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魏君贤

科普小知识2021-10-21 14:22:30
...

魏君贤,时间投资董事长、首席投资官。曾任阳光保险集团投资发展中心董事总经理、集团投资委员会委员,负责集团非上市股权、不动产和基础设施等另类投资业务。

中文名:魏君贤

出生日期:1973年

国籍:中国

性别:男

职务:投资董事长、首席投资官

1、人物介绍


魏军贤

他是高考状元,有“中国私募律师第一人”之称。他率先将最适合股权投资基金发展的有限合伙形式在中国落地,助推中国股权投资基金行业进入大发展、大跨越的新时期。从2005年到2012年,魏君贤是中国乃至亚洲最大律师事务所——大成律师事务所的高级合伙人。2012年9月,头顶“中国最牛气律师”的盛誉,魏君贤加入阳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集团非上市股权、不动产和基础设施等另类投资业务,开始了人生的巨大转型。

魏君贤高考时填报的志愿是北京大学中文系,这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选择,他以高考状元的身份考入北大,其考分几乎高过全省第二名整整一门学科的分数。之所以被“调剂”到“法律系”,原因却只有一个,来省里招生的老师是北大法律系的,这位老师觉得“这么好的学生应该学法律”。

魏君贤转入投资行业之前,作为法律顾问,推动歌尔声学、碧水源、华录百纳等优秀企业上市;并协助国家开发银行、鼎晖投资、厚朴投资、凯鹏华盈、中信证券、中信产业基金公司、中金公司、红杉资本、赛富、苏州创投集团、航天投资等国内外主要投资机构设立了人民币股权投资基金,总承诺投资额上千亿,被誉为“中国私募律师第一人”。

2、教育背景

法学硕士(国际金融法),北京大学法学院,1999

法学硕士(国际经济及商业法),日本九州大学法学部,1998

法学学士,北京大学法学院,1996

预备役军官,中国人民解放军石家庄陆军学院,1992

3、从律师到投资人

魏君贤拥有非常好的商业思维,在诸多交易参与者莫衷一是的乱局中,他能最快地把握每个参与方的商业目标,理顺各方的相互关系,最终提出一套各方都能接受同时又能满足监管要求的方案。

这一特质似乎并非源自律师职业的训练,更有着天赋异禀的味道。正是这一特质,让很多接触过魏君贤的人认为:作商业律师,他大材小用了。不过,数年来魏君贤自己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执著于在投融资领域推广合伙制模式,并活跃于*、学界、企业界,做各方的游说工作。

2012年秋天退出律师行业之前,魏君贤在大成律师事务所担任高级合伙人。虽然常年服务于投资行业的前端——股权基金组建及募集,但在过去三五年间,魏君贤也主导了若干上市公司重组的法律服务,并且精挑细选地参与了几家公司的IPO活动。他很早就介入这些公司的发展,说服股东及管理层选择A股市场,坚定他们申请首发上市的信心。令人惊异的是,这几家公司上市后,无一例外地成为所在板块的翘楚;无视市场牛熊转换,几乎每年都创造市值新高,有的甚至已达到上市首日市值的十倍以上——它们是中小板的歌尔声学(SZ.002241)、创业板的碧水源(SZ.300070)及华录百纳(SZ.300291)。在业务发展的巅峰华丽转身,离开驾轻就熟的律师行业,魏君贤希望能够搏取更大的个人发展空间。游学美国一年后,魏君贤回到国内,旋即接到阳光保险向他抛来的橄榄枝。而事实上,这已是阳光保险第二次向其发出“邀请”,最终,魏君贤走马上任阳光保险集团投资发展中心董事总经理,主管阳光保险集团将近人民币300亿元规模的另类投资业务(股权、房地产、债权等项目投资业务)。

对于这一转型,魏君贤形象地将其比喻为由“乙方的乙方”晋身为“甲方的甲方”。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投资市场中,保险公司作为投资人,是投资管理人GP的甲方,而投资管理人作为投资人的乙方,他作为律师,通常又是为投资管理人提供服务,是乙方的乙方。

然而,文字游戏之外,由“律师”到“保险集团投资业务负责人”的转型,中间有太大跨越。其他的不说,律师职业往往是以风险防范、风险规避为目标,常用的是消极防控式的思维,但作为投资人,需要能在风险之中看到收益,需要一种积极进取式的思维。如果说魏君贤只是作为某个大型基金投资环节中的风险控制者还好说,但作为总体业务负责人,如何平衡这两种思维之间的差异,并顺利地进行角色的变换,对他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有意思的是,面对这一挑战,魏君贤却表现得极为从容而淡定,“我本来就是一个积极的创新者,有很好的商业直觉和判断力。而律师职业需要一直在法律层面的规则框架内思考问题,不能切入商业的本质,这经常让我感觉是一种束缚,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潜力。”

