滩里镇
滩里镇位于文安县东北部,镇*驻地中滩里村。辖区位于倒城东北部,北接霸州市胜芳镇,东与天津市静海县接壤,西邻中国最大的胶合板生产基地左各庄镇,省道廊崔线贯穿全境,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廊大线与台王线在镇区交汇,交通较为便利。镇域面积60平方公里,辖15个行政村,总人口3万人,耕地4.2万亩。
中文名:滩里镇
行政代码:131026105
身份证前6位:131026
长途区号:0316
邮政编码:102800
隶属政区:文安县
行政级别:镇
车牌号码:冀R
辖区面积:60km2
人口数量:约3万人
1、地方简介
滩里镇自古为商家云集之地,物阜民丰,且地理位置优越。大清河横贯东西,丰水时节,白帆点点,莲菱飘香。省道廊崔线南北走势贯穿全境,距津保高速公路3公里,须臾可进京下卫。目前全镇拥有35kvA变电站一座,中国电信、联通网站两座,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2、行政区划
滩里镇区划
滩里镇
131026105201220安里屯一村村委会
131026105202220安里屯二村村委会
131026105203220安里屯三村村委会
131026105204220安里屯四村村委会
131026105205220杨管营村委会
131026105206122西滩里村委会
131026105207121中滩里村委会
131026105208122张家营村委会
131026105209220赵家营村委会
131026105210220刘家营村委会
131026105211220西新桥村委会
131026105212220中新桥村委会
131026105213220东新桥村委会
131026105214220富管营村委会
131026105215122东滩里村委会
131026105500220新桥农场
3、地方人口
滩里镇人口数据:
滩里镇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29918
男15601
女14317
家庭户户数7555
家庭户总人口(总)27447
家庭户男14072
家庭户女13375
0-14岁(总)7679
0-14岁男4225
0-14岁女3454
15-64岁(总)20412
15-64岁男10479
15-64岁女9933
65岁及以上(总)1827
65岁及以上男897
65岁及以上女930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26942
4、经济建设
滩里镇是一个以民营经济为主体,以工业为主导的城镇,三次产业比例为2.6:79.4:18。全镇形成了人造板为主导,钢铁、化工为补充的经济格局并带动了商贸、物流、餐饮等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同时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形成了以西瓜、棉花种植为主,香菇、速生林等多元发展的新局面。
2010年,全镇税收完成3469万元,同比增长27%;农民人均纯收入7760元,比上年增长4.1%。目前,全镇固定资产百万元以上的企业百余家,列统工业企业9家。板材加工主要产品为建筑模板、中密度板、细木工板、刨花板和贴面板,年产量200万立方米。涌现出“福祥牌”、“洪宽牌”、“金山牌”等一批省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钢铁加工主要产品为镀锌彩钢和镀锡板带,年产量30—50万吨左右。机械加工主要生产石油钻杆,年产量1200套。廊坊奥瑞拓石油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新型石油螺杆钻具获得三项国家专利,填补了国内空白。
5、乡村建设
河北文安滩里镇富管营村获全国荣誉称号
4月8日,记者获悉,文安县滩里镇富管营村被中国计划生育协会授予“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居”荣誉称号。
据了解,近年来,富管营村党支部、村委会加强计生协会队伍的建设,将人口计生工作融入基层*政治建设大局,积极推进村民自治,增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服务”的能力,工作成效显著。
该村重新整合计生协组织,制定完善了《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章程》、《计划生育村规民约》和《计划生育自治管理合同》。协会利用节日开展走访慰问活动,让贫困育龄妇女感到关怀。富管营村联合县计生医院利用“5.29”、“7.11”、“9.25”等节日,为已婚育龄妇女进行免费生殖健康服务。同时,村“两委”、村计生协筹集资金建成一座集“村服务室”、“会员之家”、“图书室”等一应俱全的村办公大楼,规划建成人口文化广场和计划生育宣传一条街,多方位满足群众需求。此外,该村运用生育关怀理念,坚持“勤上门、多服务”引导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
