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科普知识

“逃离工科”现象调查:赢在数量输在质量

科普小知识 2023-11-25 09:50:21
...

“逃离工科”现象调查:赢在数量输在质量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上最权威的工程教育认证领域的“华盛顿协议”,以及教育部最近启动的两种高考模式,为培养技能型人才做出了努力。“逃离工程”现象和工程教育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媒体报道和评论也频频出现。随着全球化竞争的日益激烈,如何调整工程人才的培养结构,促进我国工程教育的发展,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工程人才,已经成为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

1目前高分候选人不再青睐工程学

1998年,工程类招生占本科招生总数的41%,但2010年降至33%,制造相关工程专业仅占全国招生总数的20%。此外,具有学士以上学位的工程技术人员的比例没有显著增加。2000年,拥有学士或以上学位的机械工程技术人员的比例为34%,但2010年降至30%。——根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

刘旭已经工作了两年多,毕业于上海一所知名大学信息工程专业,目前在上海一家外企担任程序员。他经常声称自己是一个“代码农民”,并坦率地承认他的想法是粗糙但真实的。“说实话,我真的有点后悔没有去报经济金融高考。现在逃跑已经太晚了。”

《2009年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显示,1999年至2008年高考状元集中在经济管理、生命科学、电子信息、法律和计算机领域。近年来,选择经济管理专业的高考状元人数稳步增长。2008年,全国高考状元中有近70%选择学习经济管理。与过去相比,喜欢工程学的高分考生的数量似乎有所减少。

“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大理学院与文科学院的比例是7:3。当时,*认为文科比正常水平低一点,然后调整到6:4。高校扩招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将随之而来。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前院长胡认为,文科专业比理工科专业更容易考试和阅读。公务员和机构在被雇用时也更受欢迎,所以更多的人申请文科。与此同时,*对高校的资助跟不上高校的扩张步伐,高校正在大力发展低成本的文科以扩大规模。最后,两者在本科阶段的比例是4:6。“可以说,‘逃离工程’已经成为一种更严重的现象。事实上,这种人才结构也是不合理的。”

公关部创始人王伯清指出,随着经济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工资取向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选择工程专业,尤其是城市学生不愿意选择工程专业。“原因可能是大多数工程工作都位于非一线城市,流动性大,工作环境差。对于一些来自小家庭的考生来说,这种职业并不能满足他们的就业期望。根据我们的调查,毕业半年后,2012年工科本科毕业生的专业期望重合度仅为44%,排名倒数第二。”

2个原因:高就业率不能留住工科学生

毕业半年后,2012届工科大学生的就业率为92.7%,仅次于管理学科。根据麦克白的调查,工程一直是近年来的第一,这是第一次衰落。在2012年的本科专业中,毕业生毕业后6个月的最高月收入是工程,月收入为3577元。同时,工科大学生的毕业率是六个月来最低的,为18%。

——马科斯《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在人们以前的印象中,工程一直是就业市场上的“烫手山芋”,调查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那么,在高就业率和高收入的情况下,为什么工科学生要“逃离”?

“我认为有很多工程专业的人想离开去学习采矿等传统工程。”焦姣在大学学习土木工程,毕业后在北京的一家设计院工作。他坦率地承认,许多工程工作需要经常出差,离开施工现场,而且有些工作条件相对比较困难。“我必须经常旅行,而且很累。一些同事因为家庭和其他原因选择离开这个行业。现在我觉得我的贡献与我的回报不成比例。”

“的确,从工作环境来看,工科毕业生的工作环境一般更困难。他们大多数以项目的形式工作。工作地点可能是工厂或偏远地区,也可能经常出差。在薪酬和晋升方面,高技术工程专业(如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新材料等)的毕业生。),能源专业和建筑专业的起薪更高,职业晋升渠道更透明。然而,传统工程专业(如机械、化学和生物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工资相对较低(一般在2000至3000元之间),晋升相对较慢。”东方汇博的职业专家指出了一些人“逃离工程”的原因。

