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承淡安

科普小知识2021-09-27 12:05:50
...

承淡安(1899.9.1-1957.7.1),江苏江阴人。医学家。1932-1933年赴日本考察针灸。江苏省中医学校教授、校长。从事中医内科和针灸教学研究工作,1930年创办针灸学研究社,参与研习者数千人,遍及国内及朝鲜、日本、越南、新加坡等国,1933年社中附设针灸讲习所,1935年成立了针灸专科学校制订了较为全面的针灸治疗伤寒的方法在理论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如对《伤寒论》、经络、腧穴、针法等均有精辟论述。

1、基本简介


承淡安

承淡安(1899.9.1-1957.7.1),江苏江阴人。医学家。1932-1933年赴日本考察针灸。江苏省中医学校教授、校长。从事中医内科和针灸教学研究工作,1930年创办针灸学研究社,参与研习者数千人,遍及国内及朝鲜、日本、越南、新加坡等国,1933年社中附设针灸讲习所,1935年成立了针灸专科学校制订了较为全面的针灸治疗伤寒的方法在理论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如对《伤寒论》、经络、腧穴、针法等均有精辟论述。

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毕生致力于针灸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创办中国最早的针灸研究社、中国针灸专门学校和针灸杂志。

2、人物简历

1899年9月13日生,江阴华士人。少时随父亲学医,17岁时师从名医。

1920年参加上海中西医函授学习,

1925年独立行医。

1928年在苏州望亭创办中国最早的针灸学研究社,后又在无锡堰桥重建中国针灸学研究社,并扩建为中国针灸讲习所。

1933年10月创办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针灸刊物《针灸杂志》。

1934年秋赴日本考察该国针灸现状和办学情况,从中发现了《铜人经穴图考》和我国早已失散的元代滑伯任的名著《十四经发挥》,使这部古典珍籍失而复得。他还被东京针灸高等学校赠予针灸专攻士学衔,是近现代国际针灸学术交流的第一位中国学者。

回国后,他于1936年7月创办针灸疗养院。

1937年2月讲习所更名为中国针灸医学专门学校,先后培养学员3000多人。抗战8年中,他坚持行医、授课,分校遍及南方各省、香港和东南亚地区。

1951年,中国针灸学研究社在苏州司前街恢复社业,承淡安带病参加教学和管理。

1954年,被江苏省人民*聘请为省中医进修学校(南京中医药大学前身)校长,后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从此,他更加奋发有为、力疾从公,为中国针灸走向世界倾注了全部心血,被誉为中国针灸一代宗师。

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957年7月逝于苏州。

3、人物特点

承淡安长期从事针灸理论和临床研究,治学严谨,博采众长,精心总结自己毕生经验,著书立说甚丰。他撰写各类专业论文数十篇,自著有《中国针灸治疗学》、《中国针灸学》、《中国针灸学研究》、《子午流注针法》、《伤寒论新注》、《简易灸治·丹方治疗集》等15种专著并译有日人《针灸真髓》、《经络治疗讲话》、《经络之研究》等5种近作,编修针灸经络图多册,共200多万字;还有许多专稿未及在生前公诸于世。据查证,中国医学书籍中,针灸经穴注有现代解剖学、生理学名称,以承氏的著作为最早,实际上他也是近现代国际针灸学术交流的第一位中国学者。以德为先,以术救世是承淡安教育思想的根本。在针灸治疗技术上,承淡安的着眼处是广大贫苦的百姓。他最有名的创业宣言就是:“针灸之功效,既广且捷,针灸之使用,亦便亦廉,易于普及,宜于贫病,允为利民之国粹,实有推广之必要。”他自己身体力行,经常抱病应诊,不受患者馈赠,对待学生如同兄弟或子女,质疑答辩,总使学生弄懂弄通,心领神会才放心。他为针灸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不遗余力的精神和崇高的医德风范,对同事和学生产生了巨大的鼓励促进作用。

4、医学事迹

创办针灸学研究社和函授班

兴办学社,弘扬针灸,开展针灸教育,是承淡安最突出的成就。当时的针灸医学自清道光帝下令太医院废止针灸科之后日趋衰落,针灸医生更是寥若晨星。承淡安鉴于此,以振兴针灸医学为己任,积极策划培养针灸人才。1929年他于苏州望亭创办“中国针灸学研究社”,设立针灸函授班,广传薪火。这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的针灸函授机构。他亲自编写的教材《中国针灸治疗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自行绘制的《人体经穴图》,经络腧穴清晰可辨,便于学员自学。他还创办了最早的针灸学杂志——《针灸杂志》,扩大了针灸医学在国内外的影响和推广应用。

东渡日本交流针灸学术

针灸医学从六世纪传入日本后,颇受重视,一直盛行不衰,各地举办了多所针灸专业学校。1934年秋,承淡安东渡扶桑,考察日本针灸现状和办学情况。历时8个月,他参观了日本各地针灸学校,与针灸界人士切磋学术,相互交流。在日本他发现了国内早已亡佚的滑寿之作——《十四经发挥》古本,并将之携带回国后校注刊行,为弘扬中医针灸学术,发展对外交流做出了贡献。

创办中国针灸医学专门学校和针灸疗养院

1935年,承淡安从日本回国后,决定以中国针灸学研究社为基础,附设学校,汲取日本办校中有益的经验,结合该社的具体条件,创办了“中国针灸讲习所”。1936年7月,创办“针灸疗养院”,设病房和门诊治疗室,为学员提供了见习和实习基地。翌年,讲习所更名为“中国针灸医学专门学校”。该校培养出一批成绩优异的学员,分散全国各地,为此后针灸事业的发展,播下了种子。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承淡安避难西迁。在恶劣处境中,他不忘夙志,独立支撑,依旧坚持行医教学。*成立之后,承淡安受到极大鼓舞,召集旧友积极筹备复社工作。1951年终于在苏州恢复“中国针灸研究社”。1954年,江苏省人民*聘任他为江苏省中医学校校长。承淡安呕尽心血,培养后学,数十年来他的授业门生达数千人,函授学员逾万人,遍及国内各省和港澳、东南亚、欧美地区,为中国针灸事业的振兴和中国针灸走向世界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5、主要著作

承淡安在教学医疗之余从事著述,毫不懈怠。他一生撰写论文数十篇,出版医著12种,译作4种,主要著作有《中国针灸治疗学》、《针灸治疗实验集》、《中国针灸学》、《校注十四经发挥》、《铜人经穴图考》、《针灸精华》、《伤寒论新注》等,为弘扬中国针灸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文献资料。《中国针灸治疗学》是他编撰的具有代表性的一部针灸专著,成书于1928年,刊行于公元1931年。该书的主要特点就是能够将新旧学说融会贯通,大量引进近代生理学、病理学、解剖学知识,特别是在阐述腧穴定位时,既有现代解剖部位作解释,又有人体照片实录,使初学者易于掌握。书中还总结了二百多种疾病的针灸治疗方法,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

上一篇:周同庆

下一篇:陈瑞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