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曼德拉

科普小知识2021-08-24 12:58:15
...

纳尔逊·罗利赫拉赫拉·曼德拉(NelsonRolihlahlaMandela)1918年7月18日出生于南非特兰斯凯,先后获南非大学文学士和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律师资格。曾任非国大青年联盟全国书记、主席。于1994年至1999年间任南非总统,是首位黑人总统,被尊称为南非国父。

中文名:纳尔逊·罗利赫拉赫拉·曼德拉

别名:曼德拉

国籍:南非

出生日期:1918年7月18日

职业:南非总统

毕业院校:海尔堡大学,金山大学

主要成就:诺贝尔和平奖得主(1993年) 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1993年)

代表作品:《走向*之路不会平坦》;《斗争就是生活》

1、人物简介

纳尔逊·罗利赫拉赫拉·曼德拉(NelsonRolihlahlaMandella),享誉全球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为了推翻南非白人种族主义统治,他进行了长达50年(1944—199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铁窗面壁27年(1962—1990年)。最终,从阶下囚一跃成为南非第一任黑人总统,为新南非开创了一个*统一的局面。南非终身名誉总统。]2004年,南非广播公司举办了最伟大的南非人(SABC3'sGreatSouthAfricans)票选活动,结果曼德拉被选为最伟大的南非人。

2、个人经历

政治经历

1918年7月18日出生于南非特兰斯凯一个部落酋长家庭。


曼德拉

1938年进入黑尔堡学院学习,后又就读于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获法学学士学位。

1944年参加主张非暴力斗争的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简称非国大)。

1948年当选为非国大“青年联盟”的全国书记,1950年任非国大“青年联盟”全国主席。

1952年至1956年在约翰内斯堡当开业律师。曼德拉自幼性格刚强,崇敬民族英雄,但他表示:“决不愿以酋长身份统治一个受压迫的部族”,而要“以一个战士的名义投身于民族解放事业”。他毅然走上了追求民族解放的道路。

1952年先后任非国大执委、德兰士瓦省主席、全国副主席。同年年底,他成功地组织并领导了“蔑视不公正法令运动”,赢得了全体黑人的尊敬。为此,南非当局曾两次发出不准他参加公众集会的禁令。

1961年,他领导罢工运动,*和抵制白人种族主义者成立的“南非*”;此后转入地下武装斗争,被任命为非国大领导的军事组织“民族之矛”的总司令。他曾秘密赴国外访问,并出席在亚的斯亚贝巴召开的反非*运动大会,呼吁对南非实行经济制裁。

1961年6月曼德拉创建非国大军事组织“民族之矛”,任总司令。

1962年8月,曼德拉被捕入狱,当时他年仅43岁,南非*以“煽动”罪和“非法越境”罪判处他5年监禁。

1964年6月,他又被指控犯有“企图以**”,改判为无期徒刑。在狱中长达27个春秋,他备受迫害和折磨,但始终未改变反对种族主义、建立一个平等、*的新南非的坚强信念。

1990年2月11日,南非当局在国内外舆论压力下,*宣布无条件释放曼德拉。

同年3月,他被非国大全国执委任命为副主席、代行主席职务。

1991年7月当选为主席。

1994年4月,非国大在南非首次不分种族的大选中获胜。

同年5月,曼德拉成为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

1997年12月,曼德拉辞去非国大主席一职,并表示不再参加1999年6月的总统竞选。


曼德拉

1999年3月12日,被欧洲著名学府莱顿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1999年5月,曼德拉总统应邀访华,他是首位访华的南非国家元首。

1999年6月正式去职。

生活经历

1918年7月18日出生于南非特兰斯凯一个部落酋长家庭。

1938年进入黑尔堡学院,后又就读于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获法学学士学位。

1992年曼德拉与温妮分居,1996年3月19日,法院判定曼德拉与温妮离婚。现任妻子格拉萨·马谢尔(GracaMachel)是莫桑比克前总统萨莫拉的遗孀,1998年7月18日与曼德拉结婚。

2010年6月其曾孙女因车祸不幸丧生,导致其缺席FIFA世界杯开幕式。

3、个人荣誉

1983年和1985年,曼德拉曾先后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西蒙·博利瓦国际奖”和第三世界社会经济研究基金会颁发的“第三世界奖”。

1988年:曼德拉荣获由欧洲议会颁发的萨哈罗夫奖(全称为萨哈罗夫思想*奖SakharovPrizeforFreedomofThought),以表彰他为捍卫*所做的贡献。

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曼德拉“乌弗埃-博瓦尼争取和平奖”。

1992年10月首次访华,5日被北京大学授予名誉法学博士学位。

1993年10月,诺贝尔和平委员会授予他诺贝尔和平奖,以表彰他为废除南非种族歧视政策所作出的贡献。

同年,他还与当时的南非总统德克勒克一起被授予美国费城*勋章。

1998年9月曼德拉访美,获美国“国会金奖”,成为第一个获得美国这一最高奖项的非洲人。

2000年8月被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授予“卡马”勋章,以表彰他在领导南非人民争取*的长期斗争中,在实现新旧南非的和平过渡阶段,以及担任南共体主席期间做出的杰出贡献。

