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淄花边
临淄花边又称抽纱,是山东临淄汉族传统手工艺品。它历史悠久,工艺精巧,为中国同类工艺品之冠,素有“抽纱之王”的美称。临淄花边大套,多年来,以其玲珑剔透,美观大方,质地典雅,驰名于世界,畅销于香港、澳门、意大利、瑞士、德国、美国、西班牙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深受国际人士的喜爱,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1、发展阶段
临淄花边的发展,大致可分三个阶段:梭子长条小花边;棒棰长条花边和青州府花边大套。
2、梭子长条小花边
由来
临淄的刺绣工艺由来已久。据1920年的《临淄县志》记载:远在周代之初,已有“画绣之工,共其职也”的记述。并谓:周族灭商后,封姜太公于齐地,建齐国,治临淄。太公非常重视临淄的编织业。因此,春秋、战国时期,齐都临淄刺绣业已驰名域内,有“冠带衣履天下”之称。秦灭齐,统一六国后,促进了全国经济的更大发展。临淄在汉代初期,仍是我国东方著名的大都市之一,西汉*曾在此设三服官,为皇帝做春、夏、冬三季的服装,是著名的“丝绸之路”的源头。梭子长条小花边,就是在这个环境下诞生的。汉王充在《论衡》中说:“齐都世刺绣,恒女无不能,襄邑俗织锦,纯女无不能,日见之,日为之,手狎也”。当时的花边技艺是以母教女,嫂传妹的途径传播的。此时花边,主要用于宫内服饰,后来才传向社会,被广泛用于美化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社会上一时的风尚。
简介
梭子长条小花边,俗称兰杆,系土纺丝线织成。工具简单,式样古朴,其制作过程是:用一条木凳固定经线,然后用缠有丝线的木梭,依据图案在经线上来回穿织而成。这种花边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和浓厚的生活气息。因用途不同,花边的宽窄不一,长短不限,故有长条花边之名。梭子花边在织法上局限性很大,它只能在宽窄长短上下功夫,图案虽有人物、鸟兽、虫鱼、花卉等,但只限于在这长条带上反映,不能打破带形规格。据考证,当时产地,主要分布在县城近郊东古城、毕家、南马坊、皇城等地。
3、棒棰长条花边
棒棰长条花边简介
棒棰长条花边在式样上,较梭子花边有不少改进,可以在长、短、宽、窄上随心所欲,图案可以多方连接,针法已有结花、稀布,双稀、密布方节等,用途仅供镶嵌直边台布、围裙和衣物等。
外国技术引进
1887年,一些外国人发现临淄的梭子长条花边与意大利的棒棰花边相似,就将意大利的棒棰长条花边带进了临淄地区。心灵手巧的临淄人,将传统的工艺与西方的编织技术进行了结合,从此,新的棒棰长条花边,在临淄生根而发展起来。
早期棒棰长条花边技术
临淄最早进行棒棰长条花边编织的是:灯笼村的张伯怀的父亲张牧师。1890年后,这种花边技术,在社会上逐渐流传开来。这时生产的花边图案与梭子长条花边图案大致相同。针法有单稀、打结、松柏翅、三角稀布、蝴蝶等,式样还是长条。只是生产工具由棒棰代替了梭子。原料改用了白、灰色棉线。
生产工具的改革
生产工具的改革,使花边工艺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棒棰花边生产,以众多的木质小棒棰代替了来回牵线的梭子,打破了过去花边形式只能向长、宽伸展的局限,可以编织出方、园、菱角等不同规格,以花边斗枕(一种扁圆形外裹以布,内实麦穰的工具)代替了长木板凳,从而花边的编织者,不再受工作场地的限制,可以任意搬动,编织中也可以*变换方位,以铜质大头针固家结花网扣,按照图案边织边钉,打结打扣,十分灵活,不易错误,解决了过去使用梭子编织时,发生的跳线、绞线、穿结等织法的复杂程序和不易掌握的问题。正由于棒棰长条花边生产比原来的梭子长条花边生产程序简便,容易掌握,这一技术很快就遍及临淄全县,形成了相当大的生产能力。约在1895年,临淄出现了首批经营花边的私人作坊。他(她)们是临淄花边业的第一代经营者。其经营方式:是将原料分送各户,到期收货,虽然仍为神父代庖,但成品并不直接交给当地神父,而是送往益都(当时称青州府,临淄为其属县)“春华昌”、“德昌”两个洋行。根据边凤岐在戊申年(公元1908年)6月写的《山东青州府临淄县乡土志》中记载:“兰杆运至金岭镇(原隶属益都)销行岁约值白银三千两”。就此可知当时织花边的人数至众,营利非小。
棒棰长条花边的发展
