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谱法
又称层析法或色层法,是一种利用物质的溶解性、吸附性等特性的物理化学分离方法。其分离原理是根据混合物的各组分在互不相溶的两相(称为固定相和流动相)作用的差异作为分离依据的。
中文名:色谱法
外文名:chromatography
又称:色谱分析”、“色谱分析法”等
定义:一种分离和分析方法
应用领域: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等
创始人:理查德·辛格,阿切尔·马丁
1、简介
色谱法能解决那些物理常数相近,化学性质类似的同系物、异构体等复杂多组分混合物的分离分析问题,既能鉴定化合物又能做定量测定。而且色谱法的仪器装置不复杂,操作较方便。此外它还具有分离效能高、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定量结果准确和易于自动化等优点。已成为有机物、石油产品、环境保护等汽车材料及相关领域的一种分析方法。
2、分类
色谱法按流动相和固定相的状态分为气相色谱、液相色谱、薄层色谱、凝胶色谱、超临界流体色谱等。色谱仪按使用领域不同分为分析用色谱仪、制备用色谱仪、流程色谱仪等。按两相状态分类见表。
薄层色谱法薄层色谱法一种平面色谱法。将拟分开的混合物点在用固定相均匀涂布的薄片上,用合适的展开剂在密闭的层析槽中进行展开,被分离化合物在薄层上被展开,形成色谱带。
薄层色谱法特点:方法简单,操作简便,除光密度计外,不需特殊设备,分离效果好,时间较短,一块板上可同时分离许多样品。除低沸点物质外,各种有机和无机化合物都可以进行分离。用于有机物等分离分析。样品用量一般为几至几百微克,是较实用有效的微量分离分析方法。
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缩写GC。是英国生物化学家A.T.P.马丁等人在研究液液分配色谱的基础上,于1952年创立的一种分离方法,它可分析和分离复杂的多组分混合物。GC是用气体作为流动相的色谱法,用于测定能气化或能转化为气体的物质或化合物。又可分为气固色谱(GSC)和气液色谱(GLC):前者分离的对象主要是一些永久性的气体和低沸点的化合物;而后者的分析对象主要是能气化的有机物质。
目前气相色谱法已成为一种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应用范围广的分析方法。如气相色谱与质谱(GC-MS)联用、气相色谱与傅里叶红外光谱(GC-FTIR)联用、气相色谱与原子发射光谱(GC-AES)联用等。在汽车材料应用中主要用于油料、涂料、塑料等相关化学组分的分离和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缩写HPLC。又称高压液相色谱法,是用液体作为流动相的色谱法,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分离分析技术。它利用了经典液相柱色谱法原理,引入了气相色谱的理论,并采用高压输液泵、高效分离柱、高灵敏度检测器与计算机控制系统等装置,因而具备分离效能高、分析速度快、检测灵敏度高(最低可达10g/mL)、流动相选择范围宽、从流出组分中制取纯品方便和应用广泛等特点,成为现今色谱法中一种崭新的分离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仪器设备费用昂贵,操作严格,这是它的主要缺点。
高效液相色谱法已应用在汽车材料中有机物分析。
超临界流体色谱法
超临界流体色谱法缩写SFC。是以超临界流体作为流动相的一种色谱方法。所谓超临界流体,是指既不是气体也不是液体的一些物质,它们的物理性质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超临界流体色谱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崭新的色谱技术。由于它具有气相和液相所没有的优点,并能分离和分析气相和液相色谱不能解决的一些对象,应用广泛,发展十分迅速。据估计,至今约有全部分离的25%涉及难以对付的物质,通过超临界流体色谱能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
超临界流体色谱法在汽车材料中可用于油料中化学组成的分离和分析。
上一篇:氢碘酸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