2004年3月底,高6米的曼德拉雕像在约翰内斯堡桑敦商务中心广场落成,此广场也更名为曼德拉广场。

2005年4月曼德拉夫妇获得由世界各地数百万儿童选举产生的“全球之友奖”。

2009年7月不结盟运动外长会议发表声明,支持将每年的7月18日定为‘曼德拉日’。

4、主要著作

《走向*之路不会平坦》

《斗争就是生活》

《争取世界*宣言》

《*路漫漫》

5、人物影响

2008年7月18日,曼德拉90岁生日。对于早已隐退的他,南非以至于整个世界似乎都不愿意接受曼德拉的隐退。


曼德拉

在姆贝基刚成为总统时,《金融周刊》编辑穆博蒂曾描绘他是如何受到欢迎,但如今他则写道:“无需多说,他们的王子已经变成一只青蛙。”“曼德拉团结了这个国家,姆贝基却分裂了它。”

曼德拉一生致力于消除的差距依旧触目惊心地存在,在富裕的社区里,白人拥有豪宅而黑人只能给他们锄草施肥。作为后种族隔离时代的许多改革措施之一,白人和黑人的孩子们坐在同一个教室里上课,白人家长惊讶于他们的下一代如此和睦相处。但是仍然可以看到差别:白人小孩家中塞满了玩具,而黑人小孩家里只有可怜巴巴一间房。

南非正遭受着除战争区之外最严重的暴力犯罪,尤其是在约翰内斯堡附近的豪登地区。该国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居世界首位。姆贝基遭到工会和左翼人士的抨击,因为非国大的亲商政策迟迟未能兑现黑人政权造福贫困人口的承诺。失业率徘徊在23%左右。

南非的经济增长正遭受电力危机威胁,通胀可能继续走高。由于对津巴布韦危机的调解不力,姆贝基也受到批评。该国正在恶化的危机使得数百万难民涌向邻国,尤其是南非。2008年5月,这些难民成为骇人听闻的排外暴力的目标。外国人被活生生烧死的情景令人想起种族隔离晚期的诸多野蛮暴力。

每当危机爆发,人们都期望听到曼德拉的声音。“我渴望这位伟大领袖归来,”作曲家史蒂芬·米勒表示,“真是异常地怀旧啊!”

“曼德拉是在南非转型期间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人物,南非人民至今仍然认同曼德拉的价值观。”克顿贝也说。

但也有一些分析师认为,这些担心有些夸大其辞了。罗德斯大学的斯蒂芬·弗里德曼说,虽然曼德拉在调解种族关系方面扮演了重大角色,但“他过去不是、现在也不是弥赛亚”。

分析家认为,曼德拉虽然建立起一个新*国家,但是他似乎并未着力解决经济问题,而这些要让姆贝基解决。“姆贝基的最大长处和缺点是他是一个过分相信政策,而不关心人民。曼德拉执迷于人民而忽视政策。”弗里德曼说。

而在22天前的伦敦海德公园音乐会上,曼德拉对台下的年轻人说:“现在是时候靠年轻一代人的力量来清除世界上的痛苦了。”

曼德拉对于南非意味着什么?

曼德拉是一个标志,他代表了历经千辛万苦、南非人民用生命作为代价所换来的政治转型。对于这个国家而言,他扮演了“国父”的角色。 

民众拥戴

曼德拉五度荣登《时代周刊》封面人物,德拉的人格魅力和崇高声望同其一贯关心广大黑人群众的疾苦分不开。1994年12月中旬,非国大第49届全国代表大会的开幕式。会议在南非司法首都布隆方丹市举行,会场安排在布隆方丹大学,与会代表有3000多名,来自不同种族、部落、地区。

会议开幕式在学校体育馆举行,当曼德拉精神焕发、笑盈盈地出现在主席台上时,台下群众一片欢腾、雀跃,高呼“曼德拉”、“曼德拉”,像一阵阵热浪激荡着整个体育馆,掌声和欢呼声长时间经久不息。曼德拉频频招手致意,在群众的欢呼声中发表主旨讲话,阐述了新南非*将以《重建和发展计划》建设南非,解决广大人民所关心的住房、水电、教育、就业等问题。


曼德拉

开幕式结束退场时,曼德拉被人们围得水泄不通,代表们纷纷争着要与自己爱戴的领袖握一握手,沸腾的场面足足长达半小时之久,他乐呵呵地同代表们在一起。晚上他又与代表们欢歌共舞,忘情扭动着身子,像年轻人一样欢乐。他与黑人群众融洽相处的情景十分感人。难怪我们平时碰到任何一位普通黑人,都会向我们表达对曼德拉发自内心的深情热爱。

