓄地批评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谈及他自己的低产,巴别尔自称为“文学沉默派大师”。他呼吁要给作家“写坏作品”的权利。
斯大林的大清洗运动开始。
伊萨克·巴别尔
1935巴别尔参加莫斯科的苏联国会。
巴别尔完成他的第二部话剧《玛丽娅》(Maria),在3月上演。
6月,在马尔罗和纪德(AndréGide)的坚持下,苏联*允许巴别尔和帕斯捷尔纳克(Pasternak),参加在巴黎举办的保卫文化反法西斯国际作家代表大会。
与他的妻子和女儿一同,访问他在布鲁塞尔的母亲和妹妹。
巴别尔计划把他的整个家庭迁回苏联,但未能实现此计划。
巴别尔返回苏联。在返回莫斯科后,巴别尔和安冬妮娅·佩罗什科娃同居。
1934苏共开始“反对形式主义的运动”。在文化界的大清洗开始。
与纪德和马尔罗一道,巴别尔在克里米亚访问高尔基。高尔基后来向斯大林抱怨“反对形式主义的运动”是一项有害的文化政策。
19366月18日高尔基去世。
作为作家协会的首席作家,巴别尔获赠一幢夏季别墅。
19367月,西班牙内战从开始。苏联著名的政党和军事*,以及若干位内战时期的英雄们(包括巴别尔的一些朋友)被判处死刑。
19372月,巴别尔和安冬妮娅·佩罗什科娃的女儿丽迪娅出生。
巴别尔发表名篇《迪·格拉索》,这也是《童年故事》系列之一。并发表《吻》,这是《骑兵军》系列的最后一篇。
1938在与爱伦堡的一次会面中的,巴别尔告诉他禁书是如何在莫斯科一家工厂里被捣成浆糊的。爱伦堡刚从西班牙被召回莫斯科,他向巴别尔提示,如果法西斯在西班牙取得胜利,重压下的苏联将是像巴别尔和他这样的人唯一可去的地方,前景因之不堪设想。
巴别尔与其他人联合将高尔基的自传三部曲改编成电影,他主要负责《我的大学》,该剧在1939-40年上演。
1939巴别尔在5月13日被逮捕,随即被指控犯了法奥间谍罪。
9月,德国和苏联军队入侵并瓜分波兰。
1940巴别尔于1月15日在卢布扬卡(Lubyanka)*被枪决。在1990年公开的克格勃档案中记录的巴别尔最后的话是:
“1916年,我写好第一篇故事拿给高尔基看。然后我参加到内战中。1921年我又开始写作。近来我一直忙于至1938年底已经完成第一稿的一件作品的写作。我完全无罪,从没做过间谍,也从没进行过任何反对苏维埃的活动。在审问时我做的证词是诽谤我自己。我只有一个请求,那就是允许我完成我最后的作品。”
1941德国在6月22日入侵苏联。
此年,小说《道路》由Zhouyangji翻译,并在重庆发表。这是迄今所知最早被翻译成中文的巴别尔小说。(此资料由伊弗莱姆·斯克(EfraimSicher)先生提供。)
19533月5日,斯大林去世。
1954巴别尔在于12月23日被正式平反。死亡证书声称他于1941年3月17日死于不明原因。
1955 由美国著名文学家评论家列昂奈尔·垂灵(LionelTrilling)作序的《伊萨克·巴别尔短篇小说集》在纽约出版。这个译本是把从二、三十年代以来散见在英美杂志期刊中的《骑兵军》的分篇译文汇集整理校订而成,流行了近五十年。
1956赫鲁晓夫在苏共第20届党代会谴责斯大林。
1957由爱伦堡作序的《伊萨克·巴别尔短篇小说集》在莫斯科出版。
1964-1966 由巴别尔女儿纳特丽编辑的《伊萨克·巴别尔,孤独岁月:1925-1939:未发表过的故事和通信》(IsaacBabel,thelonelyyears)出版。1995年出版修订版。
由纳特丽编辑的收录有巴别尔佚文以及回忆巴别尔的文章的《你必须什么都懂》(Youmustknoweverything)在纽约出版。
1989由安冬妮娅·佩罗什科娃编辑的《回忆巴别尔》在莫斯科出版,包括安冬妮娅·佩罗什科娃的文章《在一起的岁月(1932-1939)》。
1990 由安冬妮娅·佩罗什科娃参与编辑的两卷本《巴别尔文集》在莫斯科被出版。这是当时收录巴别尔作品最全的巴别尔文集,第一次全文发表了巴别尔1920年日记。
伊萨克·巴别尔作品