4、对话“魏君贤”


魏军贤

面对眼下国内保险机构另类投资业务举步维艰的窘境,魏君贤总结道:“保险行业是抱着金饭碗讨饭吃的行业。”他说,“欧美很多大型保险公司的历史已经证明,保险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是投资收益,而不是承保利润。中国的保险公司也是如此,承保业务往往只能做到盈亏平衡,或者略亏。由此,保险的投资收益就显得极为重要。然而,事实证明,国内的债券和股票市场这些传统投资领域很难给保险投资提供良好的收益,这是保监会放开保险资金从事股权投资和房地产投资的大背景。”

然而,保险投资最强调的是“安全”,如何从股权和房地产投资中获取最大的机会,是魏君贤要思考的问题。而在不断地讨论与思考的过程中,魏君贤再次尝试提出新的商业模式。

“比如说,很多PE基金在募资时都强调有20%或以上的预期收益率,以此来打动客户。然而,对于保险基金来说,高收益蕴含着高风险,这样的预期数字并不构成绝对的吸引力,因为你不能保障预期的实现。其实,在保险资金与其它资金共同组成的PE盘子里,GP们完全可以为保险资金设计出优先收益权。比如在一个保险资金占一半、其他资金占一半的PE基金里,保险资金有12%的优先分配权,若基金最终的真实收益率只要达到6%,那么,保险资金就可通过优先分配而轻松实现12%的投资收益;如果基金收益率真的达到20%,那么,在保险资金实现12%的收益率之后,其他投资人的投资收益率将达到28%;如果基金收益率达到30%甚至更多,那么,保险公司也只能拿走12%的收益,其他投资人的收益率将达到48%以上。”

“这种结构安排可以最大化地保证保险资金对投资安全和稳健收益的要求,同时也可以放大其它个人投资者或机构投资者的收益率,属于各取所需。更重要的,它完全符合保监会对于保险投资的要求,没有超越既有的框架。”魏君贤说。

用信手拈来的例子,魏君贤展示了他对保险资金投资目标的把握。事实上,刚刚加盟保险行业一个多月,魏君贤就以其卓越的法律背景获得了监管部门的赏识,获邀担任新鲜出炉的保险资金债权投资计划评审委员会专家。

侃侃而谈之余,魏君贤也不忘强调在保险行业开展基本的投资业务所遇之阻力,遑论“创新”。从业半年,他已不止一次眼睁睁看着自己快要煮熟的鸭子一只只飞走,有的在别处甚至已经兑现了数亿的利润。“非常可惜,”他说,“保险机构大多还没有真正从投资业务中赚到过大钱。投资意识的培养可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种抱着金饭碗讨饭的状况仍将持续很久。”摆脱掉律师行业特有的“框架”之后,他仍有太多的“束缚”要去突破。“以前,别人夸我是一个‘很牛的律师’,因为我作为律师居然可以‘挑客户’;十年之后的2023年,无论我是否仍在保险投资行业,我都将是一名职业投资者。到那时,我希望听到别人夸我是一个‘有眼光的投资人’,承认我有很好的商业判断力,总是将资金有效地投入到好项目之中。”魏君贤如是说。

5、获得荣誉

被《亚洲法律事务》(ALB)杂志提名为2007年度中国律师行业“ChinaDealmaker”。2012年5月,被《财富》杂志(中文版)评为“中国40位40岁以下的商界精英”第八名。

6、人物评价

魏君贤有“中国私募律师第一人”之称。他率先协助将最适合股权投资基金发展的有限合伙企业组织形式在中国落地,助推中国股权投资基金行业进入大发展、大跨越的新时期。回顾过去,魏君贤非常谦虚地表示:“我并没有像媒体吹嘘的那样首创了什么模式,合伙制企业古已有之,国外的投融资领域也一直在使用这一模式,我只不过是协助把它真正引入了中国的投融资领域,并和基金投资业的先行者们一道,进行了推广。”

他对自己的客观评价,是“投融资结构的创新者,能够根据客户的商业需求和中国特定法律和管制环境,对交易结构进行优化而实用的设计。”

对于这种创新,魏君贤表示:“这主要与中国特色的监管环境有关。在国外的投融资市场上,监管往往是中立的,而国内的监管则既有防范经济和金融风险,又有宏观甚至微观经济指导和社会控制的诉求,因此对律师的创造性要求比较高。”

上一篇:伯纳德·巴鲁克

下一篇:钟丽芳