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音乐理论

科普小知识2022-03-14 12:37:14
...

广义的讲,音乐就是任何一种艺术的、令人愉快的、审慎的或其他什么方式排列起来的声音。所谓的音乐的定义仍存在着激烈的争议,但通常可以解释为一系列对于有声、无声具有时间性的组织,并含有不同音阶的节奏、旋律及和声。

中文名:音乐理论

就是:任何一种艺术的排列起来的声音

音强:人们在听闻时感到的响度

音乐学:一个历史的科学的研究音乐的领域

1、基础介绍

音乐可以通过几种途径来体验,最传统的一种是到现场听音乐家的表演。现场音乐也能够由无线电和电视来播放,这种方式接近于听录音带或看音乐录像。有些时候现场表演也会混合一些事先做好的录音,如DJ用唱片做出的摩擦声。当然,也可以制作自己的音乐,通过歌唱,玩乐器或不太严密的作曲。甚至耳聋的人也能够通过感觉自己身体的震动来体验音乐,最著名聋音乐家的例子便是贝多芬,其绝大部分著名的作品都是在他完全丧失听力后创作的。人们想学习音乐的时候会去上音乐课。音乐学是一个历史的科学的研究音乐的阔领域,其中包括音乐理论和音乐史。音乐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极大量的音乐流派已经发生变化。人种音乐学作为类学的一个分支是专门研究这些流派起源及发展的学科。

2、音强频率

音强就是人们在听闻时感到的响度,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声音的强弱或大、小,重,轻。它是人耳对声音稳弱的主观评价尺度之一。其客观评价尺度——也即物理量的测量,是声波的振幅。音强与振幅并不完全一致或成正比,在声频范围的低频段相差很大,高频段也有相当的差别。声频范围也就是人们可以听到的声振动频率范围,为20赫到20千赫。20赫以下称为次声波,20千赫以上称为超声波。在声频频率范围内,人耳对中频段1~3千赫的声音最为灵敏,对高、低频段的声音,特别是低频段的声音则比较迟钝。人耳还有一种特征,对很强的声音,感觉其响度与频率的关系不大,或者说同振幅的各频率的声音,听起来响度差不多.

频率

但对低声级信号(即很轻的声音),感觉到它的响度与频率关系甚大:对于同样振幅的声音,低、高频段的声音听起来响度比中频段的轻。声音振幅愈小,这种现象就愈严重。对1千赫的声音信号,人耳所能感觉到的最低声压为2X10(负4次方)微巴。微巴是声压的单位,它相当于在1平方厘米面积上具有1达因压力。电声工作者把这一声压称为声压级的0分贝,通常写为0分贝SPL(SPL是声压级的缩写),正如把0.775伏定为在600欧电路中的0分贝一样。不用声压而用以对数表示的“声压级”来表示声音振幅的大小,有明显的好处。这是因为人耳能听闻的声压范围很大,可由2X10(负4次方)微巴到2XlO(负四次方)微巴,相差一千万(1C)倍。对如此大范围的变化,计算很不方便,用声压级表达就比用声压方便多了。另外由于人耳对响度的感觉是非线性的,用对数来计量更接近于人耳的主观特性。当声压级达120分贝SPL时,人耳将感到痛楚,无法忍受,因此,人听闻的动态范围由0~120分贝SPL,在音乐厅中听乐队演奏,音乐的自然动态范围是多少呢?对大型交响音乐,最响的音乐片段可达115分贝SPL,最弱的音乐片段约为25分贝SPL,因而动态范围可达90分贝。当然,这是很少有的情况。通常交响音乐的动态范围约为50~80分贝,中、小型音乐的动态范围约在40分贝左右,语言的动态范围约在30分贝左右。

3、音色把握

人们除对响度、音高有明显的都别力外,还能准确地判断声音的“色调”。单簧管、圆号虽然演奏同一音高(基频)的音符,但人们能够明确分辨出哪个是单管管,哪个是圆号,而不会混淆。这是由于它们的音色、波形包络不同。音色决定于乐音的泛音(谐波)频谱,也可以说是乐音的波形所确定的。因为乐音的波形(可由电子示波器上看到〉绝大多数都不是简单的正弦波,而是一种复杂的波。分析表明这种复杂的波形,可以分解为一系列的正弦波,这些正弦波中有基频f0,还有与f0成整数倍关系的谐波:f1、f2、f3、f4,它们的振幅有特定的比例。这种比例,赋予每种乐器以特有的“色彩”一——音色。如果没有谐波成分,单纯的基音正弦信号是毫无音乐感的。因此,乐器乐音的频率范围,决非只是基频的频率范围,应把乐器乐音的各次谐波都包括在内,甚至很高次数的泛音,对乐器音色影响仍很大。高保真放声系统要十分注意让各次泛音都能重放出来,这就使重放频串范围至少达15000赫,要求潮的应达20千赫或更高。另外,语言的泛音可达7~8千赫。

4、乐理概念

是一种物理现象。物体振动时产生音波,通过空气传到耳膜,经过大脑的反射被感知为声音。人所能听到的声音在每秒振动数为20-20000次左右,而使用到音乐中的音(不含音),一般只限于每秒振动27-4100次的范围内。音的高低、强弱、长短、音色取决于物体的振动。

管乐器

指音的感觉特性。发音体的振动是由多种谐音组成的,包括基音和泛音,音色是由泛音的多少及泛音之间的相对强度决定的。人们区分音色的能力是天生的,音乐的音色分为人声音色和器乐音色。人声音色分高、中、低音,并有男女之分;器乐音色中主要分弦乐器和管乐器;各种打击乐器的音色是不同的。

共鸣指的是一种振动。当一个发音体振动时,引起了其它物体的振动,并发出了声音,就产生了共鸣。

物体振动时所发出的频率最低的音是基音,其余的为泛音。基音决定音高。

除了发音体整体振动产生的最低的音是基音,以基音为标准,其余1/2、1/3、1/4等各部分也是同时振动,是泛音。泛音的组合决定了特定的音色,并能使人明确地感到基音的响度。乐器和自然界里所有的音都有泛音。