克格勃档案解禁。有关巴别尔的审讯和死亡的细节开始被苏联媒体报道。
1996安冬妮娅·佩罗什科娃出版《在他的身边:伊萨克·巴别尔的最后岁月》。
纪念巴别尔诞辰一百周年的国际活动在俄国和美国举行。
2002年11月 由纳特丽编辑的《伊萨克·巴别尔全集》英文版精装本由美国诺顿出版社出版。这是迄今为止收入巴别尔作品最全的文集,包括巴别尔的战地报道、话剧剧本及电影脚本等。此书成为全美畅销书。
2004年2月名为“巴别尔之迷”的第一届国际巴别尔研讨会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召开。安冬妮娅·佩罗什科娃、纳特丽及丽迪娅应邀出席。
10月,在北京召开了巴别尔诞生110周年纪念会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插图本《骑兵军》发布会。年终,此书被《中华读书报》评为当年十大文学书之一。
200511月,人民文学出版社插图本《巴别尔马背日记》出版。
200512月8日,巴别尔长女纳特丽在美国华盛顿逝世,享年76岁。
3、主要作品
小说
名称 | 创作时间 | 备注 |
《骑兵军》(《红色骑兵军》) | 1923—1937 | 1929年,英文版在美国出版时被更名为《红色骑兵军》 |
《童年故事》 | 1925—1937 | |
《敖德萨故事》 | 1923 |
日记
名称 | 创作时间 | 备注 |
《巴别尔马背日记》 | 1920.07—1920.09 | 《骑兵军》原素材 |
话剧
名称 | 创作时间 | 备注 |
《日落》 | 1926 | 1927年上演 |
《玛丽娅》 | 1935 | 1935年上演 |
电影剧本
名称 | 创作时间 | 备注 |
《本亚·克里克》 | 1926 | 1927年上映,但很快被取缔 |
《我的大学》 | 1938 | 高尔基自传三部曲之一,1939年至1940年上演 |
4、代表作《骑兵军》
骑兵军
《骑兵军》是俄罗斯著名作家巴别尔的一部名作。这是一部流传了八十年的奇书,也是用青春的铁和花,锻打成的文学瑰宝。作者是20世纪俄罗斯文学天才伊萨克·巴别尔。1920年,二十六岁的他以战地记者的身份,跟随布琼尼统帅的苏维埃红军第一骑兵军进攻波兰。战争历时三个月。巴别尔目击了欧洲历史上,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次大规模的空前惨烈的骑兵会战。1923年至1924年,他根据这次征战,陆续创作了三十多篇短小精悍的文章,有战地速写,也有军旅故事,这就是《骑兵军》。这曲曾经震撼过世界、畅销欧美的苏波战争的绝唱,既是一个带眼镜的犹太书生有关文明与暴力、征服与反抗的记录,也是一部霸气十足、豪气冲天、剽悍粗犷的哥萨克骑兵将士的列传。
全书以三十五篇散记的形式,记录了上个世纪二十年代苏波战争期间,在波兰的苏联骑兵军的故事,以骑兵军士兵献身革命事业为前提,着力刻画了他们身上人性化的一面,真实地再现了布琼尼领导的骑兵军鲜为人知的风貌,揭示了内幕。其中关于残酷的战争场景及普通哥萨克既英勇又消极的真实形象的描写,在原苏联引起极大争议。
5、创作特点
取材
伊萨克·巴别尔的作品中不断书写残酷到极点的战场故事,但他的神经足够坚强,有时候他还能够表现出诙谐和幽默感来。他会使用话里有话和言外之音的手法,还在方寸的空间里展现他卓越的叙事艺术。
伊萨克·巴别尔
在伊萨克·巴别尔所著的短篇小说集中,伊萨克·巴别尔采取了以片段来呈现整体、以“管中窥豹”的方式,来呈现“全豹”,以一个个的糖葫芦,构成了一整串的糖葫芦。他所描绘的、叙述的、书写的,都是那场闻名世界的战争的片段、瞬间、局部和细节,有的地方放大了,有的地方则聚焦了,有的地方又缩小了的战争生活。从总体上说,这些作品都有着写实的功底,和文字速写的特征。就是在这个地方,伊萨克·巴别尔呈现出他天才的、不可模仿的艺术个性来:他往往能够以寥寥数笔,就写出了复杂的战争场面背后呈现出的政治、文化和人性的纠葛。这是伊萨克·巴别尔特别成功的地方。战争和历史的风云变幻,无法遮蔽人性中的光辉,同时也呈现出人性的黑暗面来。伊萨克·巴别尔同时展现了人性中善和恶的两极,并且将这两极非常突出和尖锐地表现出来,造成了强烈的对比效果。
