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莱夫
《阿莱夫》是《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作者保罗·柯艾略迄今为止自传性最强的一部小说。柯艾略用自己独特的经历重新探讨了爱情、人性、信仰等当下人们关注的话题。本书缘起于保罗·柯艾略2006年从伦敦到符拉迪沃斯托克、耗时3个月的旅行。“阿莱夫”的概念源自博尔赫斯的同名短篇小说。在柯艾略的解释中,阿莱夫是人们的恐惧和罪恶相遇的地方。这不仅是一段寻找爱与宽恕的旅程,更是为了找回面对生命中那些宿命般挑战的勇气。每个人都应该踏上一次这样的寻找之旅,直面生命的真相。《阿莱夫》承袭了柯艾略一贯的风格,从中可以窥视作者的成长和心路历程,是部不可多得的了解作者的作品。
作者:保罗·柯艾略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译者:张晨
出版年:2013-10
页数:272
定价:32.00元
装帧:平装
丛书:新经典文库·保罗·柯艾略作品
ISBN:9787544266697
1、作品推荐
《阿莱夫》是百分之百自传性的作品,是我全部的体验,每件事情都真实发生了。——保罗·柯艾略
《阿莱夫》是《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作者保罗·柯艾略迄今为止自传性最强的一部小说。柯艾略用自己独特的经历重新探讨了爱情、人性、信仰等当下人们关注的话题。
本书缘起于保罗·柯艾略2006年从伦敦到符拉迪沃斯托克、耗时3个月的旅行。
“阿莱夫”的概念源自博尔赫斯的同名短篇小说。在柯艾略的解释中,阿莱夫是人们的恐惧和罪恶相遇的地方。这不仅是一段寻找爱与宽恕的旅程,更是为了找回面对生命中那些宿命般挑战的勇气。每个人都应该踏上一次这样的寻找之旅,直面生命的真相。
《阿莱夫》承袭了柯艾略一贯的风格,从中可以窥视作者的成长和心路历程,是部不可多得的了解作者的作品。
2、内容简介
2006年,即将年届六旬的保罗·柯艾略已经名满全球。但他不满意自己过于安稳的现状,也受到内心不安的召唤,他决定聆听内心的声音,去旅行,去重新认识世界。
保罗·柯艾略把拜访七个陌生地方作为寻找答案的方式:在俄罗斯,他遇见了一位敏感的土耳其女郎,和她一起搭上了去往西伯利亚的火车;在火车上,他和她无意间进入了“阿莱夫”,一个时间与空间交会的点;在阿莱夫里,柯艾略猛然发现了自己从来没有正视过的生命真相……
3、作者简介
保罗·柯艾略(PauloCoelho),著名作家,1947出生于巴西里约热内卢,被誉为“上帝身边的伟大作家”、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当代作家。
保罗·柯艾略
少年时代,柯艾略因叛逆,被视为精神疾病受到三次电击治疗;青年时代,因反对政治*,被投进*。
在从事文学创作之前,柯艾略曾担任过编剧、剧场导演和记者,为巴西最著名的摇滚乐歌星创作过《减生于一万年之前》等六十余首歌词。后沉迷于研究炼金术,魔法、吸血鬼等神秘事物,作为嬉皮士周游世界,与一些秘密团体和东方宗教社会有过接触。
1986年,38岁的柯艾略踏上去往圣城圣地亚哥之路,心灵顿悟。
从1987年的《朝圣》开始,18部作品以68种文字出版、655个版本全球在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版发行,销售总量超过1亿册,荣获国际大奖无数,被誉为“唯一能够与马尔克斯比肩,拥有最多读者的拉美作家”。
柯艾略代表作有《朝圣》、《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我坐在彼德拉河畔,哭泣》等。曾荣获法国*授予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巴西*授予里约布兰科骑士勋章、国际安徒生大奖、书业白金奖(澳大利亚)、畅销书金奖等诸多奖项。2002年,保罗·柯艾略当选为巴西文学院院士。
柯艾略以博大悲悯的心胸、奇绝独特的视角、清澈如水的文字,将哲学沉思、宗教奇迹、童话寓言熔为一体,感动了全球上至各国政要、国际巨星,下至平民百姓、贩夫走卒在内的数以亿计的读者,甚至目不识丁的人,也对他的文字世界无限神往。2007年,由于其作品的深远影响力,联合国聘请他为联合国和平大使。2009年,代表作《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因“出版语种最多”创造“吉尼斯世界纪录”。
保罗·柯艾略也是拥有最大在线社区、拥有最多在线读者的作家。
4、作品目录
吾国之王
中国竹
陌生人的灯笼
当寒风吹过
分享灵魂
9,288
希拉尔的眼睛
伊帕切夫别墅
阿莱夫
梦想家不会被驯服
如同雨中的泪
西伯利亚的芝加哥
和平之路
火焰之环
即使不被信任,我仍旧相信
茶叶
第五个女人
《论彻底根除异端》
无形中抵消了能量
金色玫瑰
贝加尔湖的雄鹰
对恐惧的恐惧
城市
电话
土耳其的灵魂
莫斯科,二〇〇六年六月一日
后记
5、媒体评论
★柯艾略是一位用人人都能理解的语言写作的小说家。——《纽约时报》
★柯艾略完全有能力达到博尔赫斯定下的标准……作家柯艾略既是有辨别能力的主人公柯艾略,也是有启示意义的主人公柯艾略,我们欣赏他的热情。——《华盛顿独立书评》
★一个荒诞不经的故事……没有作者能比柯艾略做得更好。——《出版人周刊》
★对美国读者来说,是时候开始一场发现之旅,那一定会指引他们走向这位杰出的作家。——《今日美国》
★除了加西亚·马尔克斯,保罗·柯艾略是追随者与读者最多的拉美作家。——《经济学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