音高是用一秒钟的振动的次数来表示的。频率多则音高,频率少则音低。国际通用的标准音”a“,是每秒振动440次的声音。

音名指西洋乐制中代表固定音高的名称。这些名称没有统一,在各个国家是不同的。被广泛采用的是:C、D、E、F、G、A、B。

唱名是指音阶上各音的名称。通常使用1(do)、2(re)、3(mi)、4(fa)、5(sol)、6(la)、7(si)。大调的主音用1(do),小调的主音用6(la)。

人声或乐器所能达到的最低音和最高音之间的范围就叫音域。音域可分为总的音域和个别音域、人声和乐器音域。

调性指调式类别与主音高度。在乐曲中,主音是旋律、和声的核心,其它音与之发生从属关系最后中止在主音上。这样的乐曲就是有调性的乐曲。

指调式中的各音,从以某个音高为起点即从主音开始,按照音高次序将音符由低至高来排列,这样的音列称为音阶。音阶由低到高叫做上行,由高到低叫做下行。我们今天所说的音阶,就是以最普遍的大音阶(大调)与小音阶(小调)为主。

由五个音构成的音阶。多用于民族音乐的调式。如:do、re、mi、sol、la(宫调式)。

调式的一种。七声音阶,其相邻二音的间距分全音与半音两种。其音阶除第三、四两音间与第七、八两音间为半音外,其余均为全音。大调的色彩较为明朗。

调式的一种,七声音阶有“自然小调”、“和声小调”、“旋律小调”、“现代小音阶”四形式。小调的色彩一般较大调黯淡,常用来表达悲哀、忧郁的情绪。自然小调(小音阶)的二三两音间与五六两音间为半音。

与十二平均律不同,音阶中各音与主音的关系均为纯音程。由于这样形成的半音无法分平均,所以不能随便转调,现已被历史所淘汰。

调式音阶里的第一音。十二平均律(Temperament)音律的一种。把一个八度音均分为十二个半音,半音的音程都是相等的。钢琴、竖琴等乐器均按此律定弦。

将一个八度音分成十二等份,每一份为半音,两个半音相当于全音。半音相当于小二度,全音相当于大二度。

根据协和的程度可分为完全协和音程(纯1、4、5、8度)和不完全协和音程(大、小3、6度)。除此之外都是不协和音程。

指两音之间的距离。计算音程的单位称“度”,两个音之间包括几个音节就称几度。度数相同的音程又因为其所含半音和全音的数目不同而有纯、大、小、增、减等区别。

现代派作曲手法之一,由奥地利作曲家勋柏格于1921年创立。作曲家放弃传统的调式、调性与和声*,将半音音阶中的十二个音任意排成一个音列,然后以倒置、逆行等技法加以处理。除非所有的音都出现过,否则任何一个音不得重复。

八度内有五音,谓之“五声音阶”。

八度内有七音,就称为“七音音阶”。

力度指演奏、演唱乐曲时音响的强度,以力度记号表示。如f(强)、p(弱)、<(渐强)、>(渐弱)等。

十九世纪盛行于法国的历史题材歌剧。不用说白,演出场面力求富丽豪华。

小歌剧又名轻歌剧(LightOpera),始于十九世纪,是一种含有序曲、歌曲、对白、舞蹈等的戏剧,其中音乐只起一种衬托气氛的作用。十九世纪,以写轻歌剧著称的作曲家有奥芬巴赫、约翰·施特劳斯、沙利文。至二十世纪,小歌剧又常称为“音乐喜剧”(MusicalComedy)。

乐曲中所采用的没有明确音高的声音叫不定音高。实为噪声,原不属于乐章范围。现代派作曲家常用之,如锯木声、折纸张声、打字声、扫地声、敲击声、嘘声、呼啸声等等。

又称“复节奏”(Polyrhythm)。在同一乐句或小节中,各声部的节奏不相一致;或在同一小节中,组成各节拍的时值不相一致。广义言之,复调音乐都属于奇异节奏。现代派作曲家所用的奇异节奏,是一种高度复杂化的节奏。

变换小节中强弱拍位置的一种节奏。其形成的格式如下:

⑴弱拍音延续到强拍位置;

⑵休止强拍位置;

⑶弱拍音改为强拍。

指乐曲的构成没有一定的调性基础。

指二十世纪前期法国六位作曲家,即奥里克、迪雷、奥涅格、米约、普朗克、塔勒费尔。初由法国音乐评论家科莱于1920年提出。六从共奉萨蒂为宗师,在创作上反对印象派捉摸不定的笔触,提倡简洁、鲜明的风格,并间有复古倾向。

歌剧、清唱剧、康塔塔等大型声乐中类似朗诵的曲调叫宣叙调。其节奏*,伴奏简单,常在咏叹调之前,具有“引子”的作用。十八世纪,有一种“说话式”(Parlando)的宣叙调出现,其特点是词句在同一音上作快速吐字。因这种宣叙调缺乏抒情性,故亦称之为“干燥”(Seccko)的宣叙调。

西方音乐史上古典时期通用的曲式。如变奏曲、组曲、奏鸣曲套曲等几种曲式。如J·S巴赫的“第五组曲”中的《咏叹调》。

通常指西方音乐晚上巴赫到贝多芬前期的一段时期(即十八世纪)。一说自十八世纪后期至十九世纪初,即维也纳乐派活动时期为古典时期。

乐曲的两个声部隔开纯五度作平行进行。十五世纪以来,在对位与和声上都规定应避免平行五度之出现。

和弦进行的方式之一,减七和弦由四个音连续小三度叠置而成,其特点是无明确的倾向性。减七和弦连续出现而不加解决,就是“平行减七和弦”。

“庄严”的歌剧,流行于十七世纪至十八世纪前期。常以神话或历史为题材,用意大利语演唱。咏叹调务求精巧,并加唱彩段。亨德尔是写作正歌剧的革新者。至莫扎特,正歌剧已近尾声。