一些学者也认为工程师的光环听起来令人羡慕,但社会对工程师职业价值的认可并不太高。中国工程院几年前对5000名工程师和技术人员进行的调查显示,超过80%的受访者认为目前工程师职业的社会地位“一般”或“较低”,他们对个人收入的满意度仅为53.75%。将近一半的科技工作者有换工作的打算。这表明中国尚未建立起尊重工程师职业的社会文化。

对于工科毕业生对工作不满意的原因,北京大学教育经济学院教授岳长军说:“过去,超过一半的大学毕业生进入*部门和机构。随着高校扩招,高校毕业生数量增加,企业成为接收毕业生的主要力量。对于工科毕业生来说,尽管国有企业薪酬丰厚,但他们毕竟是少数。作为毕业生就业的主体,民营企业薪酬福利相对较低,发展机会和工作环境相对较差。自然,很难让工科毕业生满意。"

持*的工科学生的比例是世界上最高的。

“工科学生比例的下降可以说是一个全球现象,一些西方国家下降到超过10%,甚至几个百分点。然而,欧美工程专业的招生规模和比例是由市场决定的,其招生比例的下降确实反映了“逃离工程”的现象。然而,中国大学的招生计划是由国家决定的,所以仍然很难说“逃离工程”。"

——中国高等教育协会工程教育委员会秘书长雷庆

然而,一些专家和学者认为,用“逃离工程”一词来描述当前的现象有些“言过其实”。

“我想我们无法说出目前谁从工程中逃脱了。尽管这一比例有所下降,但我国高校工科学生的入学人数基本上每年都在增加,工程学科的发展依然稳定。”清华大学教育学院教授、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会副秘书长王认为,过去,当工业发展相对较快时,工程师的数量会多一些。现在,管理、会计等领域发展迅速,有些人选择这些专业是正常的。工程的发展结构与中国经济建设的发展相适应。“目前,学生申请工程课程的热情仍然很高,只有少数学生在申请后放弃了专业。这并没有表明工程课程的整体结构有多大问题。”

北航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中国高等教育协会工程教育委员会秘书长雷庆也持类似观点。

雷庆说,过去,我国工业发展相对较快。随着多年来我国经济*的调整,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吸引一群人学习金融、管理和其他专业也很正常。此外,工程师不同于医生、教师和其他职业。招生规模不能完全由人口决定,而是与产业发展规模和产业结构密切相关。另一方面,工业技术水平越高,对人的素质的要求越高,对数量的需求越小,这一切都决定了工科学生的招生将更加复杂。“从现在开始,虽然工科学生的比例比以前略低,但我们学生的数量和比例仍然是世界上最高的,远远高于许多发达国家。”

“从我们学校的情况来看,工科学生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转学是一种个人现象。那时候,是父母帮助他们适应的专业,但不适合他们自己的学生,他们可能会在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或找工作时考虑这个问题。”北京科技大学招生办副主任孙长林认为,从他对情况的了解来看,所谓的“逃离工程”现象从招生到就业并不明显。

“除了一些行业,如钢铁、冶金和其他传统行业,工作条件不像以前那么差,现在大学生一般不必在一线车间工作。有人说现在有更多的工科毕业生参加公务员考试。事实上,这是一个普遍现象。此外,公务员职位也不是没有工科毕业生。”孙长林说道。

4.工程人才被批判的实践反思

2012届工程本科教学中最需要改进的是“实践环节和实践环节不足”,比例达到44%。其中,87%的毕业生认为专业实践不够,21%的毕业生认为课程设计不合理,16%的毕业生认为毕业设计不够科学。

-2012年马科斯对部分大学社会需求和培养质量的调查

“事实上,美国的一些学者已经注意到中国和印度有大量的工科学生和高入学率。未来工业和科技的发展可能会让中国和印度领先一步,他们认为美国应该有危机感。与此同时,一些学者认为,尽管中国和印度拥有大量的工程师,但真正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并不多,因此没有必要担心。”雷庆认为,即使我国确实存在“逃离工程”的现象,现在我们也不必过分关注招生规模,而应该更加关注我们的工程教育能够培养出多少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事实上,与“逃离工程”的话题相比,培养工程人才缺乏实践性一直受到批评。

