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农民文学奖

科普小知识2021-09-28 23:34:10
...

为传播“农民好声音”,讲好中国农民故事,推介每个人身边的“中国好农民”,自2014年开始,湖南岳阳籍青年作家张一一发起、组织举办一年一度的“农民文学奖”。这也是张一一发起的第二届“农村文化活动月”十五大主题活动之一。

设立时间:2014年

赞助发起人:湖南岳阳籍青年作家张一一

目的:传播“农民好声音”,讲好中国农民故事,推介每个人身边的“中国好农民”。

1、来源

“农民文学奖”是由作家张一一赞助发起的农村文化月“千村计划”十五大主题文化活动之一。

2013年,张一一在家乡湖南湘阴个人出资数十万元发起举办首届农村文化月活动,其中的农民才艺大比拼、“10大农民榜样”评选、“农民棋王”象棋争霸赛、百名农村学子韶山行、作家和儿童文学家农村中小学义务文学讲座、高校老年人大学与农村老年人活动中心“夕阳红,校乡情”互动、给农民出书和启动“农家大院”、“农民大舞台”、“农*动会”“寻找新乡贤”以及启动农村中小学“无尘课堂”与“环保教室”等接地气的主题文化活动备受当地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好评,一度被新华社、人民网等权威媒体誉为“*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次成功实践”和“中国小城镇文化建设的典范之作”。2014年,张一一在农村文化月十多个主题文化活动中增设“农民文学奖”。

2、历届获奖情况

2014年,第一届


首届“农民文学奖”获得者蒋慕平(左2)和获得提名的农民诗人

获奖者:蒋慕平

首届“农民文学奖”在湖南“蟹都”湘阴县鹤龙湖镇评选,3位年龄加起来超过200岁的土生土长的农民李红旗、张志明、潘俊权获提名奖和3000元文学奖金,曾在城乡结合部擦过鞋、洗过碗、打过十多份工的家境贫寒、生活清苦的52岁的中年农村大妈蒋慕平荣获首届“农民文学奖”并获得8000元奖金,该奖的颁发引发起社会各界颇多的关注和热议。“农民文学奖”一度入选2014年度的“中国十大文化事件”。

据了解,鹤龙湖镇首届农民文学奖三位提名奖获得者平均年龄高达70岁,71岁的农民诗人潘俊权初中只读了年半,但对诗词和文学的热情始终不减,他的楹联作品曾在全国楹联大赛中获三等奖;70岁的老人张志明爱好乐器、唱戏和诗歌创作,还一手创办起鹤龙湖镇老年人娱乐协会,给许多空巢老人带来了欢乐;68岁的土生土长的农民李红旗除了在家乡没有正式书号的刊物《鹤龙湖》上发表诗词之外,他的书画作品还在老年人大学《金秋》上发表;而首届农民文学奖的获得者蒋慕平就更是一个励志传奇,她出身贫寒,家庭屡遭变故,曾擦过鞋,打过十多份工,不管生活如何磨难、创作条件如何艰苦,但她始终没有放弃心中的文学梦想,38岁的时候才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乡谣》,此后又间断发表了纪实文学作品《情断湖堤》等,2014年她以自己为生活原型创作的剧本《擦鞋》被搬上舞台并获得全市二等奖,“谁说农民就不可以有文学梦呢”,获奖后的蒋慕平一脸自豪地这样说。

2015年,第二届

获奖者:危勇


第二届得主危勇手拿获奖证书在自家大门前拍照留念。

2015年,年逾七旬的湖南农民诗人危勇凭借仅仅18字的《咏鸡》诗摘得第二届农民文学奖,其“鸡,鸡,鸡,尖嘴对天啼。三更呼皓月,五鼓唤晨曦。”的这首被质疑“山寨骆宾王《咏鹅》”的《咏鸡》诗也成为继《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之后最火的农民诗作,引起社会各界热议,被海内外一千多家门户网站、主流报纸、电视台和广播电台新闻资讯栏目竞相跟进报道,并在《最二情书》《土地》等电影和电视剧中被引用。

但有更多网友坚持认为“农民有写作的追求就很好,不应对其创作水准吹毛求疵有太高要求”,而共青团湖南省委副书记廖良辉、湖南省文化厅原厅长周用金、国内知名农业学者王蔚、著名青年艺术家李玉刚、山东省委书记姜异康、“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等社会各界人士均对此积极点赞和高度评价,“农民文学奖”和“农村文化月”千村计划活动也被誉为是“*新农村和中国小城镇文化建设的成功尝试和典范之作”,被认为是医治当下中国农村普遍精神贫乏、农民生活空虚的一剂良药,“很接地气”,有助于中国农民素质的提高和“中国梦”的早日实现。山东省委书记姜异康还曾专门指示农业大省山东的相关部门要学习借鉴湖南举办“农村文化月”和“农民文学奖”的成功模式和经验。