构成乐曲的基本因素有乐音的高度、乐章的时值(包括休止)、乐音的强弱三种。表现于时值与强弱方面的,即乐音的有规律的轻重缓急,称为节奏。

乐曲中周期性出现的节奏序列,强拍和弱拍的均匀的交替。节拍有多种不同的组合方式,叫做“拍子”。正常的节奏是按照一定的拍子而进行的。

十九世纪后期至二十世纪初期活跃于法国的艺术流派之一。其代表有画家莫奈、马奈、雷诺阿,作曲家德彪西等。德彪西在印象画派和魏尔伦、马拉美的印象派诗歌的影响下,开创音乐上的印象派。题材常取自诗情画意及自然景物等,以暗示替代陈述,以色彩替代力度,着意于表达感觉中的主观印象,并大量运用变和弦、平行和弦、全音音阶等。印象乐派之后起者有拉威尔、杜卡、鲁塞尔、迪利厄斯、法里雅、莱斯庇基等。如:德彪西《阿拉伯风格幻想曲第一首》。

瓦格纳称作《罗恩格林》以后的歌剧为乐剧。强调乐剧必须音乐、戏剧、舞台场面三者并重,同时综合成有机的整体。

乐曲的中心乐思称为主题。乐曲必从主题出发加以演绎、发展、变化而成。原名为“subject”,意义与“theme”基本相同,但前者具有比较完整的结构。有些乐曲常含有若干主题。

调式的中心音称为“主调音”。

复调音乐及单调音乐的对称,多声部音乐的一种。以一个声部作旋律(曲调)进行,其余声部居于和声衬托的地位。

瓦格纳的歌剧写作手法之一,初由德国音乐评论家乌尔索根于1878年在所作《论瓦格纳的〈众神的黄昏〉中的乐曲动机》中提出。指以一个乐曲动机代表剧中的某一角色、情景、观念或事物。如《尼伯龙根的指环》中的“指环”动机、“神剑”动机等。

相邻二音的间距为“半音”,谓之“半音音阶”。

盛行十六至十八世纪,与复调音乐基本相同,但必须遵守严密的"音对音"规则。

发音体的音域两极限部分所发之音。音乐上一般不常用边缘音,现代派作曲家为谋求新奇效果,偶或用之。

乐曲的组织与结构形式。曲调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各种段落,根据这些段落形成的规律性而找出具有共性的格式便是曲式。主要曲式的类型大体可分为:①复调曲式:如赋格曲(段)、各种卡农等;②主调曲式:如一部曲式、单二部曲式、单三部曲式、复二部曲式、复三部曲式、回旋曲式、变奏曲式、奏鸣曲式、套曲、回旋曲式以及*曲式等等。

在文艺领域中,泛指打破一切传统准则,勇于标新立异的作品及其风格。在音乐上,属于这一流派的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布莱兹,德国的斯托克豪森,美国的凯奇、考威尔、克拉姆,波兰的彭德雷茨基,意大利的诺诺等。

相邻二音的间距皆为全音,谓之“全音音阶”。

多重调性指同时以两种调性为基础者。

现代派音乐作品的特征之一。和弦进行中同时显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调性。

插于乐曲尾处的辉煌的即兴演奏段落,由独奏者即兴展示其演奏技巧。作曲家与演奏家常为他人的作品写定华彩段。原指意大利正歌剧中咏叹调末尾处由独唱者即兴发挥的段落,后来在协奏曲乐章的末尾处也常用此种段落,通常乐队暂停演奏,由独奏者充分发挥其表演技巧和乐器性能。这部分的演奏较*,难度也较高,因而也较引人注目。华彩乐段最初由独奏者即兴创作,后来作曲者也开始写作。如莫扎特、贝多芬为自己的协奏曲写了一些华彩乐段,自门德尔松后,很多作曲家都自写华彩乐段,成为作品中的有机部分和有独立特点的段落。

记谱法上用以指示调式与调性的记号,谓之调号。五线谱的调号通常在谱号右侧以升降记号表示之。如无升降记号,即C大调;一升记号,即G大调;二升记号,即D大调等等。现代派音乐常不局限于大小调程式,而且即使显示出调性也总是变幻不定。因此不可能用通常的调号指示调性,只得将临时升降记号直接记在多音符前。这种记法称为异常调号。

指重唱、合唱、重奏、合奏乐曲中同时进行的各旋律线。如弦乐四重奏有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四个声部;混声合唱有女高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低音四个声部。

又称“复节奏”(PolyRhythm)或“不对称节奏”(AsymmetricRhythm)。

乐曲在进行中变换调性。转调是重要的作曲手法之一,简单的转调常在近关系之间相转。

小节的单位时值。小节的拍子结构以拍子记号(TimeSignayure)表示。

二十世纪前期流行于欧洲的艺术流派之一。表现派音乐在德国表现绘画(其代表人物为诺尔德、基希纳、恩斯特)的影响下形成。与印象派音乐相反,其创作特点是通过艺术家的主观内省,运用变化、夸张、象征等手法创作题材。表现派音乐的代表人物有勋柏格、韦勃恩等。

法兰西学院于1803年设置的音乐奖。每年授奖一次。竞选者为巴黎音乐学院的作曲专业学生。获首奖(又称罗马大奖)者被保送至罗马学习四年,获次奖得金质奖章一枚。

大型音乐作品中贯穿全曲的基本主题。为柏辽兹所创用。“固定观念”原主医学术语,意即“促使出现某种反常行为的错觉或妄想”。柏辽兹曾攻医学,故借以命名其音乐创作中的特殊主题。

不同高度的乐音同时发声,谓之和声。和声学的研究对象为:和弦的结构、和弦的连续法则、和弦在乐曲上功能属性。和声学是作曲技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和声的结构单位。在自然音阶的和声体系中,和弦由音阶上各音连续三度叠置而成。三音叠置,即成三和弦,由C、E、G三音组成;其属七和弦,由G、B、D、F四音组成。

自古相传的曲调。其音皆长时值,常作为复调音乐(包括声乐、器乐)的构成素材。中世纪的素歌就是一种定旋律音乐。定旋律乐曲近代多见于用赞美歌曲调作基础的管风琴曲,严格对位的习作亦常以古代的定旋律为题。