“我认为目前面向工程专业毕业生,尤其是本科生的专业课程仍然相对较少。例如,在我们公司从事绘画的大学生的专业知识不能满足我们的要求。”北京天海实业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王一清表示,高职毕业生比本科生有更好的心态和更强的实践能力。“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学校学习时接触到企业使用的标准设备,因此他们可以快速开始工作。”

雷庆指出,工程是一项综合性活动。工程师除了掌握数学和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外,还应具备创新意识和能力,懂经济、法律和管理知识,有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工程伦理观,具有较强的组织领导、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我们从事工程教育的教师在观念上并不落后,但问题是他们没有把这些完全落实到课程和各种培训环节中。目前,高校教师的考核方法和标准并不十分有利于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校企合作也存在一些问题。国家需要制定一些政策和制度,让企业更好地参与工程教育,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雷庆说道。

针对工程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马科斯创始人王伯清指出,目前工程内部专业结构不合理。例如,计算机和信息专业占工程专业招生总数的28%,呈现供过于求的趋势。这可能与当前网络经济的火热和应用的热潮有关。然而,在机械和能源专业的招生扩大方面存在很大差距。

“除了数量,工程训练的质量不能满足行业的需要。调查显示,本科生工程基本工作能力的总体满意度连续三届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中国加入世界工程教育认证华盛顿协议后,国际范式的认证将提升中国的工程教育质量。”王伯清说道。

声音

我国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借鉴前苏联。培养工程人才的优势在于注重本科阶段的基础,而劣势在于培养工程所需的综合思维和设计能力,工程实践还不够。

——中国高等教育协会工程教育委员会秘书长雷庆

工科专业跨学科考试和研究的原因是:他们对原来的专业不感兴趣,不想继续他们的工程研究;数学基础相对薄弱,专业课难度大。为了更好地把握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成功,我放弃了工程专业。家庭在经济和金融部门拥有就业资源。

——崔东伟,反诘问教育导师

许多国家宣布解决全球工程教育困难的措施

如今,“逃离工程”已经成为全球工程教育的一个难题。各国也在努力改变这种尴尬局面。例如,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了“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的概念,并大力推动工程教育,以巩固美国在这一领域的领导地位。

在亚洲,日本也面临着工程人才的困境。据了解,在今年举行的中日大学论坛上,许多日本人“抱怨”自己的工程教育,“日本的工程研究脱离社会”,“工程专业学生没有出口”,“科技人才越来越重要”等等。在这种背景下,良好的工程教育和吸引人才成为各国教育的重点,各国的成功经验也值得借鉴。

德国工程专业的学生有一半时间在企业实习。

德国高等工程教育机构一般分为两类:技术大学和专业大学。此外,一些工程系附属于传统大学或综合性高等院校。

德国工程学院的本科学习包括基础学习和高级学习。平均学习时间超过5年。

基础学习阶段通常在第一至第二学年。它主要包括高等数学、基础科学和基础工程,以及四个月的强制性工业实践。在这个阶段的最后,有一个期末考试。

高级学习阶段在第3-4学年,可以延长。学生可以在他们原来的专业方向和他们感兴趣的新专业之间进行选择。主要课程包括专业工程学科、高级理论设计学科和工业实践。

德国高等工程教育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对学生进行工程训练。一方面,工科大学要求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接受不少于12个月的工业培训;另一方面,在学校学习期间,一半时间用于社会企业的工业培训。德国工程教育中的工业培训直接在实际企业中进行,更加实用。

美国工程系学生选修商业课程以改善就业

大学生“逃离工程”引起了美国*的极大关注。2008年,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教育理念,大力推进工程教育,以巩固美国在这一领域的领先地位。2011年,白宫发布了一份名为“美国创新战略:确保我们的经济增长和繁荣”的*报告,强调需要利用21世纪的技能来教育美国人,培养世界一流的劳动力,并计划在未来10年培训10万名新的STEM教师。