巴别尔力求像摄影机一样为读者复制一个完全客观的世界,他很少用到能够明显流露作者本身立场的评价性语言,即使偶尔出现难得一见的作者的议论,也是无关痛痒的揶揄之言。取而代之的是深入骨髓的对人物的动作、语言以及环境、景色的白描。然而就是这种将情感深藏的白描,时刻令读者处于窒息的边缘。
语言风格
巴别尔的作品虽然非常少但简洁凝练,他的作品非常短,《骑兵军》加起来只有几万字,一个世界文学的经典加起来只有几万字,34篇小说,但是篇篇是经典。
伊萨克·巴别尔认为,自己作品的语言应该“像战况公报或者银行支票一样准确无误”,于是,就形成了他简洁、洗练、迅速、省略、空白和闪电般干脆的叙述风格。他往往只需要用几个词,就描绘出别人用一整页才可以说清楚的东西,用几页,就写出了别的作家可能要用一本书才可以完成的东西。
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如此评价巴别尔小说的语言:享有散文难以企及,仿佛只留给诗歌的荣耀。巴别尔的小说语言既有着传统苏联文学语言上的严谨、宏伟的,又有着犹太人特有的对语言的奇异想象,这想象是绝大多数的传统东欧作家所无法具备的。相比起来规范的状物、独特的比喻,巴别尔语言的最大魅力在于其强烈的毁灭感和侵略性。他将关于人、死亡、战争的全部思考和善恶美丑的所有悖论如数灌注在看似家常的景物和氛围描写中。
6、人物评价
“巴别尔不与任何人类似,任何人也无法类似于他。他永远按自己的方式写自己的东西。”“我不知道有哪一个国家、有哪一位作家感受不到巴别尔真诚和人性的力量、不热爱他。假如有这样的人,他们只能是我们恶毒的敌人。”(爱伦坡)
”自从巴别尔的第一篇小说译成法语起,我便知道巴别尔,读过他的《骑兵军》,我非常喜欢他的作品。”(海明威)
“一颗耀眼的明星”(约翰·厄普代克)
7、后世纪念
纪念碑
敖德萨城在2010年,也即作家辞世70周年的日子为巴别尔树立纪念碑。
文学奖
敖德萨城在2010年设立“伊萨克·巴别尔”文学奖。
伊萨克·巴别尔
文集
1955年,由美国著名文学家评论家列昂奈尔·垂灵作序的《伊萨克·巴别尔短篇小说集》在纽约出版。
1957年,由爱伦堡作序的《伊萨克·巴别尔短篇小说集》在莫斯科出版。
1964年至1966年,由巴别尔女儿纳特丽编辑的《伊萨克·巴别尔,孤独岁月:1925-1939:未发表过的故事和通信》出版,由纳特丽编辑的收录有巴别尔佚文以及回忆巴别尔的文章的《你必须什么都懂》在纽约出版。
1990年,由安冬妮娅·佩罗什科娃参与编辑的两卷本《巴别尔文集》在莫斯科被出版。这是当时收录巴别尔作品最全的巴别尔文集,第一次全文发表了巴别尔1920年日记。
2002年,由纳特丽编辑的《伊萨克·巴别尔全集》英文版精装本由美国诺顿出版社出版。这是迄今为止收入巴别尔作品最全的文集,包括巴别尔的战地报道、话剧剧本及电影脚本等。此书成为全美畅销书。
2005年11月,人民文学出版社插图本《巴别尔马背日记》出版
怀念文章
1989年,由安冬妮娅·佩罗什科娃编辑的《回忆巴别尔》在莫斯科出版,包括安冬妮娅·佩罗什科娃的文章《在一起的岁月(1932-1939)》。
1996年,安冬妮娅·佩罗什科娃出版《在他的身边:伊萨克·巴别尔的最后岁月》。
纪念活动
2004年2月,名为“巴别尔之迷”的第一届国际巴别尔研讨会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召开。
2004年10月,在北京召开了巴别尔诞生110周年纪念会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插图本《骑兵军》发布会。年终,此书被《中华读书报》评为当年十大文学书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