和弦的组成音中有不属于同调性的音出现,谓之变和弦。变和弦常作为转调的准备。

单旋律的音乐,复调音乐及主调音乐的对称。即不附带任何对位声部、衬托句及伴奏等,只有一条单纯的旋律线。古代音乐及大多数民歌,都是单调音乐。

描述故事情节、文学意境、自然景象等的器乐曲,常有一个揭示乐曲内容的标题。标题音乐在十九世纪风靡一时,柏辽兹、李斯特、柴柯夫斯基、理查·施特劳斯等人皆为著名的标题音乐作曲家。

美国钢琴家、作曲家柯立芝夫人于1918年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皮茨尔德城创设“伯克夏室内音乐节”,一年一度,设柯立芝奖奖励优秀室内乐作品。该音乐节现已经迁至华盛顿举行。

单调音乐及主调音乐的对称,由两个以上各自独立而又根据和声法则同时进行的声部组成的音乐。其性质与“对位音乐”(Counterpoint)基本相同。

凡对位音乐的各声部可以高低易位者,统称为复对位。复对位按声部数量可分为二重对位、三重对位、四重对位等。

人声或乐器发声的音调广度,常以其高低两极音表示之。各种音域,其各局部的音质不相同。这种局部称为音区(Register),在人声则称为声区。

两乐音之间的音高差距。通常以自然音阶两音之间的音级数(包括边缘两极)作为音程的量度。如C-G,共五级,故称“五度”;G-B,共三级,故称“三度”。

乐音在音阶上的绝对高度。如C音、D音等。在物理上,音高决定于发音体的振动频率;在心理感觉上,音高之决定还稍受音的响度的影响。

某一时代、民族、地区、流派、作曲家特有的音乐风格。如言某民族或某的民歌音调。

音乐上所用的音,根据一定规律,在八度内按高低次序排列之,即成音阶。世界各民族各地区,皆有其独特的音阶。

斯克里亚宾首创的一种和弦,由四度叠置而成。其组成音按泛音列法则产生。

原指演奏家于室内(而非教堂、剧院、音乐厅)的乐曲。近代室内乐指乐曲的一个声部由一名演奏者担任演奏的器乐合奏曲,各人所奏部分在乐曲中不分主次。室内乐常按演奏人数区分为二重奏、三重奏、四重奏等。

多尼采蒂

声乐表演风格之一,十八世纪流行于意大利。演唱者追求音质的优美、自然与歌唱表演的华丽、辉煌,而忽视词意和感情等的表达。以运用美声唱法著称的作曲家有贝里尼、多尼采蒂、罗西尼等人。他们所作的歌剧常称为“美声歌剧”。

洛可可,原意为“贝壳形”,一种建筑与美术风格,其特点为崇尚华丽和纤巧,盛行于法王路易十五时期。音乐史上称1725-1775年间的音乐为洛可可音乐。这一时期上承巴洛克时期,下接古典时期。

作曲法的组成部分之一,指器乐合奏曲中各种乐器的配合。其内容要点为各类乐器性能、各类乐器的音色对比与配合效果、乐曲原音响统一效果。配器除用于初始写作之外,亦常用于现成乐曲配器,如将钢琴曲、重奏曲等改编为管弦乐曲。

据以构成乐曲的基础音列。其中一音为中心音,其余各音与该中心音具有依存关系。调式的中心音称为“主调音”。以主调音的音高表示调式,谓之“调性”。乐曲之构成而无一定的调性基础者,谓之“无调性”;同时以两种调性为基础者,谓之“多重调性”。

即“数字低音”,乐曲伴奏部分的一种简略记谱法。其所用和弦只记一个低音,而以数字指明实际演奏的和弦性质。

又称曲调,它是按照一定的高低、长短和强弱关系而组成的音的线条。它是塑造音乐形象最主要的手段,是音乐的灵魂。不同高低与不同时值的音前后相连,即成旋律。旋律的要素一为音高,二为节奏。较原始的音乐公有旋律,甚至仅有节奏。现代音乐也有只求和声与配器等的新奇效果而忽略旋律的。

大型声乐曲,以宗教事迹或史诗为题材。由独唱、合唱与管弦乐队组成,演于音乐厅或教堂,而不用布景、服装及身段表演。但最早(十六世纪中期)的清唱剧亦用布景与服装。清唱剧多由宣叙调、咏叹调和合唱组成,而无对白和舞蹈。弥撒曲、安魂曲、受难曲的体裁与清唱剧相似,但限于宗教内容。康塔塔亦与清唱剧相似,但其篇幅较小。

又称音簇(ToneCluster),和弦之一种,由多个音以半音连续叠置而成。在记谱上,其符头形成一簇,故名。现代派作曲家常用之,在钢琴上演奏的方法是用手臂猛压键盘。

又称“维也纳古典乐派”,指十八世纪后期至十九世纪初期活动于维也纳的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等几位古典作曲家。二十世纪前期活动于维也纳的几位十二音体系作曲家,即勋伯格、贝尔格、韦伯恩等,亦被称为维也纳乐派。

十八世纪流行于意大利的歌剧体裁。与正歌剧相反,喜歌剧常以民间日常生活为题材,音乐活泼轻快,包含用于“干燥的宣叙调”演唱的说白。另有一种十九世纪流行于法国的喜歌剧(Opera-Comique),剧情诙谐,有说白,音乐多用通俗歌曲,如比才的《卡门》。

现代派作曲家在音乐创作中,对某些滑音乐器的记谱,往往不用通常的音符,而用线条标出音的走向及其高度变化。当高低音交替进行时,谱线常显出棱角形,这种曲调进行称为棱形旋律。

又称“五人团”(TheFive),指十九世纪俄罗斯民族乐派五位代表人物,即居伊、巴拉基列夫、鲍罗廷、穆索尔斯基、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由俄国音乐评论家斯塔索夫于1867年定名为“强力集团”。