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电气和计算机工程系要求学生除了核心课程之外,还要学习公共政策或商业课程。提高学生毕业后的市场潜力。

美国大学也鼓励更多的女性或少数民族接受高等工程教育。尽管女性占美国人口的50.8%,但在2011年获得工程硕士学位的学生中,只有22.6%是女性。许多大学和非营利组织已经制定了实现这一目标的计划。佐治亚理工学院不仅为非裔美国学生提供慷慨的奖学金支持,还鼓励他们在精神上。目前,有许多教师和辅导课程来满足这一需求。

日本建设工程人才培养“立交桥”

日本高等工程教育中不同层次的定位非常明确。大学培养工程人才(工程师),大学培养技术人才(技术员),专业学校培养技能人才(技术员)。

该学院是作为“通过工业建设国家”的国家战略的一部分而建立的。因此,它从一开始就定位于为商业界培养具有实践和实践能力的关键技术人员。其学科设置以工程为主,为学校开展产学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尤其是培养第一线生产关键技术人员的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可以与企业保持密切合作,派学生到第一线生产实习,让学生获得亲身体验。同时,还建成了不同层次人才培养标准之间转换和沟通的“立交桥”。

非大学工程教育模式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包括成立于1962年的高等专科学校、提供工业课程的短期大学和专科学校,以及正规教育体系之外的企业教育和培训。

■数据

●根据美国劳工部的数据,1986年,美国工程专业毕业生的数量达到了97,000人的峰值,而2011年约为83,000人,下降了14%。1985年,美国工程行业的工程师数量达到顶峰。到90年代中期,只有60万名工程师。

在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机械、造船、钢铁、化工等传统产业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对工科学生的需求下降,当时只有5%的美国大学生学习工程,英国只有12%。

■专家意见

工科毕业生在找工作时会遇到一些概念性的问题。

●汇博人力资源研究所所长胡双玉

虽然我国教育与市场需求之间一直存在着很大的匹配矛盾,教育*、内容和方法也一直受到批评,但从企业招聘工程专业毕业生的评价重点来看,评价是基于学习能力、逻辑思维等基本能力和发展潜力。,更多关于未来的培训空间和发展潜力。

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工科毕业生和应届毕业生也有一些共同的问题。例如,他们对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有很高的定位,并在*企业、国有企业或国际知名企业中争夺少数优秀职位。他们专业水平低,不重视基层业务,缺乏实际能力和处理实际情况的能力。关注当前的利益,尤其是薪水。一些工程工作的工资相对较低(一般在2000到3000元之间),所以他们选择毕业后“逃离工程”。事实上,从工科毕业生的整体发展趋势来看,三年内年薪很容易达到10万元左右。关键是他们是否愿意投入并稳步成长。

《逃离工程》反映了人才市场中人才的跨行业流动问题,但这一环节只是应届毕业生的前沿。媒体报道的“逃离工程”更多是指毕业生逃离传统工程行业,转向金融、新材料、通信等高科技或其他现代热门行业。这恰恰反映了我国教育和人才市场的产业发展趋势。

无论是留在工程专业还是逃离工程专业,一个新的学习阶段将在毕业后开始。

制造业的人才培养规模应该扩大。

●胡,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

目前,我国工程人才的培养和招生结构不太合理。根据我们的调查,2010年中国制造业的总产值比1998年增长了9.3倍。同时,与1998年相比,2010年本科工程专业招生仅增长了3.4倍。

在工程本科招生比例下降的同时,工程本科专业内部结构也不合理。例如,2010年,机械、冶金、电气和其他与制造业直接相关的专业的招生仅占工程总招生的47%。然而,计算机和信息专业占28%,呈现供过于求的趋势。

另一方面,由于扩招,一些文科专业发展迅速,供大于求。这些都对我们的就业非常不利。

因此,我建议减少管理、语言、艺术等专业的招生,扩大与制造业直接相关的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模。应该指出,目前我们仍然是一个工业化国家,而不是一个后工业化国家。这个国家仍然需要大量的科学和工程人才。

阅读更多

《中国青年报》:“逃离工程”是谁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