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雕
张雕是中山北平人,《北史》称张雕武,家中世代贫穷低贱,但张雕却为人慷慨,有气节和志向,一向爱好古学。张雕精力超绝常人,背着书箱跟从老师学习,不怕千里路远。他通晓“五经”,尤其精通“三传”,从远方来向他求学的弟子有几百人,很多读书人都佩服他强大的论辩能力。齐神武召入霸府,令与诸子讲说。乾明初,累迁平原太守,坐赃贿失官。武成即位,以旧恩,除通直散骑常侍。琅邪王俨求博士,有司以雕武应选,时号得人。历泾州刺史、散骑常侍。
姓名:张雕
别名:张雕武
朝代:北朝
出生地:中山北平(今河北庐龙)
主要成就:国子博士
历任:泾州刺史、散骑常侍
1、人物简介
张雕,《北史》称张雕武。(生卒年不详)北朝中山北平(今河北庐龙)人。出身寒微,而慷慨有志节,酷好学习典籍。精力超人,为求明师,背书籍就读不辞千里。遍通《五经》。更精于《三传》。弟子从远方来求学的数以百计,北齐高洋天保(551-559)中,为水安王府参军兼祠部郎中。后历仕泾州刺史、散骑常侍。加国子祭酒,假仪同三司,待诏文林馆。对时政勇于直言,"无所回避"。这时代表鲜卑勋贵的高纬执政以后,汉族地主和鲜卑贵族间争夺统治权的斗争也随之展开。掌握实权的穆提婆、韩长鸾等怕他干政,便捏造罪名,将其杀害,时年五十五岁。临刑之前,高纬令段孝言审问,雕回答说:臣起自儒生,蒙恩提拔,位至开府、侍中,常思报国家。这次与侍中崔季舒等谏帝幸晋阳,实在是我的主张。但意善功恶,无所逃死。只希望陛下能征引贾谊所论的治道、所见所闻,不受壅蔽;则臣虽死之日,犹生之年。
2、人物故事
文言文
张雕,中山北平人也。家世贫贱,而慷慨有志节,雅好古学。精力绝人,负箧从师,不远千里。遍通《五经》,尤明《三传》,弟子远方就业者以百数,诸儒服其强辨。
魏末,以明经召入霸府,高祖令与诸子讲读。起家殄寇将军,稍迁太尉长流参军、定州主簿。从世宗赴并,除常山府长流参军。天保中,为永安王府参军事。显祖崩于晋阳,擢兼祠部郎中,典丧事,从梓宫还邺。乾明初,除国子博士。迁平原太守,坐赃贿失官。世祖即位,以旧恩除通直散骑侍郎。琅邪王俨求博士精儒学,有司以雕应选,时号得人。寻为泾州刺史。未几,拜散骑常侍,复为俨讲。值帝侍讲马敬德卒,乃入授经书。帝甚重之,以为侍读,与张景仁并被尊礼,同入华光殿,共读《春秋》。加国子祭酒,假仪同三司,待诏文林馆。
胡人何洪珍大蒙主上亲宠,与张景仁结为婚媾。雕以景仁宗室,自托于洪珍,倾心相礼,情好日密,公私之事,雕常为其指南。时穆提婆、韩长鸾与洪珍同侍帷幄,知雕为洪珍谋主,甚忌恶之。洪珍又奏雕监国史。寻除侍中,加开府,奏度支事,大被委任,言多见从。特敕奏事不趋,呼为博士。雕自以出于微贱,致位大臣,励精在公,有匪躬之节,欲立功效以报朝恩。论议抑扬,无所回避。宫掖不急之费,大存减省,左右纵恣之徒,必加禁约,数讥切宠要,献替帷扆。上亦深倚仗之,方委以朝政。雕便以澄清为己任,意气甚高。尝在朝堂谓郑子信曰:“向入省中,见贤家唐令处分极无所以,若作数行兵帐,雕不如邕,若致主尧舜,身居稷契,则邕不如我。”其矜诞如此。
长鸾等虑其干政不已,阴图之。会雕与侍中崔季舒等谏帝幸晋阳,长鸾因谮之,故俱诛死。临刑,帝令段孝言诘之。雕致对曰:“臣起自诸生,谬被抽擢,接事累世,常蒙恩遇,位至开府侍中,光宠隆洽。每思尘露,微益山海。今者之谏,臣实首谋,意善功恶,无所逃死。伏愿陛下珍爱金玉,开发神明,数引贾谊之伦,论说治道,令听览之间,无所拥蔽,则臣虽死之日,犹生之年。”歔欷流涕,俯而就戮,侍卫左右莫不怜而壮之。时年五十五。子德冲等徙于北边。南安之反,德冲及弟德揭俱死。