以宣叙调、咏叹调、重唱、合唱、芭蕾舞等连缀而成的歌剧。全剧包括若干分曲,每一分曲标有数码,故名。十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叶的歌剧,多属这种类型。

台词全部或大部分用人演唱加上乐器伴揍的戏剧作品,意大利语“operainmusica”(音乐的作品)的简称。一般指以歌剧为主,以管弦乐队伴奏,有舞台布景、化装与舞蹈动作的戏剧。有时还加独白、对白等。歌剧是综合性艺术,包括音乐、戏剧、诗歌、舞蹈、舞台设计、化装、灯光等多种艺术成分。近代的歌剧始于十七世纪初叶:17世纪的早期意大利歌剧叫作音乐故事、音乐戏剧或其他类似的名称。在17世纪的法国,严肃的歌剧称作配乐悲剧。后经长期发展而产生多种类型,如正歌剧、大歌剧、喜歌剧、轻歌剧、小歌剧、乐剧等。如普契尼的歌剧“蝴蝶夫人”选曲《晴朗的一天》-巧巧桑的咏叹调。

对位音乐的各声部结构建立在主题摹仿的基础上,卡农、赋格等均属之。

一种通俗音乐。二十世纪初在美国南部新奥尔良、圣路易斯等城市开始流行,不久传入芝加哥、纽约,并即遍及全国,其前身为拉格泰姆。后来的爵士音乐包括勃鲁斯、比博普、摇摆曲等。节奏复杂,常用切分音。所用乐器有小号、长号、单簧管、萨克斯管、钢琴、吉他、低音提琴、鼓等。乐师以黑人居多。

爵士音乐的演奏风格可分为两派:

⑴“热派”,拍子急促热烈,旋律乐器常用作即兴演奏;

⑵“甜派”,拍子较徐缓,常运用*节拍,抒情色彩较浓。

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段是:

⑴曲调旋律、节奏、拍子、速度;

⑵调、和声;

⑶力度。

一音乐按声部和声部状况可分为:单声部音乐、.复调音乐、主调音乐。

二音乐按照性质分可分为:纯音乐、标题音乐、轻音乐、爵士音乐。

在音乐中使用的、有固定音高的音的总和,叫做乐音体系。

变化记号若使用在整首曲子中,使这首曲子中的每逢指定的音都要升或降,那这时候这个变化记号就被称之为调号。

一种由多乐章组合而成的大型器乐曲或声乐器。

由几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器乐曲组成的乐曲。

指类似组曲的器乐合奏套曲。自海顿、莫扎特以后,其指由3-4个乐章组成的器乐独奏套曲(钢琴奏鸣曲)或独奏乐器与钢琴合奏的器乐曲(小提琴奏鸣曲)。奏鸣曲式(SonataForm)是欧洲十八世纪下半叶以来,各种大型乐器体裁中最常见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曲式。大多数交响乐的第一乐章都运用“奏鸣曲式”写成,其结构大致如下:①呈示部:在引子之后,往往出现两个性质不同的曲调,称为“主部主题”(又称“第一主题”)及“副部主题”(又称“第二主题”)两个主题之间富于对比性,如一个是雄壮的,另一个则是温柔的;一个是悲伤的另一个则是欢乐的;一个是粗犷、有力的,另一个则是优美、抒情的等等。它们有各种乐器重复地叙述,加强听者对主题的印象。副部主题的调性与主部主题不同,通常建立在主调的近关系调上或上下三度的关系调上。②展开部:它和呈示部的各主题材料有密切关系,但可以作较大的调性转移及音形变化,好比一场动人的戏,音乐的力量在这里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乐曲感情的高潮往往也是在这一部分。③再现部:“再现”就是回到“呈示部”开始的音乐形象,它综合了前面主题对比与冲突,得到结论。再这里,副部与主部均在同一主调上出现。

大型管弦乐套曲,通常含四个乐章,其乐章结构与独奏的奏鸣曲相同。交响曲(Sinfonia)实际含义要广得多。最早不过是指器乐曲,巴赫就曾用过此称;后来又指歌剧、康塔塔组曲的前奏曲或序曲。亚历山德罗·斯卡拉帝及其他作曲家的歌剧前面的所谓“意大利交响曲”包括三个小乐章(快-慢-快),这种布局对古典的形成起一定作用。

一译“谐谑曲”,器乐曲。快速,三拍子,节奏强烈,有惊奇、幻想等特点。舒伯特、布鲁克纳等人都有优秀的诙谐曲作品。十七、十八世纪时还流行一种声乐诙谐曲。如布鲁克纳的《第九交响乐-谐谑曲》。

⑴一种即席演奏或记写成谱的乐曲,其中同时奏(唱)两个以上熟悉的曲调,应用于16、17世纪,特别在德国作曲家中。巴赫一家团聚时最爱作此游戏。⑵集腋曲也可指自然串联起来的若干乐曲或歌曲。

简短的歌剧咏叹调。曲调与伴奏都比较简易,罗西尼常使用。十九世纪后期,威尔第等人常用为咏叹调的华彩结尾,拍子快速,用不断反复的定型节奏。

以器乐伴奏的独唱曲或二重唱。出现于十七世纪初,是歌剧、清唱剧、康塔塔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是声乐部分加入难度高的演唱技巧。由于追求结构上的高度完整,常忽略与剧情的关系,而单纯致力于音乐上的独立发挥。在声乐作品中常以宣叙调表明情节,咏叹调继其后,使表演者可以充分抒发情感,展现其演唱水准。巴赫、韩德尔、莫扎特等人的咏叹调则是声乐曲目中的珍品。

“康塔塔”来自意大利语“歌唱”一词,即歌唱的曲子。以咏叹调、宣叙调、二重唱和合唱组成,是一种为声乐家们、合唱队和乐器演奏家们的表演,以诗体故事为基础的作品。最早的康塔塔以情歌为主,用于独唱或数字低音的伴奏。意大利作曲家罗西、卡里西米等人是康塔塔的先驱。十八世纪后期康塔塔指宗教的或世俗的合唱作品,但不一定包含独唱,以乐队伴奏,内容往往偏重于抒情,类似小型清唱剧。