2016年,第三届

获奖者:余秀华


第三届“农民文学奖”得主余秀华在颁奖会现场深情朗诵新诗《何须多言》

“她骨子里的直率是生命对世界毫无保留的坦诚,她蹒跚行走,却能*舞蹈。在满面尘灰的生活里,她写下了惊世骇俗的诗句,为灵魂的旷野献上了朵朵精美的鲜花,让摇摇晃晃的人间,得到了一种诗意的平衡和提升。”2016年11月1日上午,在湘阴县举行的我国第三届“农民文学奖”颁奖典礼,将特别奖3万元奖金和诗一样的颁奖词,献给了湖北脑瘫农民女诗人余秀华。

来自贵、鲁、湘等地的况从军、谢红艳、黄扬、王慧荣、王德平、朱子正、张正超、卿绍新等20多位农民文学爱好者代表分别获得“农民文学奖”提名奖、组织奖、特别奖和最佳楹联奖、最佳诗歌奖、最佳散文奖、最佳杂文奖、最佳短篇小说奖。

余秀华还与曾出版其畅销诗集《摇摇晃晃的人间》的湖南文艺出版社副社长、诗人陈新文以及作家张一一等赴湘阴县左宗棠中学举办了文学讲座。

农民女诗人余秀华,1976年生于湖北省钟祥市石牌镇横店村,因出生时倒产、缺氧而造成脑瘫,使其行动不便,说起话来口齿不清。高中毕业后,余秀华赋闲在家l;1998年,余秀华写下了第一首诗《印痕》,2009年,余秀华正式开始写诗;2014年11月,《诗刊》发表其诗作;2015年1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为其出版诗集《月光落在左手上》;同年2月,湖南文艺出版社为其出版诗集《摇摇晃晃的人间》。2015年1月28日,余秀华当选湖北省钟祥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截至2015年1月,余秀华已写了2000多首诗。诗歌主题多关于爱情、亲情、生活感悟,以及她的残疾和无法摆脱的封闭村子。

有网友表示,“余秀华堪称农民励志传奇,如果她不获奖,那真的说不过去。”

据了解,首届“农民文学奖”的获得者、在城乡结合部擦鞋的农村中年妇女蒋慕平也是一位来自农村的家庭主妇,和余秀华的经历十分相似。

3、社会评价

共青团湖南省委副书记廖良辉、湖南省文化厅原厅长周用金、国内知名农业学者王蔚、著名青年艺术家李玉刚、山东省委书记姜异康、“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等社会各界人士均对此积极点赞和高度评价,“农民文学奖”和“农村文化月”千村计划活动也被誉为是“*新农村和中国小城镇文化建设的成功尝试和典范之作”,被认为是医治当下中国农村普遍精神贫乏、农民生活空虚的一剂良药,“很接地气”,有助于中国农民素质的提高和“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农民文学奖:因为贴近所以动人

“农民文学奖”虽由民间人士自发组织,也算不上官方性质的文学奖项,但它的设立可谓弥补了农民文学这块领域的奖项空缺,让更多农民文学作品有了与更多读者见面的机会,为广大农民文学爱好者提供了一个更好展示自己的舞台。

这样一个才举办三届的奖项或许还十分稚嫩,获奖的作品相比于全国其他文学奖项的获奖力作,质量与水平可能都不在一个层面。但其是一项专属于农民文学爱好者的文学奖项,贴近农村、贴近农民,接上了地气的文学作品显然更加动人。尽管如今的城市化如火如荼,但每个中国人的根其实都在农村,有关农村的文学作品依然能引发众人的共鸣,余秀华的走红与其诗集的畅销就是佐证之一。

4、呼吁设“农民节”

张一一表示,带动更多的农民都来写诗词、讲学习,有一种文化的追求和向往,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他将不改初心、继续前行。他准备个人出资100万元成立“农民文学奖”专项基金,并通过委托金融公司理财的方式每年拿出20万的收益发放“农民文学奖”奖金以及给全国爱好文学的农民每年出版一本诗文集。张一一认为,相关部门也可考虑将11月1日设为“农民节”,以提高农民的社会地位,引导社会各界更多关注中国8亿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和*新农村建设。

上一篇:立秋养生方法

下一篇:开垦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