张德冲和谨谦让,善于人伦,聪敏好学,颇涉文史。以帝师之子,早见旌擢。历员外散骑侍郎、太师府掾,入为中书舍人,随例待诏。其父之戮也,德冲在殿庭执事,目见冤酷,号哭殒绝于地,久之乃苏。
文言文翻译
张雕是中山北平人,家中世代贫穷低贱,但张雕却为人慷慨,有气节和志向,一向爱好古学。张雕精力超绝常人,背着书箱跟从老师学习,不怕千里路远。他通晓“五经”,尤其精通“三传”,从远方来向他求学的弟子有几百人,很多读书人都佩服他强大的论辩能力。
北魏末年,张雕通过明经科被朝廷招入高祖当时的霸府,高祖让他给自己的孩子讲学。他从殄寇将军做起,渐渐地升迁到太尉长流参军、定州参军的职位。他又跟从世宗奔赴并州,又被授予常山府常流参军的职位。天保年中,他做了永安王府参军事。显祖在晋阳驾崩,张雕又被提拔兼职祠部郎中,主持丧葬的事,并护送棺木回到邺地。乾明初年,张雕被授
职为国子博士,后来又升迁为平原太守,在任期间,因为贪赃受贿丢了官。世祖就位后,因为旧有的恩情张雕又被授予通直散骑侍郎的职位。琅琊王俨寻求精通儒学的博士,有关部门
就用张雕来应选,当时的人们都说选对了人。不久做了泾州刺史。没过多久又被授予散骑常侍,又给俨作侍讲。恰逢皇帝的侍讲马敬徳死了,张雕就被选入宫中讲授经书。皇帝很器重他,让他做自己的侍读,和张景仁一起被尊崇、给予礼遇,他们又一起进入华光殿,一起讲读《春秋》经。张雕被加官国子祭酒、假仪同三司、待诏文林馆。
胡人何洪珍很受皇帝亲近、宠爱,和张景仁结成了姻亲,张雕因和张景仁是同宗,就想将自己也托付给洪珍,因此对洪珍以礼相待倾心接纳,双方的感情一天一天的密切了起来,不论公事私事,张雕经常给他指点方向。当时,穆提婆、韩长鸾,和洪珍一同侍奉在皇帝身边,他们知道张雕是洪珍的谋主,很是忌恨厌恶他。洪珍奏请皇帝让张雕监修国史。不久被授予官职担任侍中,加开府、奏度支事,非常受信用,多委以重任,他的意见大多被听从采用。皇帝特意下令允许张雕奏事时可以不小步快走,并称他为博士。张雕自已认为出身微贱,居然升为朝廷大臣,所以振作精神为国效力,有不顾自身利益尽忠王室的节操,一心要建立功效,以报答皇上厚恩,因此议论得失点评人物没有什么回避的,宫廷中不急需的费用大大节省了,约束皇帝左右骄横放纵的众臣,数次讥议责备受皇帝宠信的显要人物,并替皇帝出谋划策于帷幄,齐后主也对他深为倚仗,打算将朝政委托给他。张雕由此更以澄清天下为己任,意气高昂,曾经在朝堂上对郑子信说:“如果说制作行军账簿,我不如唐邕,但想要帮助皇上作尧、舜,身居稷、契一样的职位,那么唐邕不如我。”他说话就是这样狂妄自大。
韩长鸾等人担心他会不停干预朝政,暗中想除掉他。正好张雕和侍中崔季舒等人劝皇上到晋阳去,长鸾就说坏话陷害他,因此(张、崔二人)一同被杀。临行刑前,皇上派段孝言去责问他。张雕说:“我本来是一介书生,错误地被选拔做了官,做事历经几朝,常常受皇家的恩泽,官至开府、侍中,有很多宠幸和很高荣耀。自己每每想着即使像微尘滴露那样渺小的东西,也对山海有微小的裨益,这一次进谏,是我首先提出来的,本意好,却造成了恶果,有逃脱死罪的办法。希望皇上珍惜金玉财物,开启自己的聪明智慧,多引进像贾谊这样的人,讨论治理天下的方法,让皇上的视听,不受到蒙蔽,那么我虽然死了,也像活着一样。”说完叹息不已,流下了眼泪,然后俯下身子从容而死,侍卫和身边的人都很同情他,认为他是个壮士。时年五十五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