拍子中速的器乐曲,原意为“进行”、“不行”。在这里为乐曲速度的指示词,后用为曲名。如柴可夫斯基《如歌行板》。

18世纪作曲家用以指称一种两拍子的快速、活泼的乐章。如巴赫的“第二组曲”中的《嬉戏曲》。

18世纪欢娱宾客的一种器乐重奏组曲。

复调音乐的一种,原意为“规律”,纯以模仿手法构成的复调音乐形式。一个声部的曲调自始至终为另一声部所摹仿,即严格的摹仿对位。卡农出现于13、14世纪,后人常采用古典曲调作为卡农主题。如帕赫贝尔的《卡农》。

18世纪匈牙利的军队舞曲。源于德文“werbung”,意为“征集”。军人穿戎装,著马靴,聚众而舞,以作征兵的号召。当时匈牙利隶属于奥地利,人民备受兵役之苦,视当兵为畏途,故以这种方法来号召人们参军。后来此种舞曲被用在节日里当作喜庆音乐来演奏。乐曲开始于徐缓的引子,然后进入快速段落。如李斯特的《第十二匈牙利狂想曲》士兵舞曲。

早期浪漫派作曲家称一种钢琴小曲为即兴曲,这种乐曲被认为有些即兴创作的性格,或有一种精美雅致的气质和漫不经心地随意而为的风度。克拉克的《小号即兴曲》偶发创作的抒情特性曲,19世纪成为器乐短曲曲名,形式类似歌曲。

源出意大利文“barca”,意为“船”,是威尼斯船家之歌。常用6/8或12/8拍,其伴奏模拟小船荡漾。后则泛指按这一体裁写成的声乐或器乐曲。如奥芬巴赫的“霍夫曼的故事”中的《船歌》威尼斯船工所唱的歌曲以及模仿这种歌曲的声乐曲和器乐曲。

由一件或多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团相互竞奏,并显示其个性及技巧的大型器乐套曲。分独奏协奏曲、大协奏曲、小协奏曲等。

单乐章的标题性交响音乐。

单乐章管弦乐曲,与交响诗相类似。

歌剧、清唱剧、舞剧、其他戏剧作品和声乐、器乐套曲的开始曲。十九世纪又出现独立的音乐会序曲。序曲指在歌剧、清唱剧、戏剧配乐等的开场音乐,常作为单独的音乐会演奏。另外还有一种交响序曲,其为独立乐曲,不是作为开场音乐之用。十七世纪,序曲在意大利和法国得到发展。当时序曲曲式定为的快-慢-快的三段体,通称为“意大利序曲”。而曲式为慢-快-慢的序曲,则被称为“法国序曲”。

带有即兴曲的性质,有独立的乐思,常放在具有严谨结构的乐曲或套曲之前作为序引的中、小型器乐曲。

节奏紧凑、快速触键的富有*即兴性的键盘乐曲。

形式*,给人以即兴创作或*幻想之感的器乐曲。发挥想象力而不遵循传统曲式的作品,即称为幻想曲。特点是:无舞曲形势或变奏,在用复调来发展主题时以想像力所创作的作品,具有即兴性质,在曲式上比奏鸣曲更为*,作品可以根据一个或几个主题来创作。如德彪西的《阿拉伯风格幻想曲第一首》。

形式*的赋格式的幻想曲,19世纪后是一种富于幻想的即兴性器乐曲。

始于19世纪初以民族或民间曲调为主要素材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器乐幻想曲,一种技术艰深具有史诗性的器乐曲。原为古希腊时期由流浪艺人歌唱的民间叙事诗片段,十九世纪初形成器乐曲体裁。其特征富于民族特色或直接采用民间曲调。如李斯特的19首《匈牙利狂想曲》,拉威尔的《西班牙狂想曲》等。

为提高乐器演奏者技术水平而写的乐曲,用于提高乐器演奏技巧的乐曲。必具有一种技巧项目,如音阶、琵音、八度、双音、颤音等。克莱曼帝是近代写作练习曲的先驱人物,肖邦是音乐会练习曲的创始人。如肖邦《E大调练习曲作品10第三号》。

抒情的小型器乐曲,有伴奏声部,旋律声部象歌曲样的钢琴曲。

主要指具有抒情性的声乐曲和富有歌唱性的器乐曲,一种无固定形式的抒情短歌或短乐曲。十八世纪后半叶在法国民间、十九世纪中叶在俄国广泛流行。其歌曲的特点为:曲调表情细致,与歌词紧密结合,伴奏较丰富;器乐曲旋律富于歌唱性,常由小提琴及管弦乐队演奏。如舒曼的《浪漫曲》。

富于叙事性、戏剧性的钢琴独奏曲。十三、十四世纪盛行于法国的一种歌曲,歌词通常分为三节,每节七行或八行,最后一行或二行是重复句。每节音乐用A、A、B的三段体,通常用复调写作。

流行于18世纪西洋贵族社会中的器乐套曲,常在夜间露天演奏。

晨歌的对称,起源于中世纪欧洲吟唱诗人在恋人窗前所唱的情歌。小夜曲历来是男子晚上在他情人的窗下唱的,常用吉他或曼陀林伴奏。古典作曲家在写作小夜曲时,总是设法创造这种气氛。十八世纪用于晚会的小型乐队的作品。如柴可夫斯基的《弦乐小夜曲》。

为歌剧或戏剧中的过场音乐或幕间曲;另一种为形式较*篇幅较小的器乐曲。

拉丁文音译,意为遁走。以复调手法写成的大型乐曲,对位化音乐之一,由几个独立声部组合而成。先由一声部奏出主题,其他各声部先后作通篇的模仿。入题用主调,继起者用属调,第三个进入的声部又回到主调,如是反复变化以至曲终。各声部此起彼伏,犹如问答。赋格结构变化百出,故不能视为曲式之一。