1905年,田家庄人姚某在烟台时,发现“仁德”洋行经营的棒棰花边,与临淄生产的棒棰长条花边相似,遂即与其挂勾联系,要求洋行供料来临淄加工。姚某回临淄后,在临淄西关创办了“益成祥”花边庄,并聘请了铁佛庄李相艮为其制图。由于经营手段灵活,业务发展很快,没有多长时间,业务遍及临淄四乡。是为辛亥革命前后,临淄经营花边业的第二代。
继姚宾才之后,王星元在白兔丘兴办了“信昌”花边庄;崔太来在石佛堂村开办了“益兴永”花边庄;陈志茂在皇城办起了“德聚公”花边庄。这四家经营各式棒棰长条花边的手工工厂,均与烟台“仁德”洋行签订合同,搞来料加工。当时四家作坊,业务兴隆,年产值约达白银2000余两。所以,民国9年(公元1920年)撰写的《临淄县志?实业志》中说:“家家工艺花边发网,恃此糊口者不下万人。”
史料记载
1931年,上海华通局出版的《中国重要商品》中记载:“民国初期,……中国花边工业的中心,以山东烟台及附近一带为盛,……青州(今益都包括临淄)、登州(今蓬莱一带县市)地方从事花边工作者尤多,殆已为特产物之一矣”;以后因帝国主义者,妄图瓜分我国,兼之军阀割据,战乱不已,天灾人祸,民不聊生,对外贸易锐减,益都的两家洋行也相继关闭。据1933年《中国实业志》记载:“山东花边输出以招远、临淄为著,年出口仅三万打”。比之前期,有很大的衰退。
4、青州府花边大套
由来
1930年,烟台“仁德”洋行寄给“益成祥”花边庄一张照片和一个实样。李相艮用放大镜对照片进行了画样放大,崔立奎、齐文明、王德光三人,历尽三年时间,把实样一针一针地拆解,进行了仔细地剖析,将其针法研究试作成功,并做出了两头黑线花边大套(18×45、72×108均为英寸计算)。从此,出现了花边大套和黑线货。为开展工作,“益成祥”花边庄雇用了一批女学徒工,供食宿,并发给每人每月十元钱的习织工资。于1935年才与烟台“仁德”洋行,正式签订了合同。因为临淄当时属青州府管辖,所以在签订合同时,订名为“青州府花边大套”。临淄“青州府花边大套”的名字,从此蜚声中外,近五十年来,在国际市场上一直保持着崇高的信誉。
历史
“益成祥”与“仁德”洋行签订合同之前,临淄的花边工艺已开始向四邻八方传播。1932年,徐洪亮和张云英去掖县传授编织花边技术;王德先去益都县的宋王庄,南仇庄等地布网设点经营花边业务,并亲自传授给宋王庄的宋化波及其儿子宋先泉;姚宾才带领一二十人去寿光县牛头镇传授花边技艺,并在那里开设了花边加工厂,邀请牛头镇镇长马保三(马保三在抗日战争时担任第八支队司令,后担任过*山东省委统战部长等要职)为名誉厂长。至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者发动侵华战争后,才*停业。由于“益成祥”花边庄到益都、寿光开设加工业务,并为两县发展花边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从“益成祥”花边庄创始“青州府花边大套”,半个世纪以来,经过花边艺人的不断改革创新,规格增多,花样更新,用途也日广。其样品货号,由*的十几种,发展到目前的332种;货号规格达628个。现在制作的花边,已有满花镶边之分和大套小件之别,档次清楚,规格齐全,具有做工精细,玲珑剔透的特点。其用途:主要用作宴会台布、床盖、被单套、钢琴罩、沙发靠背、盘垫、衣裙装饰等。其制作方法:系用六股合成棉线,绕缠在小木头棰的一头,另一头以一串琉璃珠子作稳定和绞线用,然后用铜大头针分别将线的起头固定在图纸上,将棒棰交替翻动,使线线交合构成各式各样的精美图案,编织面积越大,则需用的棒棰就越多,故又名为“棒棰花边”。
“青州府花边大套”,目前仍是临淄花边的名牌产品。它经过*四大花边庄的培植,又经过1951年后,许级三、王元修等人先后在白兔丘、北羊等村所办的“福民”、“裕民”、“利民”和“建民”等花边庄的发展,从1954年十几个人的手工业作坊,发展成近百人的工艺品厂。从制图、投放、烫刷、镶边、验收到成品出厂,设备齐全,分工精细,管理有序,品质与产量不断提高。1979年荣获山东省轻工业厅“优质”和“名牌”称号。1982年完成产值达318万多元(人民币)。随着*四化建设的高速发展和对外贸易的扩大,临淄的花边工艺,又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1980年3月13日经*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核准为“齐城牌青州府花边大套”并于当年十月发给“齐城牌商标注册证”。临淄花边,这一绚丽的花朵,将带着浓郁的临淄齐国古老的芬芳遍及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