长者之风

曼德拉让贤举贤的高风亮节,更博得人们广泛赞誉。曼德拉经历铁窗生涯27年,就在他出任总统仅两年时间,正处于政治生涯的巅峰之刻,即毅然决然于1996年12月非国大全国代表大会上辞去非国大主席职务,举荐姆贝基担任,为其接任总统作准备。这一举动震惊国内外。此后,曼一直以谦谦长者之风度宣传姆贝基,说“他比我这老头强”。

2000年初,南非议会在其所在地开普敦举行一年一度的例会,上午举行开幕式,新任总统姆贝基发表国情咨文。晚上举行宴会,先是姆贝基总统致词,接着曼德拉携新婚夫人步入宴会厅(曼与温妮离异后,同莫桑比克前总统萨莫拉的遗孀格拉萨女士喜结良缘)。曼德拉一出现,立刻引起会场的躁动,掌声像骤雨一样响起。

6、去世

2013年曼德拉因肺部感染多次进院(曼德拉1980年代被监禁时曾感染肺结核),期间多次传出病逝的消息,虽他于9月出院并可在家休养,但始终不敌病魔于同年12月5日去世,享年95岁,并由时任南非总统雅克布·祖玛于其死后三小时后宣布死讯。并在2013年12月15日举行国葬。曼德拉死时,有多位亲戚陪伴在侧,惟女儿到英国出席其传记电影首映未能看其最后一面。

南非总统祖马在曼德拉官方葬礼仪式上致词说:

“我们亲爱的守护神——曼德拉,我们这*国家的开国总统已经离世。国家失去了一个最伟大的儿子,国民失去了一位父亲。”——雅克布·祖玛

“我们今天想用两个简单的字表达我们的感受:感谢您。感谢您在我们困难时期成为我们想从一个*那里得到想要的和需要的一切。尽管您通往*的长征已经结束,但我们的旅程仍将继续。”“南非将继续崛起,因为我们不敢辜负您。”最后说“您将作为一盏指路明灯继续照亮我们建设您理想中的南非的漫长道路。我们不会跟您说道别,因为您并没有走。您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南非总统府官网刊登的是曼德拉的一句名言:“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不是仅仅活着,而是我们给别人的生命带来了何种不同。这才是生活的意义。”

年近90的赞比亚开国总统卡翁达在葬礼仪式上发表讲话说,曼德拉不仅是南非的伟大儿子,也是世界的伟大儿子。他说,曼德拉向人们显示了,不论我们的肤色是什么样的,我们都是上帝的孩子,走到一起来,共同努力,上帝会指引我们。

南非主教基瓦说,“我们今天的最好纪念就是努力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既是希望之光的接收者,也是它的传递者。”


曼德拉

曼德拉在美国总统克林顿(BillClinton)执政期间,当上南非总统。两家人关系密切,克林顿曾在曼德拉94岁大寿前夕拜访他。克林顿说:“人类尊严、*、和平及和解的斗士纳尔逊.曼德拉将永垂青史。”“马迪巴(Madiba,曼德拉族名)让世界变得更美好。他证明了宽容中有*,宽大为怀更胜于一颗封闭的心,生命是必须分享的真实胜利。”克林顿也心系曼德拉的遗孀马契尔(GracaMachel)、曼德拉一家人及南非民众,并为他们祷告。

曼德拉逝世后,世界各地人民都关心他。东西方媒体一致赞扬曼德拉一生的贡献。

(也有部分对他的负面评论,例如:*旅美评论家曹长青所撰文章〈曼德拉绝不是英雄〉。)

曼德拉是世界上最受尊重的政治家之一,他带领南非结束族隔离制度,走向多种族的*制度。曼德拉出狱后展示的自嘲式的幽默、活力以及对别人的宽恕让他成为最受欢迎的政治人物之一。在庆祝世纪之交的仪式上,曼德拉在他曾被*的牢房中点燃一根蜡烛,象征*南非未来的希望:“在未来的南非,不论种族和肤色,人人和睦相处”。曼德拉心胸宽阔,不计私仇,这种精神使梦想成真。有一次人们曾问曼德拉,他希望世人如何纪念自己。他回答说:“我希望我的墓碑上能写上这样的一句话:‘埋葬在这里的是已经尽了自己职责的人’。除此之外,我别无他求。”

7、中国友谊


曼德拉

中国从50年代起就支持非国大反对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给予了非国大所需的一切援助。非国大同中国的友谊将继续下去。联合国、非洲统一组织等都不承认*。非国大采取上述国际组织对中国所采取的同样立场。曼在谈到*方面曾希望非国大在台北设立办事处,非国大已拒绝此要求。非国大希望在北京设立办事处。

1999年5月曼德拉以总统身份访华时,向江泽*席深情地表示,南非与中国人民之间存在传统友谊。中国的万里长征和中国人民为解放全中国进行的英勇斗争曾给南非人民反对种族隔离斗争以巨大的鼓舞。南非*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给予的宝贵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2003年7月18日是曼德拉85岁寿辰。胡*主席专门发去了生日贺电。联合国秘书长安南高度赞扬曼德拉为全世界的*与*做出的贡献,称他是“和解与和平的楷模”。

上一篇:路建平

下一篇:陆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