用同度或八度卡农手法写成的声乐曲。

复调结构的钢琴小曲,类似前奏曲或小赋格曲。巴赫始用此名称。

没有歌词而用韵母、音节或唱名演唱的声乐练习曲。

由相同的主部和几个不同的插部交替出现而构成的乐曲。回旋曲式(RondoForm)乐曲形式之一。起源于欧洲民间的轮舞:一圈人跳舞、唱歌,先有集体合唱(群舞),所唱的即是基本主题(称“主部”),接着是独唱(独舞),这部分由舞者轮流担任,音乐特色各不相同(称“第一插部”、“第二插部”)。回旋曲的主部至少需出现三次,它的结构式为:A+B+A+C+A……回旋曲式适宜表现活跃欢腾的情景,故奏鸣曲、重奏曲、交响曲、协奏曲等需以热烈气氛结束时,常用之于末乐章,如莫扎特《A大调奏鸣曲》的第三乐章《土耳其进行曲》就是一个回旋曲式的乐章。还有《土耳其进行曲》回旋曲式。

主题及其一系列变化反复,并按照统一的艺术构思而组成的乐曲。乐曲形式之一,又称“主题与变奏”,它在音乐作品中广泛被运用。其原则为:先奏出一自成段落的“主题”,然后继以一系列的主题变形(变奏)使主题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其结构为:主题-变奏1-变奏2-变奏3……变奏曲的主题可以取自民间音乐,可用作曲者本人旧作的片段,也可选取他人作品。变奏次数不定,少则三、四次,多则数十次。变奏的方式也不一定,可以改变旋律,可以变更和声,也可变换节奏、调式、调性及织体等。在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中,变奏手法最为常见。如拉赫玛尼诺夫的《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

用步伐节奏写成的乐曲,主要指行军中所用的音乐。有些歌剧也采用进行曲来为舞台上的行列伴奏,有的戏剧配乐中也有进行曲。例如门德尔松的《婚礼进行曲》、杰西尔的《玩具进行曲》。

指富于诗情画意和生活情趣的器乐小曲,主要是钢琴小曲。

起源于西班牙西北部的加利西亚的田园风味乐曲。

原为欧洲16-17世纪一种乡村题材的戏剧表演,歌剧的前身之一。近代音乐中是模仿牧人所吹肖姆管曲调和圣诞吹奏乐的器乐曲或声乐曲,源于意大利。

十八世纪古钢琴曲集的通称,法国作曲家科普兰开始引用。原文意为“次序”,其特点与组曲相似。

流行于十六、七世纪的一种器乐曲,常用于管风琴,自经文歌演变而来。是一种多主题乐曲,每一主题自成一段落,同时在全曲展开各种对位变化。

表现哀伤情绪的声乐曲或器乐曲。

抒情声乐曲或器乐曲。描写摇篮摆动的节奏,近似船歌。

从头至尾贯穿着急速节奏的乐曲。

轻快,幽默的特性曲,常为钢琴小曲。

富于幽默风趣或表现恬淡朴素、明朗愉快情致的器乐曲。

始创于R·舒曼的一种钢琴特性曲。

14-16世纪教会音乐中的演绎曲是*加工的素歌旋律。F.李斯特借用此名称称其为著名声乐曲和器乐曲,特别是为歌剧选曲所作的钢琴改编曲为演绎曲。

在利德盛期确定下来的一种固定的歌曲套曲形式。套曲中的各首歌曲通过其内容和音乐风格而相互联系。

原文字面意义为“歌曲”。此词现已专用于舒伯特、舒曼、布拉姆斯、沃尔夫、施特劳斯等人的德国浪漫歌曲,不过自中世纪以来也用于比较广泛的意义。

基督教颂赞上帝的诗歌。均为教会中名家所作,它与《圣经》中的《诗篇》和《雅歌》有别。天主教赞美诗最早是用拉丁文,其多章节而曲调相同。现今保存的最早的赞美诗是出自米兰大主教安布罗斯(340-397)和基督教神学家奥古斯丁(354-430)之手,名为《赞美颂》。一般的赞美诗皆作于五至十世纪。马丁·路德创新教,改赞美诗歌词为德文,用四声部合唱。十八世纪初,传入英国。今英国通行的赞美诗集有《牛津赞美诗集》等。

以管风琴伴奏的合唱曲。由赞美诗发展而来。取《圣经》或其他教会文字为歌词。在基督教会中举行奉贤仪式或布道之后用英文唱歌。其中包含独唱的,称为“独唱赞美歌”;无独唱的,称为“合唱赞美歌”。十六世纪宗教改革后,基督教新教的赞美歌相当于旧教中的经文歌。音乐史上写赞美歌的著名作曲家有伯德、普赛尔、韩德尔、韦斯利等。

基督教新教的创立者马丁·路德(1438-1546)曾用为宗教改革的手段之一。他简化曲调,将歌词方言化。曲调主要采自民歌,有些出自路德之手。十七、十八世纪,以众赞歌为素材的管风琴曲与合唱曲大量产生。巴赫为不少众赞歌配以和声,至今仍被视为四部和声的典范。如巴赫的《耶苏,人们仰望喜悦》(片段)。

根据舞蹈节奏写成的器乐曲或声乐曲。

起源于法国民间的三拍子舞曲,因舞步极小而得名。一种起源于西欧民间的三拍子舞曲,流行于法国宫廷中,因其舞蹈的步子较小而得名。速度中庸,能描绘许多礼仪上的动态,风格典雅。十七、十八世纪常用于古钢琴组曲和管弦乐套曲中,速度稍快、有力;十九世纪出,小步舞曲曾构成交响曲、奏鸣套曲的第三乐章,后又被谐谑曲所代替。小步舞曲亦可作为单独的器乐曲,大多为三部曲式,其中段常用三声部写成,故称“三声中部”,并沿袭至今。如巴赫的《小步舞曲》。

法国舞曲。始于古代,今仍流行于法国南部。舞时男女携手连成长队,表演各种复杂动作。领舞者肩头或腰间系一小鼓,左手击鼓,右手执管吹曲。乐曲6/8拍。如比才的‘阿莱城的姑娘’中第二组曲《法兰多舞曲》。