6、附近景点
附近景点
大围河*始建于明朝(1403)永乐年间,清朝乾隆年间重修。古寺经过历代修缮,尤其是最近重大修后,更加气势雄伟富丽堂皇。迎门大殿中六柱耸起,四面挑角做为脊楼。脊角梁头镶有龙头、等兽头装饰,花纹绚丽,玲珑剔透,基本保持了乾隆年间的建筑风格。
据寺中碑文记载,乾隆宠爱的*妃子名香(传说她不用香料而自带清香),宫中赐号“容妃”,人们喜欢称她为“香妃”。她随乾隆出巡时,委派回族曹姓太监到此亲自监工,精心修建*。乾隆皇帝亲书“正大光明”,并制成蓝地鎏金字匾,挂于大殿正门。后曹太监定居围河,死后葬于该‘村,至今寺里保留他的墓碑。
文安林场
文安县的植树造林面积已达25万亩。为充分利用林业资源丰富的优势,在界围农场等地建设生态林业经济示范区。以现在树木为依托,通过采取畜牧养殖、野生养殖、特种养殖、林草间作、林药间作,大力开发旅游休闲、度假观光等多种经济项目。现在该区的一期工程已经竣工,二期工程正在紧张的施工当中。
建成后的“生态林业经济示范区”主要有田园风光、林间自然养殖、森林狩猎、消夏避暑、水上乐园、度假村、迎宾广场和生活服务等8个区。其主要功能有:植物观赏、休闲、度假、避暑、疗养、观光、娱乐、健身、餐饮等。
湿地公园
湿地公园是一个世界级的生态旅游景点,整个湿地公园设野生动物模型展览、仿真湿地场景和娱乐教育设施。徜徉其中游人不仅能够欣赏自然美景,还能通过规划设计师匠心独具的设计,欣赏各种水的形态、体验水孕育生命的特质。
公园里有近190种雀鸟、40种蜻蜓和超过200种蝴蝶及飞蛾。湿地保护区包括人造湿地和为水禽而重建的生境。主要旅游景点:老年活动中心、儿童乐园、民俗展览馆等。形成两湖三岛,明湖、镜湖、名人岛、荷岛。
7、地方特产
地方特产
文安小磨香油是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的特产。文安小磨香油历史悠久,原料精良,工艺考究,色泽澄亮,纯净浓香。它既是烹饪的上等用油,又是馈赠亲友的佳品,在周边各市县乃至京、津诸地,均享有盛名。
小磨香油的原料是芝麻。芝麻既称这种植物,又称这种植物的种子。芝麻富含油脂,故称“脂麻”;芝麻原产自非洲,相传汉代张骞在西域得其种,故称“胡麻”。晋石勒时讳“胡”字,改为芝麻。芝麻榨油技术是芝麻传入中国后开始的。
文安的小磨香油当然也和芝麻的种植有直接关系。不过,文安种植芝麻的历史,明代以前没有记载,至明末创修《文安县志》才有记载。文安人对芝麻情有独钟,“要发家,芝麻瓜”的民谣流传已久。民国9年(公元1920年),城内辟有芝麻交易场所——芝麻行。《河北通志稿》记载文安造油业作坊的户数:民国21年(公元1932年)50家、22年48家、23年51家。在这些户数中,估计小磨香油至少占一半。
据小磨香油世家在世人薪火相传的回忆,文安最早的(是回忆中最早的,实际不一定是最早的)香油坊是县城东关外姓马的大户人家开的。清光绪年间,吉村农民张树春在这家当长工,经常到香油坊打杂、帮忙,慢慢学会了小磨香油的技术。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张树春回到老家,自己开了一家香油坊。后来,他儿子张恩荣又接着干。到第三代张学增,社会1,香油坊时开时关。人民公社化后,生产队办副业,张学增又为生产队开香油坊。第四代张法明、张法信、张法光也各自在生产队开办香油坊。直到张永强、张永良、张同喜,共计五代世家。第五代遇上改革开放时期,香油坊又重新由个人开办,张永强、张永良两家迁移到县城蔬菜市场西侧,张同喜仍留在本村。吉村另一家香油坊是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村民王汝从开办的。第二代王树德经历了自家开办和生产队办两个阶段。第三代王鸿起仍在生产队干,直到1981年又自家开办。第四代王国祥赶上改革开放的好时代,工艺不断改进,规模不断扩大。1995年建立了廊坊利珠粮油食品有限公司,厂址迁至黄甫农场食品工业园内,改作坊为工厂,成为这一行业的佼佼者。王家务村香油坊开办时间也较早,据张树芝老人回忆,第一家香油坊是民国13年(公元1924年)张万香开办的。其子张洪皂继承父业,到人民公社化后,张洪皂又为生产队开香油房。在生产队里,他带出了一批小磨香油的技术人员。至今,该村仍有5家香油坊。此外,东关、冯郭、郭辛庄、留郡、大叩皂、阜安、边王赵、马庄等村庄的香油坊开办时间也较早,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肉沫烧饼
相传有一天夜里,慈禧做了个梦,梦见吃夹了肉沫的烧饼。第二天早膳时,果然上的是肉沫烧饼。慈禧一看和梦中吃的一样,心里非常高兴,说是给她圆了梦。问是谁做的烧饼,当差的说是御厨赵永寿。慈禧当即令人赏给赵永寿一个尾翎和二十两银子。从此,肉沫烧饼作为圆梦的烧饼流传了下来。说白了肉沫烧饼就是个炒肉沫夹烧饼。
栗子面窝窝头
所谓“窝头”是一种圆锥型,下面有一个洞的蒸制食品,原来都是用玉米面做的,因为没有发酵的玉米面非常不容易蒸熟,做成这种形状有利于迅速蒸熟,窝头以前是底层平民常用的食品。而西太后别出心裁,要“与民同乐”,可是是用当时非常昂贵的栗子磨面做的,个也小很多,成为一种点心,民国革命后才流入民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