起源于法国民间的中速、四拍子舞曲。

起源于意大利的速度迅急、情绪热烈的舞曲。

起源于捷克的速度较快的二拍子舞曲。十九世纪初发源于波希米亚。后来风行于全欧洲及美国。如约翰·施特劳斯的《爆炸波尔卡》。

西班牙舞曲,发源于西班牙东北部阿拉贡省。快速,三拍子用吉他和响板伴奏。近代作曲家亦用于创作。如李斯特的《西班牙狂想曲》,格林卡的《阿拉贡霍塔》等。

圆舞曲,起源于奥地利北部的一种民间三拍子舞蹈,分快慢两种。十七、十八世纪在维也纳宫廷流行后,开始成为社交中的舞蹈;十九世纪起风行于欧洲各国。通常所说的圆舞曲大多是维也纳式的圆舞曲,速度为小快板,其特点为节奏明快,旋律流畅。如约翰·施特劳斯的《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圆舞曲。

起源于波兰民间的情绪活泼热烈的三拍子双人舞曲。

波兰舞曲。起源于波兰民间的庄重,缓慢的三拍子舞曲。

阿伐奈拉。由非洲黑人传入古巴的中速二拍子舞曲。

起源非洲后传入阿根廷的中速、二拍子或四拍子的舞曲。

由一人演唱,常用乐器或乐队伴奏的演唱形式,有时也用人声伴唱。

由一人演奏某一乐器,常用其他乐器或乐队伴奏。

是指重唱、合唱、重奏、合奏乐曲中同时进行的各旋律线。如:弦乐四重奏中有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四各声部;混声合唱有女高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低音四各声部。

两人以上的歌唱者,按同度或八度音程关系同时演唱同一旋律的演唱形式。

两个以上的演奏者,按同度或八度音程关系同时演奏同一曲调。

每个声部均由一人演唱的多声部声乐曲及演唱形式。按声部或人数分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

由一人唱众人和的演唱形式。

两组以上的演唱者,各按本组所担任的声部演唱同一乐曲的演唱形式。即由一队歌唱者(男声或女声,或男女声兼有)来演唱一首歌曲。每个声部由数人同唱,与歌剧、清唱剧、康塔塔和其他大型声乐作品中的独唱相对而言。如电影《指环王》中的“预言”、“黑骑士”(片段)。

纯粹由人声演唱不用乐器伴奏的合唱形式。

由多种乐器组成,常按乐器种类的不同而分为若干组,各组分别担任某些声部,演奏同一乐曲的演奏形式。

由一件或多件乐器奏出,用以衬托主要的歌唱或器乐演奏部分。用以烘托舞蹈的器乐配乐也常称为伴奏。

通常指由少数人演奏,演唱的重奏曲、重唱曲,原指演奏于室内(不包括教堂、剧院、音乐厅)的乐曲。近代室内乐指乐曲的一个声部由一名演奏者担任演奏的乐器合奏曲。每个人所演奏的部分在乐曲中不分主次。室内乐常按演奏人数区分为二重奏、三重奏、四重奏等。

由两件乐器分奏两个声部的室内乐。

由三件乐器分奏三个声部的室内乐。

由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分奏三个声部的室内乐。

由钢琴与另两件乐器(弦乐器或管乐器)演奏的室内乐。

由四件乐器分奏四个声部的室内乐。

由两个小提琴,一个中提琴、一个大提琴演奏的室内乐。

由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钢琴演奏的室内乐。

通常指西方音乐史上巴赫到贝多芬前的一段时期(即十八世纪);另一说自十八世纪后期至十九世纪初,即维也纳古典乐派活动的时期为古典时期。如海顿的《88号交响曲》(片段)。

二十世纪前期流行于欧洲的艺术流派之一。表现派音乐在德国表现派绘画的影响下形成。与印象派音乐相反,其创作特点是通过艺术家的主观内省,运用变化、夸张、象征等手法来表现创作题材。表现派音乐的代表人物有勋伯格、贝尔格、韦勃恩等。

起源于19世纪晚期的一种艺术潮流,旨在生动而逼真地表现生活。在歌剧创作上导致音乐话剧式的艺术处理,为追求个别情节不惜牺牲结构的统一和有机的发展。最著名的例子有马斯卡尼的《乡村骑士》(1890),莱翁卡瓦洛的《丑角》(1892),马斯卡尼的《乡村骑士》(片段)。

愿意为“怪诞”,现以成为说明17世纪和18世纪初期豪华的建筑风格的用语。音乐家借用此语概括地说明同一时期的音乐。这个时期音乐的特点就是:感情丰富华丽而且是以严格的格式写就的。早期巴洛克时期的乐曲与晚期巴洛克时期的乐曲之间通常是有区别的。如早期巴洛克音乐,威尔第的《茶花女》第三幕前奏曲;晚期巴洛克音乐,亨德尔的“烟火音乐”第三部分《和平》。

音乐派系之一,亦称“浪漫乐派”或“浪漫派音乐”。一般指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发始于德奥,后又波及整个欧洲各国的一种音乐新风格。这种新风格同时在其他文艺领域也有所反映,其内容大多表现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深刻矛盾。并通过生与死、孤独与爱情、热爱大自然等抒情题材,表达出知识分子阶层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对*、幸福的向往和渴求。浪漫派的音乐家一般偏重于幻想的题材与着重抒发主观的内心感受,因而抒发古典乐派某些形式的限制,使音乐创作得到了新的进展。

亦称“国民乐派”。是指以民间音乐为素材,结合西欧作曲技法,创作出具有本国家、本民族精神及艺术特色的音乐作品的流派。民族乐派在俄国,以格林卡为先驱,随后有巴拉基列夫、居伊、鲍罗廷等;民族乐派在东欧有捷克的斯美塔那及德沃夏克;十九世纪中叶,民族乐派在北欧的代表人物有挪威的格里格,芬兰的西贝柳斯;此外,匈牙利的巴托克、罗马尼亚的乔治·艾涅斯库等均为著名的民族乐派音乐家。

上一篇:巴洛克音乐

下一